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
其實這是古今內外麵臨問題的通病。
白蓮教的信眾們害怕官府是否存在針對某種陰謀,秘而不宣。
而官府則是為了保持威信,不會甚至不屑於向民眾解釋這些問題。
如果百姓們一圍攻鬧事,官府就要妥協,那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官府該如何自處?
所謂“父母官”,所謂“代天子牧民”。
一個“牧”字就道盡了其中權力遊戲的曲直。
但是張皓麵對著百姓,卻采取了最為直接的態度。
如果那些受害者裏麵,有人是你的家人,有人和你一樣信仰無生老母。
你關心他們,你就可以成為這個案件的主宰者。
所有的案件經過,證據進度,推理推測都羅列地極其詳盡。
並且隨著案情的進度,這個“大案”的進度也在府衙的門外實時更新。
這就是“知情權”,當官府給予了民眾充分的知情權,一些的流言蜚語都消弭於無形。
當有人還在質疑,這些證據都是官府“偽造”的,或者是官府提供的部分證據。
馬上就淹沒在百姓的唾沫星子裏。
現在廬州城兵強馬壯,尤其在張皓到來之後,對廬州的掌控力達到空前的程度。
隨便派出幾百兵丁,就可以將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鐵血鎮壓。
如果真如那些人所說,還是官府的陰謀,官府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這就是開創式的模式帶給百姓的衝擊力,當百姓們真正感受到當家做主的時候,他們也會給予官府充分的信任。
清者自清,張皓自然不會讓自己陷入“自證”的旋渦中。
隨著廬州百姓的加入,更因為有了五兩紋銀的懸賞,這場案件推進速度飛快。
定緣禪師也慢慢地浮出了水麵。
“定緣其人,看上去隻是年輕,但一眼看上去,但是他的慈悲和悲憫讓讓人感覺他像一個年老的得道高僧。”
“極擅醫術,為白蓮信眾問診從來不收取任何費用,所開藥方從來都是藥到病除。”
“定緣最近才來到廬州,聽說並非來自亳州白蓮教總壇,有一名信眾聽法的時候,聽他直呼劉福通齊名。”
“定緣看上去非常孱弱,並不不像會武功的樣子。”
......
林林總總的消息匯總到張皓的案頭,一個極有慧根的得道高僧的形象浮現在了張皓的麵前。
他目前其實並不算是張皓的懷疑對象,因為白蓮教的人沒有做下這等事的理由。
對他的調查,一方麵來自於成詩韻的緣故,張皓覺得他很有可能就是白蓮教下一代的“掌門”。
還有一個原因,張皓認為太過完美的人,背後都是為了隱藏他更大的“不完美”。
當然除了這個“定緣”,張皓還有更多懷疑對象,比方說元朝的警巡院和陳友諒的密諜司。
他們是最希望廬州內亂的人,而且他們有著更為直接的動機。
當然還有廬州城外的賀宗哲,現在賀宗哲並沒有蘇醒,他的手下對廬州人的接觸也非常警惕。
平常不會讓廬州的官員或者郎中接近賀宗哲。
甚至賀宗哲有沒有活著都是一件“迷霧”中的事情。
如今的廬州可謂是“千頭萬緒”。
張皓卻敏銳地感覺這種事情可能隱隱存在某種聯係。
不管是應對廬州的流言蜚語,還是對待這次“潑天大案”開誠布公的處理。
其實都是來自於張皓被動的防禦。
以張皓的性格,隻有主動出擊才能掌握這場廬州暗戰的主導權。
再說他也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
還有他感覺,這次出現的三十二口的人命大案,是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好讓他沒有時間去洞察廬州城下浮動的冰山。
追查案件,張皓肯定比不過有著二十年辦案經驗的鹿先,還有繼承了鹿先衣缽的嚴小六。
張皓果斷放權,讓他們全力施為,自己當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而張皓自己,則是和成詩韻一起,帶上了白羽送給他的“人麵假皮”,一起來到了廬州的市井裏巷。
雖然剛剛發生了命案,但在廬州城內還沒到風聲鶴唳的程度,隻有一些茶館酒肆,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多次經曆了戰火,對於“死人”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的廬州百姓,正常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
廬州的街上依然行人如織,商販依然在高喊招攬著生意,來來往往的客商操著各地口音寒暄交談。
廬州不僅是戰略要地,這裏也是水路縱橫的交通要道,廬州也成為商賈往來,溝通有無的商業勝地。
什麽樣的將,就會帶出什麽什麽樣的兵。
黃敬夫跟隨張皓,自然知道張皓對於商業和百姓福祉的重視。
在黃敬夫的不斷建設下,廬州更是成為了不亞於杭州、集慶等曆史名城的繁華之地。
百姓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就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關鍵鑰匙。
“黃敬夫幹的不錯,能在那個爛攤子上迅速發展起來,應該也經曆了不少困難,現在我能明白他為何不敢加強管製了,廬州有這樣的局麵不容易。”
張皓邊走邊看,一路走走停停。
張皓一身中年儒生的打扮,而成詩韻伴隨左右,就像相依多年的夫婦一般。
隻是她麗質天生的臉龐引起不少不懷好意的閑漢的覬覦。
這些人也隻能過過眼癮,因為廬州的黃知府法度森嚴,對待他們這些地痞流氓可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冷冽。
在黃敬夫這樣的孔門子弟眼中,像地痞流氓這樣的社會渣滓就不該存在於世。
經過黃知府的幾番掃蕩,廬州的大街“為之一空”,百姓們無不讚歎廬州的天亮了。
連張皓都不得不讚歎,這個黃敬夫非常有想法。
這個“掃黑除惡”的成績斐然,官府的百姓中的好評度不斷提升。
麵對這閑漢們有些肆意的眼光,成詩韻倒也絲毫不在意那些人的目光。
畢竟在白蓮教這樣的“大雜燴”裏,什麽場麵她沒有見過。
“我逗留廬州已經多日,黃敬夫既是能吏,又是幹臣。你又撿到寶了。”
成詩韻悄聲說道。
在成詩韻的眼中,張皓這個“伯樂”確實不得了。
隻要他發掘的人才都能大放光芒。
張皓打了個哈哈,心中更是多了一層算計。
黃敬夫創造的廬州局麵來之不易,自己可不能好生生地將它給毀了。
兩人一路步行,走了半個時辰的功夫,就來到了他們要到的目的地。廬州鐵佛寺。
鐵佛寺,因為寺廟中賣出一個高丈八的鐵佛而得名,也叫明教院,後世改名為明教寺。乃是廬州八大景之一。
因為它是禪宗臨濟宗的發源地,而白蓮教又起源於淨土宗。
隨著白蓮教傳教日益深入,和白蓮教頗有些淵源的鐵佛寺自然享受了不少信眾的香火。
畢竟在不少百姓的眼中,隻要是佛教的神仙,都值得去拜一拜,不管你是否門派有別。
根據鹿先和飛龍密探的消息,元朝的警巡院,陳友諒的密諜司,還有白蓮教的密諜們,出沒最為頻繁的地方就是鐵佛寺。
因為白蓮教攘助張皓奪取廬州有功,還因為成詩韻的緣故。
廬州官府對待白蓮教和佛教都采取了優容的態度。
這個佛門聖地,被“有心人”慢慢發掘,成為了各地密諜集會,非法人口買賣,還有各式違禁武器銷售的場所。
張皓直將其稱為廬州最大的“暗網”組織。
官府不究,鐵佛寺主持樂善自然也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畢竟每個人不斷增長的香火錢就是他保持如此局麵的最大動力。
其實這是古今內外麵臨問題的通病。
白蓮教的信眾們害怕官府是否存在針對某種陰謀,秘而不宣。
而官府則是為了保持威信,不會甚至不屑於向民眾解釋這些問題。
如果百姓們一圍攻鬧事,官府就要妥協,那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官府該如何自處?
所謂“父母官”,所謂“代天子牧民”。
一個“牧”字就道盡了其中權力遊戲的曲直。
但是張皓麵對著百姓,卻采取了最為直接的態度。
如果那些受害者裏麵,有人是你的家人,有人和你一樣信仰無生老母。
你關心他們,你就可以成為這個案件的主宰者。
所有的案件經過,證據進度,推理推測都羅列地極其詳盡。
並且隨著案情的進度,這個“大案”的進度也在府衙的門外實時更新。
這就是“知情權”,當官府給予了民眾充分的知情權,一些的流言蜚語都消弭於無形。
當有人還在質疑,這些證據都是官府“偽造”的,或者是官府提供的部分證據。
馬上就淹沒在百姓的唾沫星子裏。
現在廬州城兵強馬壯,尤其在張皓到來之後,對廬州的掌控力達到空前的程度。
隨便派出幾百兵丁,就可以將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鐵血鎮壓。
如果真如那些人所說,還是官府的陰謀,官府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這就是開創式的模式帶給百姓的衝擊力,當百姓們真正感受到當家做主的時候,他們也會給予官府充分的信任。
清者自清,張皓自然不會讓自己陷入“自證”的旋渦中。
隨著廬州百姓的加入,更因為有了五兩紋銀的懸賞,這場案件推進速度飛快。
定緣禪師也慢慢地浮出了水麵。
“定緣其人,看上去隻是年輕,但一眼看上去,但是他的慈悲和悲憫讓讓人感覺他像一個年老的得道高僧。”
“極擅醫術,為白蓮信眾問診從來不收取任何費用,所開藥方從來都是藥到病除。”
“定緣最近才來到廬州,聽說並非來自亳州白蓮教總壇,有一名信眾聽法的時候,聽他直呼劉福通齊名。”
“定緣看上去非常孱弱,並不不像會武功的樣子。”
......
林林總總的消息匯總到張皓的案頭,一個極有慧根的得道高僧的形象浮現在了張皓的麵前。
他目前其實並不算是張皓的懷疑對象,因為白蓮教的人沒有做下這等事的理由。
對他的調查,一方麵來自於成詩韻的緣故,張皓覺得他很有可能就是白蓮教下一代的“掌門”。
還有一個原因,張皓認為太過完美的人,背後都是為了隱藏他更大的“不完美”。
當然除了這個“定緣”,張皓還有更多懷疑對象,比方說元朝的警巡院和陳友諒的密諜司。
他們是最希望廬州內亂的人,而且他們有著更為直接的動機。
當然還有廬州城外的賀宗哲,現在賀宗哲並沒有蘇醒,他的手下對廬州人的接觸也非常警惕。
平常不會讓廬州的官員或者郎中接近賀宗哲。
甚至賀宗哲有沒有活著都是一件“迷霧”中的事情。
如今的廬州可謂是“千頭萬緒”。
張皓卻敏銳地感覺這種事情可能隱隱存在某種聯係。
不管是應對廬州的流言蜚語,還是對待這次“潑天大案”開誠布公的處理。
其實都是來自於張皓被動的防禦。
以張皓的性格,隻有主動出擊才能掌握這場廬州暗戰的主導權。
再說他也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
還有他感覺,這次出現的三十二口的人命大案,是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好讓他沒有時間去洞察廬州城下浮動的冰山。
追查案件,張皓肯定比不過有著二十年辦案經驗的鹿先,還有繼承了鹿先衣缽的嚴小六。
張皓果斷放權,讓他們全力施為,自己當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而張皓自己,則是和成詩韻一起,帶上了白羽送給他的“人麵假皮”,一起來到了廬州的市井裏巷。
雖然剛剛發生了命案,但在廬州城內還沒到風聲鶴唳的程度,隻有一些茶館酒肆,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多次經曆了戰火,對於“死人”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的廬州百姓,正常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
廬州的街上依然行人如織,商販依然在高喊招攬著生意,來來往往的客商操著各地口音寒暄交談。
廬州不僅是戰略要地,這裏也是水路縱橫的交通要道,廬州也成為商賈往來,溝通有無的商業勝地。
什麽樣的將,就會帶出什麽什麽樣的兵。
黃敬夫跟隨張皓,自然知道張皓對於商業和百姓福祉的重視。
在黃敬夫的不斷建設下,廬州更是成為了不亞於杭州、集慶等曆史名城的繁華之地。
百姓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就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關鍵鑰匙。
“黃敬夫幹的不錯,能在那個爛攤子上迅速發展起來,應該也經曆了不少困難,現在我能明白他為何不敢加強管製了,廬州有這樣的局麵不容易。”
張皓邊走邊看,一路走走停停。
張皓一身中年儒生的打扮,而成詩韻伴隨左右,就像相依多年的夫婦一般。
隻是她麗質天生的臉龐引起不少不懷好意的閑漢的覬覦。
這些人也隻能過過眼癮,因為廬州的黃知府法度森嚴,對待他們這些地痞流氓可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冷冽。
在黃敬夫這樣的孔門子弟眼中,像地痞流氓這樣的社會渣滓就不該存在於世。
經過黃知府的幾番掃蕩,廬州的大街“為之一空”,百姓們無不讚歎廬州的天亮了。
連張皓都不得不讚歎,這個黃敬夫非常有想法。
這個“掃黑除惡”的成績斐然,官府的百姓中的好評度不斷提升。
麵對這閑漢們有些肆意的眼光,成詩韻倒也絲毫不在意那些人的目光。
畢竟在白蓮教這樣的“大雜燴”裏,什麽場麵她沒有見過。
“我逗留廬州已經多日,黃敬夫既是能吏,又是幹臣。你又撿到寶了。”
成詩韻悄聲說道。
在成詩韻的眼中,張皓這個“伯樂”確實不得了。
隻要他發掘的人才都能大放光芒。
張皓打了個哈哈,心中更是多了一層算計。
黃敬夫創造的廬州局麵來之不易,自己可不能好生生地將它給毀了。
兩人一路步行,走了半個時辰的功夫,就來到了他們要到的目的地。廬州鐵佛寺。
鐵佛寺,因為寺廟中賣出一個高丈八的鐵佛而得名,也叫明教院,後世改名為明教寺。乃是廬州八大景之一。
因為它是禪宗臨濟宗的發源地,而白蓮教又起源於淨土宗。
隨著白蓮教傳教日益深入,和白蓮教頗有些淵源的鐵佛寺自然享受了不少信眾的香火。
畢竟在不少百姓的眼中,隻要是佛教的神仙,都值得去拜一拜,不管你是否門派有別。
根據鹿先和飛龍密探的消息,元朝的警巡院,陳友諒的密諜司,還有白蓮教的密諜們,出沒最為頻繁的地方就是鐵佛寺。
因為白蓮教攘助張皓奪取廬州有功,還因為成詩韻的緣故。
廬州官府對待白蓮教和佛教都采取了優容的態度。
這個佛門聖地,被“有心人”慢慢發掘,成為了各地密諜集會,非法人口買賣,還有各式違禁武器銷售的場所。
張皓直將其稱為廬州最大的“暗網”組織。
官府不究,鐵佛寺主持樂善自然也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畢竟每個人不斷增長的香火錢就是他保持如此局麵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