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一波較量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 作者:九品戒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廣德眼睛都紅了,一副要吃人的模樣。
他雖然說不上是老來得子,但也是人到中年之後才有的這兒子。
平日裏,他自己都心疼的緊,不忍心讓兒子受一點委屈,盧浩然長這麽大,他這個當爹的都沒舍得責打過一下。
今天倒好,自己的寶貝兒子讓個外人弄的這般淒慘,他這個當爹的如何能不怒?
盧浩然這幅模樣,看的李世民也有些皺眉。
房俊想報複盧家人,這個李世民倒是能理解,問題是,報複盧家人的機會多的是,何必急於這一時?
把盧浩然弄成這幅模樣,還帶到金殿上,這不是逼著盧家人追問這件事嗎?
李世民衝著王德擺了擺手,“去把房俊叫進來。”
其實李世民心裏也有些無語,今天這些事,都是他房俊串騰出來的,所有人都上了金殿,你房俊倒好,還躲著不出來了,這是能躲過去的事嗎?
王德剛下去叫房俊,朝堂上已然有人站了出來。
“陛下,房俊之舉,確實不妥,我大唐盛世,以禮法治國,動刑詢問嫌犯,此乃法外之暴行!”
看到站出來說話這人,不少官員心裏都暗罵‘盧家人不要臉’。
開口說話這人,是中書舍人盧楠,正五品上的官階,範陽盧氏的族人。
按說,他站出來為範陽盧氏說話,是件無可厚非的事。
可當初盧楠能進中書省,還多虧了房玄齡的舉薦。
從寂寂無名的小人物,一路做到中書舍人這官職,那都是房玄齡一手提拔起來的。
如今,房玄齡被下了大理獄,盧楠卻在朝堂上落井下石,這般舉動,難免讓人心生不快之感。
有人先出頭,馬上就有人跟上。
“是啊陛下,房俊擅自對嫌犯動刑,此乃大謬之舉!”
“自陛下登基以來,推行仁政,嚴明法度,方有我大唐今日之景象,可房俊既不在刑部大理寺任職,又非京兆府所轄之官員,如此擅用刑罰,豈不亂了我朝這清明之風?”
房俊用馬車拖行盧浩然這舉動,說的難聽點,就是刻意報複盧浩然,報複範陽盧氏,,但這幫人卻把房俊的行為說成了是刑訊盧浩然,聽的李世民都跟著有些無名火起。
這幫人也是越說越來勁,似乎是覺得這麽說房俊還不過癮,又開始了引經據典,本朝的事都不說了,開始以前朝為例。
說什麽大業多少多少年,哪哪哪有這麽個人,這人與隋煬帝沾親帶故,也是如同房俊一樣囂張跋扈,濫用私刑,隋煬帝覺得這人跟自家有親戚,也不聞不問,一來二去的,所有人都跟著效仿此人的行徑,最終導致隋朝禮法不明,大隋的江山就是因為這種人而覆滅的!
也不知道這些人是覺得說隋朝的事容易惹李世民發怒,還是覺得隋朝的事沒啥說服力。
轉頭,話題又被這些人扯到了南北朝。
這幫人在朝堂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下麵還有不少官員跟著吹捧,認為這些人說的有道理。
這可把李世民給氣壞了,氣的李世民拳頭攥的都咯嘣嘣直響。
“父皇!”李恪上前一步說道,“將盧浩然捆綁在馬車後,是兒臣下的令,此事跟房俊無關!”
李恪額頭的汗都出來了,他們這群人裏,就李恪經常上朝,也隻有李恪明白,不能讓這些官員繼續這個話題,有道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要是站出來的所有人都是這個話鋒,那房俊就算沒有刑訊盧浩然,最終也得被認定為刑訊了盧浩然。
所以,李恪咬著牙站出來,把罪責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也想明白了,反正去就藩的事已經無法更改了,朝堂上責不責罰他,已經沒什麽關係了。
如果不是就藩的事無可更改了,他還真得猶豫一下,要不要站出來幫房俊頂這個雷。
一見李恪站了出來,德安馬上就明白了什麽意思,不等其他朝臣再次開口,德安緊跟著上前一步說道。
“命令是我下的,不需要哥哥你替我承擔罪責!”德安寒著一張俏臉說道,“父皇,這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非禮皇姑,可曾把我李唐皇室放在眼中?此事外傳,天下人會如何看待我李唐皇室之人?我皇家的威儀又被置於何地?”
“毀女子清白,與殺人何異?”
“今日若非我們救下了皇姑,皇姑還有何顏麵苟活於世?”
“他能如此踐踏我皇家女眷,殺了他又能如何?”
“兒臣就是氣不過,若不是哥哥和俊哥他們攔著,兒臣在醉香居時就已經命侍衛砍了他的狗頭,給皇姑出氣!”
李恪有心爭儲的事,別人也許不清楚,但她這個親妹妹怎麽可能不知道?
這種事,不能讓她哥哥來攬下罪責,那樣他哥哥必然會在朝臣中落下話柄,於日後不利。
而她就不一樣了,她就是個公主,而且還是要嫁給房俊的公主,範陽盧氏對房府的所作所為,她這段時間一直都看在眼裏,她也早就記恨上了範陽盧氏的人。
眼前有這樣的機會與範陽盧氏的人對上,還能幫房俊做點事,她心裏反而很痛快。
不過,德安這番話,落在一些朝臣耳中,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有些了解房陵公主的人,聽了德安的話,差點就破口大罵。
房陵公主在乎過自己的清白嗎?
她就差找麵首的時候,喊自家爺們到床前觀禮了!
毀了別的女子清白,那女子不肯苟活可能是真的。
可房陵公主,那都恨不得天天在床上等著有年輕俊朗的男子去毀她清白啊!
“寧兒!”
房俊臉上掛著一抹笑意,晃晃悠悠的進了大殿。
“把盧浩然捆在馬上後麵,不但是我的主意,還是我下的命令,此事不需寧兒為我擔責。”
房俊這一開口,那幫朝臣又來了精神。
剛剛李恪開口時還好,他隻是往自己的身上攬些罪責。
但德安開口就不一樣了,一聲聲的質問,噎的他們老半天不知道該說點啥,你若反駁,就是在跟李唐皇室硬剛,在挑釁李唐皇室的威儀,可若是不反駁,就等於是認同了德安的說法,認同了盧浩然的行為該死。
可房俊開口就不一樣了,他親口承認,把盧浩然栓在馬車後是他的主意,也是他下的命令,那話題不就又被拉回來了,他房俊等於是自己承認了刑訊盧浩然的事啊!
“房家小兒,如此視我大唐律法為無物,你可知罪?”
“陛下,房俊此等行徑,斷不可縱容啊陛下!”
“陛下聖德,自登基以來便推行仁政,今日房俊之所為,有違法度,若不嚴懲,何以彰顯我朝法治之公允,何以安天下百姓之心?又何以維護朝廷法度之尊嚴?”
“陛下!”
又一個人從班中出列。
這個人出來以後,朝堂上突然靜了下來。
前麵說話的那些人,大多都屬於朝堂上的背景牆,他們說話就兩個作用,一個是為了鋪墊,另一個就是為了試探,試探李世民對事的態度。
而現在出來的這位,無論是在朝堂上的地位,還是官階,名望,都不是他們這些人能比的!
他雖然說不上是老來得子,但也是人到中年之後才有的這兒子。
平日裏,他自己都心疼的緊,不忍心讓兒子受一點委屈,盧浩然長這麽大,他這個當爹的都沒舍得責打過一下。
今天倒好,自己的寶貝兒子讓個外人弄的這般淒慘,他這個當爹的如何能不怒?
盧浩然這幅模樣,看的李世民也有些皺眉。
房俊想報複盧家人,這個李世民倒是能理解,問題是,報複盧家人的機會多的是,何必急於這一時?
把盧浩然弄成這幅模樣,還帶到金殿上,這不是逼著盧家人追問這件事嗎?
李世民衝著王德擺了擺手,“去把房俊叫進來。”
其實李世民心裏也有些無語,今天這些事,都是他房俊串騰出來的,所有人都上了金殿,你房俊倒好,還躲著不出來了,這是能躲過去的事嗎?
王德剛下去叫房俊,朝堂上已然有人站了出來。
“陛下,房俊之舉,確實不妥,我大唐盛世,以禮法治國,動刑詢問嫌犯,此乃法外之暴行!”
看到站出來說話這人,不少官員心裏都暗罵‘盧家人不要臉’。
開口說話這人,是中書舍人盧楠,正五品上的官階,範陽盧氏的族人。
按說,他站出來為範陽盧氏說話,是件無可厚非的事。
可當初盧楠能進中書省,還多虧了房玄齡的舉薦。
從寂寂無名的小人物,一路做到中書舍人這官職,那都是房玄齡一手提拔起來的。
如今,房玄齡被下了大理獄,盧楠卻在朝堂上落井下石,這般舉動,難免讓人心生不快之感。
有人先出頭,馬上就有人跟上。
“是啊陛下,房俊擅自對嫌犯動刑,此乃大謬之舉!”
“自陛下登基以來,推行仁政,嚴明法度,方有我大唐今日之景象,可房俊既不在刑部大理寺任職,又非京兆府所轄之官員,如此擅用刑罰,豈不亂了我朝這清明之風?”
房俊用馬車拖行盧浩然這舉動,說的難聽點,就是刻意報複盧浩然,報複範陽盧氏,,但這幫人卻把房俊的行為說成了是刑訊盧浩然,聽的李世民都跟著有些無名火起。
這幫人也是越說越來勁,似乎是覺得這麽說房俊還不過癮,又開始了引經據典,本朝的事都不說了,開始以前朝為例。
說什麽大業多少多少年,哪哪哪有這麽個人,這人與隋煬帝沾親帶故,也是如同房俊一樣囂張跋扈,濫用私刑,隋煬帝覺得這人跟自家有親戚,也不聞不問,一來二去的,所有人都跟著效仿此人的行徑,最終導致隋朝禮法不明,大隋的江山就是因為這種人而覆滅的!
也不知道這些人是覺得說隋朝的事容易惹李世民發怒,還是覺得隋朝的事沒啥說服力。
轉頭,話題又被這些人扯到了南北朝。
這幫人在朝堂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下麵還有不少官員跟著吹捧,認為這些人說的有道理。
這可把李世民給氣壞了,氣的李世民拳頭攥的都咯嘣嘣直響。
“父皇!”李恪上前一步說道,“將盧浩然捆綁在馬車後,是兒臣下的令,此事跟房俊無關!”
李恪額頭的汗都出來了,他們這群人裏,就李恪經常上朝,也隻有李恪明白,不能讓這些官員繼續這個話題,有道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要是站出來的所有人都是這個話鋒,那房俊就算沒有刑訊盧浩然,最終也得被認定為刑訊了盧浩然。
所以,李恪咬著牙站出來,把罪責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也想明白了,反正去就藩的事已經無法更改了,朝堂上責不責罰他,已經沒什麽關係了。
如果不是就藩的事無可更改了,他還真得猶豫一下,要不要站出來幫房俊頂這個雷。
一見李恪站了出來,德安馬上就明白了什麽意思,不等其他朝臣再次開口,德安緊跟著上前一步說道。
“命令是我下的,不需要哥哥你替我承擔罪責!”德安寒著一張俏臉說道,“父皇,這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非禮皇姑,可曾把我李唐皇室放在眼中?此事外傳,天下人會如何看待我李唐皇室之人?我皇家的威儀又被置於何地?”
“毀女子清白,與殺人何異?”
“今日若非我們救下了皇姑,皇姑還有何顏麵苟活於世?”
“他能如此踐踏我皇家女眷,殺了他又能如何?”
“兒臣就是氣不過,若不是哥哥和俊哥他們攔著,兒臣在醉香居時就已經命侍衛砍了他的狗頭,給皇姑出氣!”
李恪有心爭儲的事,別人也許不清楚,但她這個親妹妹怎麽可能不知道?
這種事,不能讓她哥哥來攬下罪責,那樣他哥哥必然會在朝臣中落下話柄,於日後不利。
而她就不一樣了,她就是個公主,而且還是要嫁給房俊的公主,範陽盧氏對房府的所作所為,她這段時間一直都看在眼裏,她也早就記恨上了範陽盧氏的人。
眼前有這樣的機會與範陽盧氏的人對上,還能幫房俊做點事,她心裏反而很痛快。
不過,德安這番話,落在一些朝臣耳中,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有些了解房陵公主的人,聽了德安的話,差點就破口大罵。
房陵公主在乎過自己的清白嗎?
她就差找麵首的時候,喊自家爺們到床前觀禮了!
毀了別的女子清白,那女子不肯苟活可能是真的。
可房陵公主,那都恨不得天天在床上等著有年輕俊朗的男子去毀她清白啊!
“寧兒!”
房俊臉上掛著一抹笑意,晃晃悠悠的進了大殿。
“把盧浩然捆在馬上後麵,不但是我的主意,還是我下的命令,此事不需寧兒為我擔責。”
房俊這一開口,那幫朝臣又來了精神。
剛剛李恪開口時還好,他隻是往自己的身上攬些罪責。
但德安開口就不一樣了,一聲聲的質問,噎的他們老半天不知道該說點啥,你若反駁,就是在跟李唐皇室硬剛,在挑釁李唐皇室的威儀,可若是不反駁,就等於是認同了德安的說法,認同了盧浩然的行為該死。
可房俊開口就不一樣了,他親口承認,把盧浩然栓在馬車後是他的主意,也是他下的命令,那話題不就又被拉回來了,他房俊等於是自己承認了刑訊盧浩然的事啊!
“房家小兒,如此視我大唐律法為無物,你可知罪?”
“陛下,房俊此等行徑,斷不可縱容啊陛下!”
“陛下聖德,自登基以來便推行仁政,今日房俊之所為,有違法度,若不嚴懲,何以彰顯我朝法治之公允,何以安天下百姓之心?又何以維護朝廷法度之尊嚴?”
“陛下!”
又一個人從班中出列。
這個人出來以後,朝堂上突然靜了下來。
前麵說話的那些人,大多都屬於朝堂上的背景牆,他們說話就兩個作用,一個是為了鋪墊,另一個就是為了試探,試探李世民對事的態度。
而現在出來的這位,無論是在朝堂上的地位,還是官階,名望,都不是他們這些人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