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嶽川看來,三教九流其實都是一個類型的事物。


    拋去哲學的內核,都是某一個特定群體抱團取暖的組織、團體、宗門、教派。


    遠的不說,就以大黃舉例。


    南郭合去世後,眾多弟子門人奔喪。


    下葬之後,眾多弟子門人希望大黃能繼續帶領大家。


    當時,大黃還不是國相。


    但眾人依舊選擇相信大黃,願意追隨大黃。


    為什麽?


    就是因為大黃繼承了南郭合的衣缽,是南郭合的關門弟子。


    大黃有沒有才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黃能作為一個紐帶,把所有同門聯係起來,捏合成一個整體。


    南郭合的弟子都是農民、工匠、小商販、流民、乞丐、無業者。


    他們身份卑賤、地位低下,特別需要抱團取暖。


    而大黃就是他們最好的核心選擇。


    他們選對了!


    大黃手中的資源讓他們都實現了財富自由,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行業做大做強,創造輝煌。


    人都是有私心的。


    再崇高的理想,也敵不過活下去的現實。


    隻是,有的人在吃飽喝足之後,重拾理想。


    而有的人,把理想吃了。


    嶽川不反對琅琊人的小私心,他們祭拜自己,供奉自己,能有什麽壞心思呢?


    不過,麵對眾人的請求,嶽川既不讚成,也不反對。


    他隻是嗬嗬一笑,繼續講道。


    “城鎮中的居民,除了可以在院落中種植蔬菜、養殖家禽、家畜,還可以進行其他百工產業。”


    “如抄錄書籍、繪製畫作、雕琢刻畫、金銀器具等。每一樣都能創造價值,換取財富。”


    嶽川說的這些行當,琅琊人現在就在做。


    而且,都做了好幾代人,上百年。


    說是百年老字號也不為過。


    嶽川之所以來琅琊,也是衝著這些百工產業。


    薑國需要貨源,各種各樣的貨物。


    琅琊的玉器、漆器、木雕、石雕、字畫等,都是緊俏的貨物。


    “聖人啊,我們家裏四代人都是做漆器的,但漆器製作太繁瑣,也太漫長了,我們換取的財富,最多也就是糊口,還不如種地呐!”


    “是啊聖人,我們家裏五代人都是製作牙雕的,一個精美的牙雕,短則半年八個月,多則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根本掙不了多少錢。”


    嶽川豎起手掌,示意大家安靜。


    “百工行業,我也略懂一些,可以給你們對症下藥,做出針對性的改進。”


    這個倒不是嶽川誇海口。


    上輩子的世界裏,有太多巧奪天工的工藝品,還有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傳承技藝等等。


    關於這塊兒,網上看到最多的就是:華夏不是沒有奢侈品,隻是奢侈得我們根本買不起。


    宣紙、徽墨、龍泉印泥……


    紫砂、瓷器、刺繡、織染……


    木雕、竹編、金銀鍛打……


    就拿小小的竹編來說。


    編成竹簍、竹筐,隻能賣一兩個錢。


    但是刮掉竹子外表青皮,破開竹質,分成竹片,取最外緣薄薄一層竹纖維。


    再把這一層竹纖維分割成竹絲,用藥水煮泡,令其更加柔韌。


    這些竹絲纖維比頭發更細,可以像蠶絲一樣編織。


    用竹絲編織出來的畫作,價值遠遠超過等重的黃金。


    類似的非遺傳承紀錄片,嶽川看過很多很多。


    他不需要知道其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技巧。


    他隻用對匠人們稍加點評,指引一個方向就行了。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嘛!


    除了給他們指點技藝,還能給他們打造生產工具。


    比如石雕、木雕、牙雕等玩雕刻的。


    他們在生產過程中最大的製約就是刀具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好刀具,肯定不會錯。


    第二天的講道結束,許多工匠出身的人都留下來,一一求見。


    嶽川耐心聽完他們對自身行業的講述,隨後根據自身記憶對工匠進行點評。


    工匠們全都豁然開朗,高呼“我悟了”。


    嶽川承受著一輪輪暴擊,心中琢磨起《天工開物》的事情。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該書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


    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這個書名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係辭》“開物成務”。


    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與西方那種破壞生態、犧牲環境的工業工藝截然不同。


    最終,嶽川搖了搖頭,放棄了單獨成書的打算,而是把《天工開物》內容也都編入《齊民要術》。


    嶽川對整本書的大綱再次調整。


    上部,是農業篇。


    講述的是耕作種植,農林牧副。


    下部,是工業篇。


    講述的是百工生產細節、技巧。


    嶽川把自己記憶中的種種技術一股腦放出來,可即便如此,工業篇依舊是超前的作品了。


    合上大綱,嶽川心中驀地浮現出一個惡趣味想法。


    琅琊人要祭拜自己,供奉自己,給自己建廟立祠。


    不出意外的話,自己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聖人”,自己的著作的《齊民要術》就是“聖賢書”。


    隨著時間推移、技術發展、社會進步,這本書也會不斷更新,與時俱進。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是不可能再出現了。


    因為《齊民要術》緊貼生活和生產,讀聖賢書的過程少不了勞作。


    不出意外的話,今後“讀書人”既是農民,又是工人。


    所以,會不會有讀書人心血來潮,把農民的鐮刀和工人的錘子合到一起?


    嶽川搖了搖頭,打消了這個念頭,隨即奮筆疾書,開始按照大綱的規劃瘋狂碼字。


    另一邊,葛氏、雲氏等大小家族共聚一堂,商量立廟的事情。


    “諸位,聖人今日能在琅琊講學,明日就能在其他地方講學。如果我們不抓緊時間為聖人立廟建祠,就會被其他地方搶先。”


    “對對對!建廟立祠的事刻不容緩,大家夥都說說,拿個章程出來。”


    “章程有什麽好說的?總之到時候花多少錢大家均攤就是,你們不願意均攤的話,就全算在我家!”


    “你想得美!”


    眾人拍桌子、噴口水的時候,一個人幽幽說道:“你們……想過這個廟叫什麽名字?聖人叫什麽名字嗎?咱們這個集體又叫什麽?”


    眾人瞬間傻眼。


    沒想過,真的從來沒想過。


    “還有我們這一教派的特殊圖案、標記、理念等!也都沒想過?”


    “那你們爭什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大仙家,從繼承土地廟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五大仙家,從繼承土地廟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