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禍害將死穴危害一一看清,牢牢記在心中,不敢麻痹疏忽。


    他還想再往下多看幾處死穴講解,但感覺他已耗費了許多時辰,便決定暫時不看死穴講解,以後有閑暇再看。


    他乃將書翻至有關人體竅門的講解。


    書中講道;竅乃內氣運行的關節孔洞,乃身心之機要,溝通天地之橋梁。《黃庭經》有雲:‘中有真人,衣朱衣,抱玉策,居丹田,呼吸廬間入帝鄉,此所言之‘丹田’,即為修行之初竅,乃藏精納氣之所。


    且竅者,非僅指有形之體穴,更含無形之神意。譬如‘心竅’,乃心靈之門戶,需心靜如水,方能洞察世間萬物之微妙。又如‘眼竅’,非但觀物,更需觀心,以慧眼識真偽,見性明理。


    道家修煉,講究天人合一,竅之開啟,實為內外相合,陰陽平衡之道。譬如修煉‘命門之竅’,需配合呼吸吐納,引天地之清氣入體,化凡胎為仙骨,及至飛升。


    竅者,與經絡穴位相聯,然其非穴位也。穴位者,僅能局域為用,而竅則通乎全體。夫竅者,內通髒腑,外應天地,其功之大,不可勝言。經絡者,氣血之通路也,穴位者,經絡之要衝也。然竅者,超越經絡穴位之限,貫通內外,協調周身。故竅之重要,不可不察也。


    竅之開辟修煉,其法有三:吐納、調息、導引。此三法必經“前三田”,即上、中、下三丹田;又過“後三關”,乃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更有“三竅”,曰陰竅、陽竅、中宮竅。合此九竅,方得竅之開辟修煉之妙法也。夫吐納者,納天地之清氣,吐體內之濁氣,以養其身;調息者,調呼吸之節奏,勻氣息之出入,以和其神;導引者,引氣血之運行,導經絡之通暢,以健其體。九竅相通,氣血周流,方能達修煉之境,成大道之果。


    何為三關?人之一身,骨節眾多,毛孔密布。後有三關,其名甚異。尾閭者,位於脊椎之下盡頭處,乃內腎之竅所通之處。自此關始,有一條髓路,號曰漕溪,亦名黃河。此路乃陽升之徑,直至兩肩夾骨相對之處,名曰夾脊。又上至腦,即為玉枕。此三關,乃人體之要隘,通於內外,關乎生死。


    尾閭關,其形如尾,居下而守。夾脊關,如夾脊之狀,中而持之。玉枕關,似玉之枕,上而護之。三關相連,如鐵鏈之環,緊密無間。其中髓路,如江河之流,貫通上下,滋養周身。陽氣循此路而上,如旭日東升,驅散陰霾,煥發生機。


    三關之重要,不言而喻。守之者,能強筋健骨,通經活絡;失之者,易氣血凝滯,百病叢生。故修煉者,必重三關,以通其道,達於至境。


    道家也稱“九竅”為:明堂、洞房、泥丸、氣府、鵲橋、重樓、鳩尾、絳宮、黃庭。


    明堂者,心之宮城,神之靈府。九竅之尊,萬化之始。靜則神凝,動則氣生,開闔之間,天地同頻。古之真人,修於此竅,以通神明,達於至道。


    於道家而言,明堂非但肉體之穴位,更是心靈之殿堂,是靈魂棲息之所在。它位於眉心之處,隱於無形,卻又聯通內外,是人與天地、宇宙溝通的橋梁。


    靜,乃明堂修煉之初階。修行者需尋一清幽之所,閉目凝神,意守眉心。此時,萬念俱灰,唯餘一息尚存,仿佛整個世界都隨之沉寂。於這無垠的靜謐中,心神逐漸凝聚,如同天光初露,照亮內心深處那片混沌之地。


    靜極思動,當心神凝聚至極致,一股微妙的能量便開始在明堂處湧動。這便是“氣”,道家修行之根本。氣生則血行,血行則神旺。修行者需順應這股自然之力,引導其遊走全身,疏通經絡,滋養五髒六腑。此動非外動,乃內氣之動,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明堂神能顯現的跡象。


    一旦修煉深入,修行者會逐漸感受到明堂的開闔之妙。開時,如門戶大開,吸納天地之精華,日月之光輝;闔時,則如閉關鎖國,內守精神,外拒邪魔。在這一開一闔之間,修行者與天地間的頻率逐漸同步,仿佛成為宇宙間一個微小的旋渦,既吸收著外界的滋養,又釋放著自身的能量,達到了與萬物共生的和諧之境。


    洞房,人的眉心向下兩寸之處為洞房,洞房者,心之所藏,神之所居,氣之所聚,乃修煉之要地,其內如虛空之廣,深邃莫測,又如明鏡之澈,纖塵不染。靜則萬籟俱寂,動則風雲變幻,皆由心造,非外物所能擾。


    其空者,非空無一物,而是指心境之廣闊無垠,能容天地萬物,卻又超脫於萬物之上。修行者需先以“空”心觀世界,方能洞察世間萬物之本源,領悟“道”之真諦。在洞房之內,一切雜念、欲望皆被滌蕩一空,唯餘一片清明,如同宇宙初開,萬物未生之前的那份純淨與寧靜。


    “靜”,則是洞房之境的又一精髓。靜非死寂,而是生機內斂,是動中之靜,靜中之動。修行者於靜中觀心,心靜則神遠,神遠則氣生,氣生則血行,血行則身健,身健則道成。


    修洞房者,必先煉氣凝神,以意導氣,循經而行,至心田而駐。久之,則氣滿神旺,洞房自開,光明內照,如日中天。


    泥丸,乃元神之居所,上通天罡,下接黃庭,藏先天一炁,育無量智慧。修煉至此,須意守靈台,使神光內斂,如月照幽潭,清輝遍灑,則泥丸自開,智慧如海,神通自生。


    泥丸位於眉心內三寸之處,藏神納氣,是修行者溝通天地、悟道成仙之關鍵。


    《黃庭內景經》中,記載著關於泥丸宮的詳細論述:“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發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


    泥丸宮,非實體之宮,卻勝似宮殿。它無形無相,卻包羅萬象,是心神所居之地,亦是智慧與靈感的源泉。


    閉目凝神,意守泥丸,人會感受到一股暖流自頭頂百會穴緩緩流入,如同春日細雨,滋潤心田。這便是天地之氣,與體內元氣交匯,滋養泥丸,開啟智慧之門。


    修煉泥丸,需內外兼修,心靜如水,方能明察秋毫。


    首先,需每日清晨,麵向東方,吸收第一縷紫氣東來,以鼻吸口呼,九次為一循環,引導清氣入泥丸。隨後,閉目冥想,想象泥丸宮內有一輪明月高懸,清輝灑滿,照亮心田,洗滌雜念。


    泥丸宮開啟,不僅可增強智慧,提升悟性,更能使人心境平和,百病不生。在修行路上,它是通往更高境界的基石,泥丸宮修煉至極致,可窺視天地奧秘,預知未來,甚至達到元神出竅,遨遊宇宙之境。


    然,修行之路漫漫其修遠兮,非一日之功可成。修煉此竅需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方能領悟此竅之道妙,成就無上大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情天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念過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念過往並收藏無情天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