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大用聽後,怔了半晌。
他沒想到天子會提出這麽個法子。
這是十多歲少年能想到的嗎?
但穀大用也不敢反對,隻暗自下決心以後得老實些,對下也得和氣些,以免自己被人告黑狀,讓皇爺產生疑忌。
當然,穀大用覺得,還應該更加對上恭敬才是。
畢竟,這宮廷密告製度一推行,皇帝收拾他這樣的大太監,也更有理由了。
因為他這種在宮裏的老太監,難免會有些壞規矩的事,不可能真的清清白白。
所以,穀大用隻是拱手稱是,然後離開禦前照辦起來。
此製,一經傳開,內廷因而皆議論紛紛,但響應者也不少,而開始有人真的往各宮門處新設的密告匣,趁沒人的時候投密告。
時值嘉靖四年中旬。
朱厚熜的大明帝國最高統治層的重心依舊是圍繞著加強海上軍事實力的目的展開。
“工部尚書兼右都禦史張孚敬奏,清江浦、龍江、太平已奉旨造五千料以上大船六十二艘,兩千料以上大船一百零九艘!”
為此。
這一天,禦書房,內閣首輔費宏向朱厚熜奏報了造船的情況。
立在殿中的朱厚熜,聽後撫掌而笑:“甚好,沒想到造的這麽快!”
費宏回道:“據張孚敬在奏中說,這是因為天下承平太久,工匠日益滋生,很多都缺活幹,如今朝廷給工錢造船,而不像以往以役使的方式使工匠造船,故工匠們的造船積極性大為提高,前來受雇造船的工匠也就絡繹不絕。”
“造船造的快,那船政學堂的建設呢?”
“楊閣老可有章奏呈上?”
朱厚熜這時問道。
費宏這時回道:“楊閣老倒是有章奏呈上來。”
接著。
費宏又補充說道:“但按楊閣老所奏,船政學堂的招生倒是非常不順!”
“怎麽不順?”
朱厚熜皺眉回頭看向費宏問道。
費宏這時低首道:“回陛下,按照楊閣老所奏,沒人願意送子弟來船政學堂學習操船、造船諸船政。”
“楊閣老本欲是讓沿海衛所軍官子弟入校讀書,但他們當中,要麽因為家風不嚴,所以子弟多是不成器的紈絝,要麽家風嚴厲,卻隻肯讓子弟讀書舉業,以後做文官。”
“至於普通軍戶子弟,正丁除戍守外還得為地方官役使,餘丁則還要耕作,為衛所軍官役使,所以也無暇來船政學堂讀書。”
“民戶子弟更不必說,據楊閣老報,沿海民戶,富家子弟成器者,也皆隻肯舉業,不成器者,連最有前景的舉業都不肯走,何況是學船政。”
費宏詳細陳述了楊一清在辦船政學堂中遇到的問題後,朱厚熜就道:“朕知道,讓一個新事物落地會很難,所以朕才讓他這個大學士去行臨機專斷之權,小事立裁,大事也可以先行後奏,他奏上來的處置方式是什麽?”
費宏回道:“楊閣老選擇了招疍戶子弟為學員,對凡肯入船政學堂學習的疍戶子弟,免該戶魚課,允其改籍!”
“很好!”
“就應該這樣做!”
“這楊閣老果然是能臣啊!”
朱厚熜忍不住誇了楊一清一句,然後吩咐說:
“幹脆這樣,也不要改籍,直接廢賤籍製度!”
“讓這些疍戶可以登岸,造屋居住,力田務本,與齊民一同編列甲戶,勢豪土棍不得借端欺淩驅除;本來,這些疍戶也是屬於良民嘛!”
“對於入船政學堂和願意受募為新招水師軍士的疍戶,還可以在登岸後予以免本戶役和魚課,隻收田稅。”
“齊民也可以入船政學堂和受募加入水師,而在受募後也可以免本戶徭役。”
費宏頷首稱是。
而接著。
朱厚熜又問起了鈔關稅的情況。
王瓊做了匯報。
讓朱厚熜高興的是,鈔關稅因為漕運改製杜絕了夾帶和權貴豪紳中阻撓改製者被嚴格處置,的確在不斷增加。
這使得朱厚熜更加不心疼他剛才大發善心,對入船政學堂和加入水師者免役和免魚課的決定,所造成的財政損失。
因為大明發展到現在,由於大量疍戶不堪盤剝出逃之故,能從疍戶身上征收的魚課已經非常少。
所以,按照成化朝以後確定的魚課份額。
大明全國疍戶們,每年需要繳納的魚課,合計,按眼下嘉靖四年的物價,也就值五百多銀元。
故而,即便是所有疍戶都去船政學堂或者加入水師,對財政影響都不大。
至於其他戶籍百姓也去船政學堂和加入水師,跟著免役的福利,也影響不大。
因為這些百姓大部分都不通水性,也畏懼水上之事,乃至大部分光是第一關考核都通過不了。
當然,雖然大明朝廷每年征上來的魚課總額也就價值五百多銀元。
但落在每一位疍戶頭上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一是直接負責征收這些魚課的官吏,不可能就真的隻收這麽點,往往會變著法的多收多要。
二是大明百姓普遍缺錢,商業活動很少。
很多時候,一銀元對他們而言都是巨款。
乃至,有時候一文錢,百姓都需要用各種辦法才能換到,要不然,許多地方也不至於還在以征收實物為主。
所以,看上去朝廷征收的魚課不多,但實際落到每一個具體的疍戶身上,卻足以讓其損失慘重。
嚴重的,比如遇見貪官惡吏,甚至會傾家蕩產乃至賣兒鬻女才行。
要不然,也不會那麽多疍戶逃亡或投獻勢豪之家為奴婢。
要知道,在洪武朝光是魚課米(魚課的一種折色)就有兩千一百七十九石,但到成化朝,正經疍戶隻能交出兩百餘石魚課米。
可見,正經疍戶逃亡或投獻的情況,嚴重到了何種地步。
正因為此,加入船政學堂和水師的就免魚課,對普通疍戶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也能極大的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
何況,朱厚熜還下旨對加入船政學堂和水師的免役。
這也就更加具有吸引力了。
且說。
楊一清在福州操辦船政學堂時,的確一開始就遇到了招生難的問題。
在文貴武賤的大背景下,軍戶和民戶中的官宦之家,都沒誰願意把自家成器的子弟,送到船政學堂,將來畢業去當武官。
至於普通軍戶,不是逃亡就是在被奴役,自然也不會主動來船政學堂讀書,或者被地方官僚們放出來,去船政學堂讀書。
因天冷生病,而暫時返回福建養病的佛朗機人皮雷斯,得知此事後,因而大喜,而對與之交好的衛指揮使杜慶笑著說:“沒想到貴國連想辦一所船政學堂都辦不成!”
杜慶也起身道:“是啊,很多時候,老夫也聽心疼我們這位陛下的,他想強大水軍,可無奈整個天下都不願意配合,因為大家都更喜歡重文輕武的日子,不希望軍戶能翻身。”
“是嗎?”
“這是為什麽?”
同皮雷斯一起來杜家的費爾略這時問了一句。
“你們自是不知,我皇明軍戶分成正丁,餘丁,正丁戍守,餘丁屯田。”
“而軍戶皆是免役的。”
“但事實上卻變成了正丁要為地方官府役使,去承擔各類徭役,而餘丁則不但要屯田,還要受衛所內衛所軍官的役使。”
“如此,等於疏浚河道、衙前奔走的負擔基本上都是由軍戶承擔,包括本不該軍戶承擔的非衛所地區的徭役。”
“所以,陛下想提高軍戶地位,就意味著要把軍戶承擔的徭役,更多的轉到其他民戶頭上,其他民戶自然不會願意。”
“何況,除了大戶,其他民戶也都交了徭役錢。”
“所以,陛下想強軍,想加強水師,無異於癡人說夢!”
杜慶這時說著就笑了起來。
皮雷斯則道:“但據我所知,貴國因為如此盤剝軍戶,衛所軍戶也就早已逃亡大半,早在正統朝時,你們就有大臣說,天下軍戶已逃亡過半,所以,讓軍戶承擔各類徭役,事實上已經在逐步破產,而現在,許多地方的強勢官員,已經開始不得不開始催征徭役錢,去雇傭貧民做事。”
“話雖如此說,但隻要軍戶還沒有全部逃亡,那天下人就還是願意苦一苦軍戶,而不讓自己更吃虧!”
杜慶笑著說道。
皮雷斯頷首:“倒也是!”
隨後。
皮雷斯就又問著杜慶:“但貴國皇帝據聞不簡單,想來,他任命的這位創辦船政學堂的大臣也不會是簡單之人。”
“楊安寧的確非尋常人物!”
“但從官僚到縉紳,從縉紳到百姓,都不希望加強水師。”
“所以,我東南沿海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讓他辦起一座船政學堂來!因為這是民意,他楊安寧再厲害,也違抗不了民意!違抗民意而為之事,再費盡心血,也隻是水中撈月!”
杜慶頷首說後,就站起身來:“諸位,不妨與鄙人去福州城建好的船政學堂看看!看看是不是空空如也!”
杜慶害怕這些佛朗機人因為朝廷會加強水師而不願意再來貿易,而跟他們一起走私,也就費盡口舌地給皮雷斯等打氣。
皮雷斯聽後也有了些信心,便道:“那就去看看!”
於是,三人就在杜家仆從的跟隨下,到了剛以一座廢棄書院為基礎改建好的福州船政學堂。
但三人發現,福州船政學堂外的碼頭邊,卻是舟多如雲,塞滿了河道。
杜慶不由得將也在這裏跺腳觀看的一叫秦清的舉子喊住了,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還不是因為楊安寧讓疍戶派子弟來船政學堂報名入讀,表示凡入船政學堂的疍戶子弟,該戶永免魚課!”
“如此,福州附近的疍戶就蜂擁而入。”
“聽聞現在第一期學員已經招滿,現在在招預備第二期!”
秦清這時說了起來。
杜慶聽後當即失色,隨即勃然大怒:“豈有此理,拿官稅做人情,讓賤民學船政,難道還要讓賤民以後當水師官將嗎?!”
在大明疍戶一直被視為賤民。
因為按製,疍戶不能上岸居住,另外在科舉和做官上也有限製。
所以,杜慶會勃然失色。
他沒想到天子會提出這麽個法子。
這是十多歲少年能想到的嗎?
但穀大用也不敢反對,隻暗自下決心以後得老實些,對下也得和氣些,以免自己被人告黑狀,讓皇爺產生疑忌。
當然,穀大用覺得,還應該更加對上恭敬才是。
畢竟,這宮廷密告製度一推行,皇帝收拾他這樣的大太監,也更有理由了。
因為他這種在宮裏的老太監,難免會有些壞規矩的事,不可能真的清清白白。
所以,穀大用隻是拱手稱是,然後離開禦前照辦起來。
此製,一經傳開,內廷因而皆議論紛紛,但響應者也不少,而開始有人真的往各宮門處新設的密告匣,趁沒人的時候投密告。
時值嘉靖四年中旬。
朱厚熜的大明帝國最高統治層的重心依舊是圍繞著加強海上軍事實力的目的展開。
“工部尚書兼右都禦史張孚敬奏,清江浦、龍江、太平已奉旨造五千料以上大船六十二艘,兩千料以上大船一百零九艘!”
為此。
這一天,禦書房,內閣首輔費宏向朱厚熜奏報了造船的情況。
立在殿中的朱厚熜,聽後撫掌而笑:“甚好,沒想到造的這麽快!”
費宏回道:“據張孚敬在奏中說,這是因為天下承平太久,工匠日益滋生,很多都缺活幹,如今朝廷給工錢造船,而不像以往以役使的方式使工匠造船,故工匠們的造船積極性大為提高,前來受雇造船的工匠也就絡繹不絕。”
“造船造的快,那船政學堂的建設呢?”
“楊閣老可有章奏呈上?”
朱厚熜這時問道。
費宏這時回道:“楊閣老倒是有章奏呈上來。”
接著。
費宏又補充說道:“但按楊閣老所奏,船政學堂的招生倒是非常不順!”
“怎麽不順?”
朱厚熜皺眉回頭看向費宏問道。
費宏這時低首道:“回陛下,按照楊閣老所奏,沒人願意送子弟來船政學堂學習操船、造船諸船政。”
“楊閣老本欲是讓沿海衛所軍官子弟入校讀書,但他們當中,要麽因為家風不嚴,所以子弟多是不成器的紈絝,要麽家風嚴厲,卻隻肯讓子弟讀書舉業,以後做文官。”
“至於普通軍戶子弟,正丁除戍守外還得為地方官役使,餘丁則還要耕作,為衛所軍官役使,所以也無暇來船政學堂讀書。”
“民戶子弟更不必說,據楊閣老報,沿海民戶,富家子弟成器者,也皆隻肯舉業,不成器者,連最有前景的舉業都不肯走,何況是學船政。”
費宏詳細陳述了楊一清在辦船政學堂中遇到的問題後,朱厚熜就道:“朕知道,讓一個新事物落地會很難,所以朕才讓他這個大學士去行臨機專斷之權,小事立裁,大事也可以先行後奏,他奏上來的處置方式是什麽?”
費宏回道:“楊閣老選擇了招疍戶子弟為學員,對凡肯入船政學堂學習的疍戶子弟,免該戶魚課,允其改籍!”
“很好!”
“就應該這樣做!”
“這楊閣老果然是能臣啊!”
朱厚熜忍不住誇了楊一清一句,然後吩咐說:
“幹脆這樣,也不要改籍,直接廢賤籍製度!”
“讓這些疍戶可以登岸,造屋居住,力田務本,與齊民一同編列甲戶,勢豪土棍不得借端欺淩驅除;本來,這些疍戶也是屬於良民嘛!”
“對於入船政學堂和願意受募為新招水師軍士的疍戶,還可以在登岸後予以免本戶役和魚課,隻收田稅。”
“齊民也可以入船政學堂和受募加入水師,而在受募後也可以免本戶徭役。”
費宏頷首稱是。
而接著。
朱厚熜又問起了鈔關稅的情況。
王瓊做了匯報。
讓朱厚熜高興的是,鈔關稅因為漕運改製杜絕了夾帶和權貴豪紳中阻撓改製者被嚴格處置,的確在不斷增加。
這使得朱厚熜更加不心疼他剛才大發善心,對入船政學堂和加入水師者免役和免魚課的決定,所造成的財政損失。
因為大明發展到現在,由於大量疍戶不堪盤剝出逃之故,能從疍戶身上征收的魚課已經非常少。
所以,按照成化朝以後確定的魚課份額。
大明全國疍戶們,每年需要繳納的魚課,合計,按眼下嘉靖四年的物價,也就值五百多銀元。
故而,即便是所有疍戶都去船政學堂或者加入水師,對財政影響都不大。
至於其他戶籍百姓也去船政學堂和加入水師,跟著免役的福利,也影響不大。
因為這些百姓大部分都不通水性,也畏懼水上之事,乃至大部分光是第一關考核都通過不了。
當然,雖然大明朝廷每年征上來的魚課總額也就價值五百多銀元。
但落在每一位疍戶頭上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一是直接負責征收這些魚課的官吏,不可能就真的隻收這麽點,往往會變著法的多收多要。
二是大明百姓普遍缺錢,商業活動很少。
很多時候,一銀元對他們而言都是巨款。
乃至,有時候一文錢,百姓都需要用各種辦法才能換到,要不然,許多地方也不至於還在以征收實物為主。
所以,看上去朝廷征收的魚課不多,但實際落到每一個具體的疍戶身上,卻足以讓其損失慘重。
嚴重的,比如遇見貪官惡吏,甚至會傾家蕩產乃至賣兒鬻女才行。
要不然,也不會那麽多疍戶逃亡或投獻勢豪之家為奴婢。
要知道,在洪武朝光是魚課米(魚課的一種折色)就有兩千一百七十九石,但到成化朝,正經疍戶隻能交出兩百餘石魚課米。
可見,正經疍戶逃亡或投獻的情況,嚴重到了何種地步。
正因為此,加入船政學堂和水師的就免魚課,對普通疍戶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也能極大的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
何況,朱厚熜還下旨對加入船政學堂和水師的免役。
這也就更加具有吸引力了。
且說。
楊一清在福州操辦船政學堂時,的確一開始就遇到了招生難的問題。
在文貴武賤的大背景下,軍戶和民戶中的官宦之家,都沒誰願意把自家成器的子弟,送到船政學堂,將來畢業去當武官。
至於普通軍戶,不是逃亡就是在被奴役,自然也不會主動來船政學堂讀書,或者被地方官僚們放出來,去船政學堂讀書。
因天冷生病,而暫時返回福建養病的佛朗機人皮雷斯,得知此事後,因而大喜,而對與之交好的衛指揮使杜慶笑著說:“沒想到貴國連想辦一所船政學堂都辦不成!”
杜慶也起身道:“是啊,很多時候,老夫也聽心疼我們這位陛下的,他想強大水軍,可無奈整個天下都不願意配合,因為大家都更喜歡重文輕武的日子,不希望軍戶能翻身。”
“是嗎?”
“這是為什麽?”
同皮雷斯一起來杜家的費爾略這時問了一句。
“你們自是不知,我皇明軍戶分成正丁,餘丁,正丁戍守,餘丁屯田。”
“而軍戶皆是免役的。”
“但事實上卻變成了正丁要為地方官府役使,去承擔各類徭役,而餘丁則不但要屯田,還要受衛所內衛所軍官的役使。”
“如此,等於疏浚河道、衙前奔走的負擔基本上都是由軍戶承擔,包括本不該軍戶承擔的非衛所地區的徭役。”
“所以,陛下想提高軍戶地位,就意味著要把軍戶承擔的徭役,更多的轉到其他民戶頭上,其他民戶自然不會願意。”
“何況,除了大戶,其他民戶也都交了徭役錢。”
“所以,陛下想強軍,想加強水師,無異於癡人說夢!”
杜慶這時說著就笑了起來。
皮雷斯則道:“但據我所知,貴國因為如此盤剝軍戶,衛所軍戶也就早已逃亡大半,早在正統朝時,你們就有大臣說,天下軍戶已逃亡過半,所以,讓軍戶承擔各類徭役,事實上已經在逐步破產,而現在,許多地方的強勢官員,已經開始不得不開始催征徭役錢,去雇傭貧民做事。”
“話雖如此說,但隻要軍戶還沒有全部逃亡,那天下人就還是願意苦一苦軍戶,而不讓自己更吃虧!”
杜慶笑著說道。
皮雷斯頷首:“倒也是!”
隨後。
皮雷斯就又問著杜慶:“但貴國皇帝據聞不簡單,想來,他任命的這位創辦船政學堂的大臣也不會是簡單之人。”
“楊安寧的確非尋常人物!”
“但從官僚到縉紳,從縉紳到百姓,都不希望加強水師。”
“所以,我東南沿海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讓他辦起一座船政學堂來!因為這是民意,他楊安寧再厲害,也違抗不了民意!違抗民意而為之事,再費盡心血,也隻是水中撈月!”
杜慶頷首說後,就站起身來:“諸位,不妨與鄙人去福州城建好的船政學堂看看!看看是不是空空如也!”
杜慶害怕這些佛朗機人因為朝廷會加強水師而不願意再來貿易,而跟他們一起走私,也就費盡口舌地給皮雷斯等打氣。
皮雷斯聽後也有了些信心,便道:“那就去看看!”
於是,三人就在杜家仆從的跟隨下,到了剛以一座廢棄書院為基礎改建好的福州船政學堂。
但三人發現,福州船政學堂外的碼頭邊,卻是舟多如雲,塞滿了河道。
杜慶不由得將也在這裏跺腳觀看的一叫秦清的舉子喊住了,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還不是因為楊安寧讓疍戶派子弟來船政學堂報名入讀,表示凡入船政學堂的疍戶子弟,該戶永免魚課!”
“如此,福州附近的疍戶就蜂擁而入。”
“聽聞現在第一期學員已經招滿,現在在招預備第二期!”
秦清這時說了起來。
杜慶聽後當即失色,隨即勃然大怒:“豈有此理,拿官稅做人情,讓賤民學船政,難道還要讓賤民以後當水師官將嗎?!”
在大明疍戶一直被視為賤民。
因為按製,疍戶不能上岸居住,另外在科舉和做官上也有限製。
所以,杜慶會勃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