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麵兒,到底還是歲數小,沒跑多遠就被他娘給逮回來了。呂氏一手把他夾在胳肢窩下頭就回來了。
“去!挨個兒給祖宗磕頭賠罪去。少一個,就挨頓揍!”
說著,把孩子往跟前兒一扔,大概是習慣了,胡椒麵居然穩穩當當的站住了。
孩子皮了點兒,還算講道理,幾十個墳頭兒,說磕就磕上了。
不過是學著剛才大家祭祀的模樣,站在正中,對著麵前一溜兒的墳頭兒一起磕了。
呂氏話一說完就有點後悔了,這麽多墳頭,要真磕下來,腦瓜子都得磕開花兒了。
心疼歸心疼,真看見兒子偷奸耍滑那樣兒,火氣騰一下又上來了。
三爺爺心疼孫子呀,趕緊給找台階兒下。
“行了,心意到了就行了昂,咱們胡椒麵兒知道錯了。老祖宗們也不會跟他個小不點兒計較。”
呂氏脾氣不好,老人的麵子還是得給,警告的指了指的兒子,總算沒再說什麽。
李氏拉了拉胡興,很認真的跟兒子商量。
“回頭多看著些一餅,可別跟胡椒麵似的。”
胡興深以為意,回去就跟張蓮商量起怎麽教孩子去了。張蓮看看炕上還沒炕桌長的小孩子,又看看他爹。
“這麽小,怎麽教?”
“……”
胡興工業不知道怎麽教,幹脆把胡椒麵幹的那些事兒給張蓮講了一遍,就當是方麵教材吧。
張蓮笑的前仰後合的,一個不小心,還差點兒壓到孩子。
“不是,別光笑啊,這還挺重要的。”
“哎呦,不行,這孩子太可樂了,笑死我了。”
胡興幹脆把一餅抱遠了一些,省得他那個娘再壓著。兩個月的娃了,身體有力氣了不少,小胳膊小腿兒的四處劃拉,隱隱有點要翻身的趨勢。
“笑吧,笑夠了,咱們再想想一餅咋教。”
“不著急,等一餅真到那時候了再說。我覺得咱一餅不能有那麽皮,是不是啊,一餅。你得給娘爭氣昂。”
張蓮倒是一點兒都不焦慮,按照她的想法,隻要他們這“上梁”夠正,“下梁”就不會歪。
老胡家的傳統,隻要是有什麽事要聚在一起,那必須要整一頓。
去的晚了,回來的也晚,擺席是來不及了,胡達幹脆從四爺爺家搬了幾個小冬瓜,熬個大鍋菜拉到。
“你這孩子是不是死心眼兒,冬瓜邊上就是粉條子,就不知道拿點兒?”
四爺爺見他們幾個小子去了一趟,就一人抱著個冬瓜,就這點兒東西,都不夠費鞋的。
“啊?您也沒說啊。”胡達眨巴著眼睛,“要不我再去拿一趟?您還要啥,我一塊兒拿上。”
胡老漢真想給胡達一巴掌,讓你拿就拿去唄,再叨叨就該反悔了。
四爺爺也不跟個缺心眼兒叨叨了,直接喊他孫子回去拿去了。自己家做出來的東西,不值什麽錢。
阮氏突然想起自家豆腐,趕緊喊大壯去拿,粉條菜,怎麽能少了煎豆腐呢。
“哎呦,我的哥,嫂子讓你拿豆腐,咋把這個也拿來了,多丟人呐。”
二壯媳婦兒劉氏,趕緊上前就要拿著東西放回去。
“我這不是想著小四這個會做飯的在呢,看看咋做好吃,沒準兒咱以後還能多賣錢呢。”
阮氏趕緊攔著,大壯不好跟弟媳婦兒拉扯,她可不怕。
拿過來給小四試試,是大壯和阮氏在家私下就商量好的。一個是這個吃起來也挺好吃的;再一個也是想給自家的豆腐多弄個產品出來,也能多掙點兒。
大家都說好吃,偏偏的創始人劉氏總是不相信,老是覺得丟人,不好意思拿出來。
“嫂子,你可別臊敗我了,誰家炸豆腐能炸成我這樣的?”
劉氏是真覺得過意不去。
也是巧了,那天大壯二壯兄弟倆跟大壯爹在村東的新豆腐坊忙活,阮氏有事,帶著孩子們回娘家了。
她就想著中午時間太趕,就做個熬菜吧,快當也好吃。
也不知道是不是著急了,煎豆腐的時候就怎麽也弄不好了,不是油倒多了,就是火滅了。
最後豆腐一個個的都成了泡泡,軟不軟,脆不脆的,啥也不是。
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還是燉進菜裏吃了,她本來就是個有點兒自卑又心窄的,這麽一出“錯”,一頓飯都沒臉抬頭,光挑著鍋裏做壞了豆腐吃。
這會兒當著可以說是全族人的麵兒拿出來,她可真要抬不起頭來了。
“嫂子,要拿啥給我呀。”
阮氏給呂氏使了個眼色,呂氏拉著劉氏就往屋裏去。
“走走走,咱去看看一餅去。要不一會兒又該睡了。”
“對對對,趕緊看看去。”
這邊,阮氏說著話,轉臉兒就把油紙包著的東西塞給了胡達。
“就這個,就是拿豆腐炸的。熬菜裏放過,挺好吃的。你看看還能出個啥菜不?”
胡達打開一看,大概是放的時間久了,就軟塌塌的兩層皮,看不出來能不能吃了還……
聞了聞,果然,一股腐敗的酸味……
“嫂子……”
“沒事,做不了也沒事兒。”
阮氏見胡達一臉為難,覺得是沒戲了。
“是做不了,這個……壞了,沒法做呀。”
胡達一個大喘氣,差點兒沒讓阮氏閃了腰。娘神呀,她都準備撒手不管,去打麻將了。
“那沒事,豆腐咱多的是,我這就讓老二媳婦兒給你現做去!”
麻將啥的還是放放吧,掙錢要緊。
大壯剛才就搬了一板豆腐來,一半正常煎豆腐,剩下的給大家添個菜。正好,派上用場了。
阮氏捧著大壯的臉,一頓誇。阮氏比大壯還要大三歲,倆人相處起來,她總是一副姐姐的架勢。
阮氏一頓威逼利誘,終於拉著劉氏進了灶房。劉氏站在灶台前,心裏默念:為了掙錢,為了掙錢,為了掙錢。
為了錢,她豁出去了。抱起一旁的油罐子,噸噸噸就放了半罐……呃,看來,豁的還不算徹底哈。
豆腐小四已經切好了,也不等油溫上來,就丟了一堆進去。
不為啥,當時火都滅了,哪裏來的 溫度?
“去!挨個兒給祖宗磕頭賠罪去。少一個,就挨頓揍!”
說著,把孩子往跟前兒一扔,大概是習慣了,胡椒麵居然穩穩當當的站住了。
孩子皮了點兒,還算講道理,幾十個墳頭兒,說磕就磕上了。
不過是學著剛才大家祭祀的模樣,站在正中,對著麵前一溜兒的墳頭兒一起磕了。
呂氏話一說完就有點後悔了,這麽多墳頭,要真磕下來,腦瓜子都得磕開花兒了。
心疼歸心疼,真看見兒子偷奸耍滑那樣兒,火氣騰一下又上來了。
三爺爺心疼孫子呀,趕緊給找台階兒下。
“行了,心意到了就行了昂,咱們胡椒麵兒知道錯了。老祖宗們也不會跟他個小不點兒計較。”
呂氏脾氣不好,老人的麵子還是得給,警告的指了指的兒子,總算沒再說什麽。
李氏拉了拉胡興,很認真的跟兒子商量。
“回頭多看著些一餅,可別跟胡椒麵似的。”
胡興深以為意,回去就跟張蓮商量起怎麽教孩子去了。張蓮看看炕上還沒炕桌長的小孩子,又看看他爹。
“這麽小,怎麽教?”
“……”
胡興工業不知道怎麽教,幹脆把胡椒麵幹的那些事兒給張蓮講了一遍,就當是方麵教材吧。
張蓮笑的前仰後合的,一個不小心,還差點兒壓到孩子。
“不是,別光笑啊,這還挺重要的。”
“哎呦,不行,這孩子太可樂了,笑死我了。”
胡興幹脆把一餅抱遠了一些,省得他那個娘再壓著。兩個月的娃了,身體有力氣了不少,小胳膊小腿兒的四處劃拉,隱隱有點要翻身的趨勢。
“笑吧,笑夠了,咱們再想想一餅咋教。”
“不著急,等一餅真到那時候了再說。我覺得咱一餅不能有那麽皮,是不是啊,一餅。你得給娘爭氣昂。”
張蓮倒是一點兒都不焦慮,按照她的想法,隻要他們這“上梁”夠正,“下梁”就不會歪。
老胡家的傳統,隻要是有什麽事要聚在一起,那必須要整一頓。
去的晚了,回來的也晚,擺席是來不及了,胡達幹脆從四爺爺家搬了幾個小冬瓜,熬個大鍋菜拉到。
“你這孩子是不是死心眼兒,冬瓜邊上就是粉條子,就不知道拿點兒?”
四爺爺見他們幾個小子去了一趟,就一人抱著個冬瓜,就這點兒東西,都不夠費鞋的。
“啊?您也沒說啊。”胡達眨巴著眼睛,“要不我再去拿一趟?您還要啥,我一塊兒拿上。”
胡老漢真想給胡達一巴掌,讓你拿就拿去唄,再叨叨就該反悔了。
四爺爺也不跟個缺心眼兒叨叨了,直接喊他孫子回去拿去了。自己家做出來的東西,不值什麽錢。
阮氏突然想起自家豆腐,趕緊喊大壯去拿,粉條菜,怎麽能少了煎豆腐呢。
“哎呦,我的哥,嫂子讓你拿豆腐,咋把這個也拿來了,多丟人呐。”
二壯媳婦兒劉氏,趕緊上前就要拿著東西放回去。
“我這不是想著小四這個會做飯的在呢,看看咋做好吃,沒準兒咱以後還能多賣錢呢。”
阮氏趕緊攔著,大壯不好跟弟媳婦兒拉扯,她可不怕。
拿過來給小四試試,是大壯和阮氏在家私下就商量好的。一個是這個吃起來也挺好吃的;再一個也是想給自家的豆腐多弄個產品出來,也能多掙點兒。
大家都說好吃,偏偏的創始人劉氏總是不相信,老是覺得丟人,不好意思拿出來。
“嫂子,你可別臊敗我了,誰家炸豆腐能炸成我這樣的?”
劉氏是真覺得過意不去。
也是巧了,那天大壯二壯兄弟倆跟大壯爹在村東的新豆腐坊忙活,阮氏有事,帶著孩子們回娘家了。
她就想著中午時間太趕,就做個熬菜吧,快當也好吃。
也不知道是不是著急了,煎豆腐的時候就怎麽也弄不好了,不是油倒多了,就是火滅了。
最後豆腐一個個的都成了泡泡,軟不軟,脆不脆的,啥也不是。
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還是燉進菜裏吃了,她本來就是個有點兒自卑又心窄的,這麽一出“錯”,一頓飯都沒臉抬頭,光挑著鍋裏做壞了豆腐吃。
這會兒當著可以說是全族人的麵兒拿出來,她可真要抬不起頭來了。
“嫂子,要拿啥給我呀。”
阮氏給呂氏使了個眼色,呂氏拉著劉氏就往屋裏去。
“走走走,咱去看看一餅去。要不一會兒又該睡了。”
“對對對,趕緊看看去。”
這邊,阮氏說著話,轉臉兒就把油紙包著的東西塞給了胡達。
“就這個,就是拿豆腐炸的。熬菜裏放過,挺好吃的。你看看還能出個啥菜不?”
胡達打開一看,大概是放的時間久了,就軟塌塌的兩層皮,看不出來能不能吃了還……
聞了聞,果然,一股腐敗的酸味……
“嫂子……”
“沒事,做不了也沒事兒。”
阮氏見胡達一臉為難,覺得是沒戲了。
“是做不了,這個……壞了,沒法做呀。”
胡達一個大喘氣,差點兒沒讓阮氏閃了腰。娘神呀,她都準備撒手不管,去打麻將了。
“那沒事,豆腐咱多的是,我這就讓老二媳婦兒給你現做去!”
麻將啥的還是放放吧,掙錢要緊。
大壯剛才就搬了一板豆腐來,一半正常煎豆腐,剩下的給大家添個菜。正好,派上用場了。
阮氏捧著大壯的臉,一頓誇。阮氏比大壯還要大三歲,倆人相處起來,她總是一副姐姐的架勢。
阮氏一頓威逼利誘,終於拉著劉氏進了灶房。劉氏站在灶台前,心裏默念:為了掙錢,為了掙錢,為了掙錢。
為了錢,她豁出去了。抱起一旁的油罐子,噸噸噸就放了半罐……呃,看來,豁的還不算徹底哈。
豆腐小四已經切好了,也不等油溫上來,就丟了一堆進去。
不為啥,當時火都滅了,哪裏來的 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