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輸不起了


    李德謇並沒有等很久。


    李德謇與李承乾走得近,牽扯進了昔年的謀反案子。


    這事在當年是極其嚴重的。


    畢竟李承乾是貞觀朝第一任太子,在太子位上坐了十六年。


    李世民是寵愛李泰不假,但對於李承乾的關照是一點也沒有落下,給的權力一點不少。


    當年的太子黨勢力極其龐大,明裏暗裏都有。


    誰摻合其中,都要倒大黴。


    現在李承乾骨頭都要化成灰了,李治皇帝位子都坐了十幾年。


    李承乾的太子黨?


    還能如何?


    李治心眼小,也不至於對十幾二十年前的事情耿耿於懷。


    何況當年的李治,那是小透明,奪嫡之爭是李承乾、李泰的事情。


    如果李德謇是李泰的人,陳青兕還得考慮一二,畢竟李泰在李承乾謀反失敗以後,忽然意識到還有一個李治是對手,沒少恐嚇自己那腹黑的九弟。


    兩人之間關係並不好。


    但李承乾不將李治視為對手,對於這位讓父親一手帶大的嫡親弟弟想來不會太差。


    李承乾、李治之間是沒有矛盾的。


    既無矛盾,自不會對當年的事情耿耿於懷。


    至於李德謇為何會在蘇州困居至今,原因隻有一個無人在意,讓世人淡忘了。


    李靖堪稱華夏曆史中兵家裏的絕頂人物,與孫武、吳起、韓信一個級別,但他的子孫卻沒有繼承父親的三成能耐,籍籍無名。


    李靖本就安於明哲保身,孑然一人,離世之後,也沒有人為其後人鋪路,導致了沒人意識到還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陳青兕在乾封縣略微操作,讓李德謇的名字出現在了李治的視線。


    李靖對大唐的貢獻自不用說,在軍方的威望除了昔年的大唐秦王,無人可比。


    以小恩博大名,李治哪有拒絕的道理,直接下了一道旨意,念衛公對大唐貢獻,特赦李德謇,恢複白身。


    ********


    戰鼓轟鳴,轟鳴,轟鳴。


    精銳的兵卒戎裝在身,兵戈在手,隨著震耳的鼓聲,一隊隊精銳兵卒在鼓聲中大步向前。


    一步一步,鎧甲的摩擦聲與腳步踏地的聲音融合在一起。


    他們在場中列隊,交錯屈伸,首尾回互,往來刺擊,殺氣騰騰,聲勢滔天。


    陳青兕看著麵前的景象,與記憶中的戰場聯係在了一起。


    這就是大唐最負盛名的舞蹈《秦王破陣樂》,是真真正正的《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在高宗朝改名為《神功破陣樂》。


    之所以改名,是因為高宗朝對於《秦王破陣樂》做了一定的修改。


    根據記載《秦王破陣樂》僅奏曲之人就有一百二十八位樂工,馬軍兩千人,步卒根據情況,三到五千不等。


    也就是說真正的《秦王破陣樂》至少得五千規模,需要極大的場地才能施展的開。


    現實裏哪有那麽大的場地與機會表演完整的《秦王破陣樂》?


    於是將之縮減成了五百人的大型舞武,名字也改成了《神功破陣樂》。


    現在他們在齊魯平原上,還是如此盛會,在結束封禪,準備返程的這一夜。


    完整的《秦王破陣樂》作為壓軸戲,呈現在了大眾眼前。


    陳青兕之前是看熱鬧,隻覺得熱血沸騰,就像後世人聽到衝鋒號的感覺一樣,讓人有一種本能衝鋒的感覺。


    在百濟這些年的曆練,陳青兕軍事素養成倍提升,已經看出了這《秦王破陣樂》是將軍陣融合到舞蹈之中。既有戰場上穿插配合的儀式感,又有舞蹈的張力。


    陳青兕看著場上刀盾兵、長槍兵、弓箭手、陌刀隊相互間的穿插配合,看著馬軍騎兵在左右翼有規律的移動。


    儼然就是這個時代的步坦協同。


    陳青兕深知大唐的軍陣多出自李靖之手,他在兵部就看過李靖留下來的各種軍陣,對於那素未謀麵的軍神,湧現無上敬意。


    這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大食國曾經與真主之劍哈立德·本·瓦利德齊名的阿慕爾·伊本·阿斯動容的看著麵前的《秦王破陣樂》。


    看著諸多兵種的配合,阿慕爾喉間動了動,臉色漸漸蒼白。


    大食國軍事強嗎?


    當然很強!


    在整個西方,堪稱無敵的存在。


    可真要說及軍事理論,當下西方在這方麵的知識儲備總和起來,給東方當徒孫都不配。


    乾封元年,正月十七。


    封禪隊伍開始動身返回。


    周奎在途中跟上了陳青兕。


    “郎主,一切都妥當,李公給了郎主一封致謝信!”


    陳青兕微微頷首,接過周奎遞來的信,正想要看。


    卻聽周奎低聲道:“此去蘇州,略微出了些意外,動用了郎主的勢。”


    陳青兕手上的動作不停,嘴裏輕聲道:“說!”


    周奎道:“是關於張淩的……”他說著將張淩與李德謇之間的關係細說,然後道:“張淩那小子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為了主母,竟敢派殺手殺郎主。還覬覦著紅女俠,實在可惡至極。屬下本想讓張淩與李公決裂,乘機給張淩一個教訓。卻不想張淩手段如此偏激……若不讓李公消除心中怨憤,屬下怕李公受不住打擊。”


    “無礙!”陳青兕並不在意,隻是問道:“張淩下場如何?”


    周奎有些眉飛色舞,說道:“給他父親用藤編抽打了半死,還赤著身子,捆縛到李宅門後,跪地乞求李公諒解。李公讓他在大門口跪了一個多時辰,才放過他。也就是李公心軟,換作是我,高低得讓他再跪上個把時間。”


    陳青兕道:“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周奎有些錯愕。


    陳青兕低聲道:“這說明,我那未來嶽父,還沒有接受自己的身份,不敢將張家得罪死了。若他接受了我,怎麽折騰張淩,張家都不敢說一個字。”


    他將李德謇稱作未來嶽父,顯然對於心裏的白蓮花是誌在必得。


    周奎罵了一句,道:“便宜他了,也就是郎主心善,張淩才能安逸至今。”


    陳青兕意外問了一句:“他真的過的很安逸?”


    “呃!”周奎想了想,似乎沒有那麽安逸,就憑張淩的家世,張家對他寄予的厚望,在他身上傾注的資源,現在卻隻能跟李德謇這樣的人物混跡在一起誇誇其談。


    <divss="contentadv">身為直係血脈,張淩的父親張家的長房長孫甚至連家主之位都給族老剝奪了,換成了二房來擔任。


    陳青兕看著手上的信,信中確實有李德謇的感激之言,但語氣卻有幾分端著,有幾分長輩向晚輩感謝的意思。


    也許在理智上,他還放不下尊嚴,內心卻有幾分妥協了。


    畢竟誰不想往高處走?


    何況李德謇已經成為了蘇州的一大笑柄,何況也得罪了張家,明麵上不敢動手,暗地裏折騰幾下,誰又知道?


    他在蘇州很難幹出成績的。


    看著信中傳來的好消息,陳青兕心情也難得舒暢,隨口笑道:“你覺得張淩派人刺殺我的消息,是誰泄露出去的?早不傳,晚不傳,正好是我起勢的時候傳開了?”


    其實陳青兕對於張淩並沒有多少反感,反而有幾分感激。


    當初的情況蕭家的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讓自己活著,就想給蕭妙宸找個臨時丈夫,逃避蕭淑妃的株連。他們派的是真殺手,而張淩天之驕子,給家裏人保護的太好,不認識那些幹髒事的人,就請了一群地方惡霸。


    這才給了陳青兕反殺的機會,也打亂了蕭家殺手的節奏,臨時臨急射了他一箭。


    這一切陳青兕都記得,可以說如果不是張淩的瞎胡鬧,暗中的殺手在一處偏遠的地方給他一記冷箭,然後丟到野獸常出沒的地方,就沒有他什麽事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張淩算是他的救命恩人。


    所以隻要後來張家人能夠好好說話,客氣一點,陳青兕未必就會計較至今。


    但顯然張家壓根就看不上他陳青兕,道歉也是因為蕭家的緣故,是跟蕭家道歉,而不是他這個正主。


    陳青兕這可忍不了,隻是他知道自己當時沒能力報仇,忍著而已。


    直到他在長安站穩了腳跟,徹底起勢,便將當年的事情傳了出去。


    既整治了張淩張家,也給自己博得了一個大度之名。


    兩全其美。


    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親自動手的,隻要引導一些輿論,即可重創對方,還能置身事外。


    周奎當即不說話了。


    陳青兕想了一想,說道:“你再去蘇州一趟,不要出麵,暗中盯著,什麽事情也不要幹,等著便好。真有異動,傳訊就好。”


    李德謇身上有了自己的勢,想來會好過一段時間。


    但這種勢不會長久,陳青兕也不想去當舔狗,無條件的去舔李德謇,讓他仗著自己的勢獲得便利。


    不管當年李德謇是何等人物,至少現今的表現,並不值得他多看一眼。


    如果不是因為李紅清在,陳青兕根本不願在他身上多費一點功夫。


    費盡心思做這一切,自是為了李紅清,不想讓她多受委屈,既給不了正室之位,至少要給她一個完整的婚姻,而不是如妾一般,不需要父母出麵,不需要任何儀式,從小門而入。


    人性是貪婪的,現在就看李德謇能否耐得住,想得到更多。


    就算他真忍住了,陳青兕還有別的手段,總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從封禪返回洛陽的行程快了許多……


    封禪在《秦王破陣樂》之後,已經徹底結束。


    目的不是洛陽、長安,提前聚集於洛陽的隊伍,提前離隊散了……


    跟著西歸的隊伍,也在這些日子裏玩累玩疲了,歸心似箭,二月二十二日,早春時節回到了洛陽。


    曆經三個月半的封禪之旅,正式結束。


    這天陳青兕在家中讀書,得到張柬之求見的消息。


    張柬之是陳青兕的心腹,是能夠自由出入陳宅前廳的存在。


    陳青兕有事不在的時候,張柬之能以學生的身份,替師待客。


    “讓他進來!”


    “先生!”


    陳青兕將手中的書放下,讓張柬之入座。


    師徒關係極深,也少了客套之言。


    陳青兕看著對方,等他表明來意。


    張柬之道:“學生剛剛得到消息,李義府病故了。至得知自己無望獲得大赦,李義府憂憤不已,常出言大罵李崇德,還會偶爾譏諷陛下,說得很是難聽,最終活活氣死了……”


    陳青兕聽了並不覺得意外,因為曆史上李義府也是因為得不到大赦,活活氣死的。


    隻是情況有些不一樣,曆史上的李義府,李治給了他兩次機會,一次貶罰外地,第一次是自己出言勸說,讓李義府收斂一些。


    經過這兩次,李治徹底對李義府失去信任,以至於拒絕大赦李義府。


    陳青兕不確定因為自己的出現,一杆子將李義府打到底,李治會不會對那把最好用的刀動惻隱之心,這才得知武皇後的心思以後,借刀殺人。


    現在李義府得到了應有的歸宿,自是一大好事。


    想著此番封禪,武皇後顆粒無收,處心積慮謀劃的救李義府也讓自己攪黃,得李績這老狐狸的神助攻,自己莫名笑道最後,得到了大量的政治遺產,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


    陳青兕本該高興,卻隱隱有了些危機感。


    古話說得好,樂極生悲,又有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想要真正的笑道最後,最關鍵得忍住不笑……


    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掉以輕心。


    武皇後不是易於之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贏她,主要占據了先機之固,而她身在宮中,束手束腳,身旁又沒有人才配合之故。


    對於她,絕不能大意。


    洛陽宮後苑。


    楊姥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遞給自己的女兒。


    武皇後接過密信,認真檢查了封泥,確定無誤方才打開。


    楊姥見狀很不高興,她們母女感情一直很好,現在自己的女兒卻防著自己,讓她無法接受。


    武皇後卻忙解釋:“母親,莫要誤會,並非女兒不信你,實在是女兒處處受製,讓人處處搶得先機,一定有什麽地方出了問題。女兒現在不知哪裏,隻能謹慎在謹慎……”


    她頓了頓,道:“女兒,快輸不起了!”


    看著手中的信,武皇後走到燭火旁,將之付之一炬。


    那雙嬌媚的眼眸到印著火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