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499.各方反應
“高主任,大駕光臨有何指教啊?”馬主任看到高風進來趕緊站了起來。
“我老丈人便血。”高風手裏拿著掛號單對他說道,“特意找你看看。”
“你還掛什麽號啊。”馬主任不滿道,“說一聲我直接提供上門服務。”
“來,趴著!”稍微問了幾句,高風的老丈人就被馬主任狠狠的爆了菊花。
“哎呦,你這個痔瘡挺嚴重的啊。”他說道,“幹脆切掉算了。”
“疼嗎?”李爸問道。
“不疼.才怪!”馬主任樂嗬嗬的說道,“不過我可以盡量給你縫的漂亮一些。”
這地方又沒人看,縫的再漂亮有毛用啊!李爸心想。
“能不做嗎?”
“估計不行,長期失血人可是受不了。”高風說道,剛才查了一個血常規,李爸貧血還是挺明顯的。
不過由於是慢性失血,他並沒有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痔瘡一直是困擾多數人的一個難題,十人九痔可不是說說而已。
馬應龍痔瘡膏每年都要賣出去8000多萬元,這其中以廣東、浙江、江蘇、四川銷量最高。
“我爸呢?”李欣瑤看到高風一個人回來有點納悶。
“辦了個住院,準備明天做手術呢。”高風言簡意賅的跟妻子說了句,“我回來給他拿點東西。”
他這麽一說,李媽還挺緊張的。
“風險大不大啊?”
“放心吧,除了疼,其他的都還好。”
手術進行的很順利,馬主任火力全開,這對他來講太小兒科了。
李爸疼的死去活來的,他現在超級後悔。
“好了,記得來換藥啊。”
“還要換藥?”李爸有了不詳的預感。
肛腸科門診的換藥室是醫院內秩序最好的地方,這裏的病人一點都不著急,時不時還相互謙讓。
“要不你先來?”甲患者
“不不不!你先來,你先來”乙患者
“算了,還是你先來吧”甲患者
乙患者剛做好心理建設,換藥室內突然響起了一陣殺豬似的嚎叫聲,嚇得他腿都軟了。
“他叫這麽大聲是不是有點誇張啊?”
甲患者沒有吭聲,他上次叫的聲音比這個大的多。
李爸掉頭就走,被高風一把拉住了。
“爸,伱幹嘛去?”
“其實.我覺得這個換藥是不是也沒有太大的必要啊.”李爸腦門上全是汗,“我扛不住的”
“大家都能扛得住,你也肯定行。”高風非常相信自己老丈人的忍耐力。
“插個隊哈。”他對前麵的兩個患者說道,“我們趕時間。”
甲乙兩患者一點也沒有不滿,甚至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麵色蒼白的李爸被女婿推了進去。
“啊啊啊啊啊啊啊!!”
高風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老丈人身體就是好,您瞧瞧這聲音,中氣十足的。
老人身體好,那可是家庭的福氣。
對於郭院長的外甥,高風很上心。在趙興業的協調下,普樂醫療很快就把可降解的封堵器送了過來。
主刀的是心胸外科的張主任,就是說郭院長一家都是事逼的那個。
“高主任,要不還是你來做吧。”張主任最怕給熟人做手術了,特別是領導的熟人,做好了那是你該,做不好鐵定收拾你。
“我哪裏放過這個啊。”高風堅決不肯接手,“你是最專業的啊。”
事實上可降解封堵器的置入過程跟普通的封堵器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張主任做這個完全是手拿把掐。
郭院長在手術開始前來看了一下,然後就走了。
“老張,你好好做,我不是那事多的人。”臨走前他說。
但這話落在張主任耳朵裏麵就變成了:老張,你做不好,我可是要找你的事的。
“我感覺他在威脅我!”
高風
可能是郭院長的威脅起了一定的效果,張主任做起封堵來比平時還要幹脆利落,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又快又好。
高風覺得單純這一項的技術,對方肯定是高級或者壓根就是融會貫通級的。
“目前我院成功置入了華中地區首例的可降解封堵器.”
“該封堵器的材質為聚乳酸,置入人體幾個月後開始緩慢降解,分解為乳酸,被人體消化吸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與此同時,心髒內膜組織會沿著封堵器慢慢生長,在封堵器完全降解之前,人體自身心髒組織會自動將室缺完全補好,不留下任何異物殘留.”
心胸外科張主任在鏡頭前侃侃而談,一時間風頭無量。
“看看!都好好看看!”一附院的許副院長在台上大發脾氣,“你們還在原地踏步,人家在前麵一路狂奔!”
台下幾個心內心外病區的主任麵麵相覷。
“許院長,這無關技術.這我們也沒辦法啊。”一個主任大著膽子出聲道,“這個可降解封堵器不說咱們這裏,連協和也沒開展啊。”
“協和都沒開展,那省醫憑什麽能開展?”許副院長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你給我解釋一下。”
我跟你解釋個毛啊,這位主任心想,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啊。
“我倒是知道一點。”另一個主任開口道,他跟張主任是同學。
“這個可降解的封堵器是他們醫院高風主任名下的公司做出來的,所以.”
接下來的話他沒有繼續往下說。
“原來是高風啊!怪不得呢!”
“那個最年輕的長江學者?”
“現在是最年輕的國獎獲得者,人家發頂刊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哎呀,原來是人家搞出來的啊,我說怎麽省醫之前一點風聲也沒有呢。”
“是啊是啊!咱哪能跟人家比啊,鬧呢!”
幾個主任相互交談了幾句,原本緊張的心情竟莫名的輕鬆了起來。
台上的許副院長差點被氣死了。
“你們!你們真是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他大聲道。
台下頓時一片安靜,下麵的幾個主任用看傻子一樣的眼光看著他。
“真是喝多了”有人小聲說了一句。
不過跟一附院相比,市七院的反應更為劇烈。
在h南省,要說心血管方麵的建樹,排在第一的既不是省醫也不是一附院,而是z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作為一所心血管方麵的專業醫院,市七院前身為zz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始建於1986年,一直是中原地區心血管領域的“領跑者”。
就拿心髒移植來說吧,一附院和省醫兩家醫院加起來都沒七院一家做得多。
“怎麽回事?以前怎麽沒有聽說過這個可降解的封堵器?”院長尹磊急急忙忙的把大家召集了起來,跟很多非臨床出身的院長不同,尹院長是從真正意義上從臨床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在管理方麵能力可能不算出類拔萃,但在業務水平這塊他一直把控的不錯,這些年七院穩紮穩打,規模雖然沒有增大多少,但醫院總體的運營情況非常好,職工待遇這塊在省內都是處於第一梯隊的。
“剛問了,這個東西剛上市,咱們h南這邊還沒鋪貨呢。”一人趕緊匯報道。
因為室間隔缺損和房間隔缺損的病人並不算特別多,再加上可降解的封堵器價格相對昂貴,普樂醫療在前期還是比較慎重,並沒有急於組建大規模的銷售團隊。
畢竟是蠍子拉屎——毒一份。
他們並不著急,決定先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然後再對症調整。
“那省醫怎麽拿到貨的?”尹院長拿著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這是他特有的習慣,做這個的時候表明心情不爽。
“據說這是風欣科技和普樂醫療共同合作的產品。”副院長林繼軍出聲道,“省醫應該是借助這個優勢才拿到的產品。”
“我問聽過了,一附院也沒這個東西。”
“風欣科技是高風教授名下的公司。”他看尹院長一臉迷乎,趕緊又解釋了一句,“高風教授是省醫全科醫學科的主任。”
“噢噢,我知道他。”尹院長立馬想起來了,頓時他鬆了一口氣。
“那就不是大家的錯,人家近水樓台的咱們也沒辦法。”
“對對!”林繼軍副院長附和道,“當務之急就是跟這個普樂醫療溝通一下,趕緊往院內進來一批貨。”
大家感覺他說的很對,病人可以不用,但他們七院不能沒有!
隨著可降解封堵器的上市,普樂醫療的股票直接漲停了。
趙興業看著對方提前打過來的資金,內心有點迷茫。
又進賬了一大筆錢,現在公司賬麵上的現金太多了,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什麽怎麽辦?放裏麵不行嗎?”李友良問道。
“放在賬戶裏麵多浪費啊,錢動起來才能獲得效益。”趙興業說道,“我們可以投資一些行業.”
“你等等啊,我跟老板匯報一下。”
稍後李友良又打了回來。
“老板感覺太麻煩,還是不要亂折騰了。”他說,“之前胡嘉然不是說想蓋住宿樓嗎?幹脆弄這個吧。”
趙興業說公司的福利待遇已經很好了,他覺得不合適。
“老板正給人看病呢,我得伺候著。”李友良說道,“不行你找個時間過來一趟吧,電話裏麵也說不清楚。”
說完他就掛斷了電話。
這是一個女性病人,入院診斷是呼吸困難。
早上9點多,120救護車拉回來了一個年輕女病人。
看得出她呼吸稍急促,口唇輕度發紺,雖然有鼻導管吸著氧氣,但顯然不夠。陪同病人前來的是她的丈夫,也是30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
“30歲女性,在家咳嗽、咳痰2天了,今早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叫了我們120車,現場測量了血壓還是正常的,血氧飽和度僅有95%。考慮是重症肺炎。”隨車醫生跟馬亮交代了一下病情。
這是四院的救護車,但患者要求來省醫,所以他們就直接給送過來了。
“辛苦了!”馬亮跟對方握了握手。
這邊幾個麻利的護士已經幫患者接上心電監護了,血壓也測出來了,98/6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氧飽和度95%。
這會兒已經換成麵罩吸氧,麵罩吸氧能提供更高的氧濃度,比鼻導管要好一些。
對於缺氧的病人來說,麵罩是更合適的選擇,但不總是這樣,比如,很多慢阻肺的患者有co2瀦留,你扣個麵罩會導致co2更加難以排除,會加重co2瀦留,引起肺性腦病。
患者丈夫,也就是那個30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他站在搶救室門口,一臉的害怕。
“快進來!”馬亮招呼道,“你妻子在家發燒沒?”
“有,在家量了體溫38.2°c。”他回複說,嘴唇還在輕微顫抖。
“別緊張。”馬亮安慰了一句。
隨即他靠近病人,示意對方不要緊張,用聽診器聽聽心肺,以了解最基本的情況。
病人口唇輕微發紺,神誌還是很清楚的,但精神不大好,說通俗點,叫做有氣無力。她半坐在床上,額頭上有汗珠,輕輕喘著氣,吸氣的時候鎖骨、胸骨上窩更加凹陷,這是典型的三凹征,是缺氧努力吸氣的表現。
聽了一下心肺,馬亮沉吟了一會,他聽到了患者肺部有少許濕羅音,這可能意味著肺部有炎症。
炎症就會有液體滲出,支氣管、肺泡裏麵如果有液體,那麽空氣進出氣道時會劃破這些水泡,產生的聲音很像你聽到金魚缸裏麵的水泡音,這就叫做濕羅音。
“先拍個胸片吧,再抽個血,估計是個肺炎,而且可能相對嚴重。”馬亮沉吟道,“大概率要使用抗生素,並且要收入院住院治療。”
“沒問題,該怎麽做就怎麽做。”患者丈夫趕緊說,他還生怕馬亮不給住院呢。
又詢問了一下,馬亮得知病人之前身體還可以,並沒有什麽基礎病。
“就這兩天才不舒服,以前也有過身體不舒服,但都不嚴重,也沒查出什麽毛病。”病人丈夫說了句。
其實患者昨天晚上就有點不舒服了,呼吸不是很順暢,但不大嚴重,早上一起來就比較難受。
“我一開始就讓她來醫院的。”患者丈夫說起這個還有點心有餘悸,“但老娘們不聽我的!結果後來直接看著要不行.”
他差點被嚇死,趕緊打了120急救電話。
(本章完)
“高主任,大駕光臨有何指教啊?”馬主任看到高風進來趕緊站了起來。
“我老丈人便血。”高風手裏拿著掛號單對他說道,“特意找你看看。”
“你還掛什麽號啊。”馬主任不滿道,“說一聲我直接提供上門服務。”
“來,趴著!”稍微問了幾句,高風的老丈人就被馬主任狠狠的爆了菊花。
“哎呦,你這個痔瘡挺嚴重的啊。”他說道,“幹脆切掉算了。”
“疼嗎?”李爸問道。
“不疼.才怪!”馬主任樂嗬嗬的說道,“不過我可以盡量給你縫的漂亮一些。”
這地方又沒人看,縫的再漂亮有毛用啊!李爸心想。
“能不做嗎?”
“估計不行,長期失血人可是受不了。”高風說道,剛才查了一個血常規,李爸貧血還是挺明顯的。
不過由於是慢性失血,他並沒有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痔瘡一直是困擾多數人的一個難題,十人九痔可不是說說而已。
馬應龍痔瘡膏每年都要賣出去8000多萬元,這其中以廣東、浙江、江蘇、四川銷量最高。
“我爸呢?”李欣瑤看到高風一個人回來有點納悶。
“辦了個住院,準備明天做手術呢。”高風言簡意賅的跟妻子說了句,“我回來給他拿點東西。”
他這麽一說,李媽還挺緊張的。
“風險大不大啊?”
“放心吧,除了疼,其他的都還好。”
手術進行的很順利,馬主任火力全開,這對他來講太小兒科了。
李爸疼的死去活來的,他現在超級後悔。
“好了,記得來換藥啊。”
“還要換藥?”李爸有了不詳的預感。
肛腸科門診的換藥室是醫院內秩序最好的地方,這裏的病人一點都不著急,時不時還相互謙讓。
“要不你先來?”甲患者
“不不不!你先來,你先來”乙患者
“算了,還是你先來吧”甲患者
乙患者剛做好心理建設,換藥室內突然響起了一陣殺豬似的嚎叫聲,嚇得他腿都軟了。
“他叫這麽大聲是不是有點誇張啊?”
甲患者沒有吭聲,他上次叫的聲音比這個大的多。
李爸掉頭就走,被高風一把拉住了。
“爸,伱幹嘛去?”
“其實.我覺得這個換藥是不是也沒有太大的必要啊.”李爸腦門上全是汗,“我扛不住的”
“大家都能扛得住,你也肯定行。”高風非常相信自己老丈人的忍耐力。
“插個隊哈。”他對前麵的兩個患者說道,“我們趕時間。”
甲乙兩患者一點也沒有不滿,甚至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麵色蒼白的李爸被女婿推了進去。
“啊啊啊啊啊啊啊!!”
高風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老丈人身體就是好,您瞧瞧這聲音,中氣十足的。
老人身體好,那可是家庭的福氣。
對於郭院長的外甥,高風很上心。在趙興業的協調下,普樂醫療很快就把可降解的封堵器送了過來。
主刀的是心胸外科的張主任,就是說郭院長一家都是事逼的那個。
“高主任,要不還是你來做吧。”張主任最怕給熟人做手術了,特別是領導的熟人,做好了那是你該,做不好鐵定收拾你。
“我哪裏放過這個啊。”高風堅決不肯接手,“你是最專業的啊。”
事實上可降解封堵器的置入過程跟普通的封堵器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張主任做這個完全是手拿把掐。
郭院長在手術開始前來看了一下,然後就走了。
“老張,你好好做,我不是那事多的人。”臨走前他說。
但這話落在張主任耳朵裏麵就變成了:老張,你做不好,我可是要找你的事的。
“我感覺他在威脅我!”
高風
可能是郭院長的威脅起了一定的效果,張主任做起封堵來比平時還要幹脆利落,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又快又好。
高風覺得單純這一項的技術,對方肯定是高級或者壓根就是融會貫通級的。
“目前我院成功置入了華中地區首例的可降解封堵器.”
“該封堵器的材質為聚乳酸,置入人體幾個月後開始緩慢降解,分解為乳酸,被人體消化吸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與此同時,心髒內膜組織會沿著封堵器慢慢生長,在封堵器完全降解之前,人體自身心髒組織會自動將室缺完全補好,不留下任何異物殘留.”
心胸外科張主任在鏡頭前侃侃而談,一時間風頭無量。
“看看!都好好看看!”一附院的許副院長在台上大發脾氣,“你們還在原地踏步,人家在前麵一路狂奔!”
台下幾個心內心外病區的主任麵麵相覷。
“許院長,這無關技術.這我們也沒辦法啊。”一個主任大著膽子出聲道,“這個可降解封堵器不說咱們這裏,連協和也沒開展啊。”
“協和都沒開展,那省醫憑什麽能開展?”許副院長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你給我解釋一下。”
我跟你解釋個毛啊,這位主任心想,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啊。
“我倒是知道一點。”另一個主任開口道,他跟張主任是同學。
“這個可降解的封堵器是他們醫院高風主任名下的公司做出來的,所以.”
接下來的話他沒有繼續往下說。
“原來是高風啊!怪不得呢!”
“那個最年輕的長江學者?”
“現在是最年輕的國獎獲得者,人家發頂刊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哎呀,原來是人家搞出來的啊,我說怎麽省醫之前一點風聲也沒有呢。”
“是啊是啊!咱哪能跟人家比啊,鬧呢!”
幾個主任相互交談了幾句,原本緊張的心情竟莫名的輕鬆了起來。
台上的許副院長差點被氣死了。
“你們!你們真是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他大聲道。
台下頓時一片安靜,下麵的幾個主任用看傻子一樣的眼光看著他。
“真是喝多了”有人小聲說了一句。
不過跟一附院相比,市七院的反應更為劇烈。
在h南省,要說心血管方麵的建樹,排在第一的既不是省醫也不是一附院,而是z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作為一所心血管方麵的專業醫院,市七院前身為zz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始建於1986年,一直是中原地區心血管領域的“領跑者”。
就拿心髒移植來說吧,一附院和省醫兩家醫院加起來都沒七院一家做得多。
“怎麽回事?以前怎麽沒有聽說過這個可降解的封堵器?”院長尹磊急急忙忙的把大家召集了起來,跟很多非臨床出身的院長不同,尹院長是從真正意義上從臨床醫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在管理方麵能力可能不算出類拔萃,但在業務水平這塊他一直把控的不錯,這些年七院穩紮穩打,規模雖然沒有增大多少,但醫院總體的運營情況非常好,職工待遇這塊在省內都是處於第一梯隊的。
“剛問了,這個東西剛上市,咱們h南這邊還沒鋪貨呢。”一人趕緊匯報道。
因為室間隔缺損和房間隔缺損的病人並不算特別多,再加上可降解的封堵器價格相對昂貴,普樂醫療在前期還是比較慎重,並沒有急於組建大規模的銷售團隊。
畢竟是蠍子拉屎——毒一份。
他們並不著急,決定先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然後再對症調整。
“那省醫怎麽拿到貨的?”尹院長拿著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這是他特有的習慣,做這個的時候表明心情不爽。
“據說這是風欣科技和普樂醫療共同合作的產品。”副院長林繼軍出聲道,“省醫應該是借助這個優勢才拿到的產品。”
“我問聽過了,一附院也沒這個東西。”
“風欣科技是高風教授名下的公司。”他看尹院長一臉迷乎,趕緊又解釋了一句,“高風教授是省醫全科醫學科的主任。”
“噢噢,我知道他。”尹院長立馬想起來了,頓時他鬆了一口氣。
“那就不是大家的錯,人家近水樓台的咱們也沒辦法。”
“對對!”林繼軍副院長附和道,“當務之急就是跟這個普樂醫療溝通一下,趕緊往院內進來一批貨。”
大家感覺他說的很對,病人可以不用,但他們七院不能沒有!
隨著可降解封堵器的上市,普樂醫療的股票直接漲停了。
趙興業看著對方提前打過來的資金,內心有點迷茫。
又進賬了一大筆錢,現在公司賬麵上的現金太多了,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什麽怎麽辦?放裏麵不行嗎?”李友良問道。
“放在賬戶裏麵多浪費啊,錢動起來才能獲得效益。”趙興業說道,“我們可以投資一些行業.”
“你等等啊,我跟老板匯報一下。”
稍後李友良又打了回來。
“老板感覺太麻煩,還是不要亂折騰了。”他說,“之前胡嘉然不是說想蓋住宿樓嗎?幹脆弄這個吧。”
趙興業說公司的福利待遇已經很好了,他覺得不合適。
“老板正給人看病呢,我得伺候著。”李友良說道,“不行你找個時間過來一趟吧,電話裏麵也說不清楚。”
說完他就掛斷了電話。
這是一個女性病人,入院診斷是呼吸困難。
早上9點多,120救護車拉回來了一個年輕女病人。
看得出她呼吸稍急促,口唇輕度發紺,雖然有鼻導管吸著氧氣,但顯然不夠。陪同病人前來的是她的丈夫,也是30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
“30歲女性,在家咳嗽、咳痰2天了,今早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叫了我們120車,現場測量了血壓還是正常的,血氧飽和度僅有95%。考慮是重症肺炎。”隨車醫生跟馬亮交代了一下病情。
這是四院的救護車,但患者要求來省醫,所以他們就直接給送過來了。
“辛苦了!”馬亮跟對方握了握手。
這邊幾個麻利的護士已經幫患者接上心電監護了,血壓也測出來了,98/6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氧飽和度95%。
這會兒已經換成麵罩吸氧,麵罩吸氧能提供更高的氧濃度,比鼻導管要好一些。
對於缺氧的病人來說,麵罩是更合適的選擇,但不總是這樣,比如,很多慢阻肺的患者有co2瀦留,你扣個麵罩會導致co2更加難以排除,會加重co2瀦留,引起肺性腦病。
患者丈夫,也就是那個30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他站在搶救室門口,一臉的害怕。
“快進來!”馬亮招呼道,“你妻子在家發燒沒?”
“有,在家量了體溫38.2°c。”他回複說,嘴唇還在輕微顫抖。
“別緊張。”馬亮安慰了一句。
隨即他靠近病人,示意對方不要緊張,用聽診器聽聽心肺,以了解最基本的情況。
病人口唇輕微發紺,神誌還是很清楚的,但精神不大好,說通俗點,叫做有氣無力。她半坐在床上,額頭上有汗珠,輕輕喘著氣,吸氣的時候鎖骨、胸骨上窩更加凹陷,這是典型的三凹征,是缺氧努力吸氣的表現。
聽了一下心肺,馬亮沉吟了一會,他聽到了患者肺部有少許濕羅音,這可能意味著肺部有炎症。
炎症就會有液體滲出,支氣管、肺泡裏麵如果有液體,那麽空氣進出氣道時會劃破這些水泡,產生的聲音很像你聽到金魚缸裏麵的水泡音,這就叫做濕羅音。
“先拍個胸片吧,再抽個血,估計是個肺炎,而且可能相對嚴重。”馬亮沉吟道,“大概率要使用抗生素,並且要收入院住院治療。”
“沒問題,該怎麽做就怎麽做。”患者丈夫趕緊說,他還生怕馬亮不給住院呢。
又詢問了一下,馬亮得知病人之前身體還可以,並沒有什麽基礎病。
“就這兩天才不舒服,以前也有過身體不舒服,但都不嚴重,也沒查出什麽毛病。”病人丈夫說了句。
其實患者昨天晚上就有點不舒服了,呼吸不是很順暢,但不大嚴重,早上一起來就比較難受。
“我一開始就讓她來醫院的。”患者丈夫說起這個還有點心有餘悸,“但老娘們不聽我的!結果後來直接看著要不行.”
他差點被嚇死,趕緊打了120急救電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