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振咬緊了兩腮,睜著雙目,沒有說話。


    最後,他隻是離開了王府。


    在王府外等候情況的縉紳富戶們忙走上前來問:“周王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現在他們宗室是真跟陛下同氣連枝了!”


    “我們現在是真的在劫難逃啊!”


    張永振說著,就突然厲聲喝問著在場的開封府縉紳富戶:


    “你們到底是誰做了害欽差的事!為何敢做不敢出來承認?!”


    “害得家鄉父老跟著受罪,子弟前途受影響,商貨交易受影響,連各家各戶還得多交丁錢,將來還要被君父區別對待!”


    張永振這麽喝問後,有人沉默,有人開始辯解。


    而他也沒有再多問,隻一臉懊喪地回了家。


    且說。


    周圍朱睦這裏,的確開始主動約束宗室子弟不要趁機受人指使而生事,還真的提前出錢糧奉旨設宗學。


    而嚴嵩這邊也先等來了負責查欽差遇害案的欽差專員。


    負責查此案的欽差分別是,刑部郎中徐廷用(湖廣醴陵人,軍籍)、大理寺丞高濟(揚州江都人,軍籍)與禦史錢榮(常州無錫人,軍籍)。


    這些人奉旨配合嚴嵩調查此案。


    嚴嵩則因此將這人召集到了自己撫院後衙,問道:“查這案,你們有沒有什麽具體的想法?”


    三人互相看了看。


    接著。


    徐廷用先言道:“這事最難的就是沒有眉目可查,說是徐翰林在銅瓦廂遇了匪,可是銅瓦廂的流賊,到底有沒有幕後與之勾結的縉紳大戶,這些縉紳大戶又是誰,一時還真就難以查詢到。”


    “正如徐部郎所言,陛下的目的肯定也不隻是說處置幾個流賊就行了,幾個流賊能知道前任欽差徐翰林的行蹤,還能知道他身邊護衛的數量,乃至能拿出足夠的火器與甲胄來,沒有縉紳富戶在暗中幫助是不可能的,所以陛下要我們查,肯定也是要我們查出背後的縉紳大戶。”


    “可開封府的縉紳大戶那麽多,一一排查的話,就會耗時很久,耗時一久,即便陛下沒有不滿,底下的大臣也會不滿,尤其是這些縉紳大戶在朝中的人,肯定會借機彈劾我們無能,說我們這麽久都查不出真凶,害得朝廷大軍一直駐紮在開封,而耗損越來越多的軍糧,也因為商路一直不通、而使民怨加劇。”


    禦史錢榮也跟著說道。


    大理寺丞高濟則主動問著嚴嵩:“不知撫院可有何高見。”


    “以本院看,陛下讓我等查欽差遇害案,不是說真的隻是讓我們查出害欽差的幕後主使,而是讓我們得借此機會,代天子讓開封府的縉紳大戶知道守規矩!同時讓後麵的欽差敢於繼續為朝廷認真做事,後者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嚴嵩說到這裏,就看了三人一眼。


    三人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接著。


    嚴嵩就又說道:“所以,我們與其絞盡腦汁去查幕後主使,不如借機收拾開封府所有不守規矩的縉紳大戶!”


    “不論能不能查出幕後主使,都要消滅所有不聽話的縉紳大戶,要麽幕後主使主動站出來自己承認,要麽就因為別的事被處置,畢竟敢這麽做的縉紳大戶,那就不會隻有謀害欽差這一樁罪,敢犯上者必然敢欺下!”


    “那撫院的意思是?”


    高濟再次問道。


    嚴嵩看向三人:“要向天子學習,發動百姓,鼓勵百姓告狀,不從欽差遇害這案子入手,從百姓被侵田、被奪命、被敲詐勒索等案子入手。”


    “撫院高明!”


    三人忙稱讚了一句。


    嚴嵩笑了笑道:“這不算什麽,都是陛下聖明,讓我這庸陋之人也拾了些智慧!”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張榜鼓勵百姓來向我們告狀,以查緝陷害欽差之反賊為名!”


    “但百姓多老實懶怠者,不關自己的事,他們往往不願意伸張;甚至哪怕關乎自己的事,也往往會選擇隱忍,總之,不到讓他活不下去無立錐之地時,他連罵都不願意罵一句,一則怕被報複,二則忙於生計無精力,所以一般不肯來告狀,畢竟,告狀不一定沒好處不說,還很可能有更大的損失。”


    “因而,我們得利誘!”


    “這樣,凡來告狀者,無論是為自己告還是為他人告,不論查實後是不是誣告,皆賞銀十元,所涉及贓罰之事,所罰沒之銀,同舉報反賊例,分贓罰之財一半!”


    嚴嵩說到這裏,三人不由得麵麵相覷,隨即都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巡撫想的辦法太毒了!


    完全就是摸透了人性的貪婪,而照著縉紳大戶的死穴去!


    所以,三人皆表示讚同,而在接下來同嚴嵩一起這樣做,隻是一個勁就逢人誇巡撫嚴嵩高明,教會了他們怎麽查這種無頭公案!


    為此。


    河南巡撫嚴嵩和這三位欽差,就在接下來,以審查謀害欽差之反賊為由,張榜有償鼓勵百姓告狀。


    百姓中固然大多數是沉默的或者有顧慮的。


    但的確有不怕事且貪婪成性的百姓。


    於是。


    嚴嵩這裏剛張榜不久,就有一叫曹滿倉的熱心群眾,積極地向嚴嵩遞了狀子,說是要告本地縉紳鄭瓊吃絕戶、造謠逼死了小戶東氏的寡婦湯氏,還讓開封府戶房典吏把東氏的田歸到了他自己名下。


    嚴嵩聽後立即派兵把開封府戶房和架閣庫與鄭家包圍,結果經查證發現,鄭家的確侵吞了東氏的田,也把東氏的家產全部用抄沒入官的名義抄沒到了自己家裏,而寡婦湯氏自縊前也曾擬狀紙告過鄭家家奴造謠。


    嚴嵩便以此為由,定鄭家逼死烈婦、壞朝廷風俗、侵吞民田如同匪寇,實為叛賊為由,將縉紳鄭瓊以叛賊之罪,同代表三法司的欽差當場定罪判決,而將鄭瓊處死!


    鄭瓊為此急得欲喊欲罵,但他的嘴被嚴嵩下令用針線縫了起來,也就隻能嗡嗡的,喊不出一句來。


    啪!


    當鍘刀鍘去鄭瓊首級時,人心大塊,而曹滿倉也領了賞銀,誘得更多百姓來告。


    許多劣紳惡霸的罪也就一一被翻出來,什麽敲詐勒索、誣告他人為賊、勾結強盜搶掠等事。


    嚴重的被抓後沒多久就被斬殺於開封鬧市。


    光是在嘉靖六年三月就斬殺縉紳大戶三百餘人。


    開封的縉紳大戶因而更加惶惶不可終日。


    原致仕翰林張永振更是帶著一幹縉紳大戶跪到了嚴嵩的撫院麵前,叩首哀求道:“請撫院上差開恩!勿要再鼓勵刁民告狀而魚肉縉紳大戶啊!”


    “請撫院上差開恩!勿要再鼓勵刁民告狀而魚肉縉紳大戶啊!”


    “請撫院上差開恩!勿要再鼓勵刁民告狀而魚肉縉紳大戶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