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山中久坐忘 金丹元神身
焦平每日裏隻不斷深入與“雨山道場”的交互交融,間歇下來時,則習練各種神通本領不輟、十分勤奮。
隻不過,隨著“煉氣化神”大境的第八個小境“道場”修行不斷地深入,他沉浸在道場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久。
逐漸也就沒時間在做其他事了。
這一日,仿佛是龍王驟生怒,四海陡晃動不休,海上風雨大作,狂暴的水汽逐漸波及陸上,一界皆暗。
風來了,水也來了。
焦平沉浸在“道場”中,突然就忘記了自己的形體,忘記了自己是條蛟龍,仿佛精神脫離了自己身體。
他感到一種超然、明徹的愉悅。
於是他忽然明白,自己這是證得了靜功第五寶境——“坐忘”了。
何謂“坐忘”?
《莊子·大宗師》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謂坐忘。”
忘卻自己形體,拋棄自己耳目(耳謂聰目謂明,即人與外界之聯係),擺脫形體和智能的束縛,與大道融通為一。
這就叫“坐忘”。
在“坐忘”之境中,他隻覺精神不斷深入細微之中,徜徉在此境中三日,突自然而然的就以天下為外,把“天下”這個概念從自己的意識中剝奪出去了。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外天下”了。
到了第七日,他又自然而然的就把“物”這個概念從意識裏剝落,完全把意識聚焦到了自己的內心中。
這就是“外物”了。
到了第九日,他感覺自己的身體、生命皆為外,聚焦於虛無至小之域。
這就是“外生”了。
到了“外生”,他的意識“朝徹”了。
【朝徹:朝者旦也,太陽初升、黑夜與白日之交際也;徹者,通也,達也。】
意識“朝徹”,自然溝通陰陽徹悟,由至小、至無,通於至大、至有之徹悟。
於是可以“見獨”。
【見獨:即見“一”。
即如朱子《論孟精義》所引“夫道一而已矣,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無往而非一,此至人所以無己也”。
宇宙之間隻有“獨”,隻有“一”。古往今來所有之人,無一非“我”,皆是“我”之不同化身也;宇宙萬物,無一非“我”,皆“我”之不同存在形式也。】
“見獨”之後,時間不存在了,已經沒有時間的概念了,“無古今”了。
“無古今”,便能入“不死不生”。
……
“坐忘”之中,意識就像水流自然向低處流動一般,自發“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
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到了“不死不生”時,焦平突感覺“雨山道場”的山脈水脈,就像活轉過來一般化作地龍將自己包裹、牢牢守護在內。
整個“道場”也仿佛化作了一個巨大厚重的祭壇,抬升著自己上天,向著冥冥中的天命叩問,摘下一顆仙人道果來。
陰神與陽神突一齊張口仰吞,於是那冥冥之中、過去未來、無窮時空中自身散落的所有信息,都被抽吸過來吞下。
這一步,就是“煉氣化神”大境中的最後一步、也即是第九小境“玄機”了。
陰神蛟珠作陰魚,陰中生出一點陽,陽神肉殼作陽魚,陽中留有一點陰。
二者合抱,想要化作立體太極,就還差中間的一根“太極弦”,“玄機”就是那根“太極弦”,弦動則太極活。
仰吞宇宙玄機,將過去未來所有時空中自身散逸的信息收來,吞入腹中收藏。
無窮玄機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從此刻起,再想用推算之法,窺探他的過往跟腳,便是再無可能了,即使單純推算他的現在未來,也是難之又難。
這就是“真我唯一”!
“叮……”
放佛是冥冥中一口玉罄被敲動,這一口萬千玄機下肚,馬上觸動了已經盈滿全身的“金液”,帶動全身開始了蛻變。
焦平仿佛再次回到黑暗的殼中,“道場”將他牢牢包裹,給予最溫暖的保護。
仿佛隻是過了一瞬,仿佛已過去了千萬億年,當焦平再度“破殼”而出之時,原本胸腹之中的蛟珠已經消逝無蹤了。
唯有腹下那丹田之中,正懸浮著一粒燦燦的、璀璨如恒星的金丹種。
這就是“金丹”了!
焦平起身,隻覺身心輕盈無憂、樂懷之至,環目而四顧,目光所見的這一片山水,也仿佛多了一份飄渺的仙氣。
從此刻起,此處便是孕育出過一個“長生不老”生命的“靈地”、“福地”了。
從此,天地間就多出一位蛟仙了。
人傑而地靈,這就是“地仙”了。
……
焦平緩步來到湖邊,臨水自照。
水中倒影之人,一眼看去,似乎跟過去沒有任何不同,又似乎跟過去再完全不同了,隻不知該從何而說起。
他忍不住抬手輕輕觸碰臉頰,元神之身玄妙難言,這就是“元神之身”了。
輕輕一晃身,湖邊突然就出現了兩個焦平,看去完全一樣,撲朔迷離,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抑或全真全假?
兩個焦平輕笑,元神之身一成,“遊龍身法”的第二重“換影”不修自成,難怪之前苦參而不得,原來關竅在這裏。
當下直接越過“換影”,開啟“遊龍身法”第三重、“遊龍遨遊”的修行。
很快,自己就有“蹈虛”之能了。
輕輕放出“神識”,隻覺既可擴大成球以立體的形式感知,無微不至;又能收縮成束以線的形式探查,遠近皆宜。
“陽識”主廣袤,“陰識”主幽微。
“神識”本是由“陽識”、“陰識”二者合成而來,自然同時兼具二者優點。
焦平閉上眼睛,隻覺“神識”所感,外景曆曆清晰尤甚五官所覺,這是昔日“陽識”特性“清晰”,也跟著融進“神識”了。
再看範圍,擴散成球形時,其球半徑足有千裏之遠,原來“神識”的最初始感知範圍,是在“陽識”的基礎上增幅而來。
地仙丹決昔日要求修行者,有了“百裏識”才能繼續前行,原來應在此處!
這是擴散成球的情形,若是收縮成束以線的形式探查,焦平閉目施法,隻覺感知無限延伸,竟可至十萬裏外之遠。
再試試神通效用!
焦平啟動“巴蛇冠”上加持著的天罡大神通“遊神禦氣”,頓時覺得“神識”的使用負擔變得十分輕鬆、輕盈。
緩緩注入法力,原本已臻極限的“神識”頓時繼續往前、飛速延伸而去。
沒有極限!
“神識”能延伸到多遠,完全沒有任何的極限,隻看你注入的法力多少而定。
這就是天罡第二十八法的神威了。
多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求推薦!收藏!投資!月票!打賞!
【右下角有個紅包,好像平台的運營活動,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點。】
焦平每日裏隻不斷深入與“雨山道場”的交互交融,間歇下來時,則習練各種神通本領不輟、十分勤奮。
隻不過,隨著“煉氣化神”大境的第八個小境“道場”修行不斷地深入,他沉浸在道場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久。
逐漸也就沒時間在做其他事了。
這一日,仿佛是龍王驟生怒,四海陡晃動不休,海上風雨大作,狂暴的水汽逐漸波及陸上,一界皆暗。
風來了,水也來了。
焦平沉浸在“道場”中,突然就忘記了自己的形體,忘記了自己是條蛟龍,仿佛精神脫離了自己身體。
他感到一種超然、明徹的愉悅。
於是他忽然明白,自己這是證得了靜功第五寶境——“坐忘”了。
何謂“坐忘”?
《莊子·大宗師》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謂坐忘。”
忘卻自己形體,拋棄自己耳目(耳謂聰目謂明,即人與外界之聯係),擺脫形體和智能的束縛,與大道融通為一。
這就叫“坐忘”。
在“坐忘”之境中,他隻覺精神不斷深入細微之中,徜徉在此境中三日,突自然而然的就以天下為外,把“天下”這個概念從自己的意識中剝奪出去了。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外天下”了。
到了第七日,他又自然而然的就把“物”這個概念從意識裏剝落,完全把意識聚焦到了自己的內心中。
這就是“外物”了。
到了第九日,他感覺自己的身體、生命皆為外,聚焦於虛無至小之域。
這就是“外生”了。
到了“外生”,他的意識“朝徹”了。
【朝徹:朝者旦也,太陽初升、黑夜與白日之交際也;徹者,通也,達也。】
意識“朝徹”,自然溝通陰陽徹悟,由至小、至無,通於至大、至有之徹悟。
於是可以“見獨”。
【見獨:即見“一”。
即如朱子《論孟精義》所引“夫道一而已矣,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無往而非一,此至人所以無己也”。
宇宙之間隻有“獨”,隻有“一”。古往今來所有之人,無一非“我”,皆是“我”之不同化身也;宇宙萬物,無一非“我”,皆“我”之不同存在形式也。】
“見獨”之後,時間不存在了,已經沒有時間的概念了,“無古今”了。
“無古今”,便能入“不死不生”。
……
“坐忘”之中,意識就像水流自然向低處流動一般,自發“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
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到了“不死不生”時,焦平突感覺“雨山道場”的山脈水脈,就像活轉過來一般化作地龍將自己包裹、牢牢守護在內。
整個“道場”也仿佛化作了一個巨大厚重的祭壇,抬升著自己上天,向著冥冥中的天命叩問,摘下一顆仙人道果來。
陰神與陽神突一齊張口仰吞,於是那冥冥之中、過去未來、無窮時空中自身散落的所有信息,都被抽吸過來吞下。
這一步,就是“煉氣化神”大境中的最後一步、也即是第九小境“玄機”了。
陰神蛟珠作陰魚,陰中生出一點陽,陽神肉殼作陽魚,陽中留有一點陰。
二者合抱,想要化作立體太極,就還差中間的一根“太極弦”,“玄機”就是那根“太極弦”,弦動則太極活。
仰吞宇宙玄機,將過去未來所有時空中自身散逸的信息收來,吞入腹中收藏。
無窮玄機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從此刻起,再想用推算之法,窺探他的過往跟腳,便是再無可能了,即使單純推算他的現在未來,也是難之又難。
這就是“真我唯一”!
“叮……”
放佛是冥冥中一口玉罄被敲動,這一口萬千玄機下肚,馬上觸動了已經盈滿全身的“金液”,帶動全身開始了蛻變。
焦平仿佛再次回到黑暗的殼中,“道場”將他牢牢包裹,給予最溫暖的保護。
仿佛隻是過了一瞬,仿佛已過去了千萬億年,當焦平再度“破殼”而出之時,原本胸腹之中的蛟珠已經消逝無蹤了。
唯有腹下那丹田之中,正懸浮著一粒燦燦的、璀璨如恒星的金丹種。
這就是“金丹”了!
焦平起身,隻覺身心輕盈無憂、樂懷之至,環目而四顧,目光所見的這一片山水,也仿佛多了一份飄渺的仙氣。
從此刻起,此處便是孕育出過一個“長生不老”生命的“靈地”、“福地”了。
從此,天地間就多出一位蛟仙了。
人傑而地靈,這就是“地仙”了。
……
焦平緩步來到湖邊,臨水自照。
水中倒影之人,一眼看去,似乎跟過去沒有任何不同,又似乎跟過去再完全不同了,隻不知該從何而說起。
他忍不住抬手輕輕觸碰臉頰,元神之身玄妙難言,這就是“元神之身”了。
輕輕一晃身,湖邊突然就出現了兩個焦平,看去完全一樣,撲朔迷離,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抑或全真全假?
兩個焦平輕笑,元神之身一成,“遊龍身法”的第二重“換影”不修自成,難怪之前苦參而不得,原來關竅在這裏。
當下直接越過“換影”,開啟“遊龍身法”第三重、“遊龍遨遊”的修行。
很快,自己就有“蹈虛”之能了。
輕輕放出“神識”,隻覺既可擴大成球以立體的形式感知,無微不至;又能收縮成束以線的形式探查,遠近皆宜。
“陽識”主廣袤,“陰識”主幽微。
“神識”本是由“陽識”、“陰識”二者合成而來,自然同時兼具二者優點。
焦平閉上眼睛,隻覺“神識”所感,外景曆曆清晰尤甚五官所覺,這是昔日“陽識”特性“清晰”,也跟著融進“神識”了。
再看範圍,擴散成球形時,其球半徑足有千裏之遠,原來“神識”的最初始感知範圍,是在“陽識”的基礎上增幅而來。
地仙丹決昔日要求修行者,有了“百裏識”才能繼續前行,原來應在此處!
這是擴散成球的情形,若是收縮成束以線的形式探查,焦平閉目施法,隻覺感知無限延伸,竟可至十萬裏外之遠。
再試試神通效用!
焦平啟動“巴蛇冠”上加持著的天罡大神通“遊神禦氣”,頓時覺得“神識”的使用負擔變得十分輕鬆、輕盈。
緩緩注入法力,原本已臻極限的“神識”頓時繼續往前、飛速延伸而去。
沒有極限!
“神識”能延伸到多遠,完全沒有任何的極限,隻看你注入的法力多少而定。
這就是天罡第二十八法的神威了。
多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求推薦!收藏!投資!月票!打賞!
【右下角有個紅包,好像平台的運營活動,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