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話一落。


    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


    不少官員更是眸露詫異。


    朱厚熜看向刑部尚書林俊:“大司寇,難道朕處理的不對嗎?”


    “陛下處理的甚是公正嚴明!”


    “楊維鈞悍然打死三條人命,被打死,乃死有餘辜。”


    “楊維聰帶著北直士子大鬧縣衙,威脅地方官衙,也的確犯大逆不道之罪,斬之亦不冤枉!”


    刑部尚書林俊昨日已經收到了大興縣衙呈報的關於楊維鈞打死人命的結案案狀。


    有被打死百姓的同伴做人證,和楊維鈞個人在開元寺寫下打死刁民阻止百姓借香山寺貸之告示做物證,林俊自己也不好否認。


    何況。


    天子要秉公處理,他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還要偏袒北直士子,也睜著眼說瞎話。


    他可以為北直士子說話,但不會為了北直士子,不顧自己在皇帝心裏的印象,在禦前做指鹿為馬的欺君之事。


    畢竟眼前的天子可不是軟弱之輩。


    朱厚熜對林俊的回答很滿意。


    所以。


    朱厚熜也就頷首吩咐道:“那就立即將那楊維聰明正典刑!”


    “今日凡是於禦前顛倒黑白,誹謗楊慎的,皆下詔獄,問明情由,是收了錢才這樣顛倒黑白,還是也存了奸邪之心?!”


    “真是讓朕失望的很!”


    “身為朝臣,如此不正,可謂是白讀了聖賢書!”


    朱厚熜這麽說後,起初彈劾楊慎的官員皆在這時跪了下來,哭喊道:


    “陛下開恩啊!”


    “退朝!”


    朱厚熜沒有多言,直接宣布了退朝。


    這些彈劾楊慎的官員也就都被下了詔獄。


    因為沒有立即上奏彈劾楊慎而逃過一劫的官員們則在慶幸之餘,也詫異不已地在散朝路上議論起來。


    “這是多好的機會,大臣們紛紛要求處死楊慎,可陛下居然沒有從大臣們之請,報複楊慎!”


    “陛下居然這麽追求公正,這是真的要做堯舜之君?”


    “陛下如此持正,雖是社稷之福,但如此難免以後約束縉紳太緊,不利人情之道啊!”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盡快辭官吧,以免到時候,有屍位素餐、畏縮庸陋之嫌。”


    “是啊!”


    “還得告知給楊編修他們,陛下太英明,宛若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對楊慎並不因私憤而借此機會殺之,反責彈劾他的官員不正。”


    “所以,他們應該趕緊偃旗息鼓,在底下別在串聯妄動,以免惹得天子龍顏大怒!”


    在一些官員如此議論的時候。


    楊維聰這裏正在自己家裏與一幹自家子弟,含淚站在自己父親楊和麵前。


    作為有名大儒的楊和則站在一凳子上,雙手握著繩子,說:


    “我本已疾病纏身,活著也是苟延殘喘度日。”


    “如今若能為楊家而死,為北直士族而死,是我榮幸,故爾等不用傷悲,當以此廣告人知,言是他楊慎逼死老夫!”


    “言是他楊慎諂媚權貴外戚,縱容權貴外戚奪利於民,以達到陛下禁止勳貴外戚放貸爭利、楊慎罷職下獄之目的!”


    楊維聰點首,哽咽道:“是!兒子謹記!”


    接著。


    楊和便毅然把脖頸套進了繩索裏,然後蹬掉了凳子,接著雙手就抓了起來,沒多久,就沒再抓,而咽了氣。


    隨後。


    楊維聰和楊維傑等就換了孝服,流著淚,抬著楊和的屍體,從原國子監司業楊和的書房走了出來。


    前來楊府吊唁楊維鈞的北直士子見此情景,皆大為驚愕。


    “這是怎麽回事?”


    原太仆寺少卿李綸之孫李虹見此不由得問道。


    “家父恨奸臣禍國,酷吏滅子,刁民訕謗,以至於從兄慘死,故趁人不注意,選擇了自縊,為的是以死明冤!有其遺書為證!”


    “鄙人決心抬屍都察院,請都察院諸禦史為家父做主,陳於聖上。”


    “我就不相信,郎朗乾坤,奸邪酷吏真能一手遮天!”


    楊維聰慷慨激昂地回答了起來。


    李虹聽後也義憤填膺起來:“大興典史楊慎依仗自己是太傅之子,操縱官場,苛待士紳,殘殺士子,如今甚至逼死大儒,我等豈能坐視,自當同去!”


    “同去!”


    “同去!”


    “同去!”


    ……


    本來,北直士族就不滿勳貴外戚降利息搶奪自己的利益,對楊慎打死士子的事也窩著火。


    如今因為大儒楊和的自縊,算是徹底點燃了北直士子的怒火。


    於是。


    許多北直士子都跟著楊家一起抬著楊和屍首往都察院走了來。


    “楊慎殘害士子,逼死大儒,請都察院為我等伸冤!”


    “楊慎殘害士子,逼死大儒,請都察院為我等伸冤!”


    ……


    左都禦史王纘和右都禦史李昆等見此皆大為驚詫。


    “大儒楊公被逼死了?”


    王纘還不禁因此問起李昆來。


    李昆道:“這事情可大了!楊公可是北方大儒啊!”


    “當速速告訴陛下知道!”


    王纘言道。


    李昆點首:“沒錯!”


    於是。


    兩人忙從都察院後門離開,往宮裏而去。


    且說。


    楊慎不久後也從任正賢這裏知道了這事。


    任正賢不由得在楊慎麵前踱步道:“升庵兄,這下可好了,北直士子現在給你安了一個逼死大儒的罪名啊!”


    “我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裏去,至少會得一個畏縮曲附你的罪名。”


    任正賢說著就垂頭喪氣地坐會在了椅子上:


    “早知道會這樣,我就不該出來當這個官!”


    “我去都察院看看!”


    楊慎聽後隻說了這麽一句。


    然後。


    他就麵沉似水地來了到都察院附近。


    楊慎也在到了都察院附近後,聽到了此起彼伏的痛斥他的聲音。


    這讓楊慎不由得咬緊了牙,眉頭也擰得很緊。


    他現在自然覺得特別委屈。


    委屈的是,明明他是在秉公執法,但這些北直士子卻都在罵他,罵他是酷吏,還罵他殘忍迂闊。


    但他沒有後悔,他相信天子不會白白讓他受委屈。


    “翰林編修楊維聰可在這裏?”


    這時。


    錦衣衛拿著駕貼來了這裏。


    楊維聰以為錦衣衛是來聽訴狀的,倒是頗為高興,就朝錦衣衛走了來,說道:“鄙人就是!公等可是來聽訴狀的,楊慎確實逼死了家父!”


    楊維聰說著正要抹眼淚,錦衣衛就把他扣押了起來。


    其中,一錦衣衛總旗說:“奉旨,楊維聰擅權幹擾地方政務,威脅地方官員,已同謀不軌,故按律處斬,即刻押赴刑場,明正典刑!”


    “跟我們走!”


    這總旗說後,就將手一揮。


    於是。


    兩錦衣衛校尉就粗暴地將楊維聰拖拽而走。


    楊維聰大為驚愕。


    “你們不能殺我!”


    “你們不能殺我!”


    “我是榜眼郎!”


    “我是翰林官!”


    “我是未來執政!”


    楊維聰一邊掙紮著,一邊大聲喊著。


    接著。


    楊維聰又大聲問道:“陛下為何不殺楊慎,為何要殺我!”


    “為何不殺楊慎!”


    “為何不殺楊慎!”


    “就因為他爹是楊廷和嗎?!”


    “為什麽?!”


    “我明白了,你們拿的是矯詔,你們拿的是矯詔,絕對是!”


    “朝中奸臣都在包庇楊慎!”


    楊維聰拚命喊著,直到被押到刑場後,他才沒有大喊,隻哭了起來:“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哢嚓!


    但很快。


    楊維聰就人頭落地。


    首級沒滾幾圈就血糊糊的。


    而在楊維聰被錦衣衛押走時,楊慎看見了這一幕。


    他不由得因此喜極而泣。


    他慶幸他沒有選擇錯。


    但跟著楊維聰一起來的北直士子們,在看見這一幕後,倒是大為驚愕。


    他們也沒想到會出現這麽一幕。


    楊維傑自己更是一時不知所措,自己從弟楊維聰被拿走,而自己現在還有必要抬著叔父的屍首在都察院喊冤嗎?


    北直士子李虹也對此很是詫異,他固然開始思考著這會不會意味著天子沒有因為大儒楊和之死而失去理智,但他還是不願意錯過大儒楊和被逼死的這麽一次機會。


    因為這次以建昌侯、壽寧侯、武定侯為首的一幫勳貴外戚放的低息貸,的確嚴重侵奪了他們北直士紳的利益,嚴重打破了他們和北直士紳之間剝削當地民眾的利益平衡!


    何況,李虹想到現在自己這些人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現在偃旗息鼓,也還是會被追究借大儒之死而鬧事的罪責。


    所以,李虹也就繼續號召起來。


    “楊公不能白死!”


    “楊編修剛才也沒有喊錯,陛下下旨殺他,當是矯詔,是奸臣賊子在假傳聖旨!”


    “我們要去爭,去武定侯府,去建昌侯府,去壽寧侯府,圍堵那些蒙蔽聖上、奪利於民的奸臣賊子!抬著大儒楊公的屍首去爭,楊公尚不畏死,我等亦不畏死也!”


    “也讓滿朝諸公看看,他們不敢與奸臣賊子爭,不代表天下所有士子都不敢!”


    “開弓沒有回頭箭,也讓陛下看看,人心是違拗不了的!”


    李虹這麽號召,許多北直士子因而跟著積極響應。


    “去爭!”


    “去爭!”


    這些北直士子也就先來了建昌侯府,大有要等張鶴齡一出來,就把張鶴齡直接打死的意思。


    朱厚熜很快也知道了這事。


    “荒唐!”


    “生員楊維傑被打死,是他自己犯罪,死有餘辜!”


    “他楊和憑什麽以死要挾朝廷,就憑他是大儒,就可以以死亂國家王法嗎?!”


    朱厚熜雷霆大怒,為此在一眾閣臣九卿麵前叱責起來。


    接著。


    朱厚熜又道:“還有,這關建昌侯什麽事,關壽寧侯、武定侯什麽事?那些北直士子憑什麽去鬧,就因為人家建昌侯、壽寧侯放了低息貸?他們自己不降息,關人家建昌侯、壽寧侯還有武定侯何事?”


    “陛下,臣以為,士怨沸騰,還是要盡快平息為妥!”


    大學士毛紀這時說了一句。


    朱厚熜嗬嗬一笑:“平息?好,朕下旨平息,朕隻能下旨以武力平息!將那些鬧事的北直士子皆以謀逆之罪,格殺之!”


    “順天府必須要順應天家規矩!”


    “就這樣擬旨!”


    閣臣九卿皆沉默了。


    但接著。


    禮部尚書毛澄道:“陛下,請三思,殺士不祥啊。”


    “陛下明鑒,秦因坑儒,二世而亡……”


    刑部尚書林俊也跟著勸道。


    但朱厚熜打斷了他的話:“太祖掀起南北榜案為何沒有讓大明二世而亡?”


    林俊一時語塞。


    但這時。


    “太後懿旨到!”


    一太監的聲音傳了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