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朝會上的事,王承衍和高處恭自不提,他們的父親都身處高位,自然感同身受。而那些晏寧手下的軍官,也都聽得津津有味。
男人們在一起聊天,沒有不談時政的。古人講究男兒誌在四方,就算沒有那個本事,也沒有那個誌氣,但至少也要在嘴上不輸人。
呼延讚拍案而起,歎道:“我呼延讚世代將門,到了我這一代,竟然淪落至此,至今還未娶妻,真是可惜可歎!”
李斛見他滿臉絡腮胡子,胡子連著頭發,看著年紀不小,頓時心生同情之感,道:“呼延大哥,你有三十多了吧,也真是難為你了!”
呼延讚老臉一紅,道:“胡扯,老子過了年,才十九。”
眾人看看他那副尊榮,都笑了起來。
呼延讚看著是挺少年老成的。
晏寧知道他的言外之意,道:“老呼,你是不是想跟著我幹?”
呼延讚道:“咱們兄弟之間,不說虛的。是的,你這一次出征,就成了將軍。可羨慕死我了,我隻能在汴梁城上喝西北風。兄弟,發達了也別忘了我,你把我調去內殿直啊,你和王承衍都在那兒,還能虧了我?”
晏寧看呼延讚不像是在說笑,於是正色道:“我不建議你去內殿直。”
呼延讚麵露失望之色,喝了一口悶酒,道:“那就算了。”其餘幾位屬下也都不動聲色的低下頭去。
王承衍以為晏寧是怕被人說任人唯親,於是道:“呼延讚你還不了解嗎?那可是武藝超群的猛將,咱們哥倆加一塊,也不夠他一頓收拾的。把他招到內殿直,也沒有人會說什麽。”
晏寧道:“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不讓他去內殿直。”
呼延讚道:“為什麽?”
晏寧道:“內殿直說的好聽,是官家的親軍。若是太平時節也就罷了,如今天下未平,正是用武之時。除非官家禦駕親征,否則就隻能一直呆在宮禁之內。”
晏寧看著呼延讚道:“你在禁軍之中,尚有機會出征立功。但是到了內殿直,一切都隻憑關係晉升,你確定要去嗎?”
呼延讚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道:“不去,不去。”
王承衍不解道:“可是,這一次官家不是禦駕親征了嗎?”
晏寧道:“這一次不同,官家是為了樹立威望,討伐叛逆。如今威望已立,自然就用不著再禦駕親征了。你以為禦駕親征很容易嗎?整個朝廷中樞都得跟著走,再麻煩不過,就算官家肯,大臣們也是不肯的。”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出來,那是不能說的一點。
對於此次出征的大將,諸如石守信、高懷德,趙匡胤其實並沒有真正放心,他跟著去,就是為了便於控製軍隊。一旦他們有所不軌,可以迅速把他們拿下。
呼延讚道:“寧哥兒,你給大家說說,如果要對外擴張的話。咱們大宋,會先打哪一個國家?蜀國還是南唐?還是吳越?”
眾人都知道晏寧言之有物,都把期待的目光投了過來。畢竟這關係到他們的命運。
晏寧不假思索道:“其實打哪一國,對大宋來說,都是三根手指捏田螺。隻是,需要考慮到外部因素。”
王承衍道:“遼國?”
一提起契丹人,眾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個個怒發衝冠,指責契丹人占據幽燕。
呼延讚道:“如果要打契丹,哪怕戰後沒有一點封賞,我都去!”
眾人紛紛讚同,契丹人是大宋的頭號大敵,這一點毋庸置疑。
有史以來,漢家兒郎莫不以建功塞外,名垂青史為最高理想。就連曹操年輕時也曾有過這種理想,曆代皇帝的評價,對外戰爭是一個重要指標。隻有開疆拓土的皇帝,才配得上封禪。
晏寧點頭道:“我知道大家都渴望出兵幽燕,直搗龍城。但是這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
眾人忙問為什麽。
晏寧道:“假如你有一家老弱,住在四麵漏風的房子裏。外麵就要來一夥強盜,你是出去跟強盜拚命呢,還是先把自己家的房子修好。”
眾人思索著晏寧的話,呼延讚道:“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先把自己國土內的諸國消滅?”
晏寧道:“正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遼國很強,但是有誰了解過遼國有多少人口,多少軍隊?”
眾人啞口無言。
晏寧繼續道:“你們以為幽燕對於契丹人來說,隻是一塊占領的異國土地嗎?你們以為,幽燕的百姓,都期待中原王師嗎?”
晏寧執掌春雨,所知道的情報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
晏寧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這些都是帝國的未來,他們的想法關係到未來的走向。他有必要給他們科普一下。
晏寧緩緩道:“幽燕地區的大部分百姓,其實都是漢化的契丹人。有人問他們是從哪來的?我告訴你們,唐末平定安史之亂之後,就把上百萬被俘的契丹婦孺安置在幽燕地區。”
呼延讚吃驚道:“這麽說來,燕雲十六州簡直成了遼國的本土了?”
晏寧道:“雖然不是,也差不多了。遼國從草原部落聯盟,走向王朝化,都是從得到幽燕開始的。他們學習了漢人先進的技術和製度,實行胡漢兩治,並且在幽燕設置南院,專門處理漢人事務。”
晏寧環視眾人道:“所以說,幽燕實際上是契丹人的核心區域。我們如果貿然進攻,會遭到軍隊和民眾的全力抵製。”
眾人靜了一會。
晏寧又道:“遼國不願放棄幽燕,必然會傾國一戰。而現在咱們宋朝,還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
高處恭忽然道:“我聽父親說起,好像契丹人要來了。”
此話一出,眾人一驚,這是怎麽回事?契丹人要進攻了嗎?
剛才聽晏寧把問題說得那麽嚴重,眾人吃驚非小。
見眾人臉色都變了,高處恭連忙道:“是我沒說清楚,是契丹使節要來了,官家讓我父親負責接待。”
原來宋朝初定,又正逢正日,一年之始,本就是各國使節前來的時候。
今年又有一點不同,不但蜀國、南唐等國的使節,而且還多了很多外國使節。
諸如遼國,吐穀渾,大理,高麗。
宋國的各位鄰居,都想來探聽一下宋國下一步的動向。
男人們在一起聊天,沒有不談時政的。古人講究男兒誌在四方,就算沒有那個本事,也沒有那個誌氣,但至少也要在嘴上不輸人。
呼延讚拍案而起,歎道:“我呼延讚世代將門,到了我這一代,竟然淪落至此,至今還未娶妻,真是可惜可歎!”
李斛見他滿臉絡腮胡子,胡子連著頭發,看著年紀不小,頓時心生同情之感,道:“呼延大哥,你有三十多了吧,也真是難為你了!”
呼延讚老臉一紅,道:“胡扯,老子過了年,才十九。”
眾人看看他那副尊榮,都笑了起來。
呼延讚看著是挺少年老成的。
晏寧知道他的言外之意,道:“老呼,你是不是想跟著我幹?”
呼延讚道:“咱們兄弟之間,不說虛的。是的,你這一次出征,就成了將軍。可羨慕死我了,我隻能在汴梁城上喝西北風。兄弟,發達了也別忘了我,你把我調去內殿直啊,你和王承衍都在那兒,還能虧了我?”
晏寧看呼延讚不像是在說笑,於是正色道:“我不建議你去內殿直。”
呼延讚麵露失望之色,喝了一口悶酒,道:“那就算了。”其餘幾位屬下也都不動聲色的低下頭去。
王承衍以為晏寧是怕被人說任人唯親,於是道:“呼延讚你還不了解嗎?那可是武藝超群的猛將,咱們哥倆加一塊,也不夠他一頓收拾的。把他招到內殿直,也沒有人會說什麽。”
晏寧道:“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不讓他去內殿直。”
呼延讚道:“為什麽?”
晏寧道:“內殿直說的好聽,是官家的親軍。若是太平時節也就罷了,如今天下未平,正是用武之時。除非官家禦駕親征,否則就隻能一直呆在宮禁之內。”
晏寧看著呼延讚道:“你在禁軍之中,尚有機會出征立功。但是到了內殿直,一切都隻憑關係晉升,你確定要去嗎?”
呼延讚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道:“不去,不去。”
王承衍不解道:“可是,這一次官家不是禦駕親征了嗎?”
晏寧道:“這一次不同,官家是為了樹立威望,討伐叛逆。如今威望已立,自然就用不著再禦駕親征了。你以為禦駕親征很容易嗎?整個朝廷中樞都得跟著走,再麻煩不過,就算官家肯,大臣們也是不肯的。”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出來,那是不能說的一點。
對於此次出征的大將,諸如石守信、高懷德,趙匡胤其實並沒有真正放心,他跟著去,就是為了便於控製軍隊。一旦他們有所不軌,可以迅速把他們拿下。
呼延讚道:“寧哥兒,你給大家說說,如果要對外擴張的話。咱們大宋,會先打哪一個國家?蜀國還是南唐?還是吳越?”
眾人都知道晏寧言之有物,都把期待的目光投了過來。畢竟這關係到他們的命運。
晏寧不假思索道:“其實打哪一國,對大宋來說,都是三根手指捏田螺。隻是,需要考慮到外部因素。”
王承衍道:“遼國?”
一提起契丹人,眾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個個怒發衝冠,指責契丹人占據幽燕。
呼延讚道:“如果要打契丹,哪怕戰後沒有一點封賞,我都去!”
眾人紛紛讚同,契丹人是大宋的頭號大敵,這一點毋庸置疑。
有史以來,漢家兒郎莫不以建功塞外,名垂青史為最高理想。就連曹操年輕時也曾有過這種理想,曆代皇帝的評價,對外戰爭是一個重要指標。隻有開疆拓土的皇帝,才配得上封禪。
晏寧點頭道:“我知道大家都渴望出兵幽燕,直搗龍城。但是這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
眾人忙問為什麽。
晏寧道:“假如你有一家老弱,住在四麵漏風的房子裏。外麵就要來一夥強盜,你是出去跟強盜拚命呢,還是先把自己家的房子修好。”
眾人思索著晏寧的話,呼延讚道:“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先把自己國土內的諸國消滅?”
晏寧道:“正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遼國很強,但是有誰了解過遼國有多少人口,多少軍隊?”
眾人啞口無言。
晏寧繼續道:“你們以為幽燕對於契丹人來說,隻是一塊占領的異國土地嗎?你們以為,幽燕的百姓,都期待中原王師嗎?”
晏寧執掌春雨,所知道的情報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
晏寧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這些都是帝國的未來,他們的想法關係到未來的走向。他有必要給他們科普一下。
晏寧緩緩道:“幽燕地區的大部分百姓,其實都是漢化的契丹人。有人問他們是從哪來的?我告訴你們,唐末平定安史之亂之後,就把上百萬被俘的契丹婦孺安置在幽燕地區。”
呼延讚吃驚道:“這麽說來,燕雲十六州簡直成了遼國的本土了?”
晏寧道:“雖然不是,也差不多了。遼國從草原部落聯盟,走向王朝化,都是從得到幽燕開始的。他們學習了漢人先進的技術和製度,實行胡漢兩治,並且在幽燕設置南院,專門處理漢人事務。”
晏寧環視眾人道:“所以說,幽燕實際上是契丹人的核心區域。我們如果貿然進攻,會遭到軍隊和民眾的全力抵製。”
眾人靜了一會。
晏寧又道:“遼國不願放棄幽燕,必然會傾國一戰。而現在咱們宋朝,還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
高處恭忽然道:“我聽父親說起,好像契丹人要來了。”
此話一出,眾人一驚,這是怎麽回事?契丹人要進攻了嗎?
剛才聽晏寧把問題說得那麽嚴重,眾人吃驚非小。
見眾人臉色都變了,高處恭連忙道:“是我沒說清楚,是契丹使節要來了,官家讓我父親負責接待。”
原來宋朝初定,又正逢正日,一年之始,本就是各國使節前來的時候。
今年又有一點不同,不但蜀國、南唐等國的使節,而且還多了很多外國使節。
諸如遼國,吐穀渾,大理,高麗。
宋國的各位鄰居,都想來探聽一下宋國下一步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