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節。
在袁家養了半個多月的小四終於回到小坎溝了,躺在想念了許久的土炕上,心裏終於舒暢了。
袁家雖然事事都有人管,可到底不是在自己家。袁錚騁再怎麽和氣,小四都覺得隔著點兒什麽。
胡旺也有同感,大概也就是文小點覺得沒什麽吧。
小四他們回來了。李氏高興得不得了,年前就做好的新衣裳,早就放在了屋裏。最喜歡的吃食也安排上了,從早上就站在門口張望。
遠遠的看到馬車過來,眉眼都笑成了一團。
袁家的馬車停在胡家大門前,胡旺第一個下來,然後扶著小四下車,再然後是文小點。讓人沒想到的是,袁錚騁居然也跟著來了。
李氏看了看小四,見他麵色紅潤,氣色大好,就知道好得差不多了。然後腳下一動,上來就給了文小點一個熊抱。
“哎呦,我二閨女可算回來了,我可想死你了,走,趕緊進去,外頭怪冷的。”
李氏拉著文小點就往家裏走,把袁錚騁看得一愣一愣的,拉了拉披風,看看身邊一臉平靜的兄弟倆,真誠發問。
“你倆……是撿來的吧?”
好在他反應快,沒敢真說他們不是的親生的,不然這大過年的,估計又要吵起來。
“不是,但是不妨礙我嫂子是親生的。”
小四的嘴巴依舊很碎, 說出來的話也依舊很紮心。
十四歲的少年,因為受傷瘦了不少,在袁家各種補藥的加持之下,居然還長了一點個子,年前還圓滾滾的小四,現在也有了線條感。
這次本來是文小點想跟袁家借馬車用用,結果袁錚騁非得要跟著一起來,還帶了一堆東西,說是上門不帶東西太有失禮數。
胡旺和小四攔不住,文小點根本不想攔,袁錚騁就跟著他們回來了。
他這次來也確實是有事情要跟胡家人說,有些事情不好讓人帶話,還是他親自來一趟的好。
胡興的傷初五就好了,但是胡發傷得重一些,還要休養一陣子,這些天因為上元節不能和銀子出去看花燈,正鬱悶不已。
西屋裏,一群人一頓寒暄,互訴衷腸之後,袁錚騁才說明了來意。
“我托人打聽了一下,年前闖進家裏的乞丐,是被抓到縣衙處置的。”
明麵兒上是縣衙抓逃犯,那這個人按照道理來說,不管是誰抓起來的,都得是縣衙處置。所以,袁錚騁也是按照這套說辭來說的。
“聽說是因為跟咱家有過節,又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想著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這才趁著過年鑽了空子。不過,也沒關幾天,人就病死了。”
“死了?”
張蓮詫異,那天那動靜兒,也不像是個快死了的人呐。
“嗯。聽說是大年初一那天,牢頭兒去查房,才發現她暴斃了。”
王憐確實死了,也確實是大年初一。從地牢裏抬出來的時候,被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看不到全貌,不過,從輪廓來看,已經殘缺不全了。
“哎,這下王家是徹底沒人了。”
李氏歎了口氣。
作為對家來說 ,王家人死絕了,她也欣慰以後再也不會因為王家而徒增煩惱。
同時又覺得,王家雖然算不上什麽好人,但就算是兩家有過節,何至於就搭上了一條命呢?
袁錚騁垂垂眼 ,隱藏起眼神中的不自然。王家之所以會搭上兩條人命,起始點應該在他這裏才對。
當初為了立住他殘暴的人設,才會把她們母女倆給扔到了深山裏,也因此讓王憐恨上了他。
偏又惹不起,隻能退而求其次,找上了胡家,給自己的無能找一個發泄口,好讓自己心裏能好受一些。
當初隻是想要給個教訓,這座山並不大,轉幾圈挨挨凍也就能下山來。誰能料到她們會這麽倒黴,遇上了狼群。
袁錚騁沒有過多糾結這些,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想這麽多,隻會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情緒。
再說了,這次的命令是王爺下的,他也隻是聽命行事而已。
時也, 命也。怪不得誰。
“仙兒~~ 我來了。”
屋裏正因為王家的事情唏噓不已的時候,院子裏傳來了歡快的聲音。
叫李氏仙兒的,除了胡老漢就隻有王氏了,胡老漢就在屋裏坐著呢,那外頭的肯定就是王氏了。
“哎,翠姨來了,銀子是不是也來了?”
文小點邊說著就起身穿鞋,迎出去了。張蓮也跟著出去。
袁錚騁畢竟是大家出來的,聽著像是女眷要來,有意要出去,好方便胡家招待客人。
“兄弟,這來的是女眷,我還是換個地方待著的好。”
袁錚騁拿起放在一邊的披風,請胡興給他重新找個地方。
“大東家,請隨我來。”
胡興領著袁錚騁,從西屋東邊的門出去,穿過飯堂,進了東屋的西門。
“大東家就在這屋歇會兒吧,以前王爺來的時候,也是住這間的。”
胡興說完,就出去給袁錚騁弄茶水了,袁錚騁也沒著急坐下,在屋子轉了一圈。
屋子裏的擺設很簡單,但也算是齊全。
一鋪炕,靠著北牆,半人高的地方有扇小窗;西邊兒是一溜炕琴,是最為常見的木料,雕著燕子南飛的花紋。
南邊的窗下是寬大的書桌,靠近牆的那邊,用線條刻畫的是燕子歸巢,燕子窩裏還有嗷嗷待哺的乳燕 。
書桌放置在屋子南門和東門的拐角處。東牆下是衣櫃,和炕琴的花色是一套,也是燕子南飛的花色。
看著不起眼,卻處處是巧思,難怪王爺對這家人的興趣那麽大。果然是深藏不露的人家。
胡興端著托盤進來,見袁錚騁還站在原地,出於禮貌還是上前問了一句。
“是有什麽不對嗎?怎麽不坐下?”
順手就把裝好熱水的茶壺放在屋子中間的方桌上,瓜子花生大棗也擺上。
“就是見這些家具的花色特別,多看了一會兒。”
袁錚騁在方桌前坐好,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胡興坐到了他對麵,抓了一把瓜子嗑。
在袁家養了半個多月的小四終於回到小坎溝了,躺在想念了許久的土炕上,心裏終於舒暢了。
袁家雖然事事都有人管,可到底不是在自己家。袁錚騁再怎麽和氣,小四都覺得隔著點兒什麽。
胡旺也有同感,大概也就是文小點覺得沒什麽吧。
小四他們回來了。李氏高興得不得了,年前就做好的新衣裳,早就放在了屋裏。最喜歡的吃食也安排上了,從早上就站在門口張望。
遠遠的看到馬車過來,眉眼都笑成了一團。
袁家的馬車停在胡家大門前,胡旺第一個下來,然後扶著小四下車,再然後是文小點。讓人沒想到的是,袁錚騁居然也跟著來了。
李氏看了看小四,見他麵色紅潤,氣色大好,就知道好得差不多了。然後腳下一動,上來就給了文小點一個熊抱。
“哎呦,我二閨女可算回來了,我可想死你了,走,趕緊進去,外頭怪冷的。”
李氏拉著文小點就往家裏走,把袁錚騁看得一愣一愣的,拉了拉披風,看看身邊一臉平靜的兄弟倆,真誠發問。
“你倆……是撿來的吧?”
好在他反應快,沒敢真說他們不是的親生的,不然這大過年的,估計又要吵起來。
“不是,但是不妨礙我嫂子是親生的。”
小四的嘴巴依舊很碎, 說出來的話也依舊很紮心。
十四歲的少年,因為受傷瘦了不少,在袁家各種補藥的加持之下,居然還長了一點個子,年前還圓滾滾的小四,現在也有了線條感。
這次本來是文小點想跟袁家借馬車用用,結果袁錚騁非得要跟著一起來,還帶了一堆東西,說是上門不帶東西太有失禮數。
胡旺和小四攔不住,文小點根本不想攔,袁錚騁就跟著他們回來了。
他這次來也確實是有事情要跟胡家人說,有些事情不好讓人帶話,還是他親自來一趟的好。
胡興的傷初五就好了,但是胡發傷得重一些,還要休養一陣子,這些天因為上元節不能和銀子出去看花燈,正鬱悶不已。
西屋裏,一群人一頓寒暄,互訴衷腸之後,袁錚騁才說明了來意。
“我托人打聽了一下,年前闖進家裏的乞丐,是被抓到縣衙處置的。”
明麵兒上是縣衙抓逃犯,那這個人按照道理來說,不管是誰抓起來的,都得是縣衙處置。所以,袁錚騁也是按照這套說辭來說的。
“聽說是因為跟咱家有過節,又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想著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這才趁著過年鑽了空子。不過,也沒關幾天,人就病死了。”
“死了?”
張蓮詫異,那天那動靜兒,也不像是個快死了的人呐。
“嗯。聽說是大年初一那天,牢頭兒去查房,才發現她暴斃了。”
王憐確實死了,也確實是大年初一。從地牢裏抬出來的時候,被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看不到全貌,不過,從輪廓來看,已經殘缺不全了。
“哎,這下王家是徹底沒人了。”
李氏歎了口氣。
作為對家來說 ,王家人死絕了,她也欣慰以後再也不會因為王家而徒增煩惱。
同時又覺得,王家雖然算不上什麽好人,但就算是兩家有過節,何至於就搭上了一條命呢?
袁錚騁垂垂眼 ,隱藏起眼神中的不自然。王家之所以會搭上兩條人命,起始點應該在他這裏才對。
當初為了立住他殘暴的人設,才會把她們母女倆給扔到了深山裏,也因此讓王憐恨上了他。
偏又惹不起,隻能退而求其次,找上了胡家,給自己的無能找一個發泄口,好讓自己心裏能好受一些。
當初隻是想要給個教訓,這座山並不大,轉幾圈挨挨凍也就能下山來。誰能料到她們會這麽倒黴,遇上了狼群。
袁錚騁沒有過多糾結這些,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想這麽多,隻會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情緒。
再說了,這次的命令是王爺下的,他也隻是聽命行事而已。
時也, 命也。怪不得誰。
“仙兒~~ 我來了。”
屋裏正因為王家的事情唏噓不已的時候,院子裏傳來了歡快的聲音。
叫李氏仙兒的,除了胡老漢就隻有王氏了,胡老漢就在屋裏坐著呢,那外頭的肯定就是王氏了。
“哎,翠姨來了,銀子是不是也來了?”
文小點邊說著就起身穿鞋,迎出去了。張蓮也跟著出去。
袁錚騁畢竟是大家出來的,聽著像是女眷要來,有意要出去,好方便胡家招待客人。
“兄弟,這來的是女眷,我還是換個地方待著的好。”
袁錚騁拿起放在一邊的披風,請胡興給他重新找個地方。
“大東家,請隨我來。”
胡興領著袁錚騁,從西屋東邊的門出去,穿過飯堂,進了東屋的西門。
“大東家就在這屋歇會兒吧,以前王爺來的時候,也是住這間的。”
胡興說完,就出去給袁錚騁弄茶水了,袁錚騁也沒著急坐下,在屋子轉了一圈。
屋子裏的擺設很簡單,但也算是齊全。
一鋪炕,靠著北牆,半人高的地方有扇小窗;西邊兒是一溜炕琴,是最為常見的木料,雕著燕子南飛的花紋。
南邊的窗下是寬大的書桌,靠近牆的那邊,用線條刻畫的是燕子歸巢,燕子窩裏還有嗷嗷待哺的乳燕 。
書桌放置在屋子南門和東門的拐角處。東牆下是衣櫃,和炕琴的花色是一套,也是燕子南飛的花色。
看著不起眼,卻處處是巧思,難怪王爺對這家人的興趣那麽大。果然是深藏不露的人家。
胡興端著托盤進來,見袁錚騁還站在原地,出於禮貌還是上前問了一句。
“是有什麽不對嗎?怎麽不坐下?”
順手就把裝好熱水的茶壺放在屋子中間的方桌上,瓜子花生大棗也擺上。
“就是見這些家具的花色特別,多看了一會兒。”
袁錚騁在方桌前坐好,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胡興坐到了他對麵,抓了一把瓜子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