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彤左手緊攬暈倒在自己懷中的采蘋,右手急忙拿過采蘋手中的書信速覽。一看,也是大驚失色,忙將頭轉向賢淑妃說:“娘娘,快傳太醫!”
“快將梅妃扶到本宮的寢室休息,傳太醫!”賢淑妃起身安排好采蘋的事,便重坐回原處說:“抽出寶劍,當堂驗證!事情還沒弄清,就要逼出人命了,這宮中唯恐天下不亂者還真不少。”
“她宮裏的下人犯了宮規,她惱羞成怒,自作自受,娘娘何出此言傷眾姐妹呢?”秦宜珍站起來仰著頭問賢淑妃。
“秦姐姐仗著與楊貴妃交往甚密,就敢這樣與娘娘說話,皇上沒有下旨封楊貴妃為皇後之前,六宮之主還是賢淑妃娘娘,容不得我等肆無忌憚。”平時沉默寡言的崔婕妤此時站起來理直氣壯地理論,在坐者不禁眼前一亮,後宮那些素愛嘰嘰喳喳的人們都被她的言行鎮住了。賢淑妃的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不禁多看了她幾眼。
“眾姐妹稍安勿躁,等驗過寶劍,本宮有話要說。”
“將寶劍抽出!”賢淑妃望了一眼玉真公主後轉視小太監說。
“刷”一聲,小太監抽出寶劍,卻見此劍與從華清宮端來的劍一模一樣,不禁大吃一驚,賢淑妃起身望著兩把如孿生兄弟的寶劍滿臉疑雲,隻有玉真公主麵帶微笑穩坐不語。
小太監的臉上滿是失望,臨行前楊玉環告訴他到此地如何行事,並許諾事成之後不僅賞他黃金千兩,還要求皇上封他為大內總管。不料半路上殺出個玉真公主,使眼看到手的榮華成了事與願違的失望。最怕的是飛鴿傳書的計謀被揭穿,那時性命難保,何談榮華富貴。想到此處,臉色變得煞白,汗從額頭、頸上冒了出來。
眼細的賢淑妃看到他與之前判若兩人的神情,似乎明白了什麽。
白玉鳳了解江采蘋,知道她不會說假話、不會推脫責任。隻要把此劍拿到江采蘋麵前,她定會認領並說出此劍離身之因,那時拿下她理由充分、易如反掌。所以才敢向自己宮中的小太監許諾,並等待著拿下江采萍的消息。
“華清宮中怎麽會有和雪魄一模一樣的劍?莫非是你家娘娘仿造了要陷害梅妃,這可是欺君之大罪啊!”玉真公主神情淡定地說。
“不是仿造的,以前從未在宮中見過此劍,終南山的道姑親眼目睹此劍飛行刺殺皇上,並驗看後斷定是梅沁宮的雪魄神劍。”
“見過此劍的人並不多,終南山的道姑怎麽會認得呢?”玉真公主瞪大眼直視著小太監問。
“此道姑法力無比,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本是貴妃娘娘請了教劍法的,不想她還會預測諸多事情。”
“雪魄好端端掛在梅沁宮,定是你家娘娘要與道姑合夥害皇上,還要假禍於梅妃,真是膽大包天,罪不可赦。”
“公主息怒,定是誤會了。”
“快拿了假雪魄劍去回你家娘娘,就說本宮與玉真公主看過梅妃後,便會將此事麵聖奏明,讓她好自為之吧。”
“遵娘娘聖命!”
“崔婕妤將雪魄劍收好,本宮同玉真公主先去看梅妃娘娘,你隨後到,將劍親交於蕭彤姑姑手中。其餘人散了吧!”賢淑妃說完,拉了玉真公主徑直向梅妃所在的寢宮走去,以秦宜珍為首的嬪妃們把妒恨的目光齊刷刷投向崔姨妤,然後鼻子裏冒出一個個“哼哼”後悻悻離去。
崔婕妤不愧是唐朝士族之冠清河崔氏門中才女,內心的強大和骨子裏帶著的孤傲對眾人的態度視而不見。
小太監趁亂之際,眼疾手快換過了劍,端在盤子裏與兩名侍衛急速離去……。
“啟稟賢淑妃娘娘,梅妃娘娘並無大礙,隻是火急攻心罷了,已開了三劑藥,調養兩日便可無恙。”
“退下吧!將太醫院的人參養榮丸給梅妃宮裏配送些。”
“謹遵娘娘懿旨!近日太醫院又配了黃芪當歸菊花丸,一並送到兩位娘娘宮中,微臣告退!”太醫躬身施禮退下的同時,崔婕妤抱了雪魂劍走進來。
“蕭姑姑,收好雪魄劍,梅妃這兩日就住在這裏,你也搬過來,照顧梅妃更方便。”
經曆了這麽多的事,采蘋的心徹底崩潰了,此時她連說一句話的心情和力氣都沒有,閉著眼靜靜躺著。
蕭彤接過劍抱在懷中,躬身施禮道:“娘娘仁德追太後,是後宮之福氣。請恕奴婢多言,現在最要緊的便是查明將信傳到江家大院之人,此人不查明,終是宮中之後禍呀!”
“本宮明白,待將迫在眉睫之事處理後,本宮定會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崔婕妤,你近日也多在本宮宮中走動些,以便互相有個照應。”
“臣妾謹遵娘懿旨!”
“怎麽將劍原封不動拿了回來?難道武氏不信那個賤人刺殺皇帝之事嗎?”楊貴妃與終南山的道姑並排坐在客廳正堂椅子上質問。
“玉真公主說小人拿的雪魄劍是假的,還說……”小太監沒有往下說。
“玉真說什麽了?劍怎麽會是假的?關鍵時刻嘟嘟囔囔的,讓本宮好失望。”
“怎麽又冒出個玉真公主來?”
楊玉環和道姑輪換著站起身大聲問。
“小的也感覺到很奇怪,公主一向與娘娘同心,今天卻站出來為梅妃辯護,並說是娘娘與道姑合夥要殺害皇上,還要假禍梅妃。”
“真是豈有此理?你真不中用,在那個地方說道姑幹嗎?”
“慧賢宮要審問此事,我必要將原因說明呀!”
“娘娘息怒,這事不怪他,隻怪武氏和玉真欺人太甚。”
“她們讓你把劍拿回來何用?江采蘋得意極了吧?”
“武氏和玉真公主讓小的拿了劍回來告訴娘娘,她們要一起麵聖,將娘娘與道姑合夥造假雪魄謀殺皇上、假禍梅妃之事奏明。”
“定是那個梅精添油加醋慫恿她二人。”
“那梅妃並未發言,她好像看到了什麽飛鴿傳書,看完以後就暈過去了。”
“黑姑,你說說這劍到底是怎麽回事?這兩日連摩登漆的影兒也見不著。皇上剛對我有了好感,我不能因此而失去皇上呀!”
那個道姑用眼掃了掃兩邊站著的人,沒有說話。
“你們退下吧!我有要事與道姑商量。”
兩邊全退下後,被稱作黑姑的道姑俯在楊玉環耳邊說:“怎麽會有假,這劍刺殺過摩登漆,魔王波旬親自看過,他可認的真,就是張九齡看了也不會認為是假的。那個武氏城府極深,如今又聯手玉真,恐其中有詐。”
“那就煩請姑姑將此劍掛好,在外多周旋著,我倒要看看她們到底要耍什麽把戲?”
道姑將劍掛在寢榻旁後施禮告退,楊玉環開始坐在寢榻上練摩登漆所授的內功。
頭痛欲裂,心慌不至,渾身開始哆嗦,楊玉壞停止了練內功,斜靠在寢榻的被枕上汗流如注。她忙拿出揣在貼身衣裏的狐族遙感銅鏡呼黑姑,剛看到黑姑的頭,就被“雪魄”劍中所發強光遮住了,聲音也聽不到。
黑姑明白,定是白玉鳳那邊被用極高的法力控製了,便忙向波旬求救,波旬立遣魔兵魔將隱於長安城內,隨時準備遣兵調將。
玄宗因朝政繁忙,晝夜都在禦書房,華清宮裏,整天頭痛欲裂、渾身無力的楊玉環孤寂、冷清,叫天不應、呼地不靈。楊國忠請了太醫和民間高醫術者瞧病,沒有一個人號出準脈、開出益方。
五天後的黃昏,賢淑妃與玉真公主再度坐在慧賢宮的客廳上寒喧。
“華清宮那邊傳出消息,楊玉環臥病在床,那個道姑到了宮門,便被宮內的強光打退。看來,此劍確實厲害。”
“慈航真人托夢交代讓玉真拿此劍到娘娘宮中解圍,醒後道觀門口便有人叫賣傳家寶劍解急用。因夢所示,便將人傳至觀中,下樓一看,竟與夢中寶劍無二,便重金買了直奔宮中,至於會發生什麽事,玉真並不知曉。更為奇妙者,玉真當天回觀中做晚課時,發現買劍的黃金原封不動放在慈航真人聖像腳下。”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賢淑妃雙手合十敬念三聲,眼眶中噙滿熱淚。
“江家大院之事怎麽處理了?傳信的人查到了嗎?”
“玉真正為此事而來,梅妃還在臥床?將此事當麵說與她更好。”
“她一言不發躺了三天,吃的少,睡的多。今天晌午才起身,急著要搬回梅沁宮,本宮不放心,便挽留了下來,此時正在抄寫《妙法蓮華經》呢。”
“正好去看看她。”
姑嫂二人說著話,便起身移步到了寢宮。
玉真看到梅妃比之前又清瘦了一圈,但卻更添超凡脫俗的清麗,在互致禮中,玉真看到了梅妃眼中看破紅塵、看穿世道的淡定。盡管梅妃的神情更平和,但玉真懂得,伊人的心已告別紅塵中詩情畫意的夢想,往後所有的一切都是恒順眾生的隨緣和親和。玉真的心裏有一種酸楚,更有一種敬意。
“梅妃娘娘不必擔心,傳信之人在華清宮,沒有將信直接傳給江家大院,而是傳給了地方官。地方官在沒有弄清事實之前直接闖進江家大院驚擾皇親國戚,傳信人和地方官都難逃罪責。”
“我爹娘情況如何?”
“已如從前在江家大院般安然無恙生活著。還有書信寄到,請娘娘讀之以安心。”
采蘋接過書信,看著父親熟悉的筆跡倍感親切,輕聲讀道:“采蘋吾兒:見字如麵!驚險已過,知兒一切安好,甚欣!江家大院一切皆好。勿念!保重!”采蘋看到落款處父母各自簽的名字,親切感再增。
“感恩娘娘、公主真心相助,采蘋將永銘於心!請受采蘋一拜!”采蘋起身對著兩位貴人深深一拜。
“娘娘快別這樣,自家人何必多禮!”玉真公主起身扶起了采蘋。
蕭彤此時感慨良多,玉真公主是對武氏家族有前嫌的,但現在卻對賢淑妃敬重有加;玉真公主也曾與梅妃勢不兩立,而今卻也有更多的敬意禮待。這是太後最希望看到的,但玉真公主卻永遠不能麵對太後。在皇室的尊崇與榮華背後,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淒清和孤寂,這是蕭彤在宮中多年的體會。
“公主,從江家大院傳來信的人有疑點。”
“娘娘何出此言?”
“采蘋說話是有根據的,其一,這個筆跡我從未在江家大院和鄰居中見過;其二,怎麽那麽快就會有信傳來,平時梅沁宮從未通過飛鴿傳書與江家大院聯係,所有有書信往來走的部是官道呀。”
“莫非是華清宮一手所為?”賢淑妃猛然說了這麽一句。
“書信在哪兒?拿出來看看再斟酌。”玉真公主望著梅妃說。
梅妃從懷中掏出書信,遞於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攤開輕聲念;“梅妃娘娘鑒:江家大院忽起禍端,皆因傳聞娘娘弑君犯了滅九族重罪。娘娘爹娘驚聞此事皆暈厥,生死未卜。其餘族人待官方發落。請娘娘收信後速救江家族人及六親。”
玉真念完全文,看看落款處寫的是“江氏族人”。
“江氏族人”,公主若有所思地反複念著這四個字,然後說:“明白了!明白了!”
“明白什麽了?”賢淑妃一臉茫然地問。
“天機不可泄露!”玉真公主說此話時,露出有神秘感的孩子般可愛的樣子。
“都平平安安就好,梅妃也不必較真是誰做了此事,心裏輕鬆萬事順。”賢淑妃將信接過交於采蘋說。
“冤冤相報何時了?人生說到底就是一個因果輪回和業力流轉的過程,修行就是撥除心中貪嗔癡慢之劇毒,培植心頭戒定慧謙瓊漿之過程。唯有寬厚待人、利眾利他的生命最為值得!就讓一切恩恩怨怨盡付風中吧!”采蘋一字一句地說著,賢淑妃感到采蘋身上有一束生命的亮光熠熠生輝,讓人特別溫暖和舒服。
“如此甚好,修行路上考驗多,妹妹多保重!”賢淑妃說完後忽覺脫口而出的話有點突兀,便笑盈盈望著采蘋說:“你看本宮這話說的,就像要離別似的。”
“我也覺得有點這味道。”玉真公主笑望著賢淑妃說。
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采蘋忽然預感到,可能要有一種長久的分別來臨。
“我原不知如何將劍放出後收回,才惹下禍端。這幾日在夢中得觀音菩薩親授,又教我幾招劍法,往後餘生唯有練好血魄神劍,斬魔除妖利益大眾,才不枉此生。”采蘋說話時眼中放出亮光,蕭彤與兩位主人同時感到,一個曆盡磨難後重塑的生命正在為匡扶正義而豐殷。
“一切皆是定數,觀音菩薩之前沒有授你收劍之法,讓劍飛出去後發生的一切有驚無險之事,可能都是最好的安排,過段時日自會明白。”蕭彤的一番話令在場者連連點頭,這話似乎點通了賢淑妃心中的一個堵點,她望了望蕭彤和梅妃,然後將目光移到玉真眼上說:“這麽大的動靜,皇上竟然沒有任何反應,公主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我也在想,這不符合皇帝哥哥的心性。咱現在一同去麵聖,看看皇帝會怎麽說?”
“皇上駕到!”就在玉真話音剛落的瞬間,門外傳來接駕的傳報。
“這才叫神奇,慧賢宮的風有神力,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呀!”玉真公主笑著說。
“臣妾接駕!”就在賢淑妃與玉真奔向門外接駕的同時,采蘋拉起蕭彤向秘室走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快將梅妃扶到本宮的寢室休息,傳太醫!”賢淑妃起身安排好采蘋的事,便重坐回原處說:“抽出寶劍,當堂驗證!事情還沒弄清,就要逼出人命了,這宮中唯恐天下不亂者還真不少。”
“她宮裏的下人犯了宮規,她惱羞成怒,自作自受,娘娘何出此言傷眾姐妹呢?”秦宜珍站起來仰著頭問賢淑妃。
“秦姐姐仗著與楊貴妃交往甚密,就敢這樣與娘娘說話,皇上沒有下旨封楊貴妃為皇後之前,六宮之主還是賢淑妃娘娘,容不得我等肆無忌憚。”平時沉默寡言的崔婕妤此時站起來理直氣壯地理論,在坐者不禁眼前一亮,後宮那些素愛嘰嘰喳喳的人們都被她的言行鎮住了。賢淑妃的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不禁多看了她幾眼。
“眾姐妹稍安勿躁,等驗過寶劍,本宮有話要說。”
“將寶劍抽出!”賢淑妃望了一眼玉真公主後轉視小太監說。
“刷”一聲,小太監抽出寶劍,卻見此劍與從華清宮端來的劍一模一樣,不禁大吃一驚,賢淑妃起身望著兩把如孿生兄弟的寶劍滿臉疑雲,隻有玉真公主麵帶微笑穩坐不語。
小太監的臉上滿是失望,臨行前楊玉環告訴他到此地如何行事,並許諾事成之後不僅賞他黃金千兩,還要求皇上封他為大內總管。不料半路上殺出個玉真公主,使眼看到手的榮華成了事與願違的失望。最怕的是飛鴿傳書的計謀被揭穿,那時性命難保,何談榮華富貴。想到此處,臉色變得煞白,汗從額頭、頸上冒了出來。
眼細的賢淑妃看到他與之前判若兩人的神情,似乎明白了什麽。
白玉鳳了解江采蘋,知道她不會說假話、不會推脫責任。隻要把此劍拿到江采蘋麵前,她定會認領並說出此劍離身之因,那時拿下她理由充分、易如反掌。所以才敢向自己宮中的小太監許諾,並等待著拿下江采萍的消息。
“華清宮中怎麽會有和雪魄一模一樣的劍?莫非是你家娘娘仿造了要陷害梅妃,這可是欺君之大罪啊!”玉真公主神情淡定地說。
“不是仿造的,以前從未在宮中見過此劍,終南山的道姑親眼目睹此劍飛行刺殺皇上,並驗看後斷定是梅沁宮的雪魄神劍。”
“見過此劍的人並不多,終南山的道姑怎麽會認得呢?”玉真公主瞪大眼直視著小太監問。
“此道姑法力無比,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本是貴妃娘娘請了教劍法的,不想她還會預測諸多事情。”
“雪魄好端端掛在梅沁宮,定是你家娘娘要與道姑合夥害皇上,還要假禍於梅妃,真是膽大包天,罪不可赦。”
“公主息怒,定是誤會了。”
“快拿了假雪魄劍去回你家娘娘,就說本宮與玉真公主看過梅妃後,便會將此事麵聖奏明,讓她好自為之吧。”
“遵娘娘聖命!”
“崔婕妤將雪魄劍收好,本宮同玉真公主先去看梅妃娘娘,你隨後到,將劍親交於蕭彤姑姑手中。其餘人散了吧!”賢淑妃說完,拉了玉真公主徑直向梅妃所在的寢宮走去,以秦宜珍為首的嬪妃們把妒恨的目光齊刷刷投向崔姨妤,然後鼻子裏冒出一個個“哼哼”後悻悻離去。
崔婕妤不愧是唐朝士族之冠清河崔氏門中才女,內心的強大和骨子裏帶著的孤傲對眾人的態度視而不見。
小太監趁亂之際,眼疾手快換過了劍,端在盤子裏與兩名侍衛急速離去……。
“啟稟賢淑妃娘娘,梅妃娘娘並無大礙,隻是火急攻心罷了,已開了三劑藥,調養兩日便可無恙。”
“退下吧!將太醫院的人參養榮丸給梅妃宮裏配送些。”
“謹遵娘娘懿旨!近日太醫院又配了黃芪當歸菊花丸,一並送到兩位娘娘宮中,微臣告退!”太醫躬身施禮退下的同時,崔婕妤抱了雪魂劍走進來。
“蕭姑姑,收好雪魄劍,梅妃這兩日就住在這裏,你也搬過來,照顧梅妃更方便。”
經曆了這麽多的事,采蘋的心徹底崩潰了,此時她連說一句話的心情和力氣都沒有,閉著眼靜靜躺著。
蕭彤接過劍抱在懷中,躬身施禮道:“娘娘仁德追太後,是後宮之福氣。請恕奴婢多言,現在最要緊的便是查明將信傳到江家大院之人,此人不查明,終是宮中之後禍呀!”
“本宮明白,待將迫在眉睫之事處理後,本宮定會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崔婕妤,你近日也多在本宮宮中走動些,以便互相有個照應。”
“臣妾謹遵娘懿旨!”
“怎麽將劍原封不動拿了回來?難道武氏不信那個賤人刺殺皇帝之事嗎?”楊貴妃與終南山的道姑並排坐在客廳正堂椅子上質問。
“玉真公主說小人拿的雪魄劍是假的,還說……”小太監沒有往下說。
“玉真說什麽了?劍怎麽會是假的?關鍵時刻嘟嘟囔囔的,讓本宮好失望。”
“怎麽又冒出個玉真公主來?”
楊玉環和道姑輪換著站起身大聲問。
“小的也感覺到很奇怪,公主一向與娘娘同心,今天卻站出來為梅妃辯護,並說是娘娘與道姑合夥要殺害皇上,還要假禍梅妃。”
“真是豈有此理?你真不中用,在那個地方說道姑幹嗎?”
“慧賢宮要審問此事,我必要將原因說明呀!”
“娘娘息怒,這事不怪他,隻怪武氏和玉真欺人太甚。”
“她們讓你把劍拿回來何用?江采蘋得意極了吧?”
“武氏和玉真公主讓小的拿了劍回來告訴娘娘,她們要一起麵聖,將娘娘與道姑合夥造假雪魄謀殺皇上、假禍梅妃之事奏明。”
“定是那個梅精添油加醋慫恿她二人。”
“那梅妃並未發言,她好像看到了什麽飛鴿傳書,看完以後就暈過去了。”
“黑姑,你說說這劍到底是怎麽回事?這兩日連摩登漆的影兒也見不著。皇上剛對我有了好感,我不能因此而失去皇上呀!”
那個道姑用眼掃了掃兩邊站著的人,沒有說話。
“你們退下吧!我有要事與道姑商量。”
兩邊全退下後,被稱作黑姑的道姑俯在楊玉環耳邊說:“怎麽會有假,這劍刺殺過摩登漆,魔王波旬親自看過,他可認的真,就是張九齡看了也不會認為是假的。那個武氏城府極深,如今又聯手玉真,恐其中有詐。”
“那就煩請姑姑將此劍掛好,在外多周旋著,我倒要看看她們到底要耍什麽把戲?”
道姑將劍掛在寢榻旁後施禮告退,楊玉環開始坐在寢榻上練摩登漆所授的內功。
頭痛欲裂,心慌不至,渾身開始哆嗦,楊玉壞停止了練內功,斜靠在寢榻的被枕上汗流如注。她忙拿出揣在貼身衣裏的狐族遙感銅鏡呼黑姑,剛看到黑姑的頭,就被“雪魄”劍中所發強光遮住了,聲音也聽不到。
黑姑明白,定是白玉鳳那邊被用極高的法力控製了,便忙向波旬求救,波旬立遣魔兵魔將隱於長安城內,隨時準備遣兵調將。
玄宗因朝政繁忙,晝夜都在禦書房,華清宮裏,整天頭痛欲裂、渾身無力的楊玉環孤寂、冷清,叫天不應、呼地不靈。楊國忠請了太醫和民間高醫術者瞧病,沒有一個人號出準脈、開出益方。
五天後的黃昏,賢淑妃與玉真公主再度坐在慧賢宮的客廳上寒喧。
“華清宮那邊傳出消息,楊玉環臥病在床,那個道姑到了宮門,便被宮內的強光打退。看來,此劍確實厲害。”
“慈航真人托夢交代讓玉真拿此劍到娘娘宮中解圍,醒後道觀門口便有人叫賣傳家寶劍解急用。因夢所示,便將人傳至觀中,下樓一看,竟與夢中寶劍無二,便重金買了直奔宮中,至於會發生什麽事,玉真並不知曉。更為奇妙者,玉真當天回觀中做晚課時,發現買劍的黃金原封不動放在慈航真人聖像腳下。”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賢淑妃雙手合十敬念三聲,眼眶中噙滿熱淚。
“江家大院之事怎麽處理了?傳信的人查到了嗎?”
“玉真正為此事而來,梅妃還在臥床?將此事當麵說與她更好。”
“她一言不發躺了三天,吃的少,睡的多。今天晌午才起身,急著要搬回梅沁宮,本宮不放心,便挽留了下來,此時正在抄寫《妙法蓮華經》呢。”
“正好去看看她。”
姑嫂二人說著話,便起身移步到了寢宮。
玉真看到梅妃比之前又清瘦了一圈,但卻更添超凡脫俗的清麗,在互致禮中,玉真看到了梅妃眼中看破紅塵、看穿世道的淡定。盡管梅妃的神情更平和,但玉真懂得,伊人的心已告別紅塵中詩情畫意的夢想,往後所有的一切都是恒順眾生的隨緣和親和。玉真的心裏有一種酸楚,更有一種敬意。
“梅妃娘娘不必擔心,傳信之人在華清宮,沒有將信直接傳給江家大院,而是傳給了地方官。地方官在沒有弄清事實之前直接闖進江家大院驚擾皇親國戚,傳信人和地方官都難逃罪責。”
“我爹娘情況如何?”
“已如從前在江家大院般安然無恙生活著。還有書信寄到,請娘娘讀之以安心。”
采蘋接過書信,看著父親熟悉的筆跡倍感親切,輕聲讀道:“采蘋吾兒:見字如麵!驚險已過,知兒一切安好,甚欣!江家大院一切皆好。勿念!保重!”采蘋看到落款處父母各自簽的名字,親切感再增。
“感恩娘娘、公主真心相助,采蘋將永銘於心!請受采蘋一拜!”采蘋起身對著兩位貴人深深一拜。
“娘娘快別這樣,自家人何必多禮!”玉真公主起身扶起了采蘋。
蕭彤此時感慨良多,玉真公主是對武氏家族有前嫌的,但現在卻對賢淑妃敬重有加;玉真公主也曾與梅妃勢不兩立,而今卻也有更多的敬意禮待。這是太後最希望看到的,但玉真公主卻永遠不能麵對太後。在皇室的尊崇與榮華背後,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淒清和孤寂,這是蕭彤在宮中多年的體會。
“公主,從江家大院傳來信的人有疑點。”
“娘娘何出此言?”
“采蘋說話是有根據的,其一,這個筆跡我從未在江家大院和鄰居中見過;其二,怎麽那麽快就會有信傳來,平時梅沁宮從未通過飛鴿傳書與江家大院聯係,所有有書信往來走的部是官道呀。”
“莫非是華清宮一手所為?”賢淑妃猛然說了這麽一句。
“書信在哪兒?拿出來看看再斟酌。”玉真公主望著梅妃說。
梅妃從懷中掏出書信,遞於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攤開輕聲念;“梅妃娘娘鑒:江家大院忽起禍端,皆因傳聞娘娘弑君犯了滅九族重罪。娘娘爹娘驚聞此事皆暈厥,生死未卜。其餘族人待官方發落。請娘娘收信後速救江家族人及六親。”
玉真念完全文,看看落款處寫的是“江氏族人”。
“江氏族人”,公主若有所思地反複念著這四個字,然後說:“明白了!明白了!”
“明白什麽了?”賢淑妃一臉茫然地問。
“天機不可泄露!”玉真公主說此話時,露出有神秘感的孩子般可愛的樣子。
“都平平安安就好,梅妃也不必較真是誰做了此事,心裏輕鬆萬事順。”賢淑妃將信接過交於采蘋說。
“冤冤相報何時了?人生說到底就是一個因果輪回和業力流轉的過程,修行就是撥除心中貪嗔癡慢之劇毒,培植心頭戒定慧謙瓊漿之過程。唯有寬厚待人、利眾利他的生命最為值得!就讓一切恩恩怨怨盡付風中吧!”采蘋一字一句地說著,賢淑妃感到采蘋身上有一束生命的亮光熠熠生輝,讓人特別溫暖和舒服。
“如此甚好,修行路上考驗多,妹妹多保重!”賢淑妃說完後忽覺脫口而出的話有點突兀,便笑盈盈望著采蘋說:“你看本宮這話說的,就像要離別似的。”
“我也覺得有點這味道。”玉真公主笑望著賢淑妃說。
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采蘋忽然預感到,可能要有一種長久的分別來臨。
“我原不知如何將劍放出後收回,才惹下禍端。這幾日在夢中得觀音菩薩親授,又教我幾招劍法,往後餘生唯有練好血魄神劍,斬魔除妖利益大眾,才不枉此生。”采蘋說話時眼中放出亮光,蕭彤與兩位主人同時感到,一個曆盡磨難後重塑的生命正在為匡扶正義而豐殷。
“一切皆是定數,觀音菩薩之前沒有授你收劍之法,讓劍飛出去後發生的一切有驚無險之事,可能都是最好的安排,過段時日自會明白。”蕭彤的一番話令在場者連連點頭,這話似乎點通了賢淑妃心中的一個堵點,她望了望蕭彤和梅妃,然後將目光移到玉真眼上說:“這麽大的動靜,皇上竟然沒有任何反應,公主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我也在想,這不符合皇帝哥哥的心性。咱現在一同去麵聖,看看皇帝會怎麽說?”
“皇上駕到!”就在玉真話音剛落的瞬間,門外傳來接駕的傳報。
“這才叫神奇,慧賢宮的風有神力,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呀!”玉真公主笑著說。
“臣妾接駕!”就在賢淑妃與玉真奔向門外接駕的同時,采蘋拉起蕭彤向秘室走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