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太多的山貨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個籃球場大小的山坡上,全都長滿了竹蓀,潔白、細嫩的菌子不僅好看,還散發出濃鬱的香味,置身在其中,能不心曠神怡嗎?
秦耕,杜小平和王國平三個人三個背簍肯定是不夠的,幸好,杜小平心靈手巧,他是編織篾簍的好手。
他負責編製篾簍。
他編織得很認真,他不想秦耕他們使用一次後就丟棄,他努力編織幾隻今後可以使用很多年的正常篾簍。
當第一隻篾簍編織完成後,秦耕不由得讚歎了幾句。
“杜小平,你可以用這個手藝攢錢養家了。”
杜小平得意地謙虛說:“獻醜了,萬一今後被你辭退了,我就開一個篾匠鋪。”
版納熱帶雨林的樹木和竹子是國家的,免費的,這裏是待開發區,農墾職工來這裏的目標就是要開荒種橡膠,所以,砍伐樹木不但不禁止,反而是要鼓勵的。
編製了3個竹簍,但是,三個人要把十個籃球場大小的竹蓀全部采走,也是不現實的,數量太多了,即便是10個人,也采摘不完。
所以,一開始,他們就隻挑選品相好的采摘,運回去,曬幹,留給今後慢慢享受。
很快,六隻篾簍都裝滿了,還適當的用力,努力裝多一點。
秦耕還是一個知足的人,采了兩篾簍的竹蓀,大約在70斤上下,心滿意足了。
這東西曬幹之後可能會有近20斤的幹重,留給自己吃,可以吃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王國平就很焦慮和煩躁,他看著這麽多的竹蓀搞不回去,他想哭!
這太令人沮喪了。
這裏起碼有3、4噸的竹蓀,即便是按照版納的行情,每斤6毛錢,也有4800元的收入!如果曬幹賣到內地,則不會少於8000元!
王國平每年都要寄很多的山貨回湘省的祁東,他知道這些山貨的價值。
他每年都要在竹筍上賺300元左右,雲南的幹筍尖獨一無二,在內地可以賣到9毛錢一斤。
他在雲耳上也要賺到200元左右。雲耳薄、嫩、脆,口感比一般的木耳還好很多,他寄回去,家裏幫他賣,一年也能賣200元左右。
他重點采集蘑菇,雞樅,牛肝菌,竹蓀,幹巴菌、紅菌菌,等等,每年,他可以賺到500元左右。
總體來說,王國平家,主要是他父親,每年可以通過寄賣,能賺到1000元左右的額外的錢財,
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湘省老家,都說王家很富裕,就是這樣來的。
王國平家其實算比較殷實的人家,他家有自行車,有一塊手表,還有一台收音機。
現在,眼前這麽多的竹蓀弄不走,他真的變得很暴躁,太可惜了。
杜小平比王國平好一些,他們家不賣山貨,其實,在版納,70年代缺油,吃蘑菇是要很多油的,所以,並不是說版納人都喜歡蘑菇。
一般的蘑菇,沒有足夠的油,也不好吃,很多人家見到蘑菇,並不怎麽開心,連采摘的興趣都沒有。
杜小平當然是識貨的,他喜歡蘑菇,但是,他們采摘了菌子,都是自己吃,有多,也送一送鄰居。
所以,他對菌子沒有王國平那種狂熱。
秦耕不同。
經曆過前世的人,吃,已經懂得什麽東西好吃,什麽東西平庸,前世最不缺的就是吃,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吃飽,還能吃好。
於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之後,人們對美食的品種追求就開始了,雞樅,過去幾毛錢一斤,現在幾百塊錢一斤,那種直接從山裏采摘,沒經過中間人倒手,直接進餐館的新鮮雞樅,一份可以賣到3000元!
秦耕前世做名醫,吃過的山珍海味實在是太多了,他就知道哪些好吃,哪些徒有虛名。
如果你問他,龍蝦與雞樅不可兼得,他會選擇誰?
毫無疑問,他一定是選擇雞樅。
這就是行家,這就是有閱曆的人。
現在,麵對這麽多的竹蓀不能弄回去,三個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秦耕把70斤品相最好的挑回去就心滿意足了,他不會在這上麵去賺錢,他隻需要滿足口福就行了,而滿足口福則是吃新鮮的!
“算了,再多,我們也挑不動了。”
秦耕自己采摘了大約70斤左右,多了也沒有太多的意思。
杜小平采摘了有80斤左右,他還壓實了,盡量的多采了一些。
王國平則死勁的壓了又壓,他試了試,再加就挑不動了,篾簍裏,隻怕有150斤。
150斤,他挑不動。
“走吧,今天收獲夠多了,今年吃的蘑菇都夠了。”杜小平說的是實話,把這些竹蓀曬幹了,每天吃一頓都能吃幾個月。
何況,每天吃,你會吃得想嘔!
杜小平和王國平家都不窮,生活都還可以,但是,同樣的缺一樣東西,食用油!
所以,菌子是不能天天吃的。
其實,杜小平采摘這麽多,純粹是見竹蓀太可愛了,好東西不搞回去太可惜了,而事實上,他現在單身一個,吃住都在醫院,采這麽多回去,也隻有一個辦法處理,那就是送人。
啟程了。
秦耕隻有70斤,很輕鬆。
王國平可就苦了,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挑起來,走了幾步,感覺很難,但他舍不得丟下,堅持往前走。
“王國平,不要貪多,我勸你,趕緊丟掉三分之一以上,你現在不丟,等會還是要丟的,你挑不動!”
秦耕笑著對王國平說。
“是的是的,王國平,聽秦耕的不會錯!”杜小平笑得是很幸災樂禍的,滿口的黃牙都暴露無遺。
王國平堅持了幾步,實在太沉了,停了下來,氣憤不已,抓起竹蓀就往外麵甩!
“還要丟一些!”秦耕提醒。
他又丟了一些。
“還要丟!還多了!”秦耕在監督。
“不!不再丟了!我死都要挑回去!”王國平一副毅然決然的樣子,似乎是英勇就義!
秦耕還想勸,還是太多了,至少還有130斤,挑下山,肯定是非常困難的。
當時,王國平不同意,再勸,他會翻臉了。
秦耕,杜小平和王國平三個人三個背簍肯定是不夠的,幸好,杜小平心靈手巧,他是編織篾簍的好手。
他負責編製篾簍。
他編織得很認真,他不想秦耕他們使用一次後就丟棄,他努力編織幾隻今後可以使用很多年的正常篾簍。
當第一隻篾簍編織完成後,秦耕不由得讚歎了幾句。
“杜小平,你可以用這個手藝攢錢養家了。”
杜小平得意地謙虛說:“獻醜了,萬一今後被你辭退了,我就開一個篾匠鋪。”
版納熱帶雨林的樹木和竹子是國家的,免費的,這裏是待開發區,農墾職工來這裏的目標就是要開荒種橡膠,所以,砍伐樹木不但不禁止,反而是要鼓勵的。
編製了3個竹簍,但是,三個人要把十個籃球場大小的竹蓀全部采走,也是不現實的,數量太多了,即便是10個人,也采摘不完。
所以,一開始,他們就隻挑選品相好的采摘,運回去,曬幹,留給今後慢慢享受。
很快,六隻篾簍都裝滿了,還適當的用力,努力裝多一點。
秦耕還是一個知足的人,采了兩篾簍的竹蓀,大約在70斤上下,心滿意足了。
這東西曬幹之後可能會有近20斤的幹重,留給自己吃,可以吃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王國平就很焦慮和煩躁,他看著這麽多的竹蓀搞不回去,他想哭!
這太令人沮喪了。
這裏起碼有3、4噸的竹蓀,即便是按照版納的行情,每斤6毛錢,也有4800元的收入!如果曬幹賣到內地,則不會少於8000元!
王國平每年都要寄很多的山貨回湘省的祁東,他知道這些山貨的價值。
他每年都要在竹筍上賺300元左右,雲南的幹筍尖獨一無二,在內地可以賣到9毛錢一斤。
他在雲耳上也要賺到200元左右。雲耳薄、嫩、脆,口感比一般的木耳還好很多,他寄回去,家裏幫他賣,一年也能賣200元左右。
他重點采集蘑菇,雞樅,牛肝菌,竹蓀,幹巴菌、紅菌菌,等等,每年,他可以賺到500元左右。
總體來說,王國平家,主要是他父親,每年可以通過寄賣,能賺到1000元左右的額外的錢財,
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湘省老家,都說王家很富裕,就是這樣來的。
王國平家其實算比較殷實的人家,他家有自行車,有一塊手表,還有一台收音機。
現在,眼前這麽多的竹蓀弄不走,他真的變得很暴躁,太可惜了。
杜小平比王國平好一些,他們家不賣山貨,其實,在版納,70年代缺油,吃蘑菇是要很多油的,所以,並不是說版納人都喜歡蘑菇。
一般的蘑菇,沒有足夠的油,也不好吃,很多人家見到蘑菇,並不怎麽開心,連采摘的興趣都沒有。
杜小平當然是識貨的,他喜歡蘑菇,但是,他們采摘了菌子,都是自己吃,有多,也送一送鄰居。
所以,他對菌子沒有王國平那種狂熱。
秦耕不同。
經曆過前世的人,吃,已經懂得什麽東西好吃,什麽東西平庸,前世最不缺的就是吃,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吃飽,還能吃好。
於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之後,人們對美食的品種追求就開始了,雞樅,過去幾毛錢一斤,現在幾百塊錢一斤,那種直接從山裏采摘,沒經過中間人倒手,直接進餐館的新鮮雞樅,一份可以賣到3000元!
秦耕前世做名醫,吃過的山珍海味實在是太多了,他就知道哪些好吃,哪些徒有虛名。
如果你問他,龍蝦與雞樅不可兼得,他會選擇誰?
毫無疑問,他一定是選擇雞樅。
這就是行家,這就是有閱曆的人。
現在,麵對這麽多的竹蓀不能弄回去,三個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秦耕把70斤品相最好的挑回去就心滿意足了,他不會在這上麵去賺錢,他隻需要滿足口福就行了,而滿足口福則是吃新鮮的!
“算了,再多,我們也挑不動了。”
秦耕自己采摘了大約70斤左右,多了也沒有太多的意思。
杜小平采摘了有80斤左右,他還壓實了,盡量的多采了一些。
王國平則死勁的壓了又壓,他試了試,再加就挑不動了,篾簍裏,隻怕有150斤。
150斤,他挑不動。
“走吧,今天收獲夠多了,今年吃的蘑菇都夠了。”杜小平說的是實話,把這些竹蓀曬幹了,每天吃一頓都能吃幾個月。
何況,每天吃,你會吃得想嘔!
杜小平和王國平家都不窮,生活都還可以,但是,同樣的缺一樣東西,食用油!
所以,菌子是不能天天吃的。
其實,杜小平采摘這麽多,純粹是見竹蓀太可愛了,好東西不搞回去太可惜了,而事實上,他現在單身一個,吃住都在醫院,采這麽多回去,也隻有一個辦法處理,那就是送人。
啟程了。
秦耕隻有70斤,很輕鬆。
王國平可就苦了,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挑起來,走了幾步,感覺很難,但他舍不得丟下,堅持往前走。
“王國平,不要貪多,我勸你,趕緊丟掉三分之一以上,你現在不丟,等會還是要丟的,你挑不動!”
秦耕笑著對王國平說。
“是的是的,王國平,聽秦耕的不會錯!”杜小平笑得是很幸災樂禍的,滿口的黃牙都暴露無遺。
王國平堅持了幾步,實在太沉了,停了下來,氣憤不已,抓起竹蓀就往外麵甩!
“還要丟一些!”秦耕提醒。
他又丟了一些。
“還要丟!還多了!”秦耕在監督。
“不!不再丟了!我死都要挑回去!”王國平一副毅然決然的樣子,似乎是英勇就義!
秦耕還想勸,還是太多了,至少還有130斤,挑下山,肯定是非常困難的。
當時,王國平不同意,再勸,他會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