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崇教坊內,趙晗購屋連院,構築起寶泉局之基。


    “趙大人,度支司急使又至,催如催魂。”


    “催何聒噪,銑車火星四濺,豈容他等急迫!”趙晗怒斥小吏。


    “回稟大人,此番乃畢堂官親臨。”


    趙晗聞訊,神色驟變,疾步而出,笑迎畢自嚴:“晨起喜鵲歡歌,原是畢大人駕臨,有失遠迎。”


    畢自嚴笑語中帶著鋒芒:“喜鵲?恐是烏鴉先鳴吧。我日日催銀,你等私下怨聲載道,我豈能不知?”


    趙晗連忙賠笑,引入局中莫非為鑄幣之事?”


    寶泉局內,工匠忙碌,熔銀鍛銅,鑄幣之聲此起彼伏。趙晗介紹道:“局內工匠千餘,熔爐二十,日熔銀數千斤,機具齊備,晝夜不息,日鑄銀幣五萬,分撥內帑、太倉。”


    畢自嚴審視間,提出疑問:“月產百萬,猶嫌不足,何不擴招人手,增置機具?”


    趙晗苦笑:“銀匠難覓,京城已盡搜羅;機具亦缺,尤其壓印模板,百匠雕琢,僅得五十。且兵仗局之輥壓機、銑車暫借,非長久之計。”


    畢自嚴點頭,轉而論及銀幣流通:“銀元銀分,精美無匹,火耗甚微,百姓稱便。太倉兌銀之事,恐生波折,欲借寶泉局之力,在京設鋪。”


    趙晗沉吟:“此事重大,非我局所擅。然可上書朝廷,請專設機構,以安民心。”


    畢自嚴應允,並願聯名上奏。趙晗感激之餘,亦感壓力重重。送走畢自嚴,他獨坐班房,提筆欲書,卻心緒難平:“此老狐,意在逼我增產,實難從命。”


    終是筆下躊躇,趙晗深知,畢自嚴之意,非僅兌銀,更在督產,而他,唯有在保皇差之餘,智鬥權臣,方能穩住大局。


    臣周應秋,謹遵聖命,問安陛下。


    “免禮。”


    朱由校擱下禦筆,目光溫柔地迎上周應秋懷抱雙籍的身影。


    “周卿此來,莫非有要事相商?”


    “陛下垂詢,微臣惶恐。”周應秋輕遞書冊於侍立太監,躬身言道。


    “臣已畢力編纂京官庫檔,恭請聖覽。”


    “咦?”


    朱由校聞言,輕啟第一冊,扉頁即顯內閣首輔方從哲之詳錄,籍貫、科舉、仕途軌跡,一目了然,卻無其他贅言。


    時值萬曆末年,世事如棋局局新,未來誰人主沉浮,陛下心中自有一本賬。至於過往評價,皆是浮雲,黨爭紛擾,更非陛下所樂見。此當,實為陛下用人之際,去蕪存菁之良策。


    “此冊何解?”


    朱由校放下官檔,又取次冊,封麵《到任須知》四字映入眼簾,書頁泛黃,字跡間透出主人勤勉之跡。


    “此乃太祖聖訓,旨在指引新晉進士,如何成就一方父母官之典範。”周應秋察言觀色,躬身細述。


    “妙哉!妙哉!此書價值,豈止千金可比!”朱由校翻閱數頁,讚歎不已。


    太祖朱元璋,遺澤深遠,既有《皇明祖訓》訓誡帝王,又有《到任須知》哺育新官。科舉之路,自古而興,至明而大盛,進士及第,多即委以重任。然初出茅廬,何以駕馭縣治之繁複?太祖深諳此道,故集眾智,編此良書,為地方官之行為準則。


    書中“為官之機要”三十一條,字字珠璣,旨在使新官上手即能把握政務之精髓,不為胥吏所欺。對於缺官嚴重之大明,此書無異於甘霖普降,可速育英才,以解燃眉之急。


    為官之道,非唯四書五經,亦需實務曆練。《到任須知》與《大明律》、算經相輔相成,再輔以得力衙役,則治縣有方,庶幾可期。大明之複興,或可由此肇始矣。


    東林黨徒固若金湯,然商賈學閥之流,擅以門生故吏為羽翼,圖謀私利,其手段之高明,令人咋舌。


    “爾等培育英才之能,確乎不凡。朕欲增官設職,且看爾等能織就何等錦繡前程,又能網羅多少人心。”


    且說官員數目一旦膨脹,猶如秋風掃落葉,處置起來豈不更為便捷?


    “臣鬥膽請陛下重啟恩科,以此典籍為藍本,速速甄選英才,以補地方之闕。”周應秋躬身而言,言辭懇切。


    朱由校聞言,順藤摸瓜,笑道:“如此,便可自地方抽調賢能,入京暫替京官之缺乎?”


    “陛下聖明,臣正有此意。”周應秋應答如流,盡顯機敏。


    周應秋,一介智者,洞悉聖意後,即刻憶起那進士及第時所獲之寶書——《到任須知》,太祖遺訓,熠熠生輝。


    “以《到任須知》為試金石,選拔官員,可保新官上任,地方安寧無虞;而外官入京,亦能確保如臣一般,清正廉潔。”


    曆經風雨,周應秋自知其長:實幹且清廉,非京城權謀所能染指。


    “此言極是,深得朕心。”朱由校聞言,龍顏大悅,對周應秋之見解讚不絕口。


    “卿既有此良策,出題之重任,便交予卿手。”


    “臣遵旨,感激涕零。”周應秋領命,心中暗自誓言,必不負聖望,為大明江山添磚加瓦。


    聞朱由校之言,周應秋即刻躬身應諾,身影匆匆隱於門外。


    待周應秋退下,朱由校笑逐顏開,翻閱《到任須知》如獲至寶。


    “傳朕旨意,賜國子監諸生,人手一冊《到任須知》,以資勉勵。”


    “奴婢領命,即刻照辦。”


    劉時敏聞聽賜書之令,心中暗自納悶,疑惑如霧鎖眉梢。


    “此書非為試綱之用?何以先行頒發?”他心中暗忖。


    劉時敏離去後,朱由校凝視手中典籍,眼中閃爍著睿智之光。


    “以此書為試綱,誰敢非議?何人膽敢逆龍鱗,質疑太祖遺訓之權威?”他心中暗笑,自信滿滿。


    畢竟,此書非《太祖大誥》那般陳規陋習,早已塵封曆史;亦非四書五經之空談,乃是一部務實之作,對仕宦之道大有裨益。


    “他日,更可借此寶典,編纂國教之典範,澤被後世。”朱由校心中盤算,雄心勃勃,欲以此書為基石,鑄就教育之輝煌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kk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kk妹並收藏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