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僉憲出什麽神?”


    “怎麽,被嚇著了?現在後悔不去東洋,請旨還來得及。”


    張鏜走到霍韜麵前來,見他臉色發白,也就問了起來。


    霍韜因張鏜這麽問,也回過神來:“剛才那位是?”


    “別驚訝,他就不是我,是我宅居期間尋的與我模樣相似之人,然後適當易容整形,以求達到非經常相處之人難辨的境地。”


    “你和那些刺客都不怎麽見過我,自然難辨。”


    張鏜這時走到了霍韜麵前來說道。


    霍韜聽後頷首,隨後問道:“陛下呢?”


    “陛下曾與我朝夕相處數年,自然能辨別,除非我不說話,站在遠處,或許能騙他一會兒。”


    張鏜回道。


    霍韜則點了點頭:“緹帥還真是謹慎。”


    “不謹慎不行!”


    張鏜說後就把袖中拿出一皮質麵具來,戴著了臉上:“你剛才已經看過我模樣了,聽見我聲音了,所以,記住,接下來,你看到的我不一定是真的我,所以我說的話,不要輕信。”


    霍韜頓時睜大了眼。


    但霍韜想到張鏜負責的情報偵緝,需要一定的神秘性,也就沒有多問,隻說:“知道了!”


    於是。


    兩人這才上了他們的官船。


    而被打死的張鏜假扮者,則前來送別的張鏜家奴抬去了都察院。


    “可惡!”


    “這狗賊竟如此謹慎。”


    “他把我們清流害得那麽慘,沒殺掉他,真是大憾事!”


    彼時。


    城外一人流密集處,禦史梁世膘,不由得咬牙對同在這一帶酒館吃酒的同僚陳楨說了起來。


    陳楨道:“能殺了好,沒殺得了也沒事,想來也達到了嚇唬他們的目的。”


    “回去吧,待會就會有人來查了。”


    “我們再待在這裏不好,容易引起他們的懷疑。”


    梁世膘點了點頭,並說了幾句,然後就越過,停在酒館前拿著撥浪鼓吆喝賣炊餅的小商販,跟隨著人流徑直進了城。


    隨後,兩人就進了城。


    陳楨則在進城後,就對梁世膘說:“城外發生火銃響,那就說明官軍有登記在冊的火銃丟失,京師各衛各團神機營必會排查火銃是否有丟失,屆時自然會查到是誰丟失了火銃或者把火銃賣了,如此難免就要逼得陛下動帶兵的武勳了。”


    “這就要看,統管兵馬的武定侯,對陛下有多忠心了,反正查肯定是他來查,他查出是誰的人,他就要得罪誰。”


    “無論如何,要麽他武定侯得罪陛下,要麽得罪某一武勳,使武勳內部分裂!”


    “總歸是查不到我們頭上的!持火銃謀害的是死士,打完就自殺,除非他們鎮撫司能讓死人複活!”


    梁世膘笑說道。


    陳楨頷首,一想到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是他們沿海大戶出身的官僚贏,他就也不由得笑容滿麵起來。


    在兩人進城時,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的那搖著撥浪鼓的小販,則往鎮撫司走了來。


    且說,霍韜和張鏜兩人這邊,也已乘船南下。


    時值仲夏。


    雨水充沛,故南北運河皆水量充盈。


    南來北往的船隻也就不少。


    霍韜就看著兩岸後退的楊柳與絡繹不絕的船隻,發起呆來。


    他和張鏜雖然一同南下。


    但兩人畢竟不熟,又各自身份不一樣,便有意識的沒有過度套近乎。


    所以,到了船上後,張鏜隻在船艙內睡他的覺。


    而霍韜則到了甲板上,觀覽著周遭景物。


    讓霍韜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從漕運改製後,因為消滅了夾帶之弊,北上的民船也就多了不少。


    但這些民船大多打的都是“費”、“王”等官商家的旗號。


    明顯是因為漕運已徹底為幾家投誠天子的大家族所壟斷,即便是普通商賈,也不得不掛他們的旗號,才能免遭沿途官吏盤剝。


    霍韜知道,這相比於之前漕運商稅之利幾乎盡為沿河縉紳大戶所奪而言,已是進步。


    而現在,這些官商能夠壟斷漕運,那是因為在戶部買了資格的,都是皇帝信得過的家族在做這些官商的靠山。


    如此,除非皇帝不收這些官商的錢,這些官商為了保住資格,自會老老實實交稅,老老實實給朝廷分紅。


    對於底層商戶百姓而言,也隻需交一筆運費給官商就行,而不用再擔心北上出售貨物,會被沿途權貴豪紳設卡盤剝。


    如此,自然也能讓底層商戶百姓省了不少成本,而可以把貨物價格降低,讓北地百姓享受到低廉的物價,進而利於北方底層軍民百姓的穩定。


    但是霍韜隻是喟歎的是,他生得太晚,沒有能在天子這樣改的時候就位居高官,而有資格配合皇帝改革,有資格成為官商。


    畢竟這樣的機會有時候百年都難得尋見一次。


    很多時候,錯過了就會永遠的錯過。


    霍韜也不知道將來還有沒有機會。


    而越往南走,霍韜發現運河上的船就越多,幾乎到了稍不注意就會撞船的地步,乃至能看見旁邊船上的人的模樣。


    砰!


    等到他和張鏜的船過境臨清鈔關時,更是聽見一聲巨響。


    霍韜不由得循聲看去,卻見一箭矢正釘在他和張鏜所乘官船的船窗木梁上。


    一直護在霍韜身邊的兵卒見此立即把霍韜圍了起來。


    霍韜則喝退了這些兵卒,隻讓人把那隻箭取了下來。


    他之所以毫不慌張,是因為他發現那箭上帶有一份信。


    他由此知道,對方沒有想暗殺他,當然也暗殺不了他,畢竟他和張鏜上船後,就一直更加小心謹慎,基本上出船艙都是讓人陪同左右,時刻觀察周圍情況才出來的。


    而霍韜在拿到信後,就展開看了起來。


    張鏜也因為聽到聲音走了來,問道:“信上寫什麽了?”


    “隻寫了家父的姓名和家慈的姓氏,以及二老的生辰,還有我子女的乳名和生辰八字。”


    霍韜沉著臉回道。


    張鏜聽後恍然大悟,且因此一拳砸在了欄杆上:


    “真卑鄙!這是在拿你的家人為要挾!”


    “沒錯,他們這是不希望我們去東洋!”


    霍韜此時略帶不安地說了一句,而心也冷了一大截,早已沒了想讓自己家族將來也跟費、王、張這等家族一樣爭榮誇耀的心思。


    對他而言,家人要是都沒了,求富貴還有什麽意思呢。


    “他們應該是希望你裝病,拒絕去東洋,或者配合他們,把巡視東洋這事弄黃!”


    張鏜說道。


    霍韜頷首:“應該是!”


    接著。


    霍韜苦笑起來:“我之前奉旨與張永嘉談話,還因天子隻求中興大業於外,而覺得天子不敢變法過於怯懦,現在想想,其實天子即便想求治於外,也是萬般艱難的,天下奸邪之人,是連陛下從外麵尋找興盛之道都是不準的!他們隻想聯合外夷,上製君父,下壓黎庶。”


    “你說的沒錯。”


    “但我覺得他們可能隻是嚇唬嚇唬你,不是真的要動你家人!”


    “因為你跟我不一樣,你畢竟是文官,他們這樣做實在是太壞規矩了,之前他們謀害張永嘉、王陽明的教訓已經夠大了!”


    “他們應該明白,文官之間如果也這麽不講下限,隻會讓文官之間內訌更嚴重,而隻會更利於陛下壓製士權。”


    “反而是像我這樣的天子近臣,可以直接刺殺,而毫不顧忌王法,畢竟錦衣衛與你們文官不是一體的。”


    張鏜這時替霍韜分析起來。


    霍韜頷首:“緹帥說的沒錯,但即便是嚇唬也意味深長啊!就怕他們沒你說的那麽理智,而真的拿了我家人為人質,且要看我接下來的表現!”


    張鏜聽後也擰起眉頭來,他的確不能打包票。


    而待兩人到了揚州,準備上岸去館驛歇息時,就有便衣錦衣衛來找了張鏜,說朱三(陸炳)要見霍韜,還給了霍韜一封信。


    霍韜忙接過信來,然後就看見信上有個小手印。


    霍韜頓時喜笑顏開:“這是犬子的手印,他手上有一顆痣,這手印上也有一顆,而且是一樣的位置。”


    “看來,你們錦衣衛早就把我家人保護起來了!”


    “這個朱三,皇爺到底給他布置了什麽任務,他怎麽什麽都在管?”


    張鏜則笑著說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