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綰解釋起了他的問題:“諸國若知錢幣與財富的區別,其等定會對大秦心生警惕,不便於尚書之法施行;諸國若不知,其等又會將大秦錢幣囤積起來,然何處不可囤積存放錢幣,為何偏要到大秦?”
這是個好問題,何處不能囤積存放錢幣,為啥要存你大秦?
我自己挖個密室、找個沒人知道的山洞藏起來,不好?
其他人的目光落到李念身上,想知道李念會怎麽解決,反正他們一時沒能想出好的解決之法。
這不是他們智力不足,而是他們沒考慮技術的發展,更沒想過用紙幣的可能性。
李念未回答,王綰仍在繼續:“除非尚書之法隻用一次,但用過一次後會損害尚書所言那‘國家信譽’,之後諸國將有防備,將不再好用。且‘國家信譽’一失,也不利於大秦日後!”
坑第一批人是很好坑的,就算他國之人將錢幣給囤積起來也能坑到,到時大秦隻要將現用的錢幣作廢,改換為另一種錢幣,讓持有舊幣的人限期兌換新錢。
這對大秦子民影響不大,因為他們就在國內,可以及時兌換,其他國家的人就不行了,他們在大秦之外,若無法及時兌換,囤積的錢幣會瞬間變成一堆有用處的金屬。
但這個方法隻好用一次,在大秦這麽做過一次後,其他國家的人必然會有防備,再想做就難了。
且也無法達到控製諸國的目的,要想以此法控製諸國,必須有一定的國家信譽,還要讓其他國家的人肯將錢幣存到大秦。
這也是王綰說“尚書之法不說不能成,即使能成,影響恐將不及尚書所言”之故。
王綰還在繼續:“其三、大秦今時所用錢幣鑄造不難,民間亦有人可鑄,何況其他國邦?”
話未說完,王綰像發現了什麽,對李念道:“尚書想讓大秦鑄造一種新錢?”
在王綰話後,其他人也隨即反應過來。
如果是鑄造出一種其他國家無法鑄造的新錢,且這種新錢不好囤積、不好存放於他們本國,最好是儲存在大秦,那以上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可是,能製造出這種新錢嗎?
遍尋腦海,還真給他們想到了一種材料,即唯有大秦才有的紙!
以紙來鑄造新錢?
這位真是好大膽的想法!
李念的話也佐證了他們的猜想:“確有此想!首相所言的問題,需製造出一種新錢來解決。”
“這種新錢要隻有大秦能製,他國不可製,且大秦能大量製作,製造這種新錢的材料在眾人眼中認為比較珍貴!”
“隻有大秦能製,他國不可製”是解決王綰所說的他人也能鑄幣的問題,“製造新錢的材料被眾人認為比較珍貴”是方便人們更容易接受新錢,“能大量製作新錢”是防止有人囤積新錢造成錢荒。
“有人可能已想到,在如今的大秦,較為適合製作這種新錢的便是紙!紙唯有大秦可造,他國皆不可,且民間皆知紙之珍貴,其等在知道新錢是用紙所製後,會更易接受。”
紙在後世常見,但現在可是珍稀物品,鹹陽大考的考生允許被拿走考卷,幾乎所有人都將考卷當寶貝一樣珍藏。
從時代上看,大秦處在公元前兩百年,多落後古老的時代,怎麽能適合搞紙幣?
但若分析大秦的環境和條件,會驚奇地發現大秦反倒比後來的某些王朝適合。
這也是時代早、落後的好處,掣肘和不利因素也少,後世王朝的某些阻礙,在大秦這時並不是阻礙,甚至都不存在。
“相較於金銀銅所製作的錢幣,紙幣相對而言要無懼某些人囤積,還能減少銅等金屬的消耗;紙幣更便於攜帶……”
李念一連講了多條關於紙幣的好處,又道:“至於讓諸國願意將錢幣存放到大秦,主要是得讓他們相信大秦,能保證他們的錢幣存放在大秦很安全,也即大秦要有信譽。”
“但光有信譽不夠,不足以讓他們所有人將錢幣存放到大秦,畢竟隻是存放保管,他們找些隱蔽之所、信任之人,依舊可以存放,何必要到大秦?”
對政要富豪而言,能保證他們存放的錢安全最重要,就算收他們較高昂的保管費都沒關係。
某知名銀行便是以此成功,然而等其不能保彰儲戶們財產安全時,也會迅速崩塌。
“因此,在最初時,可以給予其等一定的利益吸引,譬如他們將錢幣存放到大秦,大秦每年會給他們利息,利息就是……”
李念想了想,舉例道:“存入一千新幣,到一年結束時,這一千新幣可以變成一千一十新幣。”
這話讓一些人皺眉,其等過來存錢,不給大秦交錢就算了,大秦還要給他們錢?
注意到這些人的神情,李念問道:“諸位可是以為給他們利息是大秦虧了?”
李念道:“這些錢幣是大秦所製,給他們算一點利息,對大秦談不上虧,且其等能給大秦帶來的利益已超過所出利息。”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再者,大秦也可將存放的錢幣拿出去賺更多錢,並非像個倉庫一樣,將錢幣放在那不動。”
這話令眾人眼前一亮,對啊,還可以將存放的錢幣拿出去賺更多錢幣,至於賺錢的方式,眾人轉念便想到了不少。
趙高問道:“可是如果將存放的錢幣拿出去賺取更多錢幣,萬一有人突然想要取出,又當如何?”
問完,趙高覺得他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大秦怎麽會缺錢呢?
大秦可是自己就能製作錢啊,要是存放的錢幣不夠了,那再製作一批,不就行了?
李念道:“會事先預留一定的錢幣,保證不發生這種情況!”
注意到趙高神情的變化,李念道:“趙副令可是在想若大秦錢幣不足,又有人非要取,那就再製造一批錢幣?”
趙高向李念一禮,坦然承認道:“高確有此意,請公子指教!”
李念道:“非特殊情況,此事莫要去做,不可認為大秦能製造錢幣,就隨意造錢!諸位莫忘了李某先前所言,錢幣非財富!”
這是個好問題,何處不能囤積存放錢幣,為啥要存你大秦?
我自己挖個密室、找個沒人知道的山洞藏起來,不好?
其他人的目光落到李念身上,想知道李念會怎麽解決,反正他們一時沒能想出好的解決之法。
這不是他們智力不足,而是他們沒考慮技術的發展,更沒想過用紙幣的可能性。
李念未回答,王綰仍在繼續:“除非尚書之法隻用一次,但用過一次後會損害尚書所言那‘國家信譽’,之後諸國將有防備,將不再好用。且‘國家信譽’一失,也不利於大秦日後!”
坑第一批人是很好坑的,就算他國之人將錢幣給囤積起來也能坑到,到時大秦隻要將現用的錢幣作廢,改換為另一種錢幣,讓持有舊幣的人限期兌換新錢。
這對大秦子民影響不大,因為他們就在國內,可以及時兌換,其他國家的人就不行了,他們在大秦之外,若無法及時兌換,囤積的錢幣會瞬間變成一堆有用處的金屬。
但這個方法隻好用一次,在大秦這麽做過一次後,其他國家的人必然會有防備,再想做就難了。
且也無法達到控製諸國的目的,要想以此法控製諸國,必須有一定的國家信譽,還要讓其他國家的人肯將錢幣存到大秦。
這也是王綰說“尚書之法不說不能成,即使能成,影響恐將不及尚書所言”之故。
王綰還在繼續:“其三、大秦今時所用錢幣鑄造不難,民間亦有人可鑄,何況其他國邦?”
話未說完,王綰像發現了什麽,對李念道:“尚書想讓大秦鑄造一種新錢?”
在王綰話後,其他人也隨即反應過來。
如果是鑄造出一種其他國家無法鑄造的新錢,且這種新錢不好囤積、不好存放於他們本國,最好是儲存在大秦,那以上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可是,能製造出這種新錢嗎?
遍尋腦海,還真給他們想到了一種材料,即唯有大秦才有的紙!
以紙來鑄造新錢?
這位真是好大膽的想法!
李念的話也佐證了他們的猜想:“確有此想!首相所言的問題,需製造出一種新錢來解決。”
“這種新錢要隻有大秦能製,他國不可製,且大秦能大量製作,製造這種新錢的材料在眾人眼中認為比較珍貴!”
“隻有大秦能製,他國不可製”是解決王綰所說的他人也能鑄幣的問題,“製造新錢的材料被眾人認為比較珍貴”是方便人們更容易接受新錢,“能大量製作新錢”是防止有人囤積新錢造成錢荒。
“有人可能已想到,在如今的大秦,較為適合製作這種新錢的便是紙!紙唯有大秦可造,他國皆不可,且民間皆知紙之珍貴,其等在知道新錢是用紙所製後,會更易接受。”
紙在後世常見,但現在可是珍稀物品,鹹陽大考的考生允許被拿走考卷,幾乎所有人都將考卷當寶貝一樣珍藏。
從時代上看,大秦處在公元前兩百年,多落後古老的時代,怎麽能適合搞紙幣?
但若分析大秦的環境和條件,會驚奇地發現大秦反倒比後來的某些王朝適合。
這也是時代早、落後的好處,掣肘和不利因素也少,後世王朝的某些阻礙,在大秦這時並不是阻礙,甚至都不存在。
“相較於金銀銅所製作的錢幣,紙幣相對而言要無懼某些人囤積,還能減少銅等金屬的消耗;紙幣更便於攜帶……”
李念一連講了多條關於紙幣的好處,又道:“至於讓諸國願意將錢幣存放到大秦,主要是得讓他們相信大秦,能保證他們的錢幣存放在大秦很安全,也即大秦要有信譽。”
“但光有信譽不夠,不足以讓他們所有人將錢幣存放到大秦,畢竟隻是存放保管,他們找些隱蔽之所、信任之人,依舊可以存放,何必要到大秦?”
對政要富豪而言,能保證他們存放的錢安全最重要,就算收他們較高昂的保管費都沒關係。
某知名銀行便是以此成功,然而等其不能保彰儲戶們財產安全時,也會迅速崩塌。
“因此,在最初時,可以給予其等一定的利益吸引,譬如他們將錢幣存放到大秦,大秦每年會給他們利息,利息就是……”
李念想了想,舉例道:“存入一千新幣,到一年結束時,這一千新幣可以變成一千一十新幣。”
這話讓一些人皺眉,其等過來存錢,不給大秦交錢就算了,大秦還要給他們錢?
注意到這些人的神情,李念問道:“諸位可是以為給他們利息是大秦虧了?”
李念道:“這些錢幣是大秦所製,給他們算一點利息,對大秦談不上虧,且其等能給大秦帶來的利益已超過所出利息。”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再者,大秦也可將存放的錢幣拿出去賺更多錢,並非像個倉庫一樣,將錢幣放在那不動。”
這話令眾人眼前一亮,對啊,還可以將存放的錢幣拿出去賺更多錢幣,至於賺錢的方式,眾人轉念便想到了不少。
趙高問道:“可是如果將存放的錢幣拿出去賺取更多錢幣,萬一有人突然想要取出,又當如何?”
問完,趙高覺得他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大秦怎麽會缺錢呢?
大秦可是自己就能製作錢啊,要是存放的錢幣不夠了,那再製作一批,不就行了?
李念道:“會事先預留一定的錢幣,保證不發生這種情況!”
注意到趙高神情的變化,李念道:“趙副令可是在想若大秦錢幣不足,又有人非要取,那就再製造一批錢幣?”
趙高向李念一禮,坦然承認道:“高確有此意,請公子指教!”
李念道:“非特殊情況,此事莫要去做,不可認為大秦能製造錢幣,就隨意造錢!諸位莫忘了李某先前所言,錢幣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