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雖然朝臣為王瓊起複的事吸引了注意力,但天下縉紳對為他們說話的撫按被撤換還是在積極發聲的。


    湖廣巡按柴文就在緊跟著被換掉後,黃文升等湖廣鄉宦就立即來湖廣撫院請願,請巡撫舒晟為民上疏請旨留任巡按柴文。


    “你們的官爵功名已被革,按禮,該跪著見本院!”


    但在這時,湖廣巡撫舒晟告知了一個讓他們很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翰林出身的黃文升更是不敢相信地問道:“中丞所言當真?”


    “自然是真的!”


    “吏部和禮部下了革官爵功名文書到本院。”


    “夏稅已過,你們和你們家人的官爵功名皆已被褫奪!”


    舒晟說後。


    黃文升和在場的好幾個縉紳直接暈厥了過去。


    沒有暈過去的縉紳也呆滯在原地。


    其中,鄧墨就問著舒晟:“中丞,文書能否給我們看一下?”


    “跪下!”


    舒晟突然大喝一聲。


    鄧墨等隻得心不甘情不願地跪了下來。


    然後。


    舒晟才讓衙役把文書發到他們自己手裏,且道:“反正都要發給你們,現在就發了吧。”


    “記住,你們現在是庶民了,所以役錢是要交的。”


    舒晟接著還提醒了一句。


    而鄧墨這時在看見文書後則渾身一顫,然後問著舒晟:“中丞,能否代我們問問朝廷,我們現在繳齊,還能不能複我們的官爵功名?”


    “家中子弟考取功名也不容易啊!”


    “再說,好好的縉紳仕宦之家,突然變成了黔首,祖宗也無光啊!”


    鄧墨跪在地上哭訴了起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趕緊先把欠繳的繳起來,包括已經該繳的徭役錢!”


    “別等到朝廷下旨,讓你們家中子弟一輩子也不能再考功名,乃至三代都不能考。”


    舒晟嗬嗬冷笑後就說了起來。


    且說。


    同朝中,許多不支持對未如期繳足秋糧的縉紳革除官爵功名的官員一樣,天下縉紳們在知道朱厚熜讓步,下旨表示隻需繳足八成就可以不革官爵功名後,天下欠繳秋糧的縉紳們也的確如毛紀等所言,反而以為朱厚熜是不敢來硬的,不敢真的革了他們的官爵功名,很多也就沒把聖旨當回事。。


    但事實卻是,待到夏稅開征時,凡事沒有如期繳納秋糧的縉紳家中的官員士子,都被悉數革職削功名。


    吏部尚書王陽明就按照戶部報上來的欠繳秋糧的致仕官員名單,將這些人直接革官爵!


    禮部尚書吳一鵬這裏,也奉旨悉數將這些欠繳秋糧的士子革除功名。


    京師。


    “安磐,你已被削職為民,因四川巡按報,你家未如期繳足秋糧!”


    “這是吏部奉旨將你削職為民的文書。”


    “從現在起,你不能再待在皇城內,否則必以亂賊處置!”


    正積極進言說王瓊如何奸詐不能用的兵科左給事中安磐,就在六科廊,收到了自己被削職為民的文書。


    “不是,朝廷來真的嗎?!”


    安磐在看見吏部給自己削職為民的文書後,一臉愕然。


    “趕緊離開!”


    而皇城值守親衛在這時已經開始驅趕他。


    安磐隻得先出了皇城。


    而他一出皇城,安磐的弟弟安欽從禮部的方向跑了來,哭著道:


    “哥,我的舉人功名被革了!”


    “我整整考了五次鄉試才中啊,十五年的光陰啊,結果我又變成白身了!”


    “嗚嗚!”


    “都怪你,不讓我們繳足秋糧!”


    安欽隨即就蹲地哭了起來。


    安磐聽後也不由得後退了幾步,也一臉悵惘起來。


    他是真沒想到朝廷來真的。


    但朱厚熜不但是來真的,還對毛紀吩咐道:


    “傳旨,凡欠繳秋糧的縉紳若不能在七月之前補繳完成欠稅和新增的徭役錢,就永不準參加舉業,且押解來京,等候問罪!”


    ……


    ……


    “什麽!”


    “還不繳就要永不準科舉?”


    “朝廷明顯是來真的了,我們趕緊補繳吧,別真的連重新考都沒資格了!”


    被削了官爵功名的縉紳們在看見這旨意後徹底喪膽,且也真的人心惶惶起來。


    於是。


    在嘉靖三年的七月,去年秋糧和今年的夏稅,明麵上欠繳的縉紳皆已完成繳納,這讓朝廷去年的秋糧和今年夏稅收入合計折糧依舊達到了三千多萬石,而避免了歲入不足導致開支無著落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東萊金礦也在夏言如實奏報沒有礦盡後,而得以繼續開采。


    隻是與之前不同的是。


    東萊金礦作為直接由中央朝廷管理的礦場存在,就同遵化鐵廠等官辦工場一樣。


    在大議禮中有突出表現,與張璁、桂萼等一樣是真正帝黨成員的戶部員外郎霍韜,成了主管東萊礦場的第一任總管。


    在霍韜去東萊之前,東萊的礦工們正處於惴惴不安之中。


    因為有同情他們的東萊知州衙門的善良胥吏雜役,向他們透露了閩地豪右勾結官僚侵吞礦產,還要將他們發賣給西夷為奴的事。


    這讓他們因而非常不安,擔心有一天,朝廷真的讓他們去開墾荒田,而實際上卻被閩地豪右和貪官汙吏賣給西夷為奴。


    “我們在這裏雖然日子過得苦點,但好歹也有個家的樣子了,不少還成婚有了子女,可為什麽蒼天還要這麽對待我們?”


    “那些豪右貪官為什麽就這麽沒有良心,我們不少好歹也曾是他們一樣的士大夫,他們就半點憐憫之心都沒有嗎?!”


    被流放在這裏的徐階從兄徐璘,就因此在霍韜來到東萊的這一天,頗為憤慨地在一眾南直同鄉麵前控訴起來。


    徐璘一開始來東萊的時候,非常害怕,害怕自己會死在這裏,尤其是他在看見渺渺茫茫的大海後更是感到極度恐懼。


    等到他被押到了東萊金礦礦區後,更是夜夜以淚洗麵,晚上做夢都在喊要回江南,說這裏的日子好苦,挖礦好累,經常被砸到手,弄破皮,吃的也粗糙的很。


    但到了現在,他已經漸漸適應,甚至還和一來自昆山顧氏的女子成了平民夫妻。


    所以,當他知道他好不容易適應的礦工生活又要被打破,乃至要過上更慘的生活後,自是非常不能接受和不安。


    他的妻子顧氏更是抱著為他新生的嬰兒哭泣起來。


    徐璘在這麽說後,同被流放至此的顧履坦則跟著歎氣道:“這都是我們該承受的罪孽!誰讓我們自己先欺君欺國了呢?”


    說到這裏。


    顧履坦說著就站起身來道:“現在淪落為被流放戍邊的草芥之民,我才明白,說什麽也不該跟朝廷作對,因為這是違背天理的!所以,我們才會如今遇到這樣的劫難!”


    “存天理,滅人欲!”


    “雖然是從小就在學這朱子聖言,也從小就在念!”


    “可最終還是被人欲所迷,忘了忠君天理啊!”


    顧履坦說著就落下淚來。


    “說的好!”


    霍韜這時出現在了這些人麵前,一臉笑意。


    徐璘和顧履坦等不由得一驚,忙循聲看了過來,就身著五品官服的霍韜,正拿著火把,臉黑而身材瘦削,但兩眼卻是炯炯有神。


    “不知大老爺是?”


    徐璘這時先問了一句。


    “這是戶部的部郎霍老爺!來奉旨總管這裏的金礦,你們這些礦工還不趕緊跪下磕頭!”


    跟著霍韜一起來的金縣縣令郭詠這時吩咐了一聲。


    徐璘等大喜,忙跪了下來。


    徐璘甚至又主動問道:“敢問霍老爺,也就是說,我們不會被賣給西夷為奴了?”


    雖然金礦換了人,讓徐璘意識到可能閩地豪右劣紳和貪官汙吏想侵吞金礦的陰謀已經破產,但他還是擔心新來的官還是會為了撈取好處把他們賣給西夷為礦奴。


    “自然不會!陛下已有明旨,我等官僚要是走私人口,包括走私你們這些被流放的罪犯,就以通敵賣國罪論處!”


    霍韜回答道。


    “太好了!”


    “陛下仁恩如天,沒有完全不把我們當人!”


    徐璘和顧履坦不禁相視一笑。


    “另外,原東萊知州張綸等一眾貪官汙吏和豪右劣紳已因合夥欺瞞朝廷、暗通夷賊以謀不軌而被陛下處置!”


    霍韜說後就朝天拱手道:“吾皇聖明!已下旨以後由朝廷直派朝官負責東萊礦產,設礦場,你們以後皆是朝廷直管的礦工,所以,地方官衙將無權再管你們!望你們好好改造,爭取盡早完成任務,返回自己家鄉!”


    “我等謹記部郎教誨!”


    徐璘等忙笑著回了一句。


    接著。


    霍韜就問道:“誰是鬆山徐璘。”


    這時,徐璘答道:“罪人正是鬆山徐璘。”


    霍韜則從袖中拿出一封信來給徐璘:“令弟徐編修有信給你!”


    徐璘聽後大喜,忙接過信來,在看信後不由得淚流滿麵,道:“我還以為他們把忘了!”


    次日。


    東萊金礦就重新開始了采礦工作。


    徐璘等自是已熟能生巧,開采金礦的效率很高,而且他們在經曆差點連礦工都不能當的日子後,也不再排斥當礦工。


    不過讓徐璘等被流放沒想到的是,沒多久,他們這裏就來了許多新流放者,甚至大部分都是僧尼。


    徐璘因為徐階的關係,很得霍韜尊重,也就能夠常與霍韜說上話,便來問著霍韜:“部郎,為何又來了這麽多僧尼?”


    “湖廣那邊在推行新政,大滅佛寺!”


    “所以,流放的僧尼會比較多!”


    “正好,你去當這些僧尼的工頭,負責監管他們,一來看在徐編修的麵子上,二來你好歹進過學也管過人,到時候這些僧尼采的礦裏,你可以抽成交上來作為你要交的采礦額。”


    霍韜說道。


    徐璘自是感激不盡,且在接下來積極監督起這些僧尼來。


    “趕緊采!”


    “死禿驢,既然敢對抗新政,就該知道會有今日這樣的下場!”


    啪!


    一肥頭大耳的和尚在被徐璘抽了後,不得不在忍痛抽噎著的同時,加快了采礦的動作。


    不過,也因此,開采的速度加快了不少,每月運回內地的金礦數額大幅度增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