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曒,在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釋義】
此章在描繪“道”的形態。“道”無形跡。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夷”、“希”、“微”是不同的驚歎詞,驚歎“道”可“視”、“聽”、“搏”,卻不可得。麵對神奇的“道”驚歎而已,不可再窮究。“道”之表不明朗,“道”之裏不昏暗,綿延長存卻無法命名。琢磨了半天什麽也沒把握住,還是歸結為“無物”。這就叫沒有固定狀態的狀態,沒有具體物的物象,也叫做“忽恍”。想在其前迎之,但找不到其頭;想在其後隨之,但找不到其尾。用亙古之道探討今日之事,就能夠知道古代之事,因為古今之事都在“道”的綱紀之內,跑不出同一“道”之理。
【啟示】
事與道的關係既矛盾又統一。道不能以一個具體的事物對象來把握,但無形的道又需靠具體的事來升華,這是說明悟道的一種境界。
【致用】
如何行“道”?無論多麽高層次的規律和法則與“道”相比都是低層次的。當“道”在你頭腦中是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對象出現時,你對“道”的掌握還隻是停留在固定的規律、法則的層次。當“道”不能再當做一個單獨的對象來把握,而隻能通過周圍的具體事物、規律、法則隨時隨地的靈活組合來體現時,對“道”的把握才算上升到高層次。這時的“道”顯現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高層次地掌握“道”必須進入到這樣一種境界,談“道”不脫離具體事物,談具體事物要隨即升華到“道”。所謂事即“道”,“道”即事,“道”“事”一體不二。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曒,在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釋義】
此章在描繪“道”的形態。“道”無形跡。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夷”、“希”、“微”是不同的驚歎詞,驚歎“道”可“視”、“聽”、“搏”,卻不可得。麵對神奇的“道”驚歎而已,不可再窮究。“道”之表不明朗,“道”之裏不昏暗,綿延長存卻無法命名。琢磨了半天什麽也沒把握住,還是歸結為“無物”。這就叫沒有固定狀態的狀態,沒有具體物的物象,也叫做“忽恍”。想在其前迎之,但找不到其頭;想在其後隨之,但找不到其尾。用亙古之道探討今日之事,就能夠知道古代之事,因為古今之事都在“道”的綱紀之內,跑不出同一“道”之理。
【啟示】
事與道的關係既矛盾又統一。道不能以一個具體的事物對象來把握,但無形的道又需靠具體的事來升華,這是說明悟道的一種境界。
【致用】
如何行“道”?無論多麽高層次的規律和法則與“道”相比都是低層次的。當“道”在你頭腦中是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對象出現時,你對“道”的掌握還隻是停留在固定的規律、法則的層次。當“道”不能再當做一個單獨的對象來把握,而隻能通過周圍的具體事物、規律、法則隨時隨地的靈活組合來體現時,對“道”的把握才算上升到高層次。這時的“道”顯現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高層次地掌握“道”必須進入到這樣一種境界,談“道”不脫離具體事物,談具體事物要隨即升華到“道”。所謂事即“道”,“道”即事,“道”“事”一體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