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在庭說後就沉默了。
這些年,大明官場洗牌的頻率很高。
所以,他這種嘉靖元年恩科中第的年輕進士,才隻入仕途六年,就成為了左給事中。
可也因為他年輕,入官場不久,所以對宗室問題的了解程度也就還不夠深。
當他親自看見,宗室這個群體存在的問題時,也就感到非常震驚。
堂堂輔國將軍之子,居然因為文官體係的腐敗,四十歲還未成婚。
韓在庭雖然隻看到冰山一角,但聰慧的他,已能猜到,全國各地的宗室子弟肯定也會這樣,也能猜到如今宗室們會有多痛恨文官,痛恨朝廷,乃至對天子本人而有多大的怨言。
何況,在他的眼前,除了這位輔國將軍之子朱安江外,還有許多宗室子弟看上去麵黃肌瘦、衣衫襤褸。
這讓韓在庭意識到,當年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能成勢,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兩藩王有野心,或許也因為府中大多宗室子弟也對朝廷有怨言。
“記錄在案!”
韓在庭對跟著自己一起來協助自己做事的觀政進士吩咐了一聲。
接著,韓在庭就又問起其他宗室情況來。
而南陵王朱睦楧皆一一回答著,也將周王這一支的宗室中未登玉牒未賜婚的宗室子弟都叫了來。
韓在庭都一一讓隨行的觀政進士記錄著。
在記錄過程中,韓在庭也漸漸產生了另一種驚奇之感。
那就是,周王府的宗室子弟也太多了!
這讓他不由得感歎或許別的地方宗室也不會少。
“陛下果為明君聖主啊!所察所慮之深遠,我等不及也!”
他在這一刻,算是徹底理解天子為何要改革宗室,為何要給宗室禁令鬆綁,為何要在這之前竭力於富國之道。
在這之前,沒有親眼目睹這些宗室現狀的時候,他隻聽別人說宗室問題確實存在,給財政造成了很大壓力,但沒有切身的體會。
他有時候也不理解,天子為何如此勵精圖治,而毫無懈怠苟安之心。
直到現在,當他切身看見活生生的許多宗室如乞丐饑民一般站在他麵前時,他才真實感受到,太平盛世之下,大亂的危機早就埋伏下了。
他覺得,從外藩入京的當今天子,或許不僅僅是看到了二十萬流民,也早就看見了宗室的許多嚴重問題。
所以,韓在庭在這個時候就不禁感慨了一句。
在深入一線考察後,他就發自內心地開始覺得,當今天子是真有先見之明,比自己這些人看得遠。
但也因此……
韓在庭不由得替天子憂慮起另一個問題來,那就是,天子在讓他們核查到宗室的真實情況,讓所有宗室子弟遇到的不公都被擺到明麵上,也讓朝廷明麵上的宗室數量暴增到實際數額後,朝廷該怎麽應對這一切帶來的龐大財政開支?
是清丈以厘清田稅丁錢?
還是繼續去海外開發礦山與通商市場?
韓在庭覺得自己作為給事中,有為朝廷提出國策建議的職能,有必要想想這個問題。
但現在的他還沒有心思想。
許多宗室子弟等著他重新記錄,重新審核。
之前的官僚係統,從禮部到布政司,再到府州縣,積壓了太多的不實奏報需要他去核實。
所以這些天,他是忙得焦頭爛額,連睡覺做夢都是在核查宗室情況。
但韓在庭的忙碌是有意義的。
雖然,他隻是代表天子來核查開封府周府的宗室情況,但周府的宗室們已經因此感受到了當今天子帶來的暖意,而都歡欣鼓舞不已。
周府宗室朱安河就在看見韓在庭認真核查宗室情況時,而含淚對自己十一歲的兒子朱睦說:
“兒啊,你這次總算可以上玉牒,讓天下人不得不承認你是天家的人了。”
朱睦聽後也頗為興奮地問:“這麽說,我就不是天家不要的野孩子了?”
朱睦在周府所開王府私學讀書的時候,因為沒有上玉牒的緣故,故而也常被同齡宗室子弟中的頑劣不堪者奚落嘲笑為天家不要的野孩子。
所以,朱睦對此也很是在意。
畢竟鄙視鏈無處不在,而且,很多時候,掌權者的不作為和官僚的腐敗,就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即明明本身應該是這一類事件的受害者,卻往往最會因為這事,而被局外的人鄙視奚落和趁機欺辱。
“你從來都不是什麽野孩子!”
朱安河對朱睦說了一句,就摸了摸他的頭。
而朱睦聽後卻是不由得用打著布丁的衣襟袖口抹起眼角來。
朱安江這裏也高興不已地對自己哥哥朱安河說:“兄長,這是不是意味著我總算可以有自己的夫人了?”
朱安河笑著點了點頭。
周王朱睦見到許多宗室子弟灑淚與韓在庭帶著一幹觀政進士從各宗室子弟的柴門中進出的情景,也不禁含笑對南陵王朱睦楧感歎說:
“果然還是出自外藩的天子,才會理解我們這些天潢貴胄的艱難啊!而不惜一切代價地要解決我們的問題。”
“這才是真正的仁君聖主,比那些士大夫口中稱讚的仁君聖主好到不知到哪裏去!”
“大明有這樣的君主,才能真正的中興!”
朱睦接著又不由得多言了一句。
朱睦楧忙勸道:“王兄慎言!雖然您說的沒錯,但事關諸先帝聖德,還是隻感念現在天子的皇恩就好!”
“承蒙王弟相勸,孤又唐突了。”
朱睦訕笑起來。
這時,開封府一做過翰林編修的縉紳張永振突然來拜見了朱睦,而主動乞求說:“還請殿下代開封上下士民向撫院陳情,請朝廷撤兵開禁,如今開封府被大兵封鎖,商貨不通,生者不能訪親,死者不能歸葬,人人因而惶恐不安,實在不是愛護百姓之道呀!”
“雖然宗藩有反映本國民政之責,但是這件事本因還是欽差遇害,實同叛亂所致,我不好插言,何況這叛亂還是因為你們官紳不想讓我們宗室日子好過,我更沒有義務替你們說情了,新來的巡撫嚴嵩要怎麽做與孤無關!”
朱睦嗬嗬一笑後,就沒有給張永振這個麵子,隻說道:“我們宗室隻應該配合朝廷。”
“所以,我們不但不會為你們陳情,還會主動嚴加管教子弟,而會提前出錢糧奉旨設宗學,把子弟們都拘束在宗學裏,配合朝廷進行宗室改革,不讓他們為你們指使而去為難官府。”
朱睦接著又笑著回答起來。
這些年,大明官場洗牌的頻率很高。
所以,他這種嘉靖元年恩科中第的年輕進士,才隻入仕途六年,就成為了左給事中。
可也因為他年輕,入官場不久,所以對宗室問題的了解程度也就還不夠深。
當他親自看見,宗室這個群體存在的問題時,也就感到非常震驚。
堂堂輔國將軍之子,居然因為文官體係的腐敗,四十歲還未成婚。
韓在庭雖然隻看到冰山一角,但聰慧的他,已能猜到,全國各地的宗室子弟肯定也會這樣,也能猜到如今宗室們會有多痛恨文官,痛恨朝廷,乃至對天子本人而有多大的怨言。
何況,在他的眼前,除了這位輔國將軍之子朱安江外,還有許多宗室子弟看上去麵黃肌瘦、衣衫襤褸。
這讓韓在庭意識到,當年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能成勢,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兩藩王有野心,或許也因為府中大多宗室子弟也對朝廷有怨言。
“記錄在案!”
韓在庭對跟著自己一起來協助自己做事的觀政進士吩咐了一聲。
接著,韓在庭就又問起其他宗室情況來。
而南陵王朱睦楧皆一一回答著,也將周王這一支的宗室中未登玉牒未賜婚的宗室子弟都叫了來。
韓在庭都一一讓隨行的觀政進士記錄著。
在記錄過程中,韓在庭也漸漸產生了另一種驚奇之感。
那就是,周王府的宗室子弟也太多了!
這讓他不由得感歎或許別的地方宗室也不會少。
“陛下果為明君聖主啊!所察所慮之深遠,我等不及也!”
他在這一刻,算是徹底理解天子為何要改革宗室,為何要給宗室禁令鬆綁,為何要在這之前竭力於富國之道。
在這之前,沒有親眼目睹這些宗室現狀的時候,他隻聽別人說宗室問題確實存在,給財政造成了很大壓力,但沒有切身的體會。
他有時候也不理解,天子為何如此勵精圖治,而毫無懈怠苟安之心。
直到現在,當他切身看見活生生的許多宗室如乞丐饑民一般站在他麵前時,他才真實感受到,太平盛世之下,大亂的危機早就埋伏下了。
他覺得,從外藩入京的當今天子,或許不僅僅是看到了二十萬流民,也早就看見了宗室的許多嚴重問題。
所以,韓在庭在這個時候就不禁感慨了一句。
在深入一線考察後,他就發自內心地開始覺得,當今天子是真有先見之明,比自己這些人看得遠。
但也因此……
韓在庭不由得替天子憂慮起另一個問題來,那就是,天子在讓他們核查到宗室的真實情況,讓所有宗室子弟遇到的不公都被擺到明麵上,也讓朝廷明麵上的宗室數量暴增到實際數額後,朝廷該怎麽應對這一切帶來的龐大財政開支?
是清丈以厘清田稅丁錢?
還是繼續去海外開發礦山與通商市場?
韓在庭覺得自己作為給事中,有為朝廷提出國策建議的職能,有必要想想這個問題。
但現在的他還沒有心思想。
許多宗室子弟等著他重新記錄,重新審核。
之前的官僚係統,從禮部到布政司,再到府州縣,積壓了太多的不實奏報需要他去核實。
所以這些天,他是忙得焦頭爛額,連睡覺做夢都是在核查宗室情況。
但韓在庭的忙碌是有意義的。
雖然,他隻是代表天子來核查開封府周府的宗室情況,但周府的宗室們已經因此感受到了當今天子帶來的暖意,而都歡欣鼓舞不已。
周府宗室朱安河就在看見韓在庭認真核查宗室情況時,而含淚對自己十一歲的兒子朱睦說:
“兒啊,你這次總算可以上玉牒,讓天下人不得不承認你是天家的人了。”
朱睦聽後也頗為興奮地問:“這麽說,我就不是天家不要的野孩子了?”
朱睦在周府所開王府私學讀書的時候,因為沒有上玉牒的緣故,故而也常被同齡宗室子弟中的頑劣不堪者奚落嘲笑為天家不要的野孩子。
所以,朱睦對此也很是在意。
畢竟鄙視鏈無處不在,而且,很多時候,掌權者的不作為和官僚的腐敗,就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即明明本身應該是這一類事件的受害者,卻往往最會因為這事,而被局外的人鄙視奚落和趁機欺辱。
“你從來都不是什麽野孩子!”
朱安河對朱睦說了一句,就摸了摸他的頭。
而朱睦聽後卻是不由得用打著布丁的衣襟袖口抹起眼角來。
朱安江這裏也高興不已地對自己哥哥朱安河說:“兄長,這是不是意味著我總算可以有自己的夫人了?”
朱安河笑著點了點頭。
周王朱睦見到許多宗室子弟灑淚與韓在庭帶著一幹觀政進士從各宗室子弟的柴門中進出的情景,也不禁含笑對南陵王朱睦楧感歎說:
“果然還是出自外藩的天子,才會理解我們這些天潢貴胄的艱難啊!而不惜一切代價地要解決我們的問題。”
“這才是真正的仁君聖主,比那些士大夫口中稱讚的仁君聖主好到不知到哪裏去!”
“大明有這樣的君主,才能真正的中興!”
朱睦接著又不由得多言了一句。
朱睦楧忙勸道:“王兄慎言!雖然您說的沒錯,但事關諸先帝聖德,還是隻感念現在天子的皇恩就好!”
“承蒙王弟相勸,孤又唐突了。”
朱睦訕笑起來。
這時,開封府一做過翰林編修的縉紳張永振突然來拜見了朱睦,而主動乞求說:“還請殿下代開封上下士民向撫院陳情,請朝廷撤兵開禁,如今開封府被大兵封鎖,商貨不通,生者不能訪親,死者不能歸葬,人人因而惶恐不安,實在不是愛護百姓之道呀!”
“雖然宗藩有反映本國民政之責,但是這件事本因還是欽差遇害,實同叛亂所致,我不好插言,何況這叛亂還是因為你們官紳不想讓我們宗室日子好過,我更沒有義務替你們說情了,新來的巡撫嚴嵩要怎麽做與孤無關!”
朱睦嗬嗬一笑後,就沒有給張永振這個麵子,隻說道:“我們宗室隻應該配合朝廷。”
“所以,我們不但不會為你們陳情,還會主動嚴加管教子弟,而會提前出錢糧奉旨設宗學,把子弟們都拘束在宗學裏,配合朝廷進行宗室改革,不讓他們為你們指使而去為難官府。”
朱睦接著又笑著回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