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木仍是認真在看圖紙,並未答話。
半晌,袁夫人有些遲疑著道:“妾身以為,這主意挺好的……”
袁夫人雖已年過三十,但容貌甚是秀美,聲音柔和婉轉,這一出言引得眾人側目看來。
一下子成了眾人的焦點,袁夫人不由有些羞怯,聲音逐漸低下去。
“袁夫人,但說無妨。”江琉鼓勵地看著她。
袁氏點點頭,小心調整了一下呼吸,繼續說出自己的看法:“銀飾木簪妾身也有所耳聞,前幾日妾身給城裏的嬤嬤們繡花樣的時候也聽她們提到過,言談間似是都有些興趣。”
“妾身聽了些傳聞,說那是一對姐妹獨創的手法,還未有旁的人能成功仿此技藝……隻不過,自從那日陳舉人堂前狀告後,那對姐妹便沒再出過攤了,也不知道去哪裏才能尋到人。”
說著,袁氏眉頭輕輕蹙起,隻不過下一瞬便被錢掌櫃的話打消了憂慮。
“用不著請,這位江管事便是那做成銀飾木簪的人!”錢不令露出了與有榮焉的笑容,一麵感歎自家小姐可真是有眼光有遠慮。
袁氏輕輕的啊了一聲。
“妾身慚愧。”袁氏忙起身朝江琉行了一禮,她沒見過真人隻聽了些傳聞,不曾想正主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好在自己並未說什麽不合時宜的話,不然當著人麵得罪了人,可真是尷尬至極。
袁木亦是驚訝,他這幾年兩耳不聞窗外事,說起來連那銀飾木簪都不曾聽聞過,沒想到當下的木製飾品又有了創新的做法,不由感歎自己真是有些安於現狀了。
隻不過,將銀料灌注進木頭,怎麽聽起來倒有些像那宮廷裏錯金銀的技法……
罷了,自己遠在嶺南,離那皇城朝廷可是有著十萬八千裏,不過是份巧思,不值當多慮。
袁木在心裏頭自問自答,講服了自己,甩開雜念,問道:“江管事,若是袁某能將這一百支木簪都按照圖紙刻上紋樣,您可有把握完成銀料的填補?莫不如先拿幾支試上一試?”
這一百支木簪,原先大半部分都是他袁木做的,若是他此番修改後不能成功充填銀飾,那可是都成了廢簪了,袁木覺得還是得謹慎些好,若是失敗了,還能及時調整及時止損。
江琉想了想,聽取了袁木的建議:“袁師傅說的是,那今日這四支簪樣您便先都拿回去,比照著圖紙嚐試一下,無論成敗,工錢照付。”
雖然江琉對填銀料的事還是挺有自信的,但小心駛得萬年船,慎重些總是沒錯的。
“江管事,不可。”袁木搖頭拒絕了江琉:“這批簪子大多出自袁某之手,前期逸羽樓已結算過工錢,不能再收,且袁某尚且不知道此事是否能成,更加不能收取工費。”
見江琉還欲勸說,袁木言辭愈發堅決:“逸羽樓於袁某有恩,袁某也知這段時日樓裏生意欠佳,不能知恩不報,這一百支簪是袁某該做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勸就沒意思了,江琉一笑,將此事揭過:“那便多謝袁師傅解囊相助了!”
複又向袁氏道:“不知道袁師傅可曾向您提過,此番還要勞煩袁夫人替逸羽樓繡製一批簪套。”
“夫君與妾身說過的,真是太謝謝江管事了。”袁氏滿心感激,殷切問道:“簪套式樣就與簪樣一一對應嗎?”
“嗯,此番第一批簪子是梅蘭竹菊,各自對應著繡一些紋樣即可,無需太複雜,布料用普通軟綿即可,主要起到一個收納包裝的作用,五錢一隻套袋,不知袁夫人是否能接受?”
袁氏點點頭,又搖搖頭:“妾身記下了。隻不過一隻簪套用料不多,市麵上普通棉布不過兩三百文,一匹布做這一百支簪套已是綽綽有餘,怎好意思收五錢,妾身一塊繡紋複雜的絹帕也不過能賣個三四錢,這簪套,便按照兩錢一隻來算價格,可好?”
若按兩錢,一百隻簪套也不過兩百文。
這袁氏夫婦可真是一家子實心眼,從來賣貨的人都是往上抬價,哪有往下講價的!錢不令嘖嘖稱奇。
江琉有些失笑,卻也不願拂了她的好意,思索片刻後道:“不如這樣,簪套就按夫人說的兩錢一隻,不過購買布匹的錢由逸羽樓來出,您看如何?”
這……袁氏蹙著眉,一時半會兒有些算不出是多了少了。
不多給她反應的時間,江琉拍板道:“那就這樣說定了,袁師傅,四支樣簪您最快何時能完工?”
唔。袁木就著圖紙估算了下:“今日晚些應當就能給您。”
江管事圖紙上畫的紋樣並不算難,唯一要注意的是她對刻紋深淺的要求,操作時需得小心謹慎,切不能傷到正麵,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好,那我便在此等您的消息。”
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眾人四散自去開工。
直至走得遠了,袁氏這才轉過彎來:一匹布三百文,做成一百隻簪套便是三文一隻,再給她兩文工錢,那不就和最初說好的五錢一隻一模一樣嗎!
不過是換了個說法而已,自己竟是反應不過來了!
袁氏一麵懊惱自己不靈光,一麵感激江管事給了這麽好的差事,暗暗下定決心要認真做事,不能辜負江姑娘的一片好意。
待人都走幹淨了,書房裏隻剩錢掌櫃和王允了。
今日商議並未避開王允,作為逸羽樓的一份子,王允方才聽得熱血沸騰,頗有些要一鼓作氣大幹一場的氣勢,雙眼晶亮地問二人:“江管事,錢掌櫃,那我呢?我要做些什麽呢?”
雖然他的工錢一月一結,樓裏生意好壞都不會影響他工錢多少,隻不過若是鋪子裏生意興隆,他作為樓裏唯一的店夥計,與首飾鋪子同舟共濟,即便不能漲月錢,總能得些賞銀吧!
“確有一事要請你去做。”
逸羽樓裏能用的人不過幾個,這王允自然是要用上的,江琉遂接了話頭道:“剛才你也都聽見了,逸羽樓要閉門做一批簪釵,約莫需要個幾日時光,這些日子就勞煩王哥,得了空去那大街小巷傳一傳消息,讓逸羽樓重新開張的時候能紅火一把。”
王允此人伶俐會說話,第一天來逸羽樓的時候江琉便發覺了,此事交給他最是合適。
果然,王允一聽是這事兒,當即拍拍胸脯應下:“江管事放心,包在我身上!”
這街頭巷尾他可都有熟識的人,傳個話嘛,嘮一嘮嗑,一傳十,十傳百,不算難事。
半晌,袁夫人有些遲疑著道:“妾身以為,這主意挺好的……”
袁夫人雖已年過三十,但容貌甚是秀美,聲音柔和婉轉,這一出言引得眾人側目看來。
一下子成了眾人的焦點,袁夫人不由有些羞怯,聲音逐漸低下去。
“袁夫人,但說無妨。”江琉鼓勵地看著她。
袁氏點點頭,小心調整了一下呼吸,繼續說出自己的看法:“銀飾木簪妾身也有所耳聞,前幾日妾身給城裏的嬤嬤們繡花樣的時候也聽她們提到過,言談間似是都有些興趣。”
“妾身聽了些傳聞,說那是一對姐妹獨創的手法,還未有旁的人能成功仿此技藝……隻不過,自從那日陳舉人堂前狀告後,那對姐妹便沒再出過攤了,也不知道去哪裏才能尋到人。”
說著,袁氏眉頭輕輕蹙起,隻不過下一瞬便被錢掌櫃的話打消了憂慮。
“用不著請,這位江管事便是那做成銀飾木簪的人!”錢不令露出了與有榮焉的笑容,一麵感歎自家小姐可真是有眼光有遠慮。
袁氏輕輕的啊了一聲。
“妾身慚愧。”袁氏忙起身朝江琉行了一禮,她沒見過真人隻聽了些傳聞,不曾想正主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好在自己並未說什麽不合時宜的話,不然當著人麵得罪了人,可真是尷尬至極。
袁木亦是驚訝,他這幾年兩耳不聞窗外事,說起來連那銀飾木簪都不曾聽聞過,沒想到當下的木製飾品又有了創新的做法,不由感歎自己真是有些安於現狀了。
隻不過,將銀料灌注進木頭,怎麽聽起來倒有些像那宮廷裏錯金銀的技法……
罷了,自己遠在嶺南,離那皇城朝廷可是有著十萬八千裏,不過是份巧思,不值當多慮。
袁木在心裏頭自問自答,講服了自己,甩開雜念,問道:“江管事,若是袁某能將這一百支木簪都按照圖紙刻上紋樣,您可有把握完成銀料的填補?莫不如先拿幾支試上一試?”
這一百支木簪,原先大半部分都是他袁木做的,若是他此番修改後不能成功充填銀飾,那可是都成了廢簪了,袁木覺得還是得謹慎些好,若是失敗了,還能及時調整及時止損。
江琉想了想,聽取了袁木的建議:“袁師傅說的是,那今日這四支簪樣您便先都拿回去,比照著圖紙嚐試一下,無論成敗,工錢照付。”
雖然江琉對填銀料的事還是挺有自信的,但小心駛得萬年船,慎重些總是沒錯的。
“江管事,不可。”袁木搖頭拒絕了江琉:“這批簪子大多出自袁某之手,前期逸羽樓已結算過工錢,不能再收,且袁某尚且不知道此事是否能成,更加不能收取工費。”
見江琉還欲勸說,袁木言辭愈發堅決:“逸羽樓於袁某有恩,袁某也知這段時日樓裏生意欠佳,不能知恩不報,這一百支簪是袁某該做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勸就沒意思了,江琉一笑,將此事揭過:“那便多謝袁師傅解囊相助了!”
複又向袁氏道:“不知道袁師傅可曾向您提過,此番還要勞煩袁夫人替逸羽樓繡製一批簪套。”
“夫君與妾身說過的,真是太謝謝江管事了。”袁氏滿心感激,殷切問道:“簪套式樣就與簪樣一一對應嗎?”
“嗯,此番第一批簪子是梅蘭竹菊,各自對應著繡一些紋樣即可,無需太複雜,布料用普通軟綿即可,主要起到一個收納包裝的作用,五錢一隻套袋,不知袁夫人是否能接受?”
袁氏點點頭,又搖搖頭:“妾身記下了。隻不過一隻簪套用料不多,市麵上普通棉布不過兩三百文,一匹布做這一百支簪套已是綽綽有餘,怎好意思收五錢,妾身一塊繡紋複雜的絹帕也不過能賣個三四錢,這簪套,便按照兩錢一隻來算價格,可好?”
若按兩錢,一百隻簪套也不過兩百文。
這袁氏夫婦可真是一家子實心眼,從來賣貨的人都是往上抬價,哪有往下講價的!錢不令嘖嘖稱奇。
江琉有些失笑,卻也不願拂了她的好意,思索片刻後道:“不如這樣,簪套就按夫人說的兩錢一隻,不過購買布匹的錢由逸羽樓來出,您看如何?”
這……袁氏蹙著眉,一時半會兒有些算不出是多了少了。
不多給她反應的時間,江琉拍板道:“那就這樣說定了,袁師傅,四支樣簪您最快何時能完工?”
唔。袁木就著圖紙估算了下:“今日晚些應當就能給您。”
江管事圖紙上畫的紋樣並不算難,唯一要注意的是她對刻紋深淺的要求,操作時需得小心謹慎,切不能傷到正麵,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好,那我便在此等您的消息。”
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眾人四散自去開工。
直至走得遠了,袁氏這才轉過彎來:一匹布三百文,做成一百隻簪套便是三文一隻,再給她兩文工錢,那不就和最初說好的五錢一隻一模一樣嗎!
不過是換了個說法而已,自己竟是反應不過來了!
袁氏一麵懊惱自己不靈光,一麵感激江管事給了這麽好的差事,暗暗下定決心要認真做事,不能辜負江姑娘的一片好意。
待人都走幹淨了,書房裏隻剩錢掌櫃和王允了。
今日商議並未避開王允,作為逸羽樓的一份子,王允方才聽得熱血沸騰,頗有些要一鼓作氣大幹一場的氣勢,雙眼晶亮地問二人:“江管事,錢掌櫃,那我呢?我要做些什麽呢?”
雖然他的工錢一月一結,樓裏生意好壞都不會影響他工錢多少,隻不過若是鋪子裏生意興隆,他作為樓裏唯一的店夥計,與首飾鋪子同舟共濟,即便不能漲月錢,總能得些賞銀吧!
“確有一事要請你去做。”
逸羽樓裏能用的人不過幾個,這王允自然是要用上的,江琉遂接了話頭道:“剛才你也都聽見了,逸羽樓要閉門做一批簪釵,約莫需要個幾日時光,這些日子就勞煩王哥,得了空去那大街小巷傳一傳消息,讓逸羽樓重新開張的時候能紅火一把。”
王允此人伶俐會說話,第一天來逸羽樓的時候江琉便發覺了,此事交給他最是合適。
果然,王允一聽是這事兒,當即拍拍胸脯應下:“江管事放心,包在我身上!”
這街頭巷尾他可都有熟識的人,傳個話嘛,嘮一嘮嗑,一傳十,十傳百,不算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