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春,本名王汝仁,乳名仁娃子。
清光緒十年(1884年)生於四川平昌長埡一戶農家。
話說那幼年時的王三春!真可謂天賦異稟,尤其記憶力驚人得很!想當年他於私塾求學之際,別的孩童尚需反複誦讀方能熟記之書,他卻隻需通讀一遍便可了然於心。
如此奇才,自然引得眾人驚歎連連。
不僅先生對其讚賞有加,就連鄉裏鄉親們也紛紛誇讚道:“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更有人預言說,以王三春之才學,將來定能考取功名,為官一方;屆時既可封妻蔭子,又能光耀門楣,實乃家族幸事也!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事與願違。
短短幾年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降臨到了王三春身上——他的父親毫無征兆地離開了人世。這一沉重打擊使得王家陷入了困境之中,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已經無法繼續承擔王三春上學的費用。
無奈之下,年僅十幾歲的王三春隻能輟學回家,幫助身體有恙且身有殘疾的母親一同務農,並操持起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
自小王三春便是個性格剛毅、爭強好勝之人,但如今父親早早離世,母親亦因身體原因對其疏於管教。再加上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秦巴一帶更是戰亂頻仍、滿目瘡痍。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各種卑劣行徑充斥其中:土匪猖獗肆虐,四處搶掠殺戮;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流離失所……
麵對這樣一個殘酷無情、弱肉強食的世道,王三春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的性格也因此越發孤僻怪異,平日裏沉默寡言,很少與他人交流。
1904年,王三春已經年滿20歲,家裏就尋思著給他找個婆娘 ,也算是成家立業了,後來經人介紹,與鄰村老實本分的農家姑娘楊氏結為夫妻。
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是混個肚兒圓勉強還是可以的 。
但生逢亂世,弱肉強食,虎狼當道,王家在當地也沒有什麽勢力,不免受人欺負。在其婚後不久,王三春就因爭田地和山林樹木與族長王宗林發生了衝突。20歲的王三春氣憤填膺,一時脾氣上來,衝上去打了王宗林兩拳。
王宗林這個人可真是不簡單!他不僅在官場和商場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還善於運用自己的手段和權謀,讓人們對他敬畏有加。再加上他還是一族之長,這就讓他更加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了。
他常常仗著自己的權勢,向百姓們強行索要財物,甚至霸占他們的田地和產業。
那些受到欺淩的人們雖然心中憤恨不平,但卻不敢有絲毫反抗,生怕遭到更嚴重的報複。
就這樣,王宗林漸漸成為了當地的一霸,人人都對他避而遠之。然而,盡管眾人敢怒不敢言,卻並不代表沒有人想要懲治這個惡貫滿盈的家夥。
王三春年輕氣盛,偏不吃這一套,公開與王宗林從罵嘴打架最後發展到要提刀動武。
當晚,有個堂叔勸他:“仁娃子,你哪搞得過王宗林嘛,你還是去官府告狀吧!”
誰能料到王三春竟然會哈哈大笑著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可是個亂世啊!所謂‘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別進來’!想要去懇求那些當官兒的?哼,那還不如求求我自己讓自己痛快點呢!”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嘲諷和不屑,似乎對這個世界已經看得無比透徹。
時間沒過多久,王三春和王宗林之間再度爆發激烈衝突。
怒不可遏的王三春竟然縱火焚燒了王宗林的好幾間牛圈和豬舍。
當熊熊大火燃燒之際,王三春還不忘對著四周的人們撂下狠話:“這次隻是給你們一點小小的警告而已,等老子下次再回來的時候,可不僅僅是放火這麽簡單了,老子還要大開殺戒呢!”
他的聲音充滿了暴戾與威脅,讓在場的每個人都不禁心生恐懼。
說罷頭也不回地鑽進了 了巴山,消失在茫茫叢林之中。
王三春踏上前往巴山的道路,這一路走來,他不是賭博就是抽煙,年輕時聽了惡魔張獻忠屠四川的故事,於是有樣學樣的結交些三朋四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邊逐漸聚攏起一幫臭味相投之人。
人多力量大,眾人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
經過一番討論後,他們認為成為一名“棒老二”(即土匪)才是最快活之事。這樣一來,便能盡情享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和大把分錢的生活!
大巴山地區森林茂密,自然環境複雜多變 ,然而這裏卻不乏那些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亡命之徒。
這些人以暴力為生,無視法律與道德的約束,過著肆無忌憚的日子。
而王三春及其兄弟們恰好看中了這種自由自在、無法無天的生活方式,決定投身其中。
他和幾十個同為職場新人的兄弟夥,為了搞到槍彈,就經常埋伏在林子裏麵觀察行人,以便相機行事。
這天傍晚機會總算來,這天晚上,一夥小股土匪隊伍在山下吃飽喝足,歪挎著槍從林子裏麵過路。
王三春等人定睛一看,心中了然,紛紛手持一根青杠木棒,悄然跟上。
這些個老土匪怎麽也不會料到,居然會有這麽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賊膽敢對他們動歪腦筋!
就在此時,樹林中猛然竄出十餘道黑影,如鬼魅般撲來。
俗話說得好:“打架最怕遇上愣頭青”!老手尚且需要斟酌權衡利弊得失,但這些初出茅廬的生瓜蛋子可不管那麽多,抄起棒子就是一頓猛揍,毫無顧忌!
果不其然,還不等這幾個土匪回過神兒來,王三春一夥人已經將粗壯如臂的木棒揮舞得虎虎生風,狠狠地朝那幾個土匪砸去。可憐這幾個土匪連槍都來不及舉起來,便被打倒在地。
順利搶到槍彈之後,王三春一行人立刻像腳底抹油似的鑽進了茂密的森林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初他招撫地痞流氓,懶漢惡棍五六個人,持大刀,梭標打劫過往客商,富戶,自上次他搞到幾支步槍(漢陽造)和幾發子彈後,如虎添翼。
隨後又搶了鎮公所,得槍支三支,子彈幾百發,有了槍的他,立馬招兵買馬,壯大自己,擴充地盤,訓練土匪,隊伍越聚越多,惡名遠揚,讓遠近客商聞風喪膽,繞道而行。
一個冬天,他率部下經過矛坪,見一美貌婦人,當著其丈夫的麵將其強奸,其丈夫怒起反抗,他讓手下土匪將其丈夫捆綁在柱上,親自操刀,活挖其心下酒取樂,其部下更加佩服他的膽量,這惡毒的操作,也鎮住了手下,讓手下見識了他的毒辣手段和殘暴的性格。
王三春不僅殺人不眨眼、更厲害的是手段非常殘酷。
春節期間,他的一個小老婆跟他說話時,把他的名字說成大春。王三春二話不說,一槍斃命,他的小老婆還沒有明白怎麽回事,就見閻王去了。
王三春在鎮上的旗杆,被風刮倒了。按王三春的規矩,倒旗必須殺人祭旗。王三春命令土匪,到鎮外村莊抓來一個地主家的兒子,站在旗杆下,被他舉槍射擊,殺死後用來祭旗。
王三春與匪徒飲酒取樂,王三春對手下說“今天我們換一種玩法:殺人飲酒。”
王三春命令下屬去抓了幾個供奉少的地主家人。在酒席場上,王三春一槍殺一人,接著喝一碗酒。六個人殺完了,王三春喝了六大碗酒,醉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王三春把當地大地主李百萬的女兒搶來,通知李百萬把500條槍、1000塊銀元、200套軍服送到匪窩,贖回女兒。
李百萬籌款花費時間多了幾天,王三春把樹幹頂部削尖,將李百萬女兒衣服全部脫光,將箭頭對準肛門直接捅進去。一直插到嘴巴,將樹幹彎曲,再把人彈出去。這就是王三春發明的一種叫做“坐椿”的刑法。
李百萬把槍、錢、軍服都備辦齊全送到匪窩,來贖人時,他女兒已被掩埋幾天了。
由於殺人手段過於殘忍,周邊地主土豪提到王三春,都是不寒而栗。
王三春不滿足於小打小鬧,曉得就憑這幾支槍在大巴山也成不了大氣候,遲早也得被人給吃掉。於是他們東奔西走到處打探消息,又得知土興場的民團有50多支槍。
但是憑自己手裏這幾支破槍,王三春等人哪敢搶民團。
但是讀過書的土匪就是厲害 ,王三春想到了智取。
這一天深夜時分,萬籟俱寂,他示意自己的同伴分別前往小村莊的兩端點燃了數枚威力巨大的鞭炮,並時不時地開槍射擊幾下。
隨後,王三春穩穩當當地站立於街道中央,吹起一陣尖銳刺耳的口哨聲後,扯著嗓子高聲呼喊道:“各位兄弟們,請稍安勿躁,暫時莫要動手動腳,待我前去同此地的團總好好談一談再做定奪。”
其實,他這番話原本就是講給那位團總聽的。
此時此刻,團總剛剛聽聞那陣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根本無從知曉敵方究竟帶來了多少兵馬和槍支彈藥。
麵對如此情形,團總驚慌失措,惶恐不安!
一得知有人前來主動提出“談判協商”,簡直喜出望外、求之不得啊,趕忙親自現身,表示非常樂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隻求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無虞。
就這樣,王三春輕而易舉地得到了五十餘支槍械。至此,那五十多個手持棍棒的“棒老二”兄弟們終於如願以償地被正式裝備成為全副武裝、荷槍實彈的凶悍匪徒。
1914年起,王三春就在四川北部的大小通江河及大巴山一帶山區,坐青山,把坳口,掌紅吃黑,坐地分贓 。秉持“”搶富不搶貧,搶遠不搶近\"的經營原則,迅速做大做強起來。
話說當年,王三春剛剛在大巴山落草為寇之時,年輕氣盛,野心勃勃。
那時候,他曾多次與巴中地區的軍閥鄭啟和發生衝突,皆因雙方實力懸殊太大,而每次都是以王三春落敗收場。
無奈之下,王三春隻得率領手下眾人輾轉至陝西省鎮巴縣一帶。這個為害鎮巴十餘年的川北土匪頭子竟還拉起了一支隊伍,給自己的匪部起了響當當的名字------鎮槐軍!
1927年------1928年,王三春夥同他的\"鎮槐軍\",在漢中的鎮巴、西鄉、南鄭、漢台區等縣區拉肥綁票、敲詐勒索、搶劫財物、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成為當時一大禍患。
國民政府實在沒有辦法給受害的百姓交代!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派張維璽率部進駐漢中剿匪,請纓出戰的手槍營是精銳,每人挎了長槍短槍各一支,背插一把大刀,上山死命追趕王三春土匪。
土匪察覺官軍隻有三百來人,以為總像往常那樣貪財惜命,一觸即潰。
王三春立即調來一千餘名匪徒,選了險要地形布下口袋陣,派出老婆女魔頭領一百餘名匪徒與官軍邊打邊退。
手槍營派出加強連一百五十人,攜帶三十挺機關槍,緊緊咬住匪徒,餘部埋伏在一箭之地的山坡上。
王三春以為官軍全部鑽進了口袋陣,指揮五百名悍匪紮住了口袋,不料埋伏的官軍從側後追殺上來,匪徒傷亡兩三百人;官軍內外夾擊,機槍打得像過年放鞭炮,又斃傷匪徒兩三百人,活捉匪營長以下二百餘人。王三春收集殘匪,苟延殘喘,假裝接受了楊虎城收編,列編四個團,女魔頭當個團長,王三春趁機自任司令,擴匪五千餘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便來到 1929 年,這一年對於王三春來說意義非凡。
他率眾流竄至鎮巴漁渡壩地後,王三春的隊伍逐漸壯大起來。
在這一年裏,四川軍閥劉存厚對陝南地區虎視眈眈,企圖將這塊肥沃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於是乎,他派遣了得力部下廖雨辰率領軍隊前往鎮巴,與當地守軍爭奪防線。
麵對來勢洶洶且實力強大的廖雨辰所部,王三春深知單憑自身力量難以抗衡。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采取以退為進之策,主動放棄防守陣地,以此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損失。
然而,時間來到 1930 年,局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廖雨辰所屬部隊遭遇馮玉祥、王誌遠等敵對勢力的聯合打擊,最終一敗塗地。
王三春抓住時機迅速集結隊伍,並向鎮守此地的廖雨辰的部下陳德三攻擊。
經過一番激戰過後,王三春成功驅逐了陳德三及其手下人馬。
至此以後,王三春便穩穩當當地坐鎮於鎮巴的廣大山村。
不久,他又率領土匪連夜攻打鎮巴縣城。鎮巴縣國民黨駐軍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王三春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竟然嚇得倉皇出逃!
王三春進城安撫百姓,從此他在鎮巴紮下了根。
安頓下來的王三春,發出布告,老百姓經商的經商,開店的開店,並約束部下:不準搶老百姓,奸淫婦女,違者殺頭,就這樣鎮巴在他的治理下還算太平。
隨後王三春在鎮巴開錢莊,鑄造銀元,販賣煙土,開大煙館,開賭場,妓院等,狂斂錢財,買軍火鞏固地盤,繼續招兵買馬,次年攻下萬源。
站穩腳跟後的王三春開始積極擴張勢力範圍:他一方麵廣泛招攬過去失散的舊部歸隊;另一方麵則大肆招募新兵入伍增強軍力。
同時,通過屯田墾荒廣積糧草,確保軍需供應無虞;此外還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征收稅款實現財務自主且無需上交朝廷;不僅如此,更是建立起銅幣鑄造局以及軍火製造廠,以便自行製造武器彈藥滿足戰備需求……
通過以上種種舉措使得其實力日益壯大,逐漸成為一方霸主雄踞於此。
當地國民黨政府眼見著他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如滾雪球般不斷擴張,心中不禁暗自焦急。
他們深知,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必將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
於是,經過一番緊急商議之後,決定將此事上報,希望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和指示。
接到報告後,陝西省國民政府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緊急派遣了當時陝南地區最高級別的軍事將領——直係軍閥第七師師長吳新田率領軍隊,前去鎮巴,實施第二次圍剿王三春\"鎮槐軍\"的行動。
清光緒十年(1884年)生於四川平昌長埡一戶農家。
話說那幼年時的王三春!真可謂天賦異稟,尤其記憶力驚人得很!想當年他於私塾求學之際,別的孩童尚需反複誦讀方能熟記之書,他卻隻需通讀一遍便可了然於心。
如此奇才,自然引得眾人驚歎連連。
不僅先生對其讚賞有加,就連鄉裏鄉親們也紛紛誇讚道:“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更有人預言說,以王三春之才學,將來定能考取功名,為官一方;屆時既可封妻蔭子,又能光耀門楣,實乃家族幸事也!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事與願違。
短短幾年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降臨到了王三春身上——他的父親毫無征兆地離開了人世。這一沉重打擊使得王家陷入了困境之中,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已經無法繼續承擔王三春上學的費用。
無奈之下,年僅十幾歲的王三春隻能輟學回家,幫助身體有恙且身有殘疾的母親一同務農,並操持起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
自小王三春便是個性格剛毅、爭強好勝之人,但如今父親早早離世,母親亦因身體原因對其疏於管教。再加上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秦巴一帶更是戰亂頻仍、滿目瘡痍。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各種卑劣行徑充斥其中:土匪猖獗肆虐,四處搶掠殺戮;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流離失所……
麵對這樣一個殘酷無情、弱肉強食的世道,王三春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的性格也因此越發孤僻怪異,平日裏沉默寡言,很少與他人交流。
1904年,王三春已經年滿20歲,家裏就尋思著給他找個婆娘 ,也算是成家立業了,後來經人介紹,與鄰村老實本分的農家姑娘楊氏結為夫妻。
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是混個肚兒圓勉強還是可以的 。
但生逢亂世,弱肉強食,虎狼當道,王家在當地也沒有什麽勢力,不免受人欺負。在其婚後不久,王三春就因爭田地和山林樹木與族長王宗林發生了衝突。20歲的王三春氣憤填膺,一時脾氣上來,衝上去打了王宗林兩拳。
王宗林這個人可真是不簡單!他不僅在官場和商場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還善於運用自己的手段和權謀,讓人們對他敬畏有加。再加上他還是一族之長,這就讓他更加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了。
他常常仗著自己的權勢,向百姓們強行索要財物,甚至霸占他們的田地和產業。
那些受到欺淩的人們雖然心中憤恨不平,但卻不敢有絲毫反抗,生怕遭到更嚴重的報複。
就這樣,王宗林漸漸成為了當地的一霸,人人都對他避而遠之。然而,盡管眾人敢怒不敢言,卻並不代表沒有人想要懲治這個惡貫滿盈的家夥。
王三春年輕氣盛,偏不吃這一套,公開與王宗林從罵嘴打架最後發展到要提刀動武。
當晚,有個堂叔勸他:“仁娃子,你哪搞得過王宗林嘛,你還是去官府告狀吧!”
誰能料到王三春竟然會哈哈大笑著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可是個亂世啊!所謂‘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別進來’!想要去懇求那些當官兒的?哼,那還不如求求我自己讓自己痛快點呢!”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嘲諷和不屑,似乎對這個世界已經看得無比透徹。
時間沒過多久,王三春和王宗林之間再度爆發激烈衝突。
怒不可遏的王三春竟然縱火焚燒了王宗林的好幾間牛圈和豬舍。
當熊熊大火燃燒之際,王三春還不忘對著四周的人們撂下狠話:“這次隻是給你們一點小小的警告而已,等老子下次再回來的時候,可不僅僅是放火這麽簡單了,老子還要大開殺戒呢!”
他的聲音充滿了暴戾與威脅,讓在場的每個人都不禁心生恐懼。
說罷頭也不回地鑽進了 了巴山,消失在茫茫叢林之中。
王三春踏上前往巴山的道路,這一路走來,他不是賭博就是抽煙,年輕時聽了惡魔張獻忠屠四川的故事,於是有樣學樣的結交些三朋四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邊逐漸聚攏起一幫臭味相投之人。
人多力量大,眾人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
經過一番討論後,他們認為成為一名“棒老二”(即土匪)才是最快活之事。這樣一來,便能盡情享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和大把分錢的生活!
大巴山地區森林茂密,自然環境複雜多變 ,然而這裏卻不乏那些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亡命之徒。
這些人以暴力為生,無視法律與道德的約束,過著肆無忌憚的日子。
而王三春及其兄弟們恰好看中了這種自由自在、無法無天的生活方式,決定投身其中。
他和幾十個同為職場新人的兄弟夥,為了搞到槍彈,就經常埋伏在林子裏麵觀察行人,以便相機行事。
這天傍晚機會總算來,這天晚上,一夥小股土匪隊伍在山下吃飽喝足,歪挎著槍從林子裏麵過路。
王三春等人定睛一看,心中了然,紛紛手持一根青杠木棒,悄然跟上。
這些個老土匪怎麽也不會料到,居然會有這麽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賊膽敢對他們動歪腦筋!
就在此時,樹林中猛然竄出十餘道黑影,如鬼魅般撲來。
俗話說得好:“打架最怕遇上愣頭青”!老手尚且需要斟酌權衡利弊得失,但這些初出茅廬的生瓜蛋子可不管那麽多,抄起棒子就是一頓猛揍,毫無顧忌!
果不其然,還不等這幾個土匪回過神兒來,王三春一夥人已經將粗壯如臂的木棒揮舞得虎虎生風,狠狠地朝那幾個土匪砸去。可憐這幾個土匪連槍都來不及舉起來,便被打倒在地。
順利搶到槍彈之後,王三春一行人立刻像腳底抹油似的鑽進了茂密的森林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初他招撫地痞流氓,懶漢惡棍五六個人,持大刀,梭標打劫過往客商,富戶,自上次他搞到幾支步槍(漢陽造)和幾發子彈後,如虎添翼。
隨後又搶了鎮公所,得槍支三支,子彈幾百發,有了槍的他,立馬招兵買馬,壯大自己,擴充地盤,訓練土匪,隊伍越聚越多,惡名遠揚,讓遠近客商聞風喪膽,繞道而行。
一個冬天,他率部下經過矛坪,見一美貌婦人,當著其丈夫的麵將其強奸,其丈夫怒起反抗,他讓手下土匪將其丈夫捆綁在柱上,親自操刀,活挖其心下酒取樂,其部下更加佩服他的膽量,這惡毒的操作,也鎮住了手下,讓手下見識了他的毒辣手段和殘暴的性格。
王三春不僅殺人不眨眼、更厲害的是手段非常殘酷。
春節期間,他的一個小老婆跟他說話時,把他的名字說成大春。王三春二話不說,一槍斃命,他的小老婆還沒有明白怎麽回事,就見閻王去了。
王三春在鎮上的旗杆,被風刮倒了。按王三春的規矩,倒旗必須殺人祭旗。王三春命令土匪,到鎮外村莊抓來一個地主家的兒子,站在旗杆下,被他舉槍射擊,殺死後用來祭旗。
王三春與匪徒飲酒取樂,王三春對手下說“今天我們換一種玩法:殺人飲酒。”
王三春命令下屬去抓了幾個供奉少的地主家人。在酒席場上,王三春一槍殺一人,接著喝一碗酒。六個人殺完了,王三春喝了六大碗酒,醉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王三春把當地大地主李百萬的女兒搶來,通知李百萬把500條槍、1000塊銀元、200套軍服送到匪窩,贖回女兒。
李百萬籌款花費時間多了幾天,王三春把樹幹頂部削尖,將李百萬女兒衣服全部脫光,將箭頭對準肛門直接捅進去。一直插到嘴巴,將樹幹彎曲,再把人彈出去。這就是王三春發明的一種叫做“坐椿”的刑法。
李百萬把槍、錢、軍服都備辦齊全送到匪窩,來贖人時,他女兒已被掩埋幾天了。
由於殺人手段過於殘忍,周邊地主土豪提到王三春,都是不寒而栗。
王三春不滿足於小打小鬧,曉得就憑這幾支槍在大巴山也成不了大氣候,遲早也得被人給吃掉。於是他們東奔西走到處打探消息,又得知土興場的民團有50多支槍。
但是憑自己手裏這幾支破槍,王三春等人哪敢搶民團。
但是讀過書的土匪就是厲害 ,王三春想到了智取。
這一天深夜時分,萬籟俱寂,他示意自己的同伴分別前往小村莊的兩端點燃了數枚威力巨大的鞭炮,並時不時地開槍射擊幾下。
隨後,王三春穩穩當當地站立於街道中央,吹起一陣尖銳刺耳的口哨聲後,扯著嗓子高聲呼喊道:“各位兄弟們,請稍安勿躁,暫時莫要動手動腳,待我前去同此地的團總好好談一談再做定奪。”
其實,他這番話原本就是講給那位團總聽的。
此時此刻,團總剛剛聽聞那陣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根本無從知曉敵方究竟帶來了多少兵馬和槍支彈藥。
麵對如此情形,團總驚慌失措,惶恐不安!
一得知有人前來主動提出“談判協商”,簡直喜出望外、求之不得啊,趕忙親自現身,表示非常樂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隻求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無虞。
就這樣,王三春輕而易舉地得到了五十餘支槍械。至此,那五十多個手持棍棒的“棒老二”兄弟們終於如願以償地被正式裝備成為全副武裝、荷槍實彈的凶悍匪徒。
1914年起,王三春就在四川北部的大小通江河及大巴山一帶山區,坐青山,把坳口,掌紅吃黑,坐地分贓 。秉持“”搶富不搶貧,搶遠不搶近\"的經營原則,迅速做大做強起來。
話說當年,王三春剛剛在大巴山落草為寇之時,年輕氣盛,野心勃勃。
那時候,他曾多次與巴中地區的軍閥鄭啟和發生衝突,皆因雙方實力懸殊太大,而每次都是以王三春落敗收場。
無奈之下,王三春隻得率領手下眾人輾轉至陝西省鎮巴縣一帶。這個為害鎮巴十餘年的川北土匪頭子竟還拉起了一支隊伍,給自己的匪部起了響當當的名字------鎮槐軍!
1927年------1928年,王三春夥同他的\"鎮槐軍\",在漢中的鎮巴、西鄉、南鄭、漢台區等縣區拉肥綁票、敲詐勒索、搶劫財物、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成為當時一大禍患。
國民政府實在沒有辦法給受害的百姓交代!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派張維璽率部進駐漢中剿匪,請纓出戰的手槍營是精銳,每人挎了長槍短槍各一支,背插一把大刀,上山死命追趕王三春土匪。
土匪察覺官軍隻有三百來人,以為總像往常那樣貪財惜命,一觸即潰。
王三春立即調來一千餘名匪徒,選了險要地形布下口袋陣,派出老婆女魔頭領一百餘名匪徒與官軍邊打邊退。
手槍營派出加強連一百五十人,攜帶三十挺機關槍,緊緊咬住匪徒,餘部埋伏在一箭之地的山坡上。
王三春以為官軍全部鑽進了口袋陣,指揮五百名悍匪紮住了口袋,不料埋伏的官軍從側後追殺上來,匪徒傷亡兩三百人;官軍內外夾擊,機槍打得像過年放鞭炮,又斃傷匪徒兩三百人,活捉匪營長以下二百餘人。王三春收集殘匪,苟延殘喘,假裝接受了楊虎城收編,列編四個團,女魔頭當個團長,王三春趁機自任司令,擴匪五千餘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便來到 1929 年,這一年對於王三春來說意義非凡。
他率眾流竄至鎮巴漁渡壩地後,王三春的隊伍逐漸壯大起來。
在這一年裏,四川軍閥劉存厚對陝南地區虎視眈眈,企圖將這塊肥沃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於是乎,他派遣了得力部下廖雨辰率領軍隊前往鎮巴,與當地守軍爭奪防線。
麵對來勢洶洶且實力強大的廖雨辰所部,王三春深知單憑自身力量難以抗衡。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采取以退為進之策,主動放棄防守陣地,以此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損失。
然而,時間來到 1930 年,局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廖雨辰所屬部隊遭遇馮玉祥、王誌遠等敵對勢力的聯合打擊,最終一敗塗地。
王三春抓住時機迅速集結隊伍,並向鎮守此地的廖雨辰的部下陳德三攻擊。
經過一番激戰過後,王三春成功驅逐了陳德三及其手下人馬。
至此以後,王三春便穩穩當當地坐鎮於鎮巴的廣大山村。
不久,他又率領土匪連夜攻打鎮巴縣城。鎮巴縣國民黨駐軍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王三春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竟然嚇得倉皇出逃!
王三春進城安撫百姓,從此他在鎮巴紮下了根。
安頓下來的王三春,發出布告,老百姓經商的經商,開店的開店,並約束部下:不準搶老百姓,奸淫婦女,違者殺頭,就這樣鎮巴在他的治理下還算太平。
隨後王三春在鎮巴開錢莊,鑄造銀元,販賣煙土,開大煙館,開賭場,妓院等,狂斂錢財,買軍火鞏固地盤,繼續招兵買馬,次年攻下萬源。
站穩腳跟後的王三春開始積極擴張勢力範圍:他一方麵廣泛招攬過去失散的舊部歸隊;另一方麵則大肆招募新兵入伍增強軍力。
同時,通過屯田墾荒廣積糧草,確保軍需供應無虞;此外還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征收稅款實現財務自主且無需上交朝廷;不僅如此,更是建立起銅幣鑄造局以及軍火製造廠,以便自行製造武器彈藥滿足戰備需求……
通過以上種種舉措使得其實力日益壯大,逐漸成為一方霸主雄踞於此。
當地國民黨政府眼見著他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如滾雪球般不斷擴張,心中不禁暗自焦急。
他們深知,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必將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
於是,經過一番緊急商議之後,決定將此事上報,希望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和指示。
接到報告後,陝西省國民政府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緊急派遣了當時陝南地區最高級別的軍事將領——直係軍閥第七師師長吳新田率領軍隊,前去鎮巴,實施第二次圍剿王三春\"鎮槐軍\"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