“否則自供狀遞到禦史台,尚書台還有軍令台,軍令台自有莫老將軍替你遮掩,可是禦史台的師源與尚書台的齊尚,非你莫家黨羽……莫老將軍也不好辦事罷?”
莫敖舉目怔怔,他不知威嚇之後還有各樣挾製,莫家縱然霸道,可終究是與齊家平分朝中權勢,多年來兩家也是互相蔑視彼此詆毀,可謂水為不容,自己罪狀落在齊家人手上,正給了齊家借故削弱莫家的大好良機!此東宮太子借力打力,當真好棋!
隻是當下也別無出路,還是先保小命能全身退回帝都為上,莫敖如此思量,便撲倒在地,一拜再拜,“殿下明鑒!殿下英明!我莫家忠君護君,世代忠良,微臣……罪臣隻是一時糊塗……”
“一時糊塗?那可是受了誰人挑唆誤導?”淩霄君順他意思言說。
“挑唆?”莫敖聞言頓時心生一計,急忙應道,“罪臣確是受人挑唆誤導……是副將胡冶,是他揚言帳中要強搶民女以娛軍中,我雖嚴令禁止,奈何他們不聽……”
“他們?”淩霄君又拈他言辭質問,“此事果然非一人所為,莫將軍且仔細想想——終是三百七十一條性命啊,你總要湊個數目給我,我也好向東越君臣,向天下黎民有個交待啊。”淩霄君說時又令元鯉,“再奉筆墨,請莫將軍一一列出擾民屠民將士之名姓,且簽字畫押以作行刑之據。”然後又向莫敖溫和言說,“莫將軍都寫出來就可以回去了,軍中將士都等著你呢。”
這一語雙關嚇得莫敖又是一身冷汗。於軍營中指名道姓三百餘人,治其屠殺平民之罪——這位太子分明是要置他於眾叛親離之地!何況他又怎識得那些微兵小卒,能道出名姓的皆是自家府臣親兵,連帶父親派給他的數名參將,如此一來豈非如同斬了自己羽翼一般!
此計一箭雙雕!未免狠毒!莫敖暗自叫罵,可此刻人為刀俎,已為魚肉,又有何計!為保自己性命無傷,安然退回帝都家中,也隻有舍卒保帥了!此辱此恨,且等父親替他報複!
淩霄君臨去又補一句,“營前監斬隻怕還要辛勞將軍,你且放心,本君會派金甲侍衛助你立威!”
太和十六年仲春,莫家小將所領之禁軍侍衛,於越都南郊有擾民搶掠之行,莫小將上報禦史台,共其糾之查之,得三百七十一名嫌犯,抄記名錄報於東宮,東宮通告朝中三台輔政,並東越國君臣子,以屠民亂邦之罪處嫌犯以斬首之刑,行刑於禁軍營前,由莫家小將莫敖宣刑,東宮使金甲侍衛五十人監斬,越國臣子領五百鐵騎驗刑,拾回三百七十一顆首級,以告東越百餘位亡民之魂。
此事之後淩霄君親命使史官執筆,大讚莫將秉公無私,大義滅親之榮光,賜升左營都將,統領禁軍上達萬人。
事畢之後越都城中議論紛紛,有人以為淩霄君此舉開罪莫家或將置玉氏皇族於更險之境地;有人以為淩霄君此舉意在親近東越以求女君麾下五萬精兵;也有人以為此事純屬正義執法,擾民者該殺,有功者該賞。
直到許多年後,蔚璃想起此事,才知當年皇朝太子肯為東越一百七十一位平民懲凶申冤竟是為掩蓋另一樁青澄之子被殺案。
莫敖舉目怔怔,他不知威嚇之後還有各樣挾製,莫家縱然霸道,可終究是與齊家平分朝中權勢,多年來兩家也是互相蔑視彼此詆毀,可謂水為不容,自己罪狀落在齊家人手上,正給了齊家借故削弱莫家的大好良機!此東宮太子借力打力,當真好棋!
隻是當下也別無出路,還是先保小命能全身退回帝都為上,莫敖如此思量,便撲倒在地,一拜再拜,“殿下明鑒!殿下英明!我莫家忠君護君,世代忠良,微臣……罪臣隻是一時糊塗……”
“一時糊塗?那可是受了誰人挑唆誤導?”淩霄君順他意思言說。
“挑唆?”莫敖聞言頓時心生一計,急忙應道,“罪臣確是受人挑唆誤導……是副將胡冶,是他揚言帳中要強搶民女以娛軍中,我雖嚴令禁止,奈何他們不聽……”
“他們?”淩霄君又拈他言辭質問,“此事果然非一人所為,莫將軍且仔細想想——終是三百七十一條性命啊,你總要湊個數目給我,我也好向東越君臣,向天下黎民有個交待啊。”淩霄君說時又令元鯉,“再奉筆墨,請莫將軍一一列出擾民屠民將士之名姓,且簽字畫押以作行刑之據。”然後又向莫敖溫和言說,“莫將軍都寫出來就可以回去了,軍中將士都等著你呢。”
這一語雙關嚇得莫敖又是一身冷汗。於軍營中指名道姓三百餘人,治其屠殺平民之罪——這位太子分明是要置他於眾叛親離之地!何況他又怎識得那些微兵小卒,能道出名姓的皆是自家府臣親兵,連帶父親派給他的數名參將,如此一來豈非如同斬了自己羽翼一般!
此計一箭雙雕!未免狠毒!莫敖暗自叫罵,可此刻人為刀俎,已為魚肉,又有何計!為保自己性命無傷,安然退回帝都家中,也隻有舍卒保帥了!此辱此恨,且等父親替他報複!
淩霄君臨去又補一句,“營前監斬隻怕還要辛勞將軍,你且放心,本君會派金甲侍衛助你立威!”
太和十六年仲春,莫家小將所領之禁軍侍衛,於越都南郊有擾民搶掠之行,莫小將上報禦史台,共其糾之查之,得三百七十一名嫌犯,抄記名錄報於東宮,東宮通告朝中三台輔政,並東越國君臣子,以屠民亂邦之罪處嫌犯以斬首之刑,行刑於禁軍營前,由莫家小將莫敖宣刑,東宮使金甲侍衛五十人監斬,越國臣子領五百鐵騎驗刑,拾回三百七十一顆首級,以告東越百餘位亡民之魂。
此事之後淩霄君親命使史官執筆,大讚莫將秉公無私,大義滅親之榮光,賜升左營都將,統領禁軍上達萬人。
事畢之後越都城中議論紛紛,有人以為淩霄君此舉開罪莫家或將置玉氏皇族於更險之境地;有人以為淩霄君此舉意在親近東越以求女君麾下五萬精兵;也有人以為此事純屬正義執法,擾民者該殺,有功者該賞。
直到許多年後,蔚璃想起此事,才知當年皇朝太子肯為東越一百七十一位平民懲凶申冤竟是為掩蓋另一樁青澄之子被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