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尖,海灘上任何味道鮮美的海貨都逃不過她的手掌。


    今天是中潮,海邊遺留的海貨不少。尤其是她選的這個位置,由於遠離村子,漁民們一般很少過來,老大一片海灘,就她一個人,沒人跟她搶,也太暢快了!


    海邊到處是大蟶子,小海螺,白蛤蜊,花蛤蜊,小螃蟹……


    好東西是不少,就是個頭有點小!


    這也難怪,北方的海邊不比南方,氣溫低,也真沒太大的貝類海貨。


    韓昭昭在一片泡在海水中的礁石群裏,還發現了一些鮑魚,都不大,差不多跟個杏似的,大約十幾個夠一斤重。


    看樣子從來沒人來摳過,鮑魚緊緊吸附在礁石上,應該生長的時間不短了。


    摳鮑魚她可是熟練工了,趁它不備,拿個鐵鉤子上去猛地一鉤,它還沒準備好吸緊肉嘟嘟的足,就從礁石上掉下來了!


    鮑魚可比其他貝類花蛤有營養,價值也相對高些,韓昭昭不嫌小,都給收了,最後在這附近一共摳了十來斤小鮑魚,夠她和老太太吃個十頓八頓的了。


    又轉悠著摳了半桶海蠣子,肚子餓了,進空間紅燒了一條梭魚,煮了一碗手擀麵,躺床上蒙頭睡午覺,下午她不想幹了,休息好準備晚上加夜班出海。


    她回味著梭魚的味道,也不知道是燒法不對還是咋滴,她真沒覺得梭魚有多好吃呢!


    刺多不說,也沒有傳說中那麽鮮呀,跟前世她在西沙群島海釣的石斑魚比,味道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兒。


    要說鮮嫩還是南海的石斑魚,要說鮮香,那就得說還數渤海帶魚啦。


    就中午做的梭魚,她感覺白瞎她那麽多好配料了。要知道,空間的油鹽醬醋可都是通過五星酒店的廚師朋友幫忙采購的,都是原料上乘,有製作工藝傳承的綠色純天然好東西。


    就是不知道,現在上哪去找有老手藝的師傅,這年代,丟失的傳承也很多。


    要不,等回到京城,抽時間找找那些禦廚傳人,據說,他們日常用的調味料大都是自己動手製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祖輩傳承下來的秘製配方。


    哎!就怕找到他們,這些人也會敝帚自珍,不願意外傳。


    封建意識嚴重殘存,很多人寧願手藝失傳,也不願教給別人。


    咱們老祖宗,創造出的好多珍貴的技藝就是這樣消失在漫漫曆史長河中的。


    就有那麽多敗家仔,創業無能,守業更無能,白白浪費了老祖宗們的心血!


    昨天晚上一夜沒睡,韓昭昭還沒整理清楚思路,就很快睡著了。


    等她一覺醒來,外麵天色早就已經黑透了。


    正值月末之際,天上沒有月亮,隻見滿天繁星點點。


    韓昭昭在白天看好的礁石邊深水區,放出了釣魚艇,啟動機器,在手有自己意識想習慣性的按響鳴笛鍵的最後一刻清醒過來。


    “啪”的一聲脆響,她左手打右手。哎呀媽呀,可不能鳴笛起航!


    這可不是後世,出港前要拉響汽笛。這要被人聽到了,還不得聲動十裏,附近幾個村子的人全被驚動了。


    鳴笛的不要,她應該悄悄的出海!


    韓昭昭小心翼翼的開船掉頭,找準方向,慢慢提速,向深海區駛去。


    這年代的海麵上一望無際,空蕩蕩的,肉眼看去,沒有一條船在夜間行駛作業。


    韓昭昭關了船上大部分的燈,隻留前大燈開著照亮前方的海麵。


    行駛了三個小時,她感覺距離海岸已經足夠遠了。


    就這年代一般的風帆船想來這裏,最少需要大約一天多的時間。


    應該安全了,韓昭昭找到一個小島,開船繞了一圈,沒有發現島上有燈光和人類痕跡。


    她觀察好了,決定就在這裏捕魚作業了!


    這裏的海水夠深,下網不太深的話,不會拖底刮網。這片海域背靠礁石島,背風溫暖,水下的魚類資源應該差不了。


    就是資源不好她也不怕,她有萬能的誘餌“空間水調製的餌料”打窩,隻要這片海域有魚,就不怕打不著魚!


    俗話說捕魚不打窩,收獲不會多!


    韓昭昭手握空間神器,四周無人,她絕對不會傻嗬嗬不用。


    韓昭昭停船下了錨,從空間提出窩料桶,舀了餌料就揚手撒進大海。


    “喂魚嘍,美味營養的空間靈食,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魚兒們都快快來吃!”


    一口氣撒了半桶下去,韓昭昭開始整理她的拖網。


    感覺時間到了,韓昭昭開始啟錨開船下網。


    半個小時後,她停下船等待。


    從空間取出塊鹵豬耳朵,切成細條,拍根黃瓜拌了,她給自己又加了個餐。


    吃完一盤子黃瓜拌豬耳朵,她準備收網。船上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捕魚工具,這都是韓昭昭前世發家後專門請人改裝定製的。


    自動卷揚機啟動,“嘎吱嘎吱”繩索被技緊,拖網被慢慢拉上甲板。


    一陣“劈劈啪啪”的魚尾拍水聲傳來,隨著魚網露出水麵,銀白色的魚在燈光下掙紮閃爍發光。


    啟動吊機,網兜脹鼓鼓的被吊在甲板上方,韓昭昭解開繩套,嘩啦一聲,小山似的海魚流淌出網兜。


    “嗬!是帶魚和鯧魚?”難怪白晃晃的呢,原來第一網是這兩種魚居多啊!


    真是大豐收了,這一網足足打上來三四千斤海魚,快要爆網了。


    她的拖網是定製的,專門用於她的釣魚艇,裝滿也不過五千斤的重量,其實前世她很少用拖網的。


    她最愛用的是竿釣和延繩釣,能釣到大魚,又不會把幼魚一網打盡。


    成本低,收益高,對海洋資源生態友好。


    可那是在南方海域,魚類多而雜,她每次出海捕魚都要精心挑選,以期達到利益最大化。


    現在在渤海海域就不適用,這裏基本上沒啥大型魚類,用拖網或粘網最合適。


    來不及挑揀,韓昭昭直接用帶漏齒的大塑料鍬把魚獲裝進魚箱,用小型叉車運進冷凍倉。


    而漏齒下篩選出的,就是其間摻雜的很多皮皮蝦和大對蝦小雜魚。


    韓昭昭把這些體積小的海貨,鏟進活水艙,怕它們養不活,活水艙裏放的都是空間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也曾是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也曾是村花並收藏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