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刺史府院裏點滿了蠟燭,祭祖儀式已經開始,生人隻需守夜到天明即可。
元綺將一切安排妥當,聽韓衝來報,蕭淙之主持祭台,是時候去城外的冰場了。
路上元綺在馬車裏問韓衝:“韓將軍,今夜城內如何?”
韓衝騎在馬上,咧嘴笑著說:“熱鬧極了。多虧了嫂嫂,將靖州附近的商戶都吸引了過來,今晚的夜市,恐怕是比上京還要熱鬧呢。我聽說不僅有表演戲法的,還有那歌舞了,簡直了,比關外的銷魂窟都精彩!”
元綺也被他逗笑:“韓將軍也是北方人嗎?”
“我嘛,”他有些不好意思,“不怕嫂嫂笑話,我也說不清是哪的人,從小就是孤兒,一路流浪來到鄲州。”
“抱歉。”元綺帶著歉意。
“嫂嫂不必在意,我們等都是粗野之人,就像那野草,在哪都能生長!出頭!”
元綺展顏,表示關懷:“將軍英才,這是當然的。隻是靖州凶險,將軍也多加小心。”
“多謝嫂嫂關心!”他抱拳。
“對了,除了熱鬧,可還太平?”元綺問。
“風平浪靜!”韓衝答,又補充道,“嫂嫂放心,老大早已安排妥當,即便有人起異心,也掀不起風浪。嫂嫂隻管好好欣賞今日的景色,大哥為了今日,已忙碌多日了。”
“什麽景色?”元綺問。
“嫂嫂到了,便知道了。”
靖州的冰場在沃河,元綺是第一次來,杜如昌早已久候。
“夫人,您看,那是什麽?”荔雲指著漆黑河麵中的光芒。
杜汝昌來迎她:“夫人請移步。”
元綺走近才發現,冰場上竟矗立著一座冰雕的靖州城,被燭火照耀著,栩栩如生。
韓衝走近說:“老大說今夜熱鬧,可惜嫂嫂有要事,見不到靖州複興之夜,便特意找了老師傅,雕了這座靖州城。”
“還有呢,”他說著引元綺來到冰台前,“這是十二生肖的冰雕燈籠。”
元綺走近,取了一隻小兔子冰燈,與上京元宵燈會的燈籠不同,這是取了一整塊冰,掏空後置入了豆大的油燈。唯有將冰削得極薄,燭光朦朧透出才有美感,但又不能太薄,否則火星一燃,冰便化了。
她隻賞玩了一會兒,便將燈火滅了。
“嫂嫂這是?”韓衝不解。
她回答說:“我不想讓它太快融化。”
正說著杜汝昌上前來:“夫人,不如先開冰吧。下麵人都準備好了。”
她點點頭,接過火把,點燃了湖中心的篝火,一瞬間照亮了冰麵:“開礦取冰!”
隨即,士兵們齊力從冰場的六個方向拽著鐵鏈,在一陣鐵鏈與冰麵碰撞聲中,拉出了塵封多年的鎮河獸首銅像。
再有當地祭河的神官做法主持。在開河聲中,元綺與韓衝一眾人都沉默許久。
北方的規矩,冰場一年一祭,清洗神獸晦色,供奉三日,再返河中。看著那獸首與鐵鏈上的斑斑鏽跡,可知邊境動亂的數十年中,不僅是人,連他們也一並沉沒在黑暗冰冷的河底,無人問津。
在神官的祝詞中,她想象著蕭淙之在鄲州,是如何從滅族之痛中走出來,又如何孤身一人衝破重圍,走到現在的。
鎮河的獸首有人為它們破冰,他卻隻有自己。
韓衝在她出神之際,手下傳來消息,他眼中閃過殺意,又藏好。快步來到元綺麵前,單膝跪下抱拳。
“韓大人,你這是做什麽?”
韓衝難得地正經:“嫂嫂於我等,於整個北地,都有重恩,我等是亡命之人,身無長物,但始終銘記在心。嫂嫂金玉珠寶見多了,要送便要送最特別的。原本是老大籌備已久,準備親自來謝,可眼下被絆住了。韓衝追隨殿下出生入死,今日鬥膽代替老大,拜謝嫂嫂!”
說著哐一聲磕在冰麵上:“來人!”
等不及她回複,幾個人影來到了冰麵上,朝她遠遠一拜,高聲道:“奉刺史大人之命,特來為貴人奉上花火,願貴人前路燦爛!”
說著二人向遠處奔跑,手中的鐵器劇烈撞擊,向夜空拋灑出金燦燦的星雨。
一時間,伴隨著擊鐵聲,夜空此起彼伏綻放出金色的花火,如漫天星辰都奔赴而來,演繹出了一種夢幻的美。星子落在冰麵上,燙出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烙印。
她的眸子被花火照亮,一顆心躍躍欲試,她攥住心口的衣服,才勉強忍耐。
是夜的靖州城中,蠟燭賣的最好,如春花般開了一茬又一茬,這熱鬧的夜好像沒有盡頭,一直燒到了瀝坊。
蕭淙之接到火情,快馬趕去,也隻搶下一半的貨。
元綺帶回了一盞兔子冰燈。在食盒下層鋪滿冰塊,保護冰燈不融化。
韓衝瞞了一路,直到送進刺史府門,才同她說:“嫂嫂,瀝坊失火,老大不願你奔波,好生歇息,等他消息就行。”
早知不會如此順利,沒想到是瀝坊。她在小書房中難眠,捧著冰燈一直等著蕭淙之。如流也遲遲沒有來報。分明聽見了熟悉的軍甲聲,於是便獨自去找他。
果然,房中有人影。她走近正想敲門,卻傳出了孟秋然的聲音。
“公子,怎麽傷成這樣?”
透過窗紙,隱約見二人坐在桌前,蕭淙之光著膀子,她伸手去撫他心口的箭傷,似不忍,又收回。
蕭淙之聲音聽不出波瀾:“無妨。”
孟秋然卻帶了哭腔:“這是您為了她傷的,秋然知道,咱們需要助力,可沒有什麽比您的命更重要了,實在不必……”
“我自有分寸。”
“自從公子離開鄲州,秋然日日夜夜都牽掛著您。從前我自覺配不上公子,可如今,我隻怕公子再有傷痛,卻無人相伴。”說著,她緩緩起身,褪衣,露出了上身,“請公子接納……”
蕭淙之一把抓住她的手,合上衣服,正想開口,門外傳來一聲輕叫,似有人摔倒。
他立即明白是誰,追出去,隻見花壇上一隻粉碎的冰兔子。
元綺根本沒有聽完孟秋然的話,她解衣的時候落荒而逃。不慎跌倒,聽到他追出來的聲音,逃也似地四處躲藏,直到確定沒人跟著才回到小書房。
推門進去,沒點燈,她便靠在門上泄了氣一樣蹲下身。許多念頭閃出,心緒也已亂了,默默將頭埋進手臂裏。
與此同時,黑暗中卻響起了男人的聲音:“朝若。”
她猛地抬頭起身,蕭淙之就在眼前。他光著上身,心口的疤痕在月光下觸目驚心,儼然是直接追來了這裏。
“你怎麽……”
“你看到了?”他問。
“是。”她收回心神,挺直腰杆,“我已表明態度,你實在不必如此。接她入府,我明日安排。”
他站在那裏毫無愧色,還是那句話:“不需要。”
她有些怒意:“難道大人就喜歡這種見不得人的關係不成?”
“我什麽都沒幹。今日瀝坊失火,回來她就在門口,醫師替我處理傷口後離開了,她隻是來說幾句話。”
元綺瞥了他一眼,裸露的上身一目了然,何來傷痕:“若不是我打擾,你們好事已成,何須解釋呢。你我因緣際會,做了夫妻,說到底因利而聚,到底也會因利而散。孟姑娘與你,患難相伴,始於微時,況且若你無意,她也無法在你身邊陪伴三年。蕭淙之我不是不許你納妾,但你起碼對我有句實話。”
他不說話,逼近她,她看不見他的神色,壓迫感卻隨之而來。
“元綺,”他鮮少這樣叫她,“我隻解釋一遍,留孟秋然在軍中,是陪伴堂姐,我對她,沒有一丁半點情義。我這樣說,夠清楚嗎?簫夫人?”
她別過臉,不說話。他伸出手,將她的臉掰回來,直視著自己的眼睛。
“因利而聚,因利而散。”他的眼神好像一隻蟄伏的野獸,死死盯著獵物,“你的心思得改改了。”
她不明白他的意思,卻感受到他眼中燃起的一團火,逐漸移到了她的唇上。
他的頭越來越低,就在即將觸碰的時候,她奮力推開了他。
“蕭淙之,你說我便要信嗎?我坦白告訴你,初次見她,她與我說,公子孤身在外無人陪伴。再次見她,她求我收她入府,我拒了她。可即便如此,她依然敢來糾纏,為什麽?你想過嗎?”
“在她來前,我從不知你家中有何人,不知你的過去如何。可孟秋然卻知道的一清二楚,她敢來,是因為她覺得,你們才是一個世界的人,而我,隻是你的權宜之計罷了。我不是因她生妒,是你,讓她在羞辱我。”
蕭淙之怔在原地。
元綺背過身,不再看他,低聲道:“每一次當我想邁出這一步時,總是铩羽而歸。或許你我,注定沒有緣分。”
身後的男人久久沒說話,緩緩走近,從身後抱住她,那低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明天我會送孟秋然回鄲州。”說著他抓住她的手腕,一路向上,按在她的心口處,“既然你邁不出這一步,那就由我來。朝若,我隻要一次機會。”
說話間,元綺感到側臉一陣濕熱柔軟,是他在吻自己。漸漸地,在那異樣地酥感中,已經轉過身,麵對麵被他圈在懷裏。
氣息相交,這一回無處可逃,隻能接受他。期初如雨落芭蕉,緊貼後分開,漸漸地,他不再分開,撬開貝齒時,怕她逃,提前按住了後頸。
“大人,”門外傳來如流的聲音,“縱火之人抓到了。”
蕭淙之放開她,應聲:“知道了。”
元綺拉開了距離,別過臉,聲音又喘又啞:“你快去吧,別耽誤了正事。”
蕭淙之二話不說,抓住她,擺過臉,重重一吻:“等我。”
元綺將一切安排妥當,聽韓衝來報,蕭淙之主持祭台,是時候去城外的冰場了。
路上元綺在馬車裏問韓衝:“韓將軍,今夜城內如何?”
韓衝騎在馬上,咧嘴笑著說:“熱鬧極了。多虧了嫂嫂,將靖州附近的商戶都吸引了過來,今晚的夜市,恐怕是比上京還要熱鬧呢。我聽說不僅有表演戲法的,還有那歌舞了,簡直了,比關外的銷魂窟都精彩!”
元綺也被他逗笑:“韓將軍也是北方人嗎?”
“我嘛,”他有些不好意思,“不怕嫂嫂笑話,我也說不清是哪的人,從小就是孤兒,一路流浪來到鄲州。”
“抱歉。”元綺帶著歉意。
“嫂嫂不必在意,我們等都是粗野之人,就像那野草,在哪都能生長!出頭!”
元綺展顏,表示關懷:“將軍英才,這是當然的。隻是靖州凶險,將軍也多加小心。”
“多謝嫂嫂關心!”他抱拳。
“對了,除了熱鬧,可還太平?”元綺問。
“風平浪靜!”韓衝答,又補充道,“嫂嫂放心,老大早已安排妥當,即便有人起異心,也掀不起風浪。嫂嫂隻管好好欣賞今日的景色,大哥為了今日,已忙碌多日了。”
“什麽景色?”元綺問。
“嫂嫂到了,便知道了。”
靖州的冰場在沃河,元綺是第一次來,杜如昌早已久候。
“夫人,您看,那是什麽?”荔雲指著漆黑河麵中的光芒。
杜汝昌來迎她:“夫人請移步。”
元綺走近才發現,冰場上竟矗立著一座冰雕的靖州城,被燭火照耀著,栩栩如生。
韓衝走近說:“老大說今夜熱鬧,可惜嫂嫂有要事,見不到靖州複興之夜,便特意找了老師傅,雕了這座靖州城。”
“還有呢,”他說著引元綺來到冰台前,“這是十二生肖的冰雕燈籠。”
元綺走近,取了一隻小兔子冰燈,與上京元宵燈會的燈籠不同,這是取了一整塊冰,掏空後置入了豆大的油燈。唯有將冰削得極薄,燭光朦朧透出才有美感,但又不能太薄,否則火星一燃,冰便化了。
她隻賞玩了一會兒,便將燈火滅了。
“嫂嫂這是?”韓衝不解。
她回答說:“我不想讓它太快融化。”
正說著杜汝昌上前來:“夫人,不如先開冰吧。下麵人都準備好了。”
她點點頭,接過火把,點燃了湖中心的篝火,一瞬間照亮了冰麵:“開礦取冰!”
隨即,士兵們齊力從冰場的六個方向拽著鐵鏈,在一陣鐵鏈與冰麵碰撞聲中,拉出了塵封多年的鎮河獸首銅像。
再有當地祭河的神官做法主持。在開河聲中,元綺與韓衝一眾人都沉默許久。
北方的規矩,冰場一年一祭,清洗神獸晦色,供奉三日,再返河中。看著那獸首與鐵鏈上的斑斑鏽跡,可知邊境動亂的數十年中,不僅是人,連他們也一並沉沒在黑暗冰冷的河底,無人問津。
在神官的祝詞中,她想象著蕭淙之在鄲州,是如何從滅族之痛中走出來,又如何孤身一人衝破重圍,走到現在的。
鎮河的獸首有人為它們破冰,他卻隻有自己。
韓衝在她出神之際,手下傳來消息,他眼中閃過殺意,又藏好。快步來到元綺麵前,單膝跪下抱拳。
“韓大人,你這是做什麽?”
韓衝難得地正經:“嫂嫂於我等,於整個北地,都有重恩,我等是亡命之人,身無長物,但始終銘記在心。嫂嫂金玉珠寶見多了,要送便要送最特別的。原本是老大籌備已久,準備親自來謝,可眼下被絆住了。韓衝追隨殿下出生入死,今日鬥膽代替老大,拜謝嫂嫂!”
說著哐一聲磕在冰麵上:“來人!”
等不及她回複,幾個人影來到了冰麵上,朝她遠遠一拜,高聲道:“奉刺史大人之命,特來為貴人奉上花火,願貴人前路燦爛!”
說著二人向遠處奔跑,手中的鐵器劇烈撞擊,向夜空拋灑出金燦燦的星雨。
一時間,伴隨著擊鐵聲,夜空此起彼伏綻放出金色的花火,如漫天星辰都奔赴而來,演繹出了一種夢幻的美。星子落在冰麵上,燙出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烙印。
她的眸子被花火照亮,一顆心躍躍欲試,她攥住心口的衣服,才勉強忍耐。
是夜的靖州城中,蠟燭賣的最好,如春花般開了一茬又一茬,這熱鬧的夜好像沒有盡頭,一直燒到了瀝坊。
蕭淙之接到火情,快馬趕去,也隻搶下一半的貨。
元綺帶回了一盞兔子冰燈。在食盒下層鋪滿冰塊,保護冰燈不融化。
韓衝瞞了一路,直到送進刺史府門,才同她說:“嫂嫂,瀝坊失火,老大不願你奔波,好生歇息,等他消息就行。”
早知不會如此順利,沒想到是瀝坊。她在小書房中難眠,捧著冰燈一直等著蕭淙之。如流也遲遲沒有來報。分明聽見了熟悉的軍甲聲,於是便獨自去找他。
果然,房中有人影。她走近正想敲門,卻傳出了孟秋然的聲音。
“公子,怎麽傷成這樣?”
透過窗紙,隱約見二人坐在桌前,蕭淙之光著膀子,她伸手去撫他心口的箭傷,似不忍,又收回。
蕭淙之聲音聽不出波瀾:“無妨。”
孟秋然卻帶了哭腔:“這是您為了她傷的,秋然知道,咱們需要助力,可沒有什麽比您的命更重要了,實在不必……”
“我自有分寸。”
“自從公子離開鄲州,秋然日日夜夜都牽掛著您。從前我自覺配不上公子,可如今,我隻怕公子再有傷痛,卻無人相伴。”說著,她緩緩起身,褪衣,露出了上身,“請公子接納……”
蕭淙之一把抓住她的手,合上衣服,正想開口,門外傳來一聲輕叫,似有人摔倒。
他立即明白是誰,追出去,隻見花壇上一隻粉碎的冰兔子。
元綺根本沒有聽完孟秋然的話,她解衣的時候落荒而逃。不慎跌倒,聽到他追出來的聲音,逃也似地四處躲藏,直到確定沒人跟著才回到小書房。
推門進去,沒點燈,她便靠在門上泄了氣一樣蹲下身。許多念頭閃出,心緒也已亂了,默默將頭埋進手臂裏。
與此同時,黑暗中卻響起了男人的聲音:“朝若。”
她猛地抬頭起身,蕭淙之就在眼前。他光著上身,心口的疤痕在月光下觸目驚心,儼然是直接追來了這裏。
“你怎麽……”
“你看到了?”他問。
“是。”她收回心神,挺直腰杆,“我已表明態度,你實在不必如此。接她入府,我明日安排。”
他站在那裏毫無愧色,還是那句話:“不需要。”
她有些怒意:“難道大人就喜歡這種見不得人的關係不成?”
“我什麽都沒幹。今日瀝坊失火,回來她就在門口,醫師替我處理傷口後離開了,她隻是來說幾句話。”
元綺瞥了他一眼,裸露的上身一目了然,何來傷痕:“若不是我打擾,你們好事已成,何須解釋呢。你我因緣際會,做了夫妻,說到底因利而聚,到底也會因利而散。孟姑娘與你,患難相伴,始於微時,況且若你無意,她也無法在你身邊陪伴三年。蕭淙之我不是不許你納妾,但你起碼對我有句實話。”
他不說話,逼近她,她看不見他的神色,壓迫感卻隨之而來。
“元綺,”他鮮少這樣叫她,“我隻解釋一遍,留孟秋然在軍中,是陪伴堂姐,我對她,沒有一丁半點情義。我這樣說,夠清楚嗎?簫夫人?”
她別過臉,不說話。他伸出手,將她的臉掰回來,直視著自己的眼睛。
“因利而聚,因利而散。”他的眼神好像一隻蟄伏的野獸,死死盯著獵物,“你的心思得改改了。”
她不明白他的意思,卻感受到他眼中燃起的一團火,逐漸移到了她的唇上。
他的頭越來越低,就在即將觸碰的時候,她奮力推開了他。
“蕭淙之,你說我便要信嗎?我坦白告訴你,初次見她,她與我說,公子孤身在外無人陪伴。再次見她,她求我收她入府,我拒了她。可即便如此,她依然敢來糾纏,為什麽?你想過嗎?”
“在她來前,我從不知你家中有何人,不知你的過去如何。可孟秋然卻知道的一清二楚,她敢來,是因為她覺得,你們才是一個世界的人,而我,隻是你的權宜之計罷了。我不是因她生妒,是你,讓她在羞辱我。”
蕭淙之怔在原地。
元綺背過身,不再看他,低聲道:“每一次當我想邁出這一步時,總是铩羽而歸。或許你我,注定沒有緣分。”
身後的男人久久沒說話,緩緩走近,從身後抱住她,那低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明天我會送孟秋然回鄲州。”說著他抓住她的手腕,一路向上,按在她的心口處,“既然你邁不出這一步,那就由我來。朝若,我隻要一次機會。”
說話間,元綺感到側臉一陣濕熱柔軟,是他在吻自己。漸漸地,在那異樣地酥感中,已經轉過身,麵對麵被他圈在懷裏。
氣息相交,這一回無處可逃,隻能接受他。期初如雨落芭蕉,緊貼後分開,漸漸地,他不再分開,撬開貝齒時,怕她逃,提前按住了後頸。
“大人,”門外傳來如流的聲音,“縱火之人抓到了。”
蕭淙之放開她,應聲:“知道了。”
元綺拉開了距離,別過臉,聲音又喘又啞:“你快去吧,別耽誤了正事。”
蕭淙之二話不說,抓住她,擺過臉,重重一吻:“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