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治國的目的


    做生意的人比讀書人更加追捧《國富論》,一些機戶、染坊主不識多少字,但是卻爭相求購《國富論》,甚至為了讀懂此書找先生一個字一個字念來聽。


    王文龍的《國富論》發表之後迅速催生出最早的本土經濟學家,在萬曆年間他們還不是多麽有聲望,但這股風潮一直延續下去,到幾十年後,這批經濟學家將逐步登上曆史舞台。


    他所樹立的《國富論》作為古典經濟學的鼻祖起點太高,一本書直接涵蓋了後世許多經濟學的討論範圍,也直接限製了後世中國經濟學家百多年的視野。


    直到幾十年後不少大明經濟學家還直接高呼:“吾筆隻為靜觀先生作注也。”


    而且許多學者將這本書往奇怪方向解釋,間接塑造了一種新的儒學類型,試圖將儒家學說和經濟學統合在一起,造出的東西不倫不類,最終歸於陳腐一流。


    此時《國富論》的影響力其實還未發生到極致,因為在三吳之外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還不明顯,要隨著時代發展,這本書的偉大將越發為世人所知。


    古典政治經濟學之父、歐洲最早的宏觀經濟學者威廉·配第還要二十幾年以後才出生。


    以至於後世東西方經濟學家們討論經濟學的起始,一直有一個很大爭論。


    中國學者以為王文龍是中國經濟學發展的結晶,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先哲。


    但許多歐洲學者卻堅持認為經濟學的根源起源在歐洲,因為歐洲的經濟學從大航海時代到工業革命有一條明確的發展脈絡,而中國的經濟學像是石頭裏生長出來的。


    甚至有歐洲人宣稱:“沒有王文龍,中國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有經濟學。”


    “王文龍是西方教育在東方的產物,是一朵生長於石頭之間的花朵。”


    但是歐洲人又不能不承認最早的經濟學著作誕生於大明,而且以此為起點,大明的經濟學研究也流傳下了一條明顯的繁衍脈絡,反超歐洲,並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這時的王文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國富論》已經引起這麽大影響,他還待在福州忙著報紙發行的事情,一些看到《國富論》心情激動的讀者卻已經找到福建去。


    ……


    “建陽先生,建陽先生可在?”


    一大早王文龍還沒吃過早飯,就聽到屋門外有人在大喊他的名字。


    王文龍讓王平保去看看,王平保出門看了一眼回複說道:“是那位仙霞關上遇到的黃小先生帶著兩個朋友來了。”


    王文龍忙讓王平保把他們領進來。


    黃尊素和汪文言是在入閩的船上遇到黃道周的,聽說兩方都要來找王文龍,於是便結伴而來。


    原本隨著鄧誌謨等人各自買房、租屋搬出去之後,王文龍家中空閑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王平保的老婆帶著孩子來到福州,因為王平保平時要跟著王文龍辦事隻能住在王文龍家中,他一家人也都住到了後宅,所以吃飯時還挺熱鬧。


    這情況下王平保也不能繼續堅持不和王文龍同桌吃飯了,否則他一家和馬婆子別開一桌,王文龍獨自一人坐遠遠的吃飯,倒像是被冷落的樣子。


    可這時一有外人到來王平保的老婆孩子就連忙下桌,給客人讓位置。


    王平保帶著老婆孩子進到廚房,聽到外邊王文龍在討論讀書的道理,便讓老婆快把兒子小虎牽來,小聲囑咐“小虎,你仔細聽外邊的先生們說話,好好學。”


    王平保也不想自己孩子一輩子就做個長班,如今已經準備讓自家孩兒去開蒙。


    跟在王文龍這樣的讀書人身邊伺候的機會難得,所以王平保總是帶著自家小虎和王文龍多接觸,不求兒子能聽懂,隻希望自家孩兒能熏到點王文龍的文氣。


    一進房間黃道周就為王文龍引薦,“這位是餘姚黃尊素字真長,這位是歙州汪文言字守泰。”


    王文龍點頭道:“幸會。”心想原來是後世的東林兩大智囊,王文龍讀書時就對這兩人的稱號印象深刻,黃尊素和汪文言在後來並稱“黃汪”……總覺得莫名其妙的難聽。


    黃尊素和汪文言見王文龍的態度不錯並沒有嫌棄他們沒有名氣,都頗為高興。


    王文龍自然不會看不起兩人,汪文言以白衣之身左右天下自不必說,黃尊素同樣也是東林幹將,兩人未來的實力都不容小覷。


    而且黃尊素還很會教兒子,他的兒子:黃宗羲,黃宗會,黃宗炎並稱“浙東三黃”,是浙東學派經學研究的開山祖。


    話說黃尊素家族給王文龍最深的印象就是:這一家人都像是從小說中跑出來的人物。


    黃尊素年少苦讀,驚才絕豔號稱“東林智囊”,最後死於閹黨之手而死不變節,是郭靖一樣的忠誠人物。


    而黃宗會和黃宗炎兩兄弟科舉不成,覺得自己讀書多年沒有成就,決心增長學問,於是兩人相約“閉門讀盡天下書,然後出而問世”。


    他們讀完書正好碰上清軍南下,於是兩兄弟抱著滿腹才學投身抗清鬥爭,機智百出,雖然最後失敗,但兩人都揚名天下,俱皆成為浙東學派一代大家。


    標準的勤學苦練逆襲套路。


    至於黃宗羲的傳奇事跡則更有爽文色彩,十九歲出山為父報仇,扳倒所有殺父仇人,此後一生更是無比傳奇,隨便舉一例:


    話說明清之際寧波範家有座天下第一藏書閣“天一閣”,閣中藏了無數古籍善本。


    範家建立了嚴格的藏書族規,規定藏書由全家人所有,共同保存,家族各房掌管著集書櫥的鑰匙,必須所有子弟湊齊鑰匙才能開鎖,外姓人一律不得入閣。


    此規遵守幾十年,直到黃宗羲來到寧波求入天一閣觀書。


    他憑借自己的過人才學征服範家各房,獲準成為進入天一閣的第一位外姓人物。


    此後仿佛功法認主,天一閣的藏書遇到真正能發揮它們威力的讀書人。


    黃宗羲入天一閣,通讀閣中諸子藏書,類似於武俠小說裏的學遍天下武學,最終融會貫通。


    此後黃宗羲寫成洋洋百萬字、記載明代所有儒家思想流派的中國古代數一數二的思想史——《明儒學案》。


    此書地位相當於明代儒家版《九陰真經》,有明一朝各家各派的思想、流變、傳播曆史都可看的清清楚楚,黃宗羲出閣著書,徹底成就海內鴻儒的地位!


    這家人的故事有練功,有阻礙,有爆發,完完全全是標準的武俠小說套路。


    隻不過如今的黃尊素還隻是個十幾歲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小角色,在士林之中遠沒有可以和王文龍相提並論的名望。


    王文龍問道:“三位特來福州,不知有什麽問題要問我?”


    見王文龍態度溫和黃尊素心道王文龍果然是個謙謙君子。


    黃尊素覺得向王文龍提問的機會十分難得,於是開口就問出核心問題:“不知先生為何隻在常州提出那三條國策,卻不抨擊太監?”


    王文龍笑道:“我一開始就抨擊了太監,隻是不像其他人說的那麽狠厲而已。”


    此言一出三人都笑了,王文龍在常州會講上的言語黃尊素和汪文言也告訴了黃道周,三人回想一下,確實王文龍在一開始就說太監用種種陰損手段搶奪民財十分可惡,隻不過和東林黨的區別在於王文龍把話題後來轉到別處,沒有用全部時間大罵太監。


    王文龍又看向黃道周,黃道周也連忙提出自己問題:“我今日看了先生所著的《國富論》一卷,先生以為國家應該要靠經商手段致富嗎?”


    黃道周果然極具靈性,所問一下就切中更深本質。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相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相黃葉並收藏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