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發了話以後,手底下的人也忙起來了,在庫房裏出出進進的。進去的時候還是空手,出來就抬著大箱子,打開一看都是當時最珍貴的金銀玉器、字畫古玩等,還有幾大箱子的錢,足足有上百萬。門子把這些箱子集中放在院子裏,太平站在院子裏看著這些人,門子清點清楚後,連同記事的本子一同呈給太平,說:“這是賬本,請公主過目。”
太平拿起賬本翻看起來,對照著日期,再看看院子裏的財物,確認無誤後又把賬本還給了門子,說道:“行了,都整理清楚了吧。”“回公主的話,都弄好了。”“去吧,辦完了事別忘了找清荷拿賞錢。”門子轉過身對手底下的人說道:“倆人抬一個箱子,準備好了咱們就走。”十幾個人抬著箱子陸陸續續出了公主府。清荷不解,問:“以前有人求公主辦事,公主可從來都沒拒絕,錢照收官照封,怎的今日要把錢送回去了?”
太平轉身踏入庫房,麵對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隻隨手拿起一隻做工精美的藍田玉製的玉笛,沒看幾眼又扔回箱子中。“得人錢財,與人消災。不過什麽錢該收什麽錢不該收可是有學問在裏頭的,燙手的錢不能收,要命的錢不能收。況且能助他們達成心願的並非隻有我一人,我這兒辦不成他們還可以另尋門徑,這長安城裏能辦事的人多了。婉兒的母親鄭氏夫人不就在幫她女兒收錢嗎,這有什麽難的。”
“公主不怕傳出對您不利的流言嗎?”清荷問。“怕流言還做什麽買賣呢,就拿這個鄭夫人來說吧,若是這些個被我拒絕的人找到她,一定不會提在我這想買官被拒絕的事。”“為什麽?”
“你想,三十萬錢一個官,這麽好的買賣誰不想做。要是提起求公主辦事不成,別人該會起疑心了。就會想啊,這事連我這個鎮國公主都辦不了,會不會有什麽隱情。誰不想坐著收錢,誰沒事把麻煩事往自己身上攬,買官的人就想我出錢了我就得有個官當,當了官以後我還得把送出去的錢再撈回來。賣官的人就等著有人送錢上門來,收了人家的錢以後,再跟皇帝這麽一講,這買賣不就成了。而且,再過幾日吐蕃使者入朝,聖上必定召我入宮,屆時被外人知曉,那就不太好了。”
“可安樂公主和韋皇後不也在賣官嗎,也沒見他們收手啊?”清荷如是說。太平看著指尖沾上的灰塵:“她們是皇帝的妻子和女兒,有皇帝這個靠山,自然肆無忌憚。不像我,無依無靠。雖說是皇帝的親妹妹,但這血緣卻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稍不注意就會要了我的命,所以我不得不防。”撚去指尖灰塵轉身出了庫房。
幾日後,吐蕃使者如數入朝,中宗李顯宣布在含元殿接見和親使者。含元殿,大明宮第一正殿,是皇帝舉行國家典禮、盛大朝會的地方。左右前方各有翔鸞、棲鳳二殿,殿兩側為鍾鼓二樓,呈“凹”字型。氣勢如猛虎狂嘯,聲震山林、如神龍騰飛,威震天地。因是舉行朝會的地方,氛圍便不像在宣政殿那般,少了幾分嚴肅和拘謹,多了幾分自如和奔放。殿內裝潢典雅大氣,彰顯大唐天子之威。
所有官員按照品級高低排好了隊列,在所有的文武大臣中,除了皇帝和皇後坐在大殿之上,有兩位特殊的人物站在隊列的最前端,一位是安國相王李旦,另一位則是鎮國太平公主。李旦身著官服,昂首挺胸,看上去精神抖擻。太平頭梳發髻,珠翠點綴。身穿長裙,手挽金色飄帶腰帶繡仙鶴名花,係紅色帶,裙尾繡金色銀杏,豐盈優雅儀態萬千。
“宣!使者上殿!”眾人的目光都被這隻隊伍吸引過去,走在最前端的是吐蕃大臣尚讚咄,迎娶大唐公主是他帶領的和親隊伍的首要任務。尚讚咄身後跟著兩個使者,以及兩名女子。尚讚咄徑直走到大殿前,帶領著手下恭恭敬敬的向皇帝皇後行禮,“參加聖上!”坐在大殿上的李顯此時卻出現了平時少有的威嚴,說話也有幾分底氣,對著殿下的尚讚咄說道:“使者遠道而來,快快請起。”
尚讚咄等人站起身來,回話:“多謝聖上!”“使者一路舟車勞頓,朕已命人備下宴席,稍後和朕一同前往可好?”“聖上盛情難卻,倒是讓臣有些受寵若驚了。恰好臣也準備好了幾份厚禮,想要進獻給聖上。”幾番客套話講下來,尚讚咄命人把他準備的厚禮抬到大殿上,掃視了一下周圍。尚讚咄在走到那些厚禮麵前,讓人逐一打開。眾人都看呆了,李顯更是笑的合不攏嘴,連連讚歎:“好啊!使者的心意,朕已經感受到了。”
尚讚咄見李顯這般滿意,趕緊接上話,說:“這一份,送給聖上您的。”韋皇後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指著殿下那一箱箱的珍寶,問:“一份就有這麽多嗎?”“回皇後話,是。臣剛才說了,一共準備了四份厚禮。剩下三份,一份送給皇後,另外兩份則送給相王和太平公主。說到這兩位,不知今日可否有幸相見?”說完尚讚咄滿懷希望的看著李顯,李顯這個時候就特別大方了,指著殿下的兩人,笑著向尚讚咄介紹自己的弟弟:“這位就是相王了,朕的親弟弟。”
尚讚咄立即轉過身,對著李旦行了禮,“原來這位氣度不凡的人竟是相王。”李旦微微點了點頭,和善的回答道:“使者一路上辛苦了。”說完尚讚咄又轉向太平這一邊,又一次行禮,“想必這位就是太平公主了吧,早在我們抵達長安前,就曾聽聞公主是位絕代佳人,且頗有智謀,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太平也滿意的回答道:“使者過獎了。”此時,李顯發話了:“朕已備好宴席,請使者和諸位愛卿一同前去吧。”大臣們紛紛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顯帶著尚讚咄等使臣、相王兄妹、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往麟德殿去了。一路上李顯夫婦和尚讚咄有說有笑,太平和相王李旦緊隨其後,文武百官緊跟在兩人後麵。兩人故意放慢腳步,拉開了和李顯的距離,不過百官還是跟在李顯後麵。“今天的事我總覺得有些蹊蹺。”李旦問。
“有什麽蹊蹺的?”太平說著,兩人聲音不大不小,剛好互相都聽得見。“剛才在殿上,我倆明明在殿上站那麽久,這使臣怎麽還要裝糊塗,要皇帝親自介紹。”
太平輕笑一聲,回答道:“原來你指的是這個,那尚讚咄不過是在試探罷了。先把東西拿到皇帝麵前,探探皇帝口風,假如聖上不待見我二人,是否真如傳言那般兄妹三人不合,那尚讚咄可以說這些厚禮都是獻給皇帝和皇後,你我位極人臣,那些東西自然是不缺的。臣子終究不能高過君王,要是尚讚咄一開始就點明了我倆,那樣反而不好,連吐蕃的人都知道,臣子的威名已超過君王,聖上又多疑,要是咱們皇後隨便在聖上麵前說幾句挑撥離間的話,對我們就不利了。還不如一開始就由他皇帝開口,走個過場就行了,該獻禮就獻禮,該嫁公主就嫁公主。”“走吧,皇兄還在前麵等我們。”
到了麟德殿後,眾人如數入席。李顯和韋皇後一左一右坐在大殿之上,以李旦和太平為首的百官坐在右邊,尚讚咄等使臣坐在左邊。待眾人皆入座後,數百名宮女在大殿上忙碌著,有的負責傳菜,有的負責布菜。“諸位!今日這方酒席,一方麵是為迎接遠道而來的使者,另一方麵是為了褒獎為朕忙碌的官員。
既是酒席,大家便不必拘禮,暢所欲言罷!”李顯說完,在場所有人都站起來向皇帝表示感激:“臣等感激不盡!”李顯一看,哈哈大笑,“都坐下吧。”許是來的路上與尚讚咄交談的不夠盡興,李顯又讓尚讚咄坐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上,好方便兩人繼續暢談。韋皇後看著李顯都這麽愉悅,自己好歹也是皇後,也該替李顯出出力,想到這韋皇後便輕輕靠攏到李顯身邊,小聲說道:“聖上,臣妾覺得一直這樣喝酒也挺無趣的,不如咱們叫一些歌姬和舞女來助助興吧?”李顯也回答的很痛快:“好啊。”“那臣妾去辦了。”韋皇後又招來自己的貼身宮女,吩咐了宮女幾句,隨後又陪在李顯身邊,為他斟酒。
隨著一陣音樂響起,九位身著鮮豔舞衣的女子齊齊來到大殿中間,隨著音樂起舞,這些女子們擁有絕妙的舞姿,在歌姬美妙的歌聲中盡情的舞動著自己的身體,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酒席之上,官員之間,觥籌交錯。欣賞過一陣歌舞後,“這歌舞使者以為如何?”李顯問道。“美則美矣,實則缺少一點靈氣。”“使者可別小看了這些跳舞的女子,她們可是很得人欣賞的。”
“能得到聖上您的青睞和賞識,必定是非常優秀的女子。原來聖上這麽喜歡音樂歌舞,不知聖上有沒有興趣欣賞一下吐蕃的歌舞?”“好啊。”“聖上稍等。”尚讚咄招來了自己下屬,把事情交給下屬去辦了。李顯迫不及待的叫停了殿上的歌舞,“行了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姑娘們退了下去,大臣們不解,宗楚客問道:“聖上怎麽讓她們走了,臣等正喝得高興。”“諸位別急。歌舞會有的。”李顯安慰道。
此時,一名紅衣女子走到了殿中央,樂工也換成了尚讚咄的人。好一隻充滿西域風情的舞蹈,衣裙飄動,紅紗飛舞。女子本就擁有傾城之貌,這一舞,舉座皆驚。大臣們由衷的讚歎著,連李顯看了都拍手叫好,:“跳的好啊,賞!”說完一個小宮女端著幾斛珍珠走到紅衣女子麵前,把珍珠賞給了她們。
經過了一天的表演,太平終於在傍晚時分回到了公主府。清荷早早地備下了茶點,“公主回來了,喝杯茶暖暖身子吧。”太平解下自己雲肩遞給清荷,再接過她準備的茶水,說道:“多謝。”清荷小心翼翼的看著太平喝了幾口後,忍不住問:“今日可還算順利?”“不過是走個過場,我猜他們不會逗留很長時間的。去庫房裏挑些名貴的物件,給金城送去吧。”
“對了,您回來之前,宮裏差人送了好些東西來。”太平將茶杯重新放回桌上,“那是這次入朝的使臣尚讚咄送來的,去把能用得上的東西選出來,用不上的進庫房。”“是。”“等等。”“公主還有什麽吩咐?”“去把崇訓叫來。”“知道了。”
不過半盞茶的時間,薛崇訓便來到太平麵前,仍是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樣。“不知母親找我是有什麽事?聽聞吐蕃使者入朝,不僅進獻珍寶,還在酒席上獻上歌舞,聖上龍顏大悅。”太平笑了笑,回答:“你的消息到很靈通,月底公主便會由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入吐蕃。
在此之前,想必聖上對尚讚咄一行人一定會是好吃好喝招待。”話說到這,太平先是愣了一下,又很快回過神來,“對了,家裏的產業你處理起來可還順手,聽崇簡說你遇到了些棘手的事情。”薛崇訓搖搖頭,說:“做生意,有賺就的有賠,不過是有些名堂我沒算計清楚,走了些彎路罷。”門外好似有人影閃過,引起了太平的注意,故意提高了聲調,說:“這是哪位姑娘走得如此匆忙,裙子太長可是會絆腳的。”
不一會兒,一位小姑娘邁著步子躲到薛崇訓身後,用嬌滴滴的聲音問道:“娘親是怎麽看見我的?”原來是太平的小女兒,崇月。太平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往前來。“娘親正在和大哥商量事情,不敢打擾。”說完幾步小跑的太平跟前,伏在她的腿上,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她。太平也笑著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說:“一會兒跟大哥去街上轉轉可好?”
小姑娘毫不猶豫的答應,“好!那我去叫清荷姐姐幫我換身漂亮的衣裳。”,露出了心滿意足的表情。崇月蹦蹦跳跳的走了,看著女兒走遠,又回過頭來望向自己的兒子,說道:“帶她出去轉轉吧,好些日子沒帶她出門了。”“知道了。”“去吧。”
米白色的交領短衣,湖綠色的裙子,袖口繡著梅花,裙邊繡的繡著竹葉花紋。侍女剛為崇月穿好衣裳便迫不及待的跑出屋子,原來薛崇訓正在不遠處等著她。見崇月跑過來,自己也蹲下張開雙臂任憑崇月撲進自己懷裏,崇月的侍女氣喘籲籲的追到兩人麵前,說道:“小姐可慢些跑,當心摔著。”
崇月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在崇訓的懷裏撒嬌:“有大哥在,不必擔心。”崇訓捏了捏她的小臉蛋,告訴她:“可是照顧你的姐姐會擔心的。”崇月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走到侍女麵前,拉起她的手小心撫摸,嘴裏念到:“讓姐姐擔心了,崇月會很小心,不會讓自己摔著的。”侍女還未想好如何回話就被崇訓打斷了思緒,“去把她的雲肩拿來吧。”“哦…好的。”不一會兒侍女拿來雲肩,為崇月披上後又細心的整理她的裙子,好讓崇月看起來更乖巧一些。
崇訓牽起崇月的小手出了家門來到大街上,此時的大街還未宵禁,仍是燈火通明,熙熙攘攘。走了一會兒,小姑娘許是餓了,扯了扯她大哥的手,說道:“大哥,我餓了。”“月兒想吃什麽?”“豆包!”說著便牽著小姑娘走過兩個街口,來到一座酒樓中。兩人剛進門,跑堂的夥計快步走到二人麵前,問:“大公子,小姐,您來了。”崇訓點點頭,回答道:“嗯,帶她去看看有什麽她想要吃的,待會兒記賬上。”
夥計點點頭,用手比劃了個請的手勢,說:“小姐,這邊走。”崇訓則是找了張桌子坐下,等崇月回來。夥計端著好幾盤點心跟在崇月後麵,一前一後來到崇訓那方桌前,將點心放好後便去忙別的事了。這時小姑娘才坐下拿起豆包小口小口的吃起來,崇訓突然把手伸到崇月嘴邊,原來是小姑娘嘴角沾了豆餡,便擦去了她嘴角的豆陷,笑著對她說:“慢慢吃,不著急。”看著小姑娘清秀的臉龐,崇訓也笑了。“小二,拿酒來,要最烈的酒!”
一陣清脆的女聲傳入崇訓的耳朵裏,眾人循聲看去,原來也是位帶著侍女的姑娘。隻見姑娘穿著藏青色的長裙,腰間別著一塊玉佩。容貌清秀,透著一股靈氣,一頭烏黑長發隻用白色絲帶係住。“這位姑娘,小的給您拿的就是最烈的酒啊,您就別難為小的了。”夥計站在姑娘麵前好像很為難的樣子,姑娘一把提起酒壇在夥計眼前晃了晃,又放回桌上,隨即掏出錢來,“我又不會賴賬,隻管拿酒便是了。”
崇月拉了拉崇訓的手,說:“大哥你看,那位姑娘可真好看。”崇訓用扇子輕輕敲了下崇月的頭,說道:“在這坐著,別亂跑。”“我才不會亂跑呢。”崇訓起身徑直往夥計那方向去了,“這酒您都嚐遍了,再烈的酒,沒有!”姑娘的表情似有不悅,崇訓用扇子拍了拍夥計的胸脯,夥計也很知趣的退下了,走上前對那姑娘說道:“夥計招待不周,望姑娘多擔待。”
這時姑娘不悅的神情才悄悄緩和一些,許是沒品嚐到好酒,有些失望,“罷了罷了,偌大一個酒樓,竟沒有讓客人滿意的好酒。”說完便把桌上的錢往前一推,想要離開。“且慢。”姑娘回過頭饒有興致的看著崇訓,問:“這位公子還有什麽事?”崇訓又招來夥計,“去取我做的桂花酒來。”夥計不解,但還是按照崇訓的吩咐取來了兩壇桂花酒。“這兩壇酒就算薛某向姑娘賠罪了。”
姑娘詫異的看著桌上的酒,還是吩咐了侍女:“倒酒。”。侍女端起酒壇給姑娘倒了一碗,一飲而盡後不悅的表情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心滿意足,轉過身向崇訓微微行禮,說:“多謝薛公子,收起來吧。”侍女將酒收起來後,兩人一前一後離開了。崇月從凳子上跳下來走到她大哥身旁,搖頭歎氣,說:“可惜大哥兩壇桂花酒,連人家姑娘的名字都沒知曉。”隻見崇訓的眉毛都快擠到一處了,一臉無奈,“你這姑娘怎麽說些不著邊的話,她既然來了,那便是客,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東西都送去了嗎?”“都送去了,天還冷著,公主當心著涼。”清荷抱著一件雪白毛絨鬥篷走到太平麵前披在她身上,係好。“多謝。”清荷見太平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自己身心也放鬆下來,“我記得從我出嫁那年你就一直跟在我身邊,到如今也十多年了。我的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可你還是孤身一人,不僅沒能找一個好人家,還把最好的年華浪費在這深宮大院中。”
清荷注視著麵前這位在所有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許久,清荷才開口說話:“公主是何等樣人我比誰都明白,我見證您出嫁,成家。雖然結局不盡人意,可這也是您無法改變的事實。且我早已過了出嫁的年齡,離開了公主我還能去哪?我並無記恨公主,隻是這長夜漫漫,總要有人陪您一起度過。”太平不再說話,隻是平靜的注視著遠方,眼神如一潭死水,沒有波瀾。
接下來的幾天裏,太平和李旦時常被皇帝請進宮陪著李顯吃喝玩樂,李顯本人也特別開心。開心之餘,國家還是要正常運轉的,還有件事等著李顯去做——護送金城至吐蕃。結束了一天的玩樂後,李顯在紫宸殿召見了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臣楊矩,參見聖上!”“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給將軍賜坐。”
楊矩一坐下,護送的事就被李顯提了出來,“公主此番出嫁,路途遙遠,啟程的日子定在兩日後。朕想命你護送公主出嫁,將軍意下如何?”楊矩當即答應下來,並向李顯承諾:“臣定當不辱使命,盡心盡力護送公主。隻是公主如此年幼,就要承擔和親之責。”說道公主年幼,竟能看出他臉上有些不舍,“金城雖不是朕的孩子,可是朕一直把她當做親生女兒般看待。她常常在夜深時給朕送來夜宵,朕疲乏時還會為朕唱上幾段小曲。不禁讓朕感慨,在所有的孩子中,竟隻有她最孝順、最乖巧。”
“公主能得聖上如此稱讚,也是她的福分,對她來說,和親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歸宿。若是做個一般公主,將來也隻是隨意挑個王公大臣的兒子嫁了。”楊矩說道。李顯雙眼已經憋得通紅,仰頭歎氣,許久,“是啊,用一個女人就能保我大唐安定。護送之事就交由你去辦了。”“臣,遵旨!”
楊矩起身正想離開,恰巧一個宦官進來,“聖上,金城公主求見。”“公主來了?那微臣先告退。”楊矩說完便退了出去。這時李顯才對那宦官說:“讓她進來。”金城提起裙子小心翼翼走到李顯麵前,當即跪下納頭便拜。“你這是做什麽?趕快起來!”李顯正欲伸手把金城扶起來,腳邊金城的聲音卻愈發洪亮。
“請讓女兒拜完!”李顯愣住了,就這樣看著金城對自己拜了三拜,每拜一次,都是一句金城的肺腑之言。“願父親安好,此去吐蕃,歸期無望,恕女兒不能盡孝。”“願國家昌盛,女兒身負皇恩,甘心為父親分憂。”“願此行順利,保邊陲安定。”拜完後,金城才緩緩抬起頭來,兩眼含著淚花。這三句話都在李顯心裏激起了不小的波瀾,名分上是養女,卻是最讓李顯覺得溫暖的人,勝過某些人萬千。
金城一直保持著跪地的姿勢,李顯急忙把她牽起來,卷起袖子為她擦去眼淚,輕拍著她的後背安慰她:“好孩子,別哭,父皇在這裏。父皇也舍不得把你嫁去那麽遠的地方,若是尋常人家,父皇一定能看著你長大,再為你挑一位好丈夫,過上平凡而安穩的日子。”金城抹了抹眼淚,笑著說:“您有您的苦衷,我不記恨。沒想到我一個弱女子也能為國家盡一些力,這很值得。”
金城說完從袖中掏出一隻香囊來,雙手捧著遞給她的父親,“請父皇收下這個香囊,這是我前些日子偷偷跟宮裏的繡娘學做的。裏麵是能夠安神助眠的藥末,希望您能將它佩戴在身上,代替我陪在您身邊。”李顯眼眶紅紅的,卻說不出話來,顫抖著手接過那隻香囊,將女兒擁在懷裏。
兩日後,由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的和親隊伍終於離開了長安。臨走前,為金城送行的人隻有一位公主和一位親王,以及為數不多的幾位大臣。“父皇他,沒有來嗎?”金城始終朝紫宸殿的方向張望,等待著李顯的出現,可惜,這位帝王直到金城坐上馬車也沒有現身。太平看著這個姑娘,心裏滿是心疼,卻也不能把李顯不想來的事告訴她,隻能對她扯謊:“聖上昨日夜裏感染了風寒,無法離床。”
金城看起來很輕易就接受了這個說法,不再追問。楊矩走了過來,說道:“公主,時候到了。”金城點了點頭,“我知道了。”,轉過身對太平和李旦各行了一次大禮以示尊敬。“務必保證公主的安全明白嗎,路程可以慢下來,可這些人的安危都在你手裏。”“多謝相王提點,臣一定小心謹慎,力保所有人的安全。”金城不再張望,轉身踏上了馬車,隨著馬蹄聲響起,車輪轉動,這個姑娘終於踏上了行程。
“你怎的坐在這裏,金城可是一直在等你去送她。”太平的語氣裏有些指責的意思,而麵對妹妹的指責,李顯絲毫不為所動,就坐在殿內一處台階上,手裏拿著金城留下的香囊,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隻香囊。眼裏竟有一絲悲傷,再看這空空的大殿,顯得那麽淒涼。
“哥哥?”這聲哥哥徹底把李顯從深深地思緒中撈出來,“走了嗎?走了就好。”“那姑娘臨上車都還在等你,百官也在等著皇帝出麵,你說你。”“朕是個好皇帝嗎?”太平伸出想去安撫李顯的手此時停在空中,又很自然的收回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而言,你當然是好皇帝,你沒有荒廢朝政,沒有沉湎酒色。你盡心盡力的管理這個國家,上至宰相下至平民,哪個不是在你的領導之下。”
“那我是個好父親嗎?”“你的皇後、公主、王子的榮華富貴皆來於你,有你才有他們,你當然是個好父親。”李顯這時才緩緩站起身離去,看著李顯搖晃的身影,再加上宮裏近日的流言蜚語,對李顯話中的意思也猜出了幾分。
從公主和親的這件大事過去後,朝廷中漸漸起了變化。從以往的形勢來看,楊再思和宗楚客是受到皇帝和皇後共同信任的人中最為突出的那兩個。可如今,二人常常被李顯當眾訓斥,“一無所能”“道德敗壞”“勾心鬥角”,讓兩人大惑不解。這些事傳到韋皇後耳朵裏,她也覺得莫名其妙,還是悄悄叫來了宗楚客和楊再思。
“最近的事我都聽說了,聖上在朝堂上訓斥你們的事。”兩人從進門起便一言不發,一副挨罵完的狼狽樣,耷拉著腦袋,唉聲歎氣。“聽不見本宮的話嗎?”韋皇後發怒了,兩人這才開口,“皇後息怒,這臣真的不知!不隻是我們,還有些同僚也被聖上罰了俸祿,甚至提拔了幾個平日裏與我們不合的大臣。”
“都有哪些人?”等宗楚客一五一十把受訓的人講清楚了,韋皇後才明白,原來李顯訓斥的都是自己的人。宗楚客和楊再思隻是兩個大頭,剩下的人都是韋皇後一手舉薦或者提拔起來的。“聖上他不是一直支持本宮的嗎,怎會突然打壓。”“莫不是我們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胡說!隻要本宮在這皇後位一天,就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可皇後再大也大不過皇帝呀,長此以往,朝廷裏我們的人隻會越來越少,到時候就控製不住局麵了。”兩人的話提醒了韋皇後,皇後雖大,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比不過皇帝的。“你們下去吧,本宮會好好想對策的。”等宗楊兩人走了,又招來身邊的宮女,吩咐道:“去請上官昭儀。”
此時的上官昭儀正在內殿裏替李顯起草敕書,聽宮女來報要請昭儀過去,李顯的臉色立馬黑了下來,可還是對婉兒說:“既然皇後召你,想必是有事情,你且過去吧。”婉兒向李顯行過禮後跟著宮女離開了內殿。來到韋皇後宮裏,發現周圍的宮女早已被韋皇後支走,隻剩下她們二人。“皇後萬福。”
“免禮,坐吧。”婉兒大概猜到了韋皇後的用意,非常從容的坐到韋皇後的另一側。“皇後請說。”“聖上不由分說的訓斥宰相,還提拔幾個與本宮不合的大臣,而且聖上很久不來本宮這兒了,一直也沒有問話的機會。”“聖上這是要用自己人的意思,皇權唯我獨尊,顯然聖上是故意打壓幾位宰相的。恕婉兒多問一句,您和聖上是否發生了什麽,才導致聖上對您的信任下降了?”
可能韋皇後自己也沒想到,一向軟弱的李顯會在這個時候拆自己的台,“本宮還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人脈,決不能毀在這裏。”婉兒從韋皇後不甘心的表情中就能知曉她的意圖,這個女人,她也想當女皇帝。可惜在婉兒心裏,皇帝不是誰都想當就能當的,尤其是女皇帝。
“如果您想有所作為的話,務必盡快動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那本宮該怎麽做?”韋皇後的急於求成和利益熏心逐漸驅使她向皇帝的位置靠攏,她渴望權力太久了,以至於讓她忘了自己的身份——妻子和母親。“本宮知道,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必須盡快了結!”
“要想以皇後或者皇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最重要的是有嫡長子繼承皇位。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有生育的後妃中挑選一位年幼的皇子,再養在自己膝下。有這些還不夠,要想名正言順掌權,皇帝的親筆‘遺詔’是關鍵,當年則天皇帝也是這樣做,想來不會錯的。”婉兒離開後,韋皇後又悄悄叫來了自己的女兒李裹兒,此時能幫上忙的也隻有這樣驕橫跋扈的公主了,思前想後隻有皇太女這個名號對裹兒誘惑力最大。
“若母後能當上皇帝,我能做皇太女,這樣就不用再去向父皇求賞了,小小的一處昆明池尚且如此,更何況別的土地。”說起能當皇太女,裹兒興奮不已,難以自持。“所以母後才需要你的幫助,這不僅是母後一個人的利益,也是為了你。”麵對韋皇後的利誘,裹兒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好,為了母後,更為了我自己。可是父皇會心甘情願的把皇位讓出來嗎?”“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太平拿起賬本翻看起來,對照著日期,再看看院子裏的財物,確認無誤後又把賬本還給了門子,說道:“行了,都整理清楚了吧。”“回公主的話,都弄好了。”“去吧,辦完了事別忘了找清荷拿賞錢。”門子轉過身對手底下的人說道:“倆人抬一個箱子,準備好了咱們就走。”十幾個人抬著箱子陸陸續續出了公主府。清荷不解,問:“以前有人求公主辦事,公主可從來都沒拒絕,錢照收官照封,怎的今日要把錢送回去了?”
太平轉身踏入庫房,麵對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隻隨手拿起一隻做工精美的藍田玉製的玉笛,沒看幾眼又扔回箱子中。“得人錢財,與人消災。不過什麽錢該收什麽錢不該收可是有學問在裏頭的,燙手的錢不能收,要命的錢不能收。況且能助他們達成心願的並非隻有我一人,我這兒辦不成他們還可以另尋門徑,這長安城裏能辦事的人多了。婉兒的母親鄭氏夫人不就在幫她女兒收錢嗎,這有什麽難的。”
“公主不怕傳出對您不利的流言嗎?”清荷問。“怕流言還做什麽買賣呢,就拿這個鄭夫人來說吧,若是這些個被我拒絕的人找到她,一定不會提在我這想買官被拒絕的事。”“為什麽?”
“你想,三十萬錢一個官,這麽好的買賣誰不想做。要是提起求公主辦事不成,別人該會起疑心了。就會想啊,這事連我這個鎮國公主都辦不了,會不會有什麽隱情。誰不想坐著收錢,誰沒事把麻煩事往自己身上攬,買官的人就想我出錢了我就得有個官當,當了官以後我還得把送出去的錢再撈回來。賣官的人就等著有人送錢上門來,收了人家的錢以後,再跟皇帝這麽一講,這買賣不就成了。而且,再過幾日吐蕃使者入朝,聖上必定召我入宮,屆時被外人知曉,那就不太好了。”
“可安樂公主和韋皇後不也在賣官嗎,也沒見他們收手啊?”清荷如是說。太平看著指尖沾上的灰塵:“她們是皇帝的妻子和女兒,有皇帝這個靠山,自然肆無忌憚。不像我,無依無靠。雖說是皇帝的親妹妹,但這血緣卻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稍不注意就會要了我的命,所以我不得不防。”撚去指尖灰塵轉身出了庫房。
幾日後,吐蕃使者如數入朝,中宗李顯宣布在含元殿接見和親使者。含元殿,大明宮第一正殿,是皇帝舉行國家典禮、盛大朝會的地方。左右前方各有翔鸞、棲鳳二殿,殿兩側為鍾鼓二樓,呈“凹”字型。氣勢如猛虎狂嘯,聲震山林、如神龍騰飛,威震天地。因是舉行朝會的地方,氛圍便不像在宣政殿那般,少了幾分嚴肅和拘謹,多了幾分自如和奔放。殿內裝潢典雅大氣,彰顯大唐天子之威。
所有官員按照品級高低排好了隊列,在所有的文武大臣中,除了皇帝和皇後坐在大殿之上,有兩位特殊的人物站在隊列的最前端,一位是安國相王李旦,另一位則是鎮國太平公主。李旦身著官服,昂首挺胸,看上去精神抖擻。太平頭梳發髻,珠翠點綴。身穿長裙,手挽金色飄帶腰帶繡仙鶴名花,係紅色帶,裙尾繡金色銀杏,豐盈優雅儀態萬千。
“宣!使者上殿!”眾人的目光都被這隻隊伍吸引過去,走在最前端的是吐蕃大臣尚讚咄,迎娶大唐公主是他帶領的和親隊伍的首要任務。尚讚咄身後跟著兩個使者,以及兩名女子。尚讚咄徑直走到大殿前,帶領著手下恭恭敬敬的向皇帝皇後行禮,“參加聖上!”坐在大殿上的李顯此時卻出現了平時少有的威嚴,說話也有幾分底氣,對著殿下的尚讚咄說道:“使者遠道而來,快快請起。”
尚讚咄等人站起身來,回話:“多謝聖上!”“使者一路舟車勞頓,朕已命人備下宴席,稍後和朕一同前往可好?”“聖上盛情難卻,倒是讓臣有些受寵若驚了。恰好臣也準備好了幾份厚禮,想要進獻給聖上。”幾番客套話講下來,尚讚咄命人把他準備的厚禮抬到大殿上,掃視了一下周圍。尚讚咄在走到那些厚禮麵前,讓人逐一打開。眾人都看呆了,李顯更是笑的合不攏嘴,連連讚歎:“好啊!使者的心意,朕已經感受到了。”
尚讚咄見李顯這般滿意,趕緊接上話,說:“這一份,送給聖上您的。”韋皇後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指著殿下那一箱箱的珍寶,問:“一份就有這麽多嗎?”“回皇後話,是。臣剛才說了,一共準備了四份厚禮。剩下三份,一份送給皇後,另外兩份則送給相王和太平公主。說到這兩位,不知今日可否有幸相見?”說完尚讚咄滿懷希望的看著李顯,李顯這個時候就特別大方了,指著殿下的兩人,笑著向尚讚咄介紹自己的弟弟:“這位就是相王了,朕的親弟弟。”
尚讚咄立即轉過身,對著李旦行了禮,“原來這位氣度不凡的人竟是相王。”李旦微微點了點頭,和善的回答道:“使者一路上辛苦了。”說完尚讚咄又轉向太平這一邊,又一次行禮,“想必這位就是太平公主了吧,早在我們抵達長安前,就曾聽聞公主是位絕代佳人,且頗有智謀,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太平也滿意的回答道:“使者過獎了。”此時,李顯發話了:“朕已備好宴席,請使者和諸位愛卿一同前去吧。”大臣們紛紛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顯帶著尚讚咄等使臣、相王兄妹、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往麟德殿去了。一路上李顯夫婦和尚讚咄有說有笑,太平和相王李旦緊隨其後,文武百官緊跟在兩人後麵。兩人故意放慢腳步,拉開了和李顯的距離,不過百官還是跟在李顯後麵。“今天的事我總覺得有些蹊蹺。”李旦問。
“有什麽蹊蹺的?”太平說著,兩人聲音不大不小,剛好互相都聽得見。“剛才在殿上,我倆明明在殿上站那麽久,這使臣怎麽還要裝糊塗,要皇帝親自介紹。”
太平輕笑一聲,回答道:“原來你指的是這個,那尚讚咄不過是在試探罷了。先把東西拿到皇帝麵前,探探皇帝口風,假如聖上不待見我二人,是否真如傳言那般兄妹三人不合,那尚讚咄可以說這些厚禮都是獻給皇帝和皇後,你我位極人臣,那些東西自然是不缺的。臣子終究不能高過君王,要是尚讚咄一開始就點明了我倆,那樣反而不好,連吐蕃的人都知道,臣子的威名已超過君王,聖上又多疑,要是咱們皇後隨便在聖上麵前說幾句挑撥離間的話,對我們就不利了。還不如一開始就由他皇帝開口,走個過場就行了,該獻禮就獻禮,該嫁公主就嫁公主。”“走吧,皇兄還在前麵等我們。”
到了麟德殿後,眾人如數入席。李顯和韋皇後一左一右坐在大殿之上,以李旦和太平為首的百官坐在右邊,尚讚咄等使臣坐在左邊。待眾人皆入座後,數百名宮女在大殿上忙碌著,有的負責傳菜,有的負責布菜。“諸位!今日這方酒席,一方麵是為迎接遠道而來的使者,另一方麵是為了褒獎為朕忙碌的官員。
既是酒席,大家便不必拘禮,暢所欲言罷!”李顯說完,在場所有人都站起來向皇帝表示感激:“臣等感激不盡!”李顯一看,哈哈大笑,“都坐下吧。”許是來的路上與尚讚咄交談的不夠盡興,李顯又讓尚讚咄坐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上,好方便兩人繼續暢談。韋皇後看著李顯都這麽愉悅,自己好歹也是皇後,也該替李顯出出力,想到這韋皇後便輕輕靠攏到李顯身邊,小聲說道:“聖上,臣妾覺得一直這樣喝酒也挺無趣的,不如咱們叫一些歌姬和舞女來助助興吧?”李顯也回答的很痛快:“好啊。”“那臣妾去辦了。”韋皇後又招來自己的貼身宮女,吩咐了宮女幾句,隨後又陪在李顯身邊,為他斟酒。
隨著一陣音樂響起,九位身著鮮豔舞衣的女子齊齊來到大殿中間,隨著音樂起舞,這些女子們擁有絕妙的舞姿,在歌姬美妙的歌聲中盡情的舞動著自己的身體,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酒席之上,官員之間,觥籌交錯。欣賞過一陣歌舞後,“這歌舞使者以為如何?”李顯問道。“美則美矣,實則缺少一點靈氣。”“使者可別小看了這些跳舞的女子,她們可是很得人欣賞的。”
“能得到聖上您的青睞和賞識,必定是非常優秀的女子。原來聖上這麽喜歡音樂歌舞,不知聖上有沒有興趣欣賞一下吐蕃的歌舞?”“好啊。”“聖上稍等。”尚讚咄招來了自己下屬,把事情交給下屬去辦了。李顯迫不及待的叫停了殿上的歌舞,“行了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姑娘們退了下去,大臣們不解,宗楚客問道:“聖上怎麽讓她們走了,臣等正喝得高興。”“諸位別急。歌舞會有的。”李顯安慰道。
此時,一名紅衣女子走到了殿中央,樂工也換成了尚讚咄的人。好一隻充滿西域風情的舞蹈,衣裙飄動,紅紗飛舞。女子本就擁有傾城之貌,這一舞,舉座皆驚。大臣們由衷的讚歎著,連李顯看了都拍手叫好,:“跳的好啊,賞!”說完一個小宮女端著幾斛珍珠走到紅衣女子麵前,把珍珠賞給了她們。
經過了一天的表演,太平終於在傍晚時分回到了公主府。清荷早早地備下了茶點,“公主回來了,喝杯茶暖暖身子吧。”太平解下自己雲肩遞給清荷,再接過她準備的茶水,說道:“多謝。”清荷小心翼翼的看著太平喝了幾口後,忍不住問:“今日可還算順利?”“不過是走個過場,我猜他們不會逗留很長時間的。去庫房裏挑些名貴的物件,給金城送去吧。”
“對了,您回來之前,宮裏差人送了好些東西來。”太平將茶杯重新放回桌上,“那是這次入朝的使臣尚讚咄送來的,去把能用得上的東西選出來,用不上的進庫房。”“是。”“等等。”“公主還有什麽吩咐?”“去把崇訓叫來。”“知道了。”
不過半盞茶的時間,薛崇訓便來到太平麵前,仍是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樣。“不知母親找我是有什麽事?聽聞吐蕃使者入朝,不僅進獻珍寶,還在酒席上獻上歌舞,聖上龍顏大悅。”太平笑了笑,回答:“你的消息到很靈通,月底公主便會由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入吐蕃。
在此之前,想必聖上對尚讚咄一行人一定會是好吃好喝招待。”話說到這,太平先是愣了一下,又很快回過神來,“對了,家裏的產業你處理起來可還順手,聽崇簡說你遇到了些棘手的事情。”薛崇訓搖搖頭,說:“做生意,有賺就的有賠,不過是有些名堂我沒算計清楚,走了些彎路罷。”門外好似有人影閃過,引起了太平的注意,故意提高了聲調,說:“這是哪位姑娘走得如此匆忙,裙子太長可是會絆腳的。”
不一會兒,一位小姑娘邁著步子躲到薛崇訓身後,用嬌滴滴的聲音問道:“娘親是怎麽看見我的?”原來是太平的小女兒,崇月。太平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往前來。“娘親正在和大哥商量事情,不敢打擾。”說完幾步小跑的太平跟前,伏在她的腿上,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她。太平也笑著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說:“一會兒跟大哥去街上轉轉可好?”
小姑娘毫不猶豫的答應,“好!那我去叫清荷姐姐幫我換身漂亮的衣裳。”,露出了心滿意足的表情。崇月蹦蹦跳跳的走了,看著女兒走遠,又回過頭來望向自己的兒子,說道:“帶她出去轉轉吧,好些日子沒帶她出門了。”“知道了。”“去吧。”
米白色的交領短衣,湖綠色的裙子,袖口繡著梅花,裙邊繡的繡著竹葉花紋。侍女剛為崇月穿好衣裳便迫不及待的跑出屋子,原來薛崇訓正在不遠處等著她。見崇月跑過來,自己也蹲下張開雙臂任憑崇月撲進自己懷裏,崇月的侍女氣喘籲籲的追到兩人麵前,說道:“小姐可慢些跑,當心摔著。”
崇月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在崇訓的懷裏撒嬌:“有大哥在,不必擔心。”崇訓捏了捏她的小臉蛋,告訴她:“可是照顧你的姐姐會擔心的。”崇月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走到侍女麵前,拉起她的手小心撫摸,嘴裏念到:“讓姐姐擔心了,崇月會很小心,不會讓自己摔著的。”侍女還未想好如何回話就被崇訓打斷了思緒,“去把她的雲肩拿來吧。”“哦…好的。”不一會兒侍女拿來雲肩,為崇月披上後又細心的整理她的裙子,好讓崇月看起來更乖巧一些。
崇訓牽起崇月的小手出了家門來到大街上,此時的大街還未宵禁,仍是燈火通明,熙熙攘攘。走了一會兒,小姑娘許是餓了,扯了扯她大哥的手,說道:“大哥,我餓了。”“月兒想吃什麽?”“豆包!”說著便牽著小姑娘走過兩個街口,來到一座酒樓中。兩人剛進門,跑堂的夥計快步走到二人麵前,問:“大公子,小姐,您來了。”崇訓點點頭,回答道:“嗯,帶她去看看有什麽她想要吃的,待會兒記賬上。”
夥計點點頭,用手比劃了個請的手勢,說:“小姐,這邊走。”崇訓則是找了張桌子坐下,等崇月回來。夥計端著好幾盤點心跟在崇月後麵,一前一後來到崇訓那方桌前,將點心放好後便去忙別的事了。這時小姑娘才坐下拿起豆包小口小口的吃起來,崇訓突然把手伸到崇月嘴邊,原來是小姑娘嘴角沾了豆餡,便擦去了她嘴角的豆陷,笑著對她說:“慢慢吃,不著急。”看著小姑娘清秀的臉龐,崇訓也笑了。“小二,拿酒來,要最烈的酒!”
一陣清脆的女聲傳入崇訓的耳朵裏,眾人循聲看去,原來也是位帶著侍女的姑娘。隻見姑娘穿著藏青色的長裙,腰間別著一塊玉佩。容貌清秀,透著一股靈氣,一頭烏黑長發隻用白色絲帶係住。“這位姑娘,小的給您拿的就是最烈的酒啊,您就別難為小的了。”夥計站在姑娘麵前好像很為難的樣子,姑娘一把提起酒壇在夥計眼前晃了晃,又放回桌上,隨即掏出錢來,“我又不會賴賬,隻管拿酒便是了。”
崇月拉了拉崇訓的手,說:“大哥你看,那位姑娘可真好看。”崇訓用扇子輕輕敲了下崇月的頭,說道:“在這坐著,別亂跑。”“我才不會亂跑呢。”崇訓起身徑直往夥計那方向去了,“這酒您都嚐遍了,再烈的酒,沒有!”姑娘的表情似有不悅,崇訓用扇子拍了拍夥計的胸脯,夥計也很知趣的退下了,走上前對那姑娘說道:“夥計招待不周,望姑娘多擔待。”
這時姑娘不悅的神情才悄悄緩和一些,許是沒品嚐到好酒,有些失望,“罷了罷了,偌大一個酒樓,竟沒有讓客人滿意的好酒。”說完便把桌上的錢往前一推,想要離開。“且慢。”姑娘回過頭饒有興致的看著崇訓,問:“這位公子還有什麽事?”崇訓又招來夥計,“去取我做的桂花酒來。”夥計不解,但還是按照崇訓的吩咐取來了兩壇桂花酒。“這兩壇酒就算薛某向姑娘賠罪了。”
姑娘詫異的看著桌上的酒,還是吩咐了侍女:“倒酒。”。侍女端起酒壇給姑娘倒了一碗,一飲而盡後不悅的表情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心滿意足,轉過身向崇訓微微行禮,說:“多謝薛公子,收起來吧。”侍女將酒收起來後,兩人一前一後離開了。崇月從凳子上跳下來走到她大哥身旁,搖頭歎氣,說:“可惜大哥兩壇桂花酒,連人家姑娘的名字都沒知曉。”隻見崇訓的眉毛都快擠到一處了,一臉無奈,“你這姑娘怎麽說些不著邊的話,她既然來了,那便是客,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東西都送去了嗎?”“都送去了,天還冷著,公主當心著涼。”清荷抱著一件雪白毛絨鬥篷走到太平麵前披在她身上,係好。“多謝。”清荷見太平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自己身心也放鬆下來,“我記得從我出嫁那年你就一直跟在我身邊,到如今也十多年了。我的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可你還是孤身一人,不僅沒能找一個好人家,還把最好的年華浪費在這深宮大院中。”
清荷注視著麵前這位在所有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許久,清荷才開口說話:“公主是何等樣人我比誰都明白,我見證您出嫁,成家。雖然結局不盡人意,可這也是您無法改變的事實。且我早已過了出嫁的年齡,離開了公主我還能去哪?我並無記恨公主,隻是這長夜漫漫,總要有人陪您一起度過。”太平不再說話,隻是平靜的注視著遠方,眼神如一潭死水,沒有波瀾。
接下來的幾天裏,太平和李旦時常被皇帝請進宮陪著李顯吃喝玩樂,李顯本人也特別開心。開心之餘,國家還是要正常運轉的,還有件事等著李顯去做——護送金城至吐蕃。結束了一天的玩樂後,李顯在紫宸殿召見了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臣楊矩,參見聖上!”“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給將軍賜坐。”
楊矩一坐下,護送的事就被李顯提了出來,“公主此番出嫁,路途遙遠,啟程的日子定在兩日後。朕想命你護送公主出嫁,將軍意下如何?”楊矩當即答應下來,並向李顯承諾:“臣定當不辱使命,盡心盡力護送公主。隻是公主如此年幼,就要承擔和親之責。”說道公主年幼,竟能看出他臉上有些不舍,“金城雖不是朕的孩子,可是朕一直把她當做親生女兒般看待。她常常在夜深時給朕送來夜宵,朕疲乏時還會為朕唱上幾段小曲。不禁讓朕感慨,在所有的孩子中,竟隻有她最孝順、最乖巧。”
“公主能得聖上如此稱讚,也是她的福分,對她來說,和親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歸宿。若是做個一般公主,將來也隻是隨意挑個王公大臣的兒子嫁了。”楊矩說道。李顯雙眼已經憋得通紅,仰頭歎氣,許久,“是啊,用一個女人就能保我大唐安定。護送之事就交由你去辦了。”“臣,遵旨!”
楊矩起身正想離開,恰巧一個宦官進來,“聖上,金城公主求見。”“公主來了?那微臣先告退。”楊矩說完便退了出去。這時李顯才對那宦官說:“讓她進來。”金城提起裙子小心翼翼走到李顯麵前,當即跪下納頭便拜。“你這是做什麽?趕快起來!”李顯正欲伸手把金城扶起來,腳邊金城的聲音卻愈發洪亮。
“請讓女兒拜完!”李顯愣住了,就這樣看著金城對自己拜了三拜,每拜一次,都是一句金城的肺腑之言。“願父親安好,此去吐蕃,歸期無望,恕女兒不能盡孝。”“願國家昌盛,女兒身負皇恩,甘心為父親分憂。”“願此行順利,保邊陲安定。”拜完後,金城才緩緩抬起頭來,兩眼含著淚花。這三句話都在李顯心裏激起了不小的波瀾,名分上是養女,卻是最讓李顯覺得溫暖的人,勝過某些人萬千。
金城一直保持著跪地的姿勢,李顯急忙把她牽起來,卷起袖子為她擦去眼淚,輕拍著她的後背安慰她:“好孩子,別哭,父皇在這裏。父皇也舍不得把你嫁去那麽遠的地方,若是尋常人家,父皇一定能看著你長大,再為你挑一位好丈夫,過上平凡而安穩的日子。”金城抹了抹眼淚,笑著說:“您有您的苦衷,我不記恨。沒想到我一個弱女子也能為國家盡一些力,這很值得。”
金城說完從袖中掏出一隻香囊來,雙手捧著遞給她的父親,“請父皇收下這個香囊,這是我前些日子偷偷跟宮裏的繡娘學做的。裏麵是能夠安神助眠的藥末,希望您能將它佩戴在身上,代替我陪在您身邊。”李顯眼眶紅紅的,卻說不出話來,顫抖著手接過那隻香囊,將女兒擁在懷裏。
兩日後,由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的和親隊伍終於離開了長安。臨走前,為金城送行的人隻有一位公主和一位親王,以及為數不多的幾位大臣。“父皇他,沒有來嗎?”金城始終朝紫宸殿的方向張望,等待著李顯的出現,可惜,這位帝王直到金城坐上馬車也沒有現身。太平看著這個姑娘,心裏滿是心疼,卻也不能把李顯不想來的事告訴她,隻能對她扯謊:“聖上昨日夜裏感染了風寒,無法離床。”
金城看起來很輕易就接受了這個說法,不再追問。楊矩走了過來,說道:“公主,時候到了。”金城點了點頭,“我知道了。”,轉過身對太平和李旦各行了一次大禮以示尊敬。“務必保證公主的安全明白嗎,路程可以慢下來,可這些人的安危都在你手裏。”“多謝相王提點,臣一定小心謹慎,力保所有人的安全。”金城不再張望,轉身踏上了馬車,隨著馬蹄聲響起,車輪轉動,這個姑娘終於踏上了行程。
“你怎的坐在這裏,金城可是一直在等你去送她。”太平的語氣裏有些指責的意思,而麵對妹妹的指責,李顯絲毫不為所動,就坐在殿內一處台階上,手裏拿著金城留下的香囊,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隻香囊。眼裏竟有一絲悲傷,再看這空空的大殿,顯得那麽淒涼。
“哥哥?”這聲哥哥徹底把李顯從深深地思緒中撈出來,“走了嗎?走了就好。”“那姑娘臨上車都還在等你,百官也在等著皇帝出麵,你說你。”“朕是個好皇帝嗎?”太平伸出想去安撫李顯的手此時停在空中,又很自然的收回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而言,你當然是好皇帝,你沒有荒廢朝政,沒有沉湎酒色。你盡心盡力的管理這個國家,上至宰相下至平民,哪個不是在你的領導之下。”
“那我是個好父親嗎?”“你的皇後、公主、王子的榮華富貴皆來於你,有你才有他們,你當然是個好父親。”李顯這時才緩緩站起身離去,看著李顯搖晃的身影,再加上宮裏近日的流言蜚語,對李顯話中的意思也猜出了幾分。
從公主和親的這件大事過去後,朝廷中漸漸起了變化。從以往的形勢來看,楊再思和宗楚客是受到皇帝和皇後共同信任的人中最為突出的那兩個。可如今,二人常常被李顯當眾訓斥,“一無所能”“道德敗壞”“勾心鬥角”,讓兩人大惑不解。這些事傳到韋皇後耳朵裏,她也覺得莫名其妙,還是悄悄叫來了宗楚客和楊再思。
“最近的事我都聽說了,聖上在朝堂上訓斥你們的事。”兩人從進門起便一言不發,一副挨罵完的狼狽樣,耷拉著腦袋,唉聲歎氣。“聽不見本宮的話嗎?”韋皇後發怒了,兩人這才開口,“皇後息怒,這臣真的不知!不隻是我們,還有些同僚也被聖上罰了俸祿,甚至提拔了幾個平日裏與我們不合的大臣。”
“都有哪些人?”等宗楚客一五一十把受訓的人講清楚了,韋皇後才明白,原來李顯訓斥的都是自己的人。宗楚客和楊再思隻是兩個大頭,剩下的人都是韋皇後一手舉薦或者提拔起來的。“聖上他不是一直支持本宮的嗎,怎會突然打壓。”“莫不是我們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胡說!隻要本宮在這皇後位一天,就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可皇後再大也大不過皇帝呀,長此以往,朝廷裏我們的人隻會越來越少,到時候就控製不住局麵了。”兩人的話提醒了韋皇後,皇後雖大,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比不過皇帝的。“你們下去吧,本宮會好好想對策的。”等宗楊兩人走了,又招來身邊的宮女,吩咐道:“去請上官昭儀。”
此時的上官昭儀正在內殿裏替李顯起草敕書,聽宮女來報要請昭儀過去,李顯的臉色立馬黑了下來,可還是對婉兒說:“既然皇後召你,想必是有事情,你且過去吧。”婉兒向李顯行過禮後跟著宮女離開了內殿。來到韋皇後宮裏,發現周圍的宮女早已被韋皇後支走,隻剩下她們二人。“皇後萬福。”
“免禮,坐吧。”婉兒大概猜到了韋皇後的用意,非常從容的坐到韋皇後的另一側。“皇後請說。”“聖上不由分說的訓斥宰相,還提拔幾個與本宮不合的大臣,而且聖上很久不來本宮這兒了,一直也沒有問話的機會。”“聖上這是要用自己人的意思,皇權唯我獨尊,顯然聖上是故意打壓幾位宰相的。恕婉兒多問一句,您和聖上是否發生了什麽,才導致聖上對您的信任下降了?”
可能韋皇後自己也沒想到,一向軟弱的李顯會在這個時候拆自己的台,“本宮還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人脈,決不能毀在這裏。”婉兒從韋皇後不甘心的表情中就能知曉她的意圖,這個女人,她也想當女皇帝。可惜在婉兒心裏,皇帝不是誰都想當就能當的,尤其是女皇帝。
“如果您想有所作為的話,務必盡快動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那本宮該怎麽做?”韋皇後的急於求成和利益熏心逐漸驅使她向皇帝的位置靠攏,她渴望權力太久了,以至於讓她忘了自己的身份——妻子和母親。“本宮知道,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必須盡快了結!”
“要想以皇後或者皇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最重要的是有嫡長子繼承皇位。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有生育的後妃中挑選一位年幼的皇子,再養在自己膝下。有這些還不夠,要想名正言順掌權,皇帝的親筆‘遺詔’是關鍵,當年則天皇帝也是這樣做,想來不會錯的。”婉兒離開後,韋皇後又悄悄叫來了自己的女兒李裹兒,此時能幫上忙的也隻有這樣驕橫跋扈的公主了,思前想後隻有皇太女這個名號對裹兒誘惑力最大。
“若母後能當上皇帝,我能做皇太女,這樣就不用再去向父皇求賞了,小小的一處昆明池尚且如此,更何況別的土地。”說起能當皇太女,裹兒興奮不已,難以自持。“所以母後才需要你的幫助,這不僅是母後一個人的利益,也是為了你。”麵對韋皇後的利誘,裹兒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好,為了母後,更為了我自己。可是父皇會心甘情願的把皇位讓出來嗎?”“沒關係,我們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