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闈放榜,緊接著就是三月十五的殿試。
俞逖重新開始前段時間早出晚歸日夜讀書破題的日子,祝春時便約了娘家二嫂,去城外普化寺祈福。
季婉如的兄長季綏也榜上有名,她心裏自然也高興,她大嫂如今正是有孕七八月的時候,不敢隨意走動,如今大哥科舉有望,稱得上雙喜臨門,她早就想去寺廟祈福,因此祝春時一邀約她就應了。
“怎麽想起來這裏?”季婉如看著眼前巍峨厚重的古寺。這裏建寺已有百年,從前朝時期就矗立在這裏,來往香火遊客也絡繹不絕。然而本朝建立之初,經受戰火侵襲,隻留下斷壁殘垣,不複往日榮光。還是當今陛下登基後,下令工部修整,又過了十幾年,這才稍微有了從前的氣象。
祝春時從前來過,但這次過來,還是因為俞逖給她介紹的人中就有一位普化寺的大師,法號印真,乃是寺中的得道高僧,在京城也頗有名聲。
若真請動這位印真大師批算卜卦,鍾成玉那邊的事不說全部解決,起碼也能解決六成,剩下的便是要他們在其中推波助瀾了。
祝春時仰頭看著廟前渾厚古樸的普化寺三字,在心裏先同佛祖道了聲罪,隨後笑道:“從前和太太來過,況且我們六爺說寺中的印真大師很是有名,正逢殿試在即,便想過來求個心安。”
季婉如一麵朝裏走,一麵笑:“你從前可是不太信這些的,可見是由愛故生憂,和姑爺成婚後,便處處為他擔心著想了。”
祝春時低著頭,一副害羞的模樣,季婉如此刻心緒也不平,因此並未調侃。
半晌後兩人走近大雄寶殿,周圍香火繚繞,身邊不時有人帶著香燭等物路過,不遠處的鍾樓上傳來渺渺鍾聲,響徹在整座寺廟中,縹緲杳然。
祝春時抬頭看向廟中,幾十級台階之上乃是寶殿正門,兩側站著好幾個麵容肅穆的大師,中間放著三個蒲團,此刻都有香客磕頭求佛。
姑嫂二人便等候在外麵,裏麵的香客離開後方進去拜佛祈福,大約半盞茶的功夫,出來後又攜手往大雄寶殿右側的求簽處,各自求了簽文。
“聽說這裏的師父簽解得很好。”季婉如含笑,解簽的地方在寶殿之後。
一路前行,寺中放眼望去,皆是高大茂盛的菩提樹,現下正是辭冬迎春,樹梢枝幹長出嫩芽,綠意盎然。
解簽處共有兩位師父在,來解簽的人也不算很多,因此沒費多少時辰她們就得了簽底。
季婉如聽見上簽時,臉上就堆滿了笑,這是為她兄長求的殿試簽,既言上吉,那想來到時定然無驚無險。
祝春時的簽文也得了個中上的解釋,她倒並不是很在意,但也做出了一副驚喜的模樣,順便問了兩句印真大師的消息,得知對方正在禪房中做功課教導弟子,也就安心下來。
“瀉露,去捐些香油錢。”出門時祝春時早已和她們幾個說好,因此不必如何囑咐,瀉露就明白意思,躬身往前麵去了。
“嫂嫂,”祝春時過去挽著季婉如,“今日難得出來,不如就在寺中用些齋飯吧,聽說普化寺的齋菜味道很是不錯。”
這話倒是真的,祝春時從前過來也吃過兩次,雖比不得什麽山珍海味,但清粥小菜偶爾吃一次也別有風味。
季婉如自然應下,二人由寺中的小沙彌領去廂房歇息,等到日中時可直接吩咐丫鬟過去取用齋菜。
因想著鍾成玉的事,祝春時心不靜,在禪房中也坐不住,略待了會兒便出了廂房所在的院門,打算往後山清溪散心。卻不料剛走出不遠,就見著個十來歲的小和尚雙手合十向她走來。
“施主,印真大師有請。”
祝春時微有些訝異,但也沒拒絕,笑著讓小沙彌帶路。她從前沒和什麽人交惡過,此刻身邊還跟著圓荷綠濃幾個人,想來也不會有什麽人會和她惡作劇。
繞過兩三間禪院,眼前便是白牆青瓦的小院,院門敞開,能看見裏麵開辟出來的小池塘裏還栽種著朵朵蓮花。還未到盛夏開花的季節,因此便隻能瞧見碧色的荷葉舒展著身姿。
院內共有三間禪房,印真大師此時便坐在中間禪房的屋簷下,身旁的小茶幾煮著一壺水,他正麵對滿池荷葉,身穿深藍僧衣,手持佛珠,含笑看過來。
“祝施主。”
祝春時也隨著出家人的習慣,雙手合十朝他彎腰見禮:“印真大師。”
“祝施主的來意,俞施主前兩日來信告知過,老衲已經知道了。”印真大師伸手拂過身邊的蒲團,示意祝春時落座。
祝春時頗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批命算卦一事說起來容易,對落發出家的大師卻又有為難之處,畢竟出家人不打誑語,此事已經是在讓人說謊騙人了。
“大師,此次來得冒昧,也知會讓大師為難,實在是走投無路,又迫在眉睫,不敢有分毫耽擱。”
印真已從俞逖送來的書信當中了解事情原委,他雖是個出家人,卻也不是無情僧,年少來往四方,頗通世上情理,微微笑道:“施主放心,雖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我佛慈悲,亦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言。”
祝春時神情微緩,直身作揖,“多謝大師。”
印真雖然年紀老邁,但雙眼有神,眼底有著因為閱曆風霜而帶來的深邃,看向祝春時的目光溫和且慈善,隻聽他道:“老衲不便出寺,還請祝施主讓那位施主前來普化寺中祈福,屆時老衲會出言讓那位齋戒一年半載,沐浴佛法,以求佛祖慈悲保佑。”
祝春時萬沒想到事情如此順利,她知道俞逖在其中定然出了很大的力氣,也感激眼前印真大師出手相助的恩德,便直身道:“大師大恩,實在無以為報。”
印真卻也不是什麽迂腐的老和尚,大抵是年歲越大,個人體悟乃至於心懷也就越發寬廣,隻是簡單察顏觀色就知道祝春時的確真心實意,於是笑道:“施主若真要報答,便多給寺中添些香油錢吧。”
祝春時抬眼看去,見印真眼含笑意,最普通不過的僧衣在他身上也猶如光彩熠熠的袈裟,在滿池蓮葉的烘托下,慈眉善目真如寶殿中的佛陀模樣。
她也就跟著笑道:“理所應當,若他日事成,定再次前來寺中還願。”
印真微微一笑,渾身得道高僧的佛法氣息微微散去,一時又讓人隻覺得是個最平凡普通不過的老人。他抬手將已經煮沸的熱水傾倒在打磨光滑的木杯中,半是感歎半是打趣:“若事不成,隻怕施主再不願踏足我寺一步了。”
相處越久,祝春時便越放下些戒備,接過印真遞來的熱水,不防聽見這麽句話,她也失笑:“不敢,若事不成,心中也感念大師相助之恩,到時定再來求佛祈福。”
印真雖頗有些名聲,但那也是他年輕時候心生意氣,不僅愛四處遊曆禮佛,也樂於怒目金剛路見不平,因此才得以在京中聲名鵲起。近年來因年紀漸長,他就隻在普化寺中設壇講經,教導弟子,如今既受忘年交之托,又有祝春時親自相請,讓他心中生了些少年時的心氣,便將此事認真放在心中,與祝春時喝過一盞水後送人離開,又念幾聲阿彌陀佛,喚來弟子去打探消息。
祝春時與季婉如從普化寺回去時已近傍晚,她心中放下一團心事,臉上神色也較來時輕鬆愉悅,惹得季婉如不住打趣佛祖保佑,讓她不至於因俞逖殿試繼續心煩意亂。
祝春時也沒解釋,認下這個說法。隻是回去後,見俞逖讀書辛苦,此事他又幫了大忙,不免更加細心妥帖的照顧,說話做事也較往常多帶幾分柔情似水。
俞逖敏銳察覺到其中的變化,隻是礙於殿試,隻得日日來往於國子監,接受先生的輪番教導指點,其中不乏祝春時大伯父的教誨,讓他頗有些冰火兩重天的感受。
很快來到三月十五當天,祝春時破天荒地起了個大早,睡眼惺忪的幫俞逖更衣。隻是她成婚以來很少這個時辰起身,除了剛新婚兩三日的時候,她也基本沒幫俞逖穿衣梳頭,因此做起來有些手忙腳亂的。
在她取來外衣轉身踉蹌時,俞逖見縫插針的把人緊緊抱在懷裏,低頭在她披散的發絲中蹭了蹭,低聲含糊道:“就這一次。”
祝春時沒聽清,疑惑地嗯了聲,“什麽?快放開我,不然都不好穿衣服。”
俞逖不著痕跡在她發間輕落下一個吻,直起身來,接過她手中的外衣穿上,笑道:“你再睡會兒,等醒來後再看看賬本,我就回來了。”
祝春時愛算賬,俞逖是知道的,他讀完書披星戴月回房的時候,五次裏有三次對方都在暖閣坐著打算盤看賬,時不時還要數下妝奩裏的瑣碎銀兩。
俞逖也愛她燈下算賬琢磨的模樣,甚至不止一次慶幸當初果斷將自己近年來攢下的銀錢鋪子都交給對方打理。
他自然也極為讚成這件事,科舉後若無意外,自己便要授官當值,每日裏同樣也是早出晚歸,和之前讀書時沒有區別,甚至讀書尚可偷懶回家,做官卻不行。因此白日裏就隻得她獨自在家,有自己的愛好和事情做,總比每日幹等他回來好。
祝春時聽了就笑,抬眸:“好吧,六哥今日必定旗開得勝,我在家等你回來。”
俞逖摸了摸她麵頰,心口的位置好像被什麽東西填滿,一直在跳動著想要掙脫跑出來。
祝春時偏頭在他手掌心裏蹭了下,俞逖的呼吸便有些不受控製的急促起來,他喉間微動,迅速傾身過去在祝春時臉上親了一口,又不等人反應過來,急急忙忙轉身出了門。
祝春時愣了片刻,才從俞逖的動作中回神,忍不住用手背掩唇笑出聲來。方才的瞌睡也被這件事徹底趕走,她也懶得再躺回床上,索性叫來瀉露更衣洗漱,收拾了下便去俞和萱那邊一道說話。
俞逖這邊廂近乎落荒而逃,坐上馬車的時候他都還在懊惱自己方才的行為,他們原本就是夫妻,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了,親近本就是人之常情,沒成想這時候倒是變成毛頭小子了,言行舉止都沒個定數。
他無聲的心底對自己生氣一百遍。
平明連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懂主子大早上臉色沉沉的原因,隻以為是在擔心今天的殿試,索性靜默無聲的縮在車子角落,等到停在宮門,俞逖離開之後才鬆了口氣,簡直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殿試的檢查程序比春闈時更加繁瑣,畢竟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皇帝安危,俞逖和同行的考生過五關斬六將的來到太和殿前,麵前已經擺好了幾百張桌椅和筆墨紙硯,按照春闈名次來排定座位,太和殿內坐著皇帝和閱卷的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等高官。
俞逖是第二十八名,勉強還算是位於前列,至少坐在位置上,抬頭往前看去,還能摸得著皇帝的影子,他苦中作樂的想。
鍾聲響徹,殿試開始,眾人紛紛靜下心來,提筆作答。值得慶幸的是,今日天氣不錯,微光和清風相隨,即使考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心情緊張的答題,也能被清風吹拂走些許煩躁之意。
殿試持續的時間很久,等到交卷後,俞逖才從見到皇帝的惶恐榮幸和答題時的緊張心情中鬆懈下來。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古往今來所有讀書人的共同理想。他同樣也不例外,潛心苦讀十幾年,也不過是在等待這一刻。
殿試乃是當場批閱得出名次。一甲隻有三人,分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人數不定。春闈頭名在殿試中隻要正常發揮,那最後基本就是一甲,其餘人則不定,完全看殿試發揮和考官喜好。
此次科舉春闈中榜上共有二百一十二人。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皇帝和閱卷的大學士從側殿出來,禮部的官員接過殿試名單唱名。
俞逖站在人群中,微微抬眼,眼神的餘光觸及到殿中未被陽光照耀到的陰影,禮部官員的聲音在太和殿前變得縹緲起來。
他聽到了一甲前三的名字,果然是春闈中的頭幾名,並非是京城眾人,而是來自各地的才子,春闈後他和幾個同窗慕名去客棧中交談過。很快,他也聽見了自己的名字,二甲第十七名,算得上是一個極好的名次,他放下心來。
在他之後不遠的是季綏,二甲第三十一名。
此次二甲一共有八十九人,三甲一百二十人。
一甲三名,全部都入了翰林院,狀元位從六品侍讀,榜眼和探花是正七品編修。我朝為官,向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雖說如今內閣權柄漸漸下移六部,但翰林院依舊是讀書人心中的首選。
俞逖最後去了鴻臚寺,從八品主簿,於他而言,算是個很不錯的去處。
唱名授職結束後,便是一甲前三在京中披紅掛花跨馬遊街,俞逖一行人則先行前往鹿鳴宴,唱和慶祝應酬交際。
幾乎是剛得了名次,祝春時在靖海伯府這邊就收到了消息,府中個個歡喜,鄧姨娘和俞和萱尤甚;等到授官完畢,這下即便是郭太太,也忍不住麵露喜色,吩咐賞了府中下人半年的月錢不說,還不住的教導俞遜和兄長學習。
祝春時提心吊膽一日的忐忑才盡去了。
俞逖鹿鳴宴結束回來時,已經是亥時末(晚上十一點),渾身的酒氣也不急著去洗漱,進屋後便抱著祝春時不放,嘴裏翻來覆去的喊著春時、禎禎。
祝春時滿腹的歡喜在看見他醉酒後纏人的模樣時也變成了忍俊不禁,忙喚來平明連江把人扶去淨房洗漱,別的話不好再說,隻能放下不提,暫且休息了。
俞逖重新開始前段時間早出晚歸日夜讀書破題的日子,祝春時便約了娘家二嫂,去城外普化寺祈福。
季婉如的兄長季綏也榜上有名,她心裏自然也高興,她大嫂如今正是有孕七八月的時候,不敢隨意走動,如今大哥科舉有望,稱得上雙喜臨門,她早就想去寺廟祈福,因此祝春時一邀約她就應了。
“怎麽想起來這裏?”季婉如看著眼前巍峨厚重的古寺。這裏建寺已有百年,從前朝時期就矗立在這裏,來往香火遊客也絡繹不絕。然而本朝建立之初,經受戰火侵襲,隻留下斷壁殘垣,不複往日榮光。還是當今陛下登基後,下令工部修整,又過了十幾年,這才稍微有了從前的氣象。
祝春時從前來過,但這次過來,還是因為俞逖給她介紹的人中就有一位普化寺的大師,法號印真,乃是寺中的得道高僧,在京城也頗有名聲。
若真請動這位印真大師批算卜卦,鍾成玉那邊的事不說全部解決,起碼也能解決六成,剩下的便是要他們在其中推波助瀾了。
祝春時仰頭看著廟前渾厚古樸的普化寺三字,在心裏先同佛祖道了聲罪,隨後笑道:“從前和太太來過,況且我們六爺說寺中的印真大師很是有名,正逢殿試在即,便想過來求個心安。”
季婉如一麵朝裏走,一麵笑:“你從前可是不太信這些的,可見是由愛故生憂,和姑爺成婚後,便處處為他擔心著想了。”
祝春時低著頭,一副害羞的模樣,季婉如此刻心緒也不平,因此並未調侃。
半晌後兩人走近大雄寶殿,周圍香火繚繞,身邊不時有人帶著香燭等物路過,不遠處的鍾樓上傳來渺渺鍾聲,響徹在整座寺廟中,縹緲杳然。
祝春時抬頭看向廟中,幾十級台階之上乃是寶殿正門,兩側站著好幾個麵容肅穆的大師,中間放著三個蒲團,此刻都有香客磕頭求佛。
姑嫂二人便等候在外麵,裏麵的香客離開後方進去拜佛祈福,大約半盞茶的功夫,出來後又攜手往大雄寶殿右側的求簽處,各自求了簽文。
“聽說這裏的師父簽解得很好。”季婉如含笑,解簽的地方在寶殿之後。
一路前行,寺中放眼望去,皆是高大茂盛的菩提樹,現下正是辭冬迎春,樹梢枝幹長出嫩芽,綠意盎然。
解簽處共有兩位師父在,來解簽的人也不算很多,因此沒費多少時辰她們就得了簽底。
季婉如聽見上簽時,臉上就堆滿了笑,這是為她兄長求的殿試簽,既言上吉,那想來到時定然無驚無險。
祝春時的簽文也得了個中上的解釋,她倒並不是很在意,但也做出了一副驚喜的模樣,順便問了兩句印真大師的消息,得知對方正在禪房中做功課教導弟子,也就安心下來。
“瀉露,去捐些香油錢。”出門時祝春時早已和她們幾個說好,因此不必如何囑咐,瀉露就明白意思,躬身往前麵去了。
“嫂嫂,”祝春時過去挽著季婉如,“今日難得出來,不如就在寺中用些齋飯吧,聽說普化寺的齋菜味道很是不錯。”
這話倒是真的,祝春時從前過來也吃過兩次,雖比不得什麽山珍海味,但清粥小菜偶爾吃一次也別有風味。
季婉如自然應下,二人由寺中的小沙彌領去廂房歇息,等到日中時可直接吩咐丫鬟過去取用齋菜。
因想著鍾成玉的事,祝春時心不靜,在禪房中也坐不住,略待了會兒便出了廂房所在的院門,打算往後山清溪散心。卻不料剛走出不遠,就見著個十來歲的小和尚雙手合十向她走來。
“施主,印真大師有請。”
祝春時微有些訝異,但也沒拒絕,笑著讓小沙彌帶路。她從前沒和什麽人交惡過,此刻身邊還跟著圓荷綠濃幾個人,想來也不會有什麽人會和她惡作劇。
繞過兩三間禪院,眼前便是白牆青瓦的小院,院門敞開,能看見裏麵開辟出來的小池塘裏還栽種著朵朵蓮花。還未到盛夏開花的季節,因此便隻能瞧見碧色的荷葉舒展著身姿。
院內共有三間禪房,印真大師此時便坐在中間禪房的屋簷下,身旁的小茶幾煮著一壺水,他正麵對滿池荷葉,身穿深藍僧衣,手持佛珠,含笑看過來。
“祝施主。”
祝春時也隨著出家人的習慣,雙手合十朝他彎腰見禮:“印真大師。”
“祝施主的來意,俞施主前兩日來信告知過,老衲已經知道了。”印真大師伸手拂過身邊的蒲團,示意祝春時落座。
祝春時頗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批命算卦一事說起來容易,對落發出家的大師卻又有為難之處,畢竟出家人不打誑語,此事已經是在讓人說謊騙人了。
“大師,此次來得冒昧,也知會讓大師為難,實在是走投無路,又迫在眉睫,不敢有分毫耽擱。”
印真已從俞逖送來的書信當中了解事情原委,他雖是個出家人,卻也不是無情僧,年少來往四方,頗通世上情理,微微笑道:“施主放心,雖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我佛慈悲,亦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言。”
祝春時神情微緩,直身作揖,“多謝大師。”
印真雖然年紀老邁,但雙眼有神,眼底有著因為閱曆風霜而帶來的深邃,看向祝春時的目光溫和且慈善,隻聽他道:“老衲不便出寺,還請祝施主讓那位施主前來普化寺中祈福,屆時老衲會出言讓那位齋戒一年半載,沐浴佛法,以求佛祖慈悲保佑。”
祝春時萬沒想到事情如此順利,她知道俞逖在其中定然出了很大的力氣,也感激眼前印真大師出手相助的恩德,便直身道:“大師大恩,實在無以為報。”
印真卻也不是什麽迂腐的老和尚,大抵是年歲越大,個人體悟乃至於心懷也就越發寬廣,隻是簡單察顏觀色就知道祝春時的確真心實意,於是笑道:“施主若真要報答,便多給寺中添些香油錢吧。”
祝春時抬眼看去,見印真眼含笑意,最普通不過的僧衣在他身上也猶如光彩熠熠的袈裟,在滿池蓮葉的烘托下,慈眉善目真如寶殿中的佛陀模樣。
她也就跟著笑道:“理所應當,若他日事成,定再次前來寺中還願。”
印真微微一笑,渾身得道高僧的佛法氣息微微散去,一時又讓人隻覺得是個最平凡普通不過的老人。他抬手將已經煮沸的熱水傾倒在打磨光滑的木杯中,半是感歎半是打趣:“若事不成,隻怕施主再不願踏足我寺一步了。”
相處越久,祝春時便越放下些戒備,接過印真遞來的熱水,不防聽見這麽句話,她也失笑:“不敢,若事不成,心中也感念大師相助之恩,到時定再來求佛祈福。”
印真雖頗有些名聲,但那也是他年輕時候心生意氣,不僅愛四處遊曆禮佛,也樂於怒目金剛路見不平,因此才得以在京中聲名鵲起。近年來因年紀漸長,他就隻在普化寺中設壇講經,教導弟子,如今既受忘年交之托,又有祝春時親自相請,讓他心中生了些少年時的心氣,便將此事認真放在心中,與祝春時喝過一盞水後送人離開,又念幾聲阿彌陀佛,喚來弟子去打探消息。
祝春時與季婉如從普化寺回去時已近傍晚,她心中放下一團心事,臉上神色也較來時輕鬆愉悅,惹得季婉如不住打趣佛祖保佑,讓她不至於因俞逖殿試繼續心煩意亂。
祝春時也沒解釋,認下這個說法。隻是回去後,見俞逖讀書辛苦,此事他又幫了大忙,不免更加細心妥帖的照顧,說話做事也較往常多帶幾分柔情似水。
俞逖敏銳察覺到其中的變化,隻是礙於殿試,隻得日日來往於國子監,接受先生的輪番教導指點,其中不乏祝春時大伯父的教誨,讓他頗有些冰火兩重天的感受。
很快來到三月十五當天,祝春時破天荒地起了個大早,睡眼惺忪的幫俞逖更衣。隻是她成婚以來很少這個時辰起身,除了剛新婚兩三日的時候,她也基本沒幫俞逖穿衣梳頭,因此做起來有些手忙腳亂的。
在她取來外衣轉身踉蹌時,俞逖見縫插針的把人緊緊抱在懷裏,低頭在她披散的發絲中蹭了蹭,低聲含糊道:“就這一次。”
祝春時沒聽清,疑惑地嗯了聲,“什麽?快放開我,不然都不好穿衣服。”
俞逖不著痕跡在她發間輕落下一個吻,直起身來,接過她手中的外衣穿上,笑道:“你再睡會兒,等醒來後再看看賬本,我就回來了。”
祝春時愛算賬,俞逖是知道的,他讀完書披星戴月回房的時候,五次裏有三次對方都在暖閣坐著打算盤看賬,時不時還要數下妝奩裏的瑣碎銀兩。
俞逖也愛她燈下算賬琢磨的模樣,甚至不止一次慶幸當初果斷將自己近年來攢下的銀錢鋪子都交給對方打理。
他自然也極為讚成這件事,科舉後若無意外,自己便要授官當值,每日裏同樣也是早出晚歸,和之前讀書時沒有區別,甚至讀書尚可偷懶回家,做官卻不行。因此白日裏就隻得她獨自在家,有自己的愛好和事情做,總比每日幹等他回來好。
祝春時聽了就笑,抬眸:“好吧,六哥今日必定旗開得勝,我在家等你回來。”
俞逖摸了摸她麵頰,心口的位置好像被什麽東西填滿,一直在跳動著想要掙脫跑出來。
祝春時偏頭在他手掌心裏蹭了下,俞逖的呼吸便有些不受控製的急促起來,他喉間微動,迅速傾身過去在祝春時臉上親了一口,又不等人反應過來,急急忙忙轉身出了門。
祝春時愣了片刻,才從俞逖的動作中回神,忍不住用手背掩唇笑出聲來。方才的瞌睡也被這件事徹底趕走,她也懶得再躺回床上,索性叫來瀉露更衣洗漱,收拾了下便去俞和萱那邊一道說話。
俞逖這邊廂近乎落荒而逃,坐上馬車的時候他都還在懊惱自己方才的行為,他們原本就是夫妻,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了,親近本就是人之常情,沒成想這時候倒是變成毛頭小子了,言行舉止都沒個定數。
他無聲的心底對自己生氣一百遍。
平明連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懂主子大早上臉色沉沉的原因,隻以為是在擔心今天的殿試,索性靜默無聲的縮在車子角落,等到停在宮門,俞逖離開之後才鬆了口氣,簡直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殿試的檢查程序比春闈時更加繁瑣,畢竟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皇帝安危,俞逖和同行的考生過五關斬六將的來到太和殿前,麵前已經擺好了幾百張桌椅和筆墨紙硯,按照春闈名次來排定座位,太和殿內坐著皇帝和閱卷的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等高官。
俞逖是第二十八名,勉強還算是位於前列,至少坐在位置上,抬頭往前看去,還能摸得著皇帝的影子,他苦中作樂的想。
鍾聲響徹,殿試開始,眾人紛紛靜下心來,提筆作答。值得慶幸的是,今日天氣不錯,微光和清風相隨,即使考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心情緊張的答題,也能被清風吹拂走些許煩躁之意。
殿試持續的時間很久,等到交卷後,俞逖才從見到皇帝的惶恐榮幸和答題時的緊張心情中鬆懈下來。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古往今來所有讀書人的共同理想。他同樣也不例外,潛心苦讀十幾年,也不過是在等待這一刻。
殿試乃是當場批閱得出名次。一甲隻有三人,分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人數不定。春闈頭名在殿試中隻要正常發揮,那最後基本就是一甲,其餘人則不定,完全看殿試發揮和考官喜好。
此次科舉春闈中榜上共有二百一十二人。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皇帝和閱卷的大學士從側殿出來,禮部的官員接過殿試名單唱名。
俞逖站在人群中,微微抬眼,眼神的餘光觸及到殿中未被陽光照耀到的陰影,禮部官員的聲音在太和殿前變得縹緲起來。
他聽到了一甲前三的名字,果然是春闈中的頭幾名,並非是京城眾人,而是來自各地的才子,春闈後他和幾個同窗慕名去客棧中交談過。很快,他也聽見了自己的名字,二甲第十七名,算得上是一個極好的名次,他放下心來。
在他之後不遠的是季綏,二甲第三十一名。
此次二甲一共有八十九人,三甲一百二十人。
一甲三名,全部都入了翰林院,狀元位從六品侍讀,榜眼和探花是正七品編修。我朝為官,向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雖說如今內閣權柄漸漸下移六部,但翰林院依舊是讀書人心中的首選。
俞逖最後去了鴻臚寺,從八品主簿,於他而言,算是個很不錯的去處。
唱名授職結束後,便是一甲前三在京中披紅掛花跨馬遊街,俞逖一行人則先行前往鹿鳴宴,唱和慶祝應酬交際。
幾乎是剛得了名次,祝春時在靖海伯府這邊就收到了消息,府中個個歡喜,鄧姨娘和俞和萱尤甚;等到授官完畢,這下即便是郭太太,也忍不住麵露喜色,吩咐賞了府中下人半年的月錢不說,還不住的教導俞遜和兄長學習。
祝春時提心吊膽一日的忐忑才盡去了。
俞逖鹿鳴宴結束回來時,已經是亥時末(晚上十一點),渾身的酒氣也不急著去洗漱,進屋後便抱著祝春時不放,嘴裏翻來覆去的喊著春時、禎禎。
祝春時滿腹的歡喜在看見他醉酒後纏人的模樣時也變成了忍俊不禁,忙喚來平明連江把人扶去淨房洗漱,別的話不好再說,隻能放下不提,暫且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