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清等禦書房大臣算是聽明白了,天子這是要讓寒門士子徹底成為官場主力!


    因為他們不得不承認,天子給吏部的這些福利,對驕奢淫逸慣了的巨族子弟而言,自然毫無吸引力,但對寒門士子而言,卻是足夠讓他們安心做事,對朝廷感激涕零。


    畢竟衣食住行都解決了,高級官僚還能得幾個伺候照顧自己的官聘仆人。


    這對需求不高的寒門士子或者立誌做清官的士大夫而言,自然也就不會因為不再有貪墨大量捐納錢的機會而懊惱。


    朱厚熜這裏接下來就讓內閣大臣和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在文華殿會議一下,具體每年給吏部多少公使錢。


    而吏部尚書趙璜知道這事後自然是感歎皇恩浩蕩。


    他當然覺得皇恩浩蕩!


    因為他是吏部尚書,這筆錢怎麽花的權力在他手裏。


    這也就意味著,吏部的官員想要獲得多少好處,以後得看他的眼色,自然也就更利於他管吏部。


    而這跟吏部之前可不一樣。


    之前吏部的捐納銀到底是多少,尚書並不清楚。


    因為捐納銀雖然有明價,但實際上捐官的人要想得到這個官,暗地裏還得給官吏們好處。


    文選司的官吏自然是直接收好處的,他們收了多少好處,尚書侍郎都不清楚。


    隻是文選司的官吏會按照常例給尚書侍郎孝敬。


    所以,尚書侍郎這些吏部堂官能拿多少錢,有時候還得看底下官吏的臉色。


    隻要底下官吏的臉色不想進步,不給他們錢,他們也沒有辦法。


    畢竟是灰色收入的錢,見不得光,他們也不能明著批評說這些底下官吏不給他們送好處了。


    現在,錢從上麵來,自然就利於趙璜這個吏部尚書在自己吏部集權。


    不過,趙璜這個吏部尚書也隻能拿這錢來保障自己的權力,而不能私吞。


    因為這錢是國庫撥的,是要過賬的,怎麽花的,花了多少,都得有明細。


    所以,趙璜隻能決定怎麽花,不能全部吞走。


    但無論如何,這對於皇帝而言,是利於中央集權的。


    他可以更加輕鬆的通過操控吏部尚書來操控吏部了。


    吏部尚書趙璜自然恨不得多要一點公使錢,為此,把吏部各種花銷都往高了報,連廁紙的開銷都多報了一倍。


    可負責度支總司的王鏊與戶部尚書席書都把朝廷的錢看得很緊,在文華殿會議時,硬是逼著趙璜把公使錢減到七十萬銀元。


    即便如此,這個數字還是超過往年朝廷的捐納事例收入。


    因為朝廷每年捐納事例收入近五十萬銀元。


    不過,這隻是明麵上的捐納收入。


    實際上產生的貪腐收入比這明麵上交給朝廷的要多得多。


    就算按照萬曆時期,太監收礦稅改成文官收礦稅,而最後隻給朝廷交兩成的比例來算,那實際上產生的貪腐收入也有兩百五十萬銀元左右。


    現在朝廷停了每年近五十萬銀元收入的捐納銀,又多花了七十萬,雖說增大了財政支出達近一百二十萬,但卻杜絕了兩百五十萬銀元規模的貪腐市場。


    當趙璜拿到這七十萬銀元的公使錢,且表示是天子要給吏部諸官解決衣食住行的困難才撥這筆錢後,在吏部做觀政進士的傅漢臣等寒門士子高興的不行。


    傅漢臣是今年才中的進士,分到吏部觀政,是因為他科甲排名停靠前,在二甲排名前三十。


    但他家境並不優越,家中接受投獻所得的租子還得用來養家和回饋救濟族人,所以他隻能靠微薄的俸祿獎掖金過日子,租住在會館最差的房子裏,吃穿都是非常簡陋,如今因為到年底還不得不靠賒欠米油過日子,每天到部衙也隻能走路,買不到馬,也雇不起轎夫。


    當然,即便如此,他還是比普通人好過得多,畢竟他每頓還是能吃飽飯的,且每天都能吃頓肉。


    可現在,朝廷解決他的衣食住行問題,他自然就可以把自己俸祿獎掖金用到別的消費上,比如可以買些書,買些畫什麽的,或者買幾個丫鬟仆人伺候自己,乃至存下來也是不錯的。


    所以,這對初進官場的傅漢臣等寒門士子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為此不由得感慨皇恩浩蕩,連幹活都積極了不少,尤其是在知道這每年公使錢花不完的還會作為額外補貼金或獎掖金發下來,都恨不得回家也為朝廷公務加班,以求讓上麵看見他們多麽勤勉,而不會把事情拖到臨時要到限期時才完成不說,還會提前完成。


    為了更好的使用這筆公使錢,吏部尚書趙璜也請得旨意在吏部設立了公使局,增設一名主事管理此局,且由一名觀政進士協管。


    於是。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嘉靖二年的觀政進士魏良弼被授予為公使局主事,而傅漢臣也因為在鄭、沈二人自殺時,他沒有跟著大鬧,也就吏部尚書趙璜點為協管。


    兩人接下來便直接受趙璜的領導,而負責起這七十萬銀元的花費來。


    可謂官小差肥。


    但兩人作為初進官場的年輕人,也不敢亂來,自然就老老實實地真的在離吏部不遠的外城尋找起可以買下來開發的空地來。


    如今大明外城初建,所以還有不少空地,隻是這些空地不少都已有主,都是非富即貴的主,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官地。


    因為朱厚熜即位之處清理京畿莊田,迫使不少權貴縉紳還了不少侵占的官地。


    而且由於要造外城的緣故,規劃為城內的不少官地,也就沒有分給新來的流民作為耕地,而是留為官地,以作將來規劃使用。


    吏部位於麵向正陽門方向的千步廊左側,所以,魏良弼和傅漢臣就在正陽門和崇文門之間的外城區域,崇文門西河沿一帶選了一塊空地,作為將來吏部官員集中官邸區。


    然後,他們又代表吏部找了眼下承擔城內工程建設之一的玉田伯家來承擔了這項工程的建設。


    而玉田伯家,也就是嘉靖的母家,也就在這沒多久後就帶著自家養著的工程隊來這裏夯地基、砌磚架木。


    玉田伯蔣輪作為嘉靖的堂舅,自然不怕吏部拖欠工錢。


    當然,吏部也不怕玉田伯工程造假或者漫天要價,畢竟吏部掌握著稽勳和驗封以及考功等權力,而且,文官們也不是普通百姓,不會吃了外戚的虧就不敢向皇帝鬧。


    所以,傅漢臣等在看見大量民工在玉田伯家人組織下,風風火火地為自己吏部建造集中居住的宅邸時,隻有滿眼的期待與感激。


    他期待的是,將來自己住進去後,可以不用再承擔房租,而且還能更大更方便的居住空間;而他感激的則是,天子會如此體恤他們這些低階下臣,花重金保障他們的生活,他覺得他要是還因此做對不起朝廷的事,那就真是連人也不要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