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若冬涉川,


    猶若畏四鄰,


    儼若客,


    渙若水將釋,


    敦若樸,


    混若濁,


    曠若穀,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複成。


    【釋義】


    古之善為士者處世微妙,能夠於無形中貫通一切,其待人接物不可測度難以表達。因其不可測度難以表達,隻好勉強做些形容。“豫若冬涉川”——小心翼翼,如走在冰凍的河上,生怕滑倒或掉進冰窟窿;“猶若畏四鄰”——不敢輕動好像害怕得罪四鄰;“儼若客”——謹慎認真如寄居之客;“渙若水將釋”——寬緩鬆釋如冰淩融化;“敦若樸”——保持淳樸如原始木材;“混若濁”——混跡於萬物之中形態駁雜混濁;“曠若穀”——虛懷空闊若山中空穀;“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誰能使動蕩的世界平靜下來,慢慢變清明?誰能使世界安定平穩地發展,破敗的能夠恢複,新的能夠慢慢發展?“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複成”——保住此道者不願盈滿。唯不盈滿,才能不斷除舊更新。


    【啟示】


    想讓別人認同自己的想法需要循序漸進,在將個人想法低於無形的同時,也不需迷失自己,活在別人的意識當中。這是處世的伸縮性。


    【致用】


    作為高層次的領導,最終是要實現自己的合理想法。合理想法雖然是自己個人的,卻不可一味張揚合理想法的個人性,而要善於將個人想法轉化為無形,融於紛繁多樣甚至自己所不喜歡的人們的欲求中。“深”就是無獨立之形;“微妙玄通”就是潛於眾人眾事之中而貫通之。眾人眾事豐富多彩,矛盾錯綜,我的合理想法必須既能與之融合,又不被其同化;既成就眾人之欲求,又不遷就而喪失自我;既能憑借眾人眾事實現我的合理想法,又不能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處眾人眾事須小心、謹慎、樸實、寬容、親和、伸縮性強,最終使眾人眾事統一於我,同化於我,與我為一體,實現我的合理想法。還必須強調,無論何時也不以自己的合理想法為最好,應隨時棄舊取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震並收藏道德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