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知道,站在縉紳大戶一邊的官員和縉紳大戶們巴不得張鶴齡和張延齡這兩兄弟盡快暴斃。
畢竟,現在這倆活寶在金融放貸業務上讓縉紳大戶們損失實在是太嚴重!
尤其是南方的縉紳大戶。
所以,現在張鶴齡遇害的消息傳來,對這些人而言,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但朱厚熜不由得嘴角微揚的是,他已經從錦衣衛的奏報得知,張鶴齡沒有被害成功,而是被錦衣衛保護了下來。
即便如此,朱厚熜也還是不由得在嘴角微揚之後,擰緊眉頭,且麵帶寒霜。
因為張鶴齡被保護下來的代價,卻是犧牲了一個出自自己潛邸的骨幹。
這些來自潛邸的人是自己現在能恣意行權的根基。
所以,朱厚熜對此頗為心疼。
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犧牲的越來越多。
而要想自己的人不因為維持自己的皇權根基而犧牲的越來越多,朱厚熜就得擴大基本盤,讓更多的人支持自己。
要讓人支持自己,思想上要持正,要從“天下為公”的角度出發牟利,即時刻為大多數人牟利,同時也要讓願意為大多數人牟利的群體,感到自己的價值在提升,自己的收益也在提升才行,這樣才能讓他們和他們背後的親友們支持他效忠於自己這個天子。
事實上,給更多人帶來好處,是朱厚熜一直在做的事。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嚴加海禁後,派巡視大臣去巡視東洋,去要求曰本的大名賠款割地,開發他們的礦山。
現在的朱厚熜已經收到霍韜遞送回來的關於石見銀山的奏報。
按照霍韜所奏,石見的確有銀山,且在嘉靖五年春才開始由博多商人神穀壽禎和銅山主三島清右衛門一起開采,如今歸入大明後,開始采用灰吹法,白銀產量大增,如果礦工足夠,可以達到年產千萬兩白銀的規模。
這讓朱厚熜特別欣喜,因為這麽多白銀意味著可以大力解決大明“銀荒”的問題,讓更多的人在財富上實現增長,進而也讓朱厚熜的統治更加鞏固。
但這個前提得是這些白銀得被正確的使用,如果是集中少數大地主大官僚手裏,依舊不能達到朱厚熜的目的。
朱厚熜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更好的製度和方法,讓將來大量流回國內的白銀,能像長江黃河流動在神州大地、灌溉了大量耕地,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受其恩惠一樣,也在神州大地流動起來,為各個階層尤其是廣大勞苦大眾帶來福祉。
朱厚熜能想到的辦法之一,就是繼續策動一些膽子大、願意讓利於民的勳貴外戚乃至宗室和忠心可靠的帝黨致仕文臣,去開錢莊,讓他們從內帑和國帑貸款去放低息貸。
而朱厚熜沒打算讓官府去開官辦錢莊放貸。
原因自然是北宋的“青苗貸”已經說明,官府要是直接負責放貸,會導致官員為牟利強製性攤派指標,強迫地方百姓借貸。
而隻讓不直接掌權的勳戚與宗室、致仕文臣去開錢莊,就可以與官僚集團互相製衡,因為官員們可以監督這些人有沒有按照朝廷要求低息放款。
當然,不排除這些人會和官員們勾結,一起對抗朝廷意誌、坑害百姓,但官員任命畢竟是流官製,又有不在本籍為官的製度,所以,造成勾結的難度會很大,即便有勾結影響也有限。
除非皇帝自己擺爛縱容。
在朱厚熜放更多銀元去民間流動時,朝中大臣們還在為張鶴齡遇害這事議論紛紛而產生各種遐想。
這日,在朝會上,大理寺左丞任維賢還主動奏道:“陛下,壽寧侯在杭州遇害,臣請下旨著浙江有司嚴查,以彰法紀。”
說畢。
低垂著頭的任維賢就嘴角微揚,暗中譏笑。
朝中一些同任維賢一樣,不滿張鶴齡在地方放低息貸奪南方縉紳大戶利的官員,如文選司郎中王學夔,也在朝班裏暗笑,把嘴微微歪了起來。
而帝黨張璁、席書、熊浹等注意到了這些人的得意之色,一時不禁憤然。
熊浹正要出列,請照河南等地欽差遇害案之例,懲治浙江地方,朱厚熜就開口道:
“壽寧侯沒有遇害,朕已收到錦衣衛奏報,被殺者乃假扮壽寧侯錦衣衛,當地錦衣衛朱五等也是擔心壽寧侯安全,所以征詢得壽寧侯的同意,一直由錦衣衛假扮他與南方一些官紳接觸。”
朱厚熜這話一出,任維賢不禁訝然,眸露失望之色。
王學夔等恨不得張鶴齡即刻暴斃的朝臣,也大失所望,沒再悄悄歪嘴。
張璁、熊浹等則露出笑意來。
“那些不願意看見兩位國舅在南方助民富國的卑鄙奸邪之輩,永遠也別想依靠暗害這種卑劣手段,來阻止兩位國舅的為國為民之善舉。”
“他們如果一直這樣做,也終將會搬起石頭而砸了自己的腳!”
朱厚熜這裏繼續說了起來。
但任維賢、王學夔等站在縉紳大戶這邊的朝臣們已經沒有心思再聽朱厚熜講話,甚至開始覺得有些煩躁,在聽到朱厚熜暗諷自己這些人別想用陰謀阻止兩位國舅時。
不過,也有清醒的反對派官員早就因為張鶴齡被謀害的事,聯想到了近來在河南等地發生的事,而開始擔心天子會因此又要限事發地的科舉,對事發地的縉紳大戶群體進行怪罪。
尤其是浙江籍的官員。
所以,浙地刑部郎中朱良為此決定自己先主動揭發,也就在接下來,於朝會上,直接上奏說:
“陛下說的是,以卑鄙無恥之手段,是不能阻止符合正道之事的!”
“據臣所知,有人謀害壽寧侯,就是因為壽寧侯為內廷興明銀行放低息貸,而引起南方許多大戶不滿,才導致了這一結果,非隻是臣鄉梓有人不滿,也有其他地方的人!”
“而且,文選郎王學夔昨日還親口對臣說,他與一叫許守愚的富商秘密相會過,有提到過暗示許守愚對國舅爺下手的話,這些話被臣紀錄了下來,正準備呈本交給陛下!臣請陛下令有司調查,臣願承受誣告不實之罪!”
接著。
朱良又淚花閃爍地帶著哭腔說:
“隻是,臣懇請陛下勿要因國舅爺遇害隻責我浙人,限我浙地科舉,令我浙地縉紳當差納糧,可知卑鄙大戶,非隻我浙人!”
王學夔大驚,看向了自己同年好友朱良。
他沒想到朱良會怕天子懲治浙地而怕得連他也賣呀!
畢竟,現在這倆活寶在金融放貸業務上讓縉紳大戶們損失實在是太嚴重!
尤其是南方的縉紳大戶。
所以,現在張鶴齡遇害的消息傳來,對這些人而言,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但朱厚熜不由得嘴角微揚的是,他已經從錦衣衛的奏報得知,張鶴齡沒有被害成功,而是被錦衣衛保護了下來。
即便如此,朱厚熜也還是不由得在嘴角微揚之後,擰緊眉頭,且麵帶寒霜。
因為張鶴齡被保護下來的代價,卻是犧牲了一個出自自己潛邸的骨幹。
這些來自潛邸的人是自己現在能恣意行權的根基。
所以,朱厚熜對此頗為心疼。
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犧牲的越來越多。
而要想自己的人不因為維持自己的皇權根基而犧牲的越來越多,朱厚熜就得擴大基本盤,讓更多的人支持自己。
要讓人支持自己,思想上要持正,要從“天下為公”的角度出發牟利,即時刻為大多數人牟利,同時也要讓願意為大多數人牟利的群體,感到自己的價值在提升,自己的收益也在提升才行,這樣才能讓他們和他們背後的親友們支持他效忠於自己這個天子。
事實上,給更多人帶來好處,是朱厚熜一直在做的事。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嚴加海禁後,派巡視大臣去巡視東洋,去要求曰本的大名賠款割地,開發他們的礦山。
現在的朱厚熜已經收到霍韜遞送回來的關於石見銀山的奏報。
按照霍韜所奏,石見的確有銀山,且在嘉靖五年春才開始由博多商人神穀壽禎和銅山主三島清右衛門一起開采,如今歸入大明後,開始采用灰吹法,白銀產量大增,如果礦工足夠,可以達到年產千萬兩白銀的規模。
這讓朱厚熜特別欣喜,因為這麽多白銀意味著可以大力解決大明“銀荒”的問題,讓更多的人在財富上實現增長,進而也讓朱厚熜的統治更加鞏固。
但這個前提得是這些白銀得被正確的使用,如果是集中少數大地主大官僚手裏,依舊不能達到朱厚熜的目的。
朱厚熜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更好的製度和方法,讓將來大量流回國內的白銀,能像長江黃河流動在神州大地、灌溉了大量耕地,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受其恩惠一樣,也在神州大地流動起來,為各個階層尤其是廣大勞苦大眾帶來福祉。
朱厚熜能想到的辦法之一,就是繼續策動一些膽子大、願意讓利於民的勳貴外戚乃至宗室和忠心可靠的帝黨致仕文臣,去開錢莊,讓他們從內帑和國帑貸款去放低息貸。
而朱厚熜沒打算讓官府去開官辦錢莊放貸。
原因自然是北宋的“青苗貸”已經說明,官府要是直接負責放貸,會導致官員為牟利強製性攤派指標,強迫地方百姓借貸。
而隻讓不直接掌權的勳戚與宗室、致仕文臣去開錢莊,就可以與官僚集團互相製衡,因為官員們可以監督這些人有沒有按照朝廷要求低息放款。
當然,不排除這些人會和官員們勾結,一起對抗朝廷意誌、坑害百姓,但官員任命畢竟是流官製,又有不在本籍為官的製度,所以,造成勾結的難度會很大,即便有勾結影響也有限。
除非皇帝自己擺爛縱容。
在朱厚熜放更多銀元去民間流動時,朝中大臣們還在為張鶴齡遇害這事議論紛紛而產生各種遐想。
這日,在朝會上,大理寺左丞任維賢還主動奏道:“陛下,壽寧侯在杭州遇害,臣請下旨著浙江有司嚴查,以彰法紀。”
說畢。
低垂著頭的任維賢就嘴角微揚,暗中譏笑。
朝中一些同任維賢一樣,不滿張鶴齡在地方放低息貸奪南方縉紳大戶利的官員,如文選司郎中王學夔,也在朝班裏暗笑,把嘴微微歪了起來。
而帝黨張璁、席書、熊浹等注意到了這些人的得意之色,一時不禁憤然。
熊浹正要出列,請照河南等地欽差遇害案之例,懲治浙江地方,朱厚熜就開口道:
“壽寧侯沒有遇害,朕已收到錦衣衛奏報,被殺者乃假扮壽寧侯錦衣衛,當地錦衣衛朱五等也是擔心壽寧侯安全,所以征詢得壽寧侯的同意,一直由錦衣衛假扮他與南方一些官紳接觸。”
朱厚熜這話一出,任維賢不禁訝然,眸露失望之色。
王學夔等恨不得張鶴齡即刻暴斃的朝臣,也大失所望,沒再悄悄歪嘴。
張璁、熊浹等則露出笑意來。
“那些不願意看見兩位國舅在南方助民富國的卑鄙奸邪之輩,永遠也別想依靠暗害這種卑劣手段,來阻止兩位國舅的為國為民之善舉。”
“他們如果一直這樣做,也終將會搬起石頭而砸了自己的腳!”
朱厚熜這裏繼續說了起來。
但任維賢、王學夔等站在縉紳大戶這邊的朝臣們已經沒有心思再聽朱厚熜講話,甚至開始覺得有些煩躁,在聽到朱厚熜暗諷自己這些人別想用陰謀阻止兩位國舅時。
不過,也有清醒的反對派官員早就因為張鶴齡被謀害的事,聯想到了近來在河南等地發生的事,而開始擔心天子會因此又要限事發地的科舉,對事發地的縉紳大戶群體進行怪罪。
尤其是浙江籍的官員。
所以,浙地刑部郎中朱良為此決定自己先主動揭發,也就在接下來,於朝會上,直接上奏說:
“陛下說的是,以卑鄙無恥之手段,是不能阻止符合正道之事的!”
“據臣所知,有人謀害壽寧侯,就是因為壽寧侯為內廷興明銀行放低息貸,而引起南方許多大戶不滿,才導致了這一結果,非隻是臣鄉梓有人不滿,也有其他地方的人!”
“而且,文選郎王學夔昨日還親口對臣說,他與一叫許守愚的富商秘密相會過,有提到過暗示許守愚對國舅爺下手的話,這些話被臣紀錄了下來,正準備呈本交給陛下!臣請陛下令有司調查,臣願承受誣告不實之罪!”
接著。
朱良又淚花閃爍地帶著哭腔說:
“隻是,臣懇請陛下勿要因國舅爺遇害隻責我浙人,限我浙地科舉,令我浙地縉紳當差納糧,可知卑鄙大戶,非隻我浙人!”
王學夔大驚,看向了自己同年好友朱良。
他沒想到朱良會怕天子懲治浙地而怕得連他也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