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令得寧塵頗為驚愕,身為一名來自現代社會的人,竟有人向他下跪行叩首大禮,這在凡塵世界中實屬罕見。然而,在這個武道昌盛的修真王朝,若為求得一門傳承之技,便是身負重擔,俯首為畜亦無怨言。


    於是,馮木匠毫不猶豫地攜其長子一同跪倒:“孽子,還不快向尊師行大禮!”話音剛落,場上一片寂靜。


    楊、江兩位石雕宗匠立刻心領神會,雖然他們與木匠並非同門,但在工匠之道上卻也算半個同行。憶起此前請教馮木匠如何留在這裏時,對方曾信誓旦旦地說隻需踏實苦幹,如今見馮木匠竟厚顏無恥地拜入門牆,他們心中憤慨不已。此舉雖能使馮木匠留在此地,但他們又該如何是好?


    麵對這樣的狀況,楊、江二位宗匠終究未能抵擋住內心的衝動,仿效馮木匠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恩師,請接受弟子們的虔誠敬意,感謝恩師教導,弟子願以頭顱示敬!”他們的內心明白,若是寧塵確有過人之處,那磕幾個頭又有何妨?難道隻有馮木匠一人懂得尊師重道的道理嗎?


    寧塵不禁苦笑連連,眼前這幾個年近不惑的大漢向自己磕頭拜師,場麵實在是滑稽至極。然而環顧四周,村民們並無嘲笑之意,反而顯露出一股深深的豔羨與嫉妒之情,甚至有許多村民也似乎躍躍欲試,想要跟隨幾位匠人一同拜入寧塵門下。


    就連寧塵身邊的手下們,看到這一幕也是神色各異,畢竟作為徒弟的身份顯然要比作為寧塵的隨從更高貴。寧塵對此情景滿腹疑惑,他本體與轉世共計兩世人生,但始終未曾洞悉武道王朝中,習得一門足以維生立業之術究竟有多麽艱難。


    然而不論心中的疑惑如何翻湧,寧塵並未因此輕易答應收徒之事。即便那些匠人們皆以誠意相待,他也堅決拒絕。他自知,豈可隨意收徒,讓任何人都得以拜入門下?再者,他自身並未精通木匠和石匠這兩門技藝,縱然有心想教,也是力有未逮。


    “都起身吧,關於拜師一事不必再提,若我有所知之事,不妨相互切磋交流……”然而無論幾位匠人如何懇求哀告,寧塵態度始終堅定,樂意共探技藝之道,但卻堅決拒絕收徒。


    馮木匠怒火中燒,但這憤怒的對象並非寧塵,而是楊、江兩位石匠。這一切都因二人之舉而起,倘若非他們橫插一腳,或許小主人就已經答應收下自己為徒了!


    入門拜師未成,然而日常的修煉與守護之責依舊不可懈怠,為了能夠長久立足於臥龍穀,幾位工匠更是傾盡全力修煉與勞作。


    將粗大的樹幹放入磨礪靈石的凹槽之中,接踵而來的便是馮木匠的雕琢修煉之時。


    幾位煉石工匠寧夕並未讓他們空閑,皆令其去開采蘊含靈氣的大青石,因為寧夕打算將來在此建造一座鎮壓妖邪的靈水大陣。


    連日來,在馮木匠的提議之下,寧夕指示門下的弟子們砍伐了幾株巨木,去除枝頭與根須之後,將其運送至臥龍溪畔。


    如今馮木匠的任務便是將這些巨木鋸削成為修長的木板,橫置於嵌入靈石凹槽內的樹幹之上,並且需穩固如山,確保陣法的完整性。


    製作木板並非一日之功,需徐徐圖之,因此寧夕便不再在現場久候,隻是告誡馮木匠須警惕附近可能出現的妖獸之後,便帶領著手下的弟子們離去。


    見無更多修煉之事可觀,圍觀的村民們也隨之散去,唯有幾位對木工技藝抱有濃厚興趣的少年郎並未離去,不知是否存有習得秘技之意。


    實際上,寧夕內心對此樂見其成,無論何時何地,人才的價值都是至關重要的。更何況是人材稀缺的臥龍穀,倘若幾位工匠樂意傳授技藝,寧夕願出資挑選幾名村中子弟拜入門下,跟隨學習。


    但這事暫且不必急於一時,“欲速則不達”,寧夕深知此理,待到合適時機再行商議亦未嚐不可。


    回到家中,寧夕便開始照料那即將完成提純的赤靈砂糖。


    經過數日的精心提煉,砂糖已然褪去了雜質,僅剩下最後一小部分,預計再過半日便可徹底淨化完畢。


    此時此刻,寧夕的心中又泛起了向往外界的漣漪,長久居住在臥龍穀,對於外界的消息一無所知,這樣的境況實難忍受。


    次日清晨,天尚未破曉,寧夕已率手下十名弟子啟程外出。


    石頭和羅誌遠率領剩餘弟子留村值守,以防黑鬆嶺的邪祟趁虛而入,破壞村莊安寧,故而必須隨時防範有人潛入村落搗亂。


    沿途行走,幾位新加入的弟子既感緊張又覺興奮。


    他們早已耳聞道路之上危機四伏,既擔憂遭遇邪祟侵襲,又渴望一睹邪祟的真實麵目。


    帶著這般矛盾的心情,直至抵達清陽縣城西門外,一行人仍未見到一絲邪祟的氣息。


    寧夕早已察覺到新人們緊張不安的情緒,但並未言明,此乃修行必經之路,未經沙場磨礪的新弟子無法成長為真正的修士,即便晉升為資深弟子,戰鬥力也將大打折扣。


    見寧夕再度來訪,幾位把守城門的戍衛士兵暗自咬牙歎息,眼巴巴地看著這位財大氣粗的客人從眼前走過,卻無可奈何,心中那份難以言喻的憋屈簡直無法形容。


    幾個戍衛決定視若無睹,隨他去吧,隻要別觸怒他們就好。


    然而,寧夕卻主動上前搭話:“幾位兄台辛苦了,些許家常蒸製的靈麥饃饃,雖不值幾兩銀子,還請各位品嚐一二。”


    若是放在後世,拿幾個白饃當作禮品贈送他人,恐怕會被恥笑至極。但在大武朝,以白麵饅頭作為禮物可是頗有分量,足堪比擬後世一個三層奶油蛋糕的價值。


    戍衛接過饅頭,麵上不禁露出苦笑神色……


    原本可以換取修煉資源的機緣,如今卻化作幾個靈食饅頭,這般變故讓人內心猶如品嚐五味仙丹般複雜。


    生靈之貪婪,自古至今皆無不同,一旦習慣了以權謀私、掠奪寶物,一旦碰到如寧夕這般蘊含豐富機緣的存在,若不狠敲一筆,就如同失去了珍稀的靈石一般痛苦!


    幸而寧夕尚存幾分顏麵,至少還施舍些許靈食饅頭,不至於像那些鄙夷的權貴弟子一般,將他們這些修行艱辛的兵士當作戲耍的對象。


    然而,接下來寧夕的一番話,差點令幾位兵士氣得肝腸寸斷。


    “各位道友,下次恐怕就不會由我親自前來,而是換做我的幾位弟子前來交易,你們需仔細觀察,牢記他們的樣貌,下一次來訪之人可能是他們其中之一,切勿忘記。”


    幾位兵士心中暗罵不已!


    你自行前來也就罷了,竟還讓我們記住你門下如此多的弟子麵孔,莫非你以為你的那些弟子都是世間難得一見的大能者?我們要一一銘記其容貌?


    盡管幾個兵士滿腹牢騷,但他們不敢冒犯寧夕分毫,因為他們察覺到寧夕身上的威勢日益增強,那股威勢唯有他們在那些掌管一方治安、捉妖伏魔的大能人物身上才曾見識過,例如那位負責清陽境內的吳縣尉大人。


    經過幾番與兵士們的交流,寧夕便揮手示意,踏入城內,目標依然指向十字街上的獅子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潛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廷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廷昊並收藏寒門潛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