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歇一陣,便換了衣裳出門。沿大路向北,走不多遠,果然尋到那和風樓。
這條街兩邊店鋪林立,卻隻有這樓有二層高,如鶴立雞群一般,碩大店招橫出,極是醒目。進門一問之下,才知二樓皆是雅間,熊烈便在一樓西窗邊坐了。
此時已是申時末,日色已暮,華燈初上,這陝州城中也是極繁華,街上仍舊行人不減,叫賣之聲此起彼伏。熊烈不禁暗自感歎,鄭國果然強盛,便是這尋常一座府城也有這般盛景。隻是不知為何,這酒樓之中客人稀稀落落,隻三兩桌坐得有人。
店夥前來招呼,熊烈自忖兩個隨從口淡,便要了肥雞魚肉,又問店夥道:“伴當,你店裏可有好酒?”
店夥口氣卻頗不耐:“我和風樓怎地沒有好酒?小店的十裏香遠近聞名,這陝州城裏哪個不知?便是行腳客商,也有聞名而來的,官人想是外來的。隻是好教官人知曉,我店裏的十裏香往常隻賣二十文一壇,如今卻要五十文一壇,官人若要吃時,卻休要嫌我店裏酒貴。”
熊烈詫異道:“我也是聞名而來,卻不知你店裏酒如何這般貴?莫非你店裏的一壇比別處的多些?”
店夥不耐煩道:“我店裏的一壇也是一斤,一十六兩,哪裏比別處的多?隻是今時不同往日,隻賣五十文一壇,官人要吃便吃,不吃便請自便。”
熊烈涵養頗好,聽了也還罷了,包乙卻已是憤然,拍案而起道:“你這廝好生無禮,我等既到了你這鳥店,便是尊客,你怎敢如此說話?”
熊烈忙揮手命包乙稍安勿躁,轉頭對店夥道:“區區一壇酒,價錢翻了一倍不止,卻是為何?莫非是你店裏的酒名聲在外,便要店大欺客麽?”
那店夥見包乙身材粗壯,麵目凶惡,也不敢造次,隻得答道:“官人休問太多,小的也是不知。官人若不吃酒,小店的魚肉也是極好的。”
熊烈道:“我專為你這十裏香而來,豈肯不吃?隻是若是不明不白,我卻覺這錢花得有些冤枉。你若將這事分說明白,我仍吃你酒,也少不得賞錢,你若說不明白,我少不得在外宣揚一番,隻說你這和風樓乃是黑店,看還有哪個客商敢來你店裏吃酒。”
那店夥愣怔片刻,轉頭四望,見無人留意他幾人,便又垂頭歎氣道:“官人何苦逼問?小的說時,官人卻莫要傳揚。”
熊烈道:“若是情理相合,我自然不去傳揚。”
店夥道:“官人也瞧見了,如今小店裏隻這幾桌客人,卻不知往日此時,客人便是擠破了頭也要來小店吃酒,便要尋一張空桌也難,這便全因這酒價所致。然這酒價過高,我家掌櫃也是無可奈何,隻因現時陝州糧價也是極高的,酒價若不漲,小店便要做虧本生意了。”
熊烈道:“糧價過高?據我所知,去歲永興、都西各府縣皆是大熟,糧價又怎會如此高?”
店夥道:“這個我卻不知,我隻知往日陝州一鬥粟米隻要四十幾文,至多五十文,現如今這一鬥粟米卻是一百文也不止了。這般米價,酒如何不貴?我陝州百姓都知曉此事,便輕易不肯再來吃酒了。如今我店裏客人都是如官人這般的往來客商。”
“近幾年陝州可曾受災?”
“我記不大住,然聽客商說起,這五年陝州都不曾受災,這幾年都是風調雨順,產糧也是極多的。想是幾年無事,今年朝廷用兵,這糧價才漲了這許多。”
熊烈道:“朝廷是斷不會為用兵搜刮百姓的。伴當,莫要支吾不言,陝州百姓皆知此事,你豈能不知?這其中必有緣由,你明白說來。”
那店夥又看看四周,低聲道:“官人,小的當真不知了。小的懂得什麽,不過是聽客人們談論而已。”
熊烈道:“正為你這店裏三教九流往來不絕,各人高談闊論,你豈能不知?伴當,莫要諱言,你今日說了便與你無幹,否則非議朝廷用兵大政,可是不小的罪名。”
那店夥一驚,喪著臉道:“官人饒了小的,小的若是說了,被別個知曉,便是罪了。官人萬萬莫要說出去才好。”
熊烈道:“你放心就是,我斷不會說與旁人。”
店夥道:“說起來,陝州府糧價上漲,全因西邊戰事所起。去年十月,朝廷官軍要西征蜀國,朝廷派下十萬件冬衣冬被差事來,要我永興郡半月內趕製出來。我永興郡有十幾處州府,隻因我陝州人口多些,便派下一萬件的差事。官府貼出告示,曉諭我等百姓,要我等趕製冬衣冬被,待到年底納糧之時,一件冬衣冬被可抵兩鬥稅糧。”
熊烈點頭道:“嗯,兩鬥稅糧,若按平日價錢,也有一百餘文了,也還算公道。這可是好事。布料自是官府采買發放給百姓了。”
店夥道:“布料若是官府發放,百姓哪裏還會有怨言?”
熊烈一驚道:“哦?布料也要百姓來出?”熊烈隱隱覺出不對,去歲為這十萬件過冬被服,朝廷特特撥出五萬貫錢來。算下來,一件被服可用錢五百文,那是足夠了。如今要陝州百姓來做冬衣,卻一件隻抵一百文,還要百姓自備布料,與壓榨何異?更何況,百姓自備的布料如何能保官兵禦寒?
店夥道:“自是要百姓自備布料了。然這也是好事,我陝州百姓也都願為大軍伐蜀盡一份力,便個個爭先,為朝廷辦差。那些家中有剩餘布料的,或有殘舊衣被的,便也都用在了此處。有了這個根基,大夥心中有了底,家中餘糧也敢吃用,便盤算著過個寬裕年,將餘糧賣了換些酒肉等物。到了十一月,朝廷又為伐蜀大軍征糧,官府稅已收過,便從百姓處購糧。百姓們有了餘糧,雖價錢低些,卻也願將糧賣與官府。”
熊烈點點頭,卻未答話。這些事他都是知道的,隻是不曾想到朝廷一道政令,民間便有這許多波瀾。
店夥又接道:“卻不想轉過年來,朝廷又傳出要在隴右開戰的消息。郡裏要為隴西大軍籌措糧草,一道鈞令傳下府縣,縣裏便命我等百姓加征稅糧。這一來,百姓家中已沒了餘糧,哪裏還能繳上稅糧?官府又說前次趕製衣被所抵的稅糧要在此次補繳,直到戰事打完之後才能減免。我等尋常百姓受不得官府每日催逼,隻得變賣家中之物購糧上繳稅糧,我陝州糧少,臨縣臨府也無餘糧賣與我陝州,卻到哪裏去買糧?這糧價如何能不漲?”
熊烈默然。他此次出都巡視秦鳳,正為監察隴右兵馬糧草軍需之事,是以出都之前便已查閱近年各處郡府錢糧之數。這永興郡、陝州府近幾年報的都是大熟,存糧也是頗豐。便是支應兩處戰事,也斷不致要加征民間稅糧,這事朝廷也斷不會準許。若是府縣缺糧,戶部自會從別處調糧,也斷不會要百姓多繳稅糧。
是以他心中仍是半信半疑,便道:“原來如此,多謝伴當了。朝廷要各處用兵,糧草難免要用的多些,我等尋常百姓便隻得少吃些酒了。既是你說得明白,那便上三壇十裏香就是,過後一並會賬。”
待酒上來,熊烈忽又想起一事,便又問道:“伴當,你適才所說,是府裏出的告示,還是縣裏的?”
那店夥又看看四周,低聲道:“我這裏歸陝縣管轄,自是縣裏出的告示。”
熊烈點點頭,不再言語,三人飲酒吃肉。熊烈隻吃了半壇酒,餘下的便命兩個隨從分吃了。包乙、李大郎卻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頤,不一時,便將桌上酒肉吃個罄盡,三人都已是酒足飯飽。
看看酉時已盡,料想城裏也將宵禁,熊烈便會了帳,三人出店回客棧歇息。
次日一早熊烈便起了。原說今日歇息一日,兩個隨從原本以為能好生睡一覺,卻不想熊烈早起,雖不情不願,也隻得起身侍候。
三人梳洗已畢,熊烈說要去街上逛逛,包、李二人隻得相隨。
天色尚早,街上行人不多,偶有春風吹過,便揚起一片塵土。這汪家老店臨近城門,乃是外城,多見黃土院牆,不見民戶。走出許久,才見一排排低矮民房,房中百姓卻是都已起身打掃,出門掙命。
又走一程,卻又來到昨日吃酒的和風樓那條街。他三人今日走的並非昨日那條路,卻不知為何又到了這條街。這街上多是店鋪,卻有多半還未開張,街上行人也是寥寥。
忽見街邊一家糧店剛剛卸下門板,打開大門。熊烈想起昨日店夥那番話,便要進店看看糧價,卻見一個店夥舉起一塊水牌掛在門外牆壁上,那水牌上正寫著“今日糧價”。
隻見水牌上一排排寫明了各類糧食價錢,其中粟九十六文一鬥,麥一百一十文一鬥,稻一百二十五文一鬥。熊烈便知昨日那店夥所言不虛,便也不必在進店細看。
走了半日,看看已近巳時,熊烈已覺腹中饑餓,轉過街角,正見一間低矮民房,前麵支出一個蘆棚來。蘆棚下擺有五六張桌凳,三兩個人正坐在那裏吃著什麽。
熊烈四處看看,卻不見店招,便走近細看,卻見蘆棚內走出一個四十餘歲婦人來。那婦人身軀胖大,神色幹練,遠遠便招呼道:“客官請進,到小婦人這裏歇歇腳。”
熊烈走近,仍不見店招,便問道:“大嫂,你這店賣的是什麽?”
婦人道:“小婦人這裏隻賣自家做的麵茶,還有自家燒的滾燙的湯水。”
熊烈笑道:“也好,就吃你自家的麵茶。”便招呼兩個隨從進蘆棚內坐了。坐定後熊烈又問道:“大嫂,你家的麵茶要賣多少錢一碗?”
婦人道:“麵茶隻要兩文錢一碗,客官若要喝水時,是不要錢的,客官隻管喝就是。”
熊烈頗為詫異:“兩文錢一碗?別處糧米價錢都漲了那許多,大嫂家裏倒是便宜的緊。”
婦人道:“客官,小婦人也知曉別處糧米漲價,但小婦人這小店自來招待的都是窮苦人家,若也是漲價,隻怕便沒人來吃了。”
熊烈道:“隻是若不漲價,可還有錢可賺麽?”
婦人笑道:“不瞞客官,小婦人家在城外有幾畝薄田,春來便是小婦人丈夫與兩個兒子耕種,到秋還能餘下些麥子,小婦人便靠這些餘糧開這個小店。也為有這個小店,去年官府征糧時,小婦人家裏便沒有變賣餘糧,是以現下反不缺糧。隻是現如今糧價每日都在漲,小婦人也有些難處,是以現如今的麵茶相較往日的要少了些許。隻因來小婦人這裏的多是老客,便也能體諒小婦人,不與小婦人計較了。客官若是嫌少時,小婦人給客官填滿就是,小婦人也斷不敢多收客官錢的。”
熊烈笑道:“大嫂好生爽利。如此,多謝大嫂了。那便有勞大嫂上三碗麵茶罷。”
不多時上來麵茶,果然是滿滿當當三大碗。熊烈吃了一口,濃鬱香醇,不禁讚道:“大嫂好手藝。”
婦人笑道:“客官吃著好便好,若不夠吃時,再添些也不妨的。”
熊烈道:“這卻不敢再勞大嫂了,這滿滿一碗也盡夠吃了。大嫂,這陝州糧價為何如此之高?我在永興郡一路走了幾個州府,糧價都是尋常,隻你這陝州糧米價高,卻是為何?”
婦人道:“小婦人早見客官是外來的,不知我這陝州,還不是全托陝縣縣尊的福?”
熊烈道:“哦?莫非貴縣縣尊有些手長,要盤剝百姓?然縱如此,也不致糧價高漲,這卻教百姓如何過活?”
婦人疑惑道:“客官問話,倒像是官差下來私訪的。客官莫不是官府?”
熊烈哈哈大笑道:“大嫂,你看我可像是官?我是行商,去京兆府經商的,回程路過陝州而已。”
這條街兩邊店鋪林立,卻隻有這樓有二層高,如鶴立雞群一般,碩大店招橫出,極是醒目。進門一問之下,才知二樓皆是雅間,熊烈便在一樓西窗邊坐了。
此時已是申時末,日色已暮,華燈初上,這陝州城中也是極繁華,街上仍舊行人不減,叫賣之聲此起彼伏。熊烈不禁暗自感歎,鄭國果然強盛,便是這尋常一座府城也有這般盛景。隻是不知為何,這酒樓之中客人稀稀落落,隻三兩桌坐得有人。
店夥前來招呼,熊烈自忖兩個隨從口淡,便要了肥雞魚肉,又問店夥道:“伴當,你店裏可有好酒?”
店夥口氣卻頗不耐:“我和風樓怎地沒有好酒?小店的十裏香遠近聞名,這陝州城裏哪個不知?便是行腳客商,也有聞名而來的,官人想是外來的。隻是好教官人知曉,我店裏的十裏香往常隻賣二十文一壇,如今卻要五十文一壇,官人若要吃時,卻休要嫌我店裏酒貴。”
熊烈詫異道:“我也是聞名而來,卻不知你店裏酒如何這般貴?莫非你店裏的一壇比別處的多些?”
店夥不耐煩道:“我店裏的一壇也是一斤,一十六兩,哪裏比別處的多?隻是今時不同往日,隻賣五十文一壇,官人要吃便吃,不吃便請自便。”
熊烈涵養頗好,聽了也還罷了,包乙卻已是憤然,拍案而起道:“你這廝好生無禮,我等既到了你這鳥店,便是尊客,你怎敢如此說話?”
熊烈忙揮手命包乙稍安勿躁,轉頭對店夥道:“區區一壇酒,價錢翻了一倍不止,卻是為何?莫非是你店裏的酒名聲在外,便要店大欺客麽?”
那店夥見包乙身材粗壯,麵目凶惡,也不敢造次,隻得答道:“官人休問太多,小的也是不知。官人若不吃酒,小店的魚肉也是極好的。”
熊烈道:“我專為你這十裏香而來,豈肯不吃?隻是若是不明不白,我卻覺這錢花得有些冤枉。你若將這事分說明白,我仍吃你酒,也少不得賞錢,你若說不明白,我少不得在外宣揚一番,隻說你這和風樓乃是黑店,看還有哪個客商敢來你店裏吃酒。”
那店夥愣怔片刻,轉頭四望,見無人留意他幾人,便又垂頭歎氣道:“官人何苦逼問?小的說時,官人卻莫要傳揚。”
熊烈道:“若是情理相合,我自然不去傳揚。”
店夥道:“官人也瞧見了,如今小店裏隻這幾桌客人,卻不知往日此時,客人便是擠破了頭也要來小店吃酒,便要尋一張空桌也難,這便全因這酒價所致。然這酒價過高,我家掌櫃也是無可奈何,隻因現時陝州糧價也是極高的,酒價若不漲,小店便要做虧本生意了。”
熊烈道:“糧價過高?據我所知,去歲永興、都西各府縣皆是大熟,糧價又怎會如此高?”
店夥道:“這個我卻不知,我隻知往日陝州一鬥粟米隻要四十幾文,至多五十文,現如今這一鬥粟米卻是一百文也不止了。這般米價,酒如何不貴?我陝州百姓都知曉此事,便輕易不肯再來吃酒了。如今我店裏客人都是如官人這般的往來客商。”
“近幾年陝州可曾受災?”
“我記不大住,然聽客商說起,這五年陝州都不曾受災,這幾年都是風調雨順,產糧也是極多的。想是幾年無事,今年朝廷用兵,這糧價才漲了這許多。”
熊烈道:“朝廷是斷不會為用兵搜刮百姓的。伴當,莫要支吾不言,陝州百姓皆知此事,你豈能不知?這其中必有緣由,你明白說來。”
那店夥又看看四周,低聲道:“官人,小的當真不知了。小的懂得什麽,不過是聽客人們談論而已。”
熊烈道:“正為你這店裏三教九流往來不絕,各人高談闊論,你豈能不知?伴當,莫要諱言,你今日說了便與你無幹,否則非議朝廷用兵大政,可是不小的罪名。”
那店夥一驚,喪著臉道:“官人饒了小的,小的若是說了,被別個知曉,便是罪了。官人萬萬莫要說出去才好。”
熊烈道:“你放心就是,我斷不會說與旁人。”
店夥道:“說起來,陝州府糧價上漲,全因西邊戰事所起。去年十月,朝廷官軍要西征蜀國,朝廷派下十萬件冬衣冬被差事來,要我永興郡半月內趕製出來。我永興郡有十幾處州府,隻因我陝州人口多些,便派下一萬件的差事。官府貼出告示,曉諭我等百姓,要我等趕製冬衣冬被,待到年底納糧之時,一件冬衣冬被可抵兩鬥稅糧。”
熊烈點頭道:“嗯,兩鬥稅糧,若按平日價錢,也有一百餘文了,也還算公道。這可是好事。布料自是官府采買發放給百姓了。”
店夥道:“布料若是官府發放,百姓哪裏還會有怨言?”
熊烈一驚道:“哦?布料也要百姓來出?”熊烈隱隱覺出不對,去歲為這十萬件過冬被服,朝廷特特撥出五萬貫錢來。算下來,一件被服可用錢五百文,那是足夠了。如今要陝州百姓來做冬衣,卻一件隻抵一百文,還要百姓自備布料,與壓榨何異?更何況,百姓自備的布料如何能保官兵禦寒?
店夥道:“自是要百姓自備布料了。然這也是好事,我陝州百姓也都願為大軍伐蜀盡一份力,便個個爭先,為朝廷辦差。那些家中有剩餘布料的,或有殘舊衣被的,便也都用在了此處。有了這個根基,大夥心中有了底,家中餘糧也敢吃用,便盤算著過個寬裕年,將餘糧賣了換些酒肉等物。到了十一月,朝廷又為伐蜀大軍征糧,官府稅已收過,便從百姓處購糧。百姓們有了餘糧,雖價錢低些,卻也願將糧賣與官府。”
熊烈點點頭,卻未答話。這些事他都是知道的,隻是不曾想到朝廷一道政令,民間便有這許多波瀾。
店夥又接道:“卻不想轉過年來,朝廷又傳出要在隴右開戰的消息。郡裏要為隴西大軍籌措糧草,一道鈞令傳下府縣,縣裏便命我等百姓加征稅糧。這一來,百姓家中已沒了餘糧,哪裏還能繳上稅糧?官府又說前次趕製衣被所抵的稅糧要在此次補繳,直到戰事打完之後才能減免。我等尋常百姓受不得官府每日催逼,隻得變賣家中之物購糧上繳稅糧,我陝州糧少,臨縣臨府也無餘糧賣與我陝州,卻到哪裏去買糧?這糧價如何能不漲?”
熊烈默然。他此次出都巡視秦鳳,正為監察隴右兵馬糧草軍需之事,是以出都之前便已查閱近年各處郡府錢糧之數。這永興郡、陝州府近幾年報的都是大熟,存糧也是頗豐。便是支應兩處戰事,也斷不致要加征民間稅糧,這事朝廷也斷不會準許。若是府縣缺糧,戶部自會從別處調糧,也斷不會要百姓多繳稅糧。
是以他心中仍是半信半疑,便道:“原來如此,多謝伴當了。朝廷要各處用兵,糧草難免要用的多些,我等尋常百姓便隻得少吃些酒了。既是你說得明白,那便上三壇十裏香就是,過後一並會賬。”
待酒上來,熊烈忽又想起一事,便又問道:“伴當,你適才所說,是府裏出的告示,還是縣裏的?”
那店夥又看看四周,低聲道:“我這裏歸陝縣管轄,自是縣裏出的告示。”
熊烈點點頭,不再言語,三人飲酒吃肉。熊烈隻吃了半壇酒,餘下的便命兩個隨從分吃了。包乙、李大郎卻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頤,不一時,便將桌上酒肉吃個罄盡,三人都已是酒足飯飽。
看看酉時已盡,料想城裏也將宵禁,熊烈便會了帳,三人出店回客棧歇息。
次日一早熊烈便起了。原說今日歇息一日,兩個隨從原本以為能好生睡一覺,卻不想熊烈早起,雖不情不願,也隻得起身侍候。
三人梳洗已畢,熊烈說要去街上逛逛,包、李二人隻得相隨。
天色尚早,街上行人不多,偶有春風吹過,便揚起一片塵土。這汪家老店臨近城門,乃是外城,多見黃土院牆,不見民戶。走出許久,才見一排排低矮民房,房中百姓卻是都已起身打掃,出門掙命。
又走一程,卻又來到昨日吃酒的和風樓那條街。他三人今日走的並非昨日那條路,卻不知為何又到了這條街。這街上多是店鋪,卻有多半還未開張,街上行人也是寥寥。
忽見街邊一家糧店剛剛卸下門板,打開大門。熊烈想起昨日店夥那番話,便要進店看看糧價,卻見一個店夥舉起一塊水牌掛在門外牆壁上,那水牌上正寫著“今日糧價”。
隻見水牌上一排排寫明了各類糧食價錢,其中粟九十六文一鬥,麥一百一十文一鬥,稻一百二十五文一鬥。熊烈便知昨日那店夥所言不虛,便也不必在進店細看。
走了半日,看看已近巳時,熊烈已覺腹中饑餓,轉過街角,正見一間低矮民房,前麵支出一個蘆棚來。蘆棚下擺有五六張桌凳,三兩個人正坐在那裏吃著什麽。
熊烈四處看看,卻不見店招,便走近細看,卻見蘆棚內走出一個四十餘歲婦人來。那婦人身軀胖大,神色幹練,遠遠便招呼道:“客官請進,到小婦人這裏歇歇腳。”
熊烈走近,仍不見店招,便問道:“大嫂,你這店賣的是什麽?”
婦人道:“小婦人這裏隻賣自家做的麵茶,還有自家燒的滾燙的湯水。”
熊烈笑道:“也好,就吃你自家的麵茶。”便招呼兩個隨從進蘆棚內坐了。坐定後熊烈又問道:“大嫂,你家的麵茶要賣多少錢一碗?”
婦人道:“麵茶隻要兩文錢一碗,客官若要喝水時,是不要錢的,客官隻管喝就是。”
熊烈頗為詫異:“兩文錢一碗?別處糧米價錢都漲了那許多,大嫂家裏倒是便宜的緊。”
婦人道:“客官,小婦人也知曉別處糧米漲價,但小婦人這小店自來招待的都是窮苦人家,若也是漲價,隻怕便沒人來吃了。”
熊烈道:“隻是若不漲價,可還有錢可賺麽?”
婦人笑道:“不瞞客官,小婦人家在城外有幾畝薄田,春來便是小婦人丈夫與兩個兒子耕種,到秋還能餘下些麥子,小婦人便靠這些餘糧開這個小店。也為有這個小店,去年官府征糧時,小婦人家裏便沒有變賣餘糧,是以現下反不缺糧。隻是現如今糧價每日都在漲,小婦人也有些難處,是以現如今的麵茶相較往日的要少了些許。隻因來小婦人這裏的多是老客,便也能體諒小婦人,不與小婦人計較了。客官若是嫌少時,小婦人給客官填滿就是,小婦人也斷不敢多收客官錢的。”
熊烈笑道:“大嫂好生爽利。如此,多謝大嫂了。那便有勞大嫂上三碗麵茶罷。”
不多時上來麵茶,果然是滿滿當當三大碗。熊烈吃了一口,濃鬱香醇,不禁讚道:“大嫂好手藝。”
婦人笑道:“客官吃著好便好,若不夠吃時,再添些也不妨的。”
熊烈道:“這卻不敢再勞大嫂了,這滿滿一碗也盡夠吃了。大嫂,這陝州糧價為何如此之高?我在永興郡一路走了幾個州府,糧價都是尋常,隻你這陝州糧米價高,卻是為何?”
婦人道:“小婦人早見客官是外來的,不知我這陝州,還不是全托陝縣縣尊的福?”
熊烈道:“哦?莫非貴縣縣尊有些手長,要盤剝百姓?然縱如此,也不致糧價高漲,這卻教百姓如何過活?”
婦人疑惑道:“客官問話,倒像是官差下來私訪的。客官莫不是官府?”
熊烈哈哈大笑道:“大嫂,你看我可像是官?我是行商,去京兆府經商的,回程路過陝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