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歎世態炎涼,別無他法。真是一朝為貴,一朝為囚。


    幾人獨立閣外掃廊清窗,正巧夫人徐華樊迎過來,與國公爺李甄一道前來。


    “父親,母親。”李甄坐在閣中時,眼神撇清四周,漸夏了,李沐和屋裏的陳設仍舊如昔,杯壺勺碗的,一貫冷色調,見不得半點朝氣,“見你身子不好,怎的也不叫人添置些新的。”李甄問。


    “不必,沐和習慣了。”她端坐輕語。


    華樊也勸道,“和兒,你的身份畢竟不同於旁人…”


    “你該學學未柔,她房裏便很有格局。”李甄搶前說道,“身為嫡小姐,行為舉止皆是公府的麵子,即也是相互倚仗的。”


    閣中悉數聽著,“你們伺候小姐許久了,也該知道為其擇宜驅弊…”


    “是。”


    眾人無不小心謹慎,稍被點醒,他轉念說:“你也到了習事之年,可有什麽想學的?”


    “府中的書院已教戒許多,禮儀學識皆不差,和兒若是有什麽想學的,盡管告訴母親…”


    說起學,沐和隻六七歲時在外祖徐家單供的林夕書院讀過幾載私塾,那時與孟逸亦是師兄妹。皆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便都是在士子旁讀,無專學。


    沐和然道:“女子宜德宜行,皆為閨範,善文善武,是為巾幗,外祖教戒,女兒不敢忘。”


    本遲疑時,李甄忽欣然而道:“既是外祖夫人的教誨,想來也無錯。”


    “女兒想返學院讀書。”她說時,眾人翹首以盼,才聽國公然說,“你想學,便去學罷。”


    眾人欣喜之餘,他複道。


    “我且托付軍中頗有威望的將軍都督瞿轍教授你武藝,明日其會來赴家宴,你且前去請教便是。”


    “是。”


    緘默無言。


    醉心卻心下怪,公爺與之外交涉非然,為何特指瞿家為小姐助教,引人疑。他們前腳方走,醉心便儼然問道,“小姐,為何不去向盛庸將軍求教?何況京師諸適齡小姐公子皆有意去永宣馬場請教,說他為人最是親和。”


    亦沁往杯盞中倒出幾許冷茶,正發問人進來瞧,沐和平靜地說,“父親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


    “公爺自然有他道理,向來有他道理。”醉心冷言。


    亦沁斥醉心道,“多嘴!”


    “我且問你,你可知了大小姐房中人的下落?”她嚴聲厲氣,醉心卻漫不經心,“她不也回來了…”


    端案的奴人一個個收拾了去,園中多有人嘴快,便說與醉心也聽得了,“她怎麽回來得了?”亦沁卻是存疑不信不知,“她怎回來不得?…”她急遲地,同二人坐下交談,“因在內院中,公爺撤了大小姐的管家權,不久時便將平哩釋了。”


    亦沁問三小姐被禁又是何端,“想是其出言不遜…”


    此事無異,是人皆可知,“說出嫡庶有別之語的,便隻有她了。”全聽醉心細作解釋,想來李未枈亦是自作自受,“太夫人出身本就為庶…”


    其不經意吐言,卻再不敢揚聲地說,“庶出身怎想都像說的太夫人…”


    固此事出,已有人傳到明堂去,譚太夫人便也不善多舉,隻是聞事使奴子過來勸誡了幾句,以作仁厚之儀。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


    春去夏來風景更迭變幻,柳軒外倚水廊一院中湖,與明堂隔岸相望,清風徐來,微波泛起,一人在問一人在答,“公爺善於用人的…”用意頗深。


    “他自是會用人的,不然偌大的國公府哪有你我的容身之處?”


    “是。”奴子提壺滾茶,氣縷忽而被略進風裏,“娘子,這兒風大,我們往房裏去罷…”


    身後的仆人搬交杌端圓設,案舉茶食,俯身緊跟著一路不緊不慢,無人心緒堪盛,便在前頭忽然撞出了迎麵,抬眼瞧著眼前人,劉奴斥出,“那個不長眼睛的?”


    隻見她躬身頭沉,隱隱說道:“劉阿姑恕罪,婢子是三小姐的身邊人薑依。”


    無須掛齒。劉奴隻見她言語淡然,神色卻不定,“你作何慌慌忙忙的?”


    薑依忙解釋來,“三小姐著急有話帶給娘子,托我帶來…”


    一幹人且動輒返柳軒中去,“即叫了你來,你說便是。”那薑依才細細道來…


    “小姐說,明日恐怕孟公子也會來,凡請娘子托人將己禁足之事告於他,以免令其心生嫌隙,想著小姐為何不去見他。”


    她且說罷,劉奴的怒斥之聲便抵到口邊,“不要命了!公爺如此顧及體麵,怎會允許外人看府中的笑話?”


    柳明絻一時驚擾,“她當真這麽問?”


    “是。”柳明絻神傷,無奈何其真如此無腦,言語脫口而出也就罷了,事情總看不明白時局。


    “你去告訴她,好自為之罷!勿要異想天開!”柳明絻話言辭怒罵,讓其帶回給李未枈去,薑依奉命離開。


    “娘子,三小姐當真對孟家公子情真意切。”劉奴在給柳明絻束高髻正妝發,發梳方落,門外通傳的小侍常璈追進幾條廊道,抵到柳軒前,“柳娘子,府門外有人喚,說是來尋您的。”


    “誰?”柳明絻房內隔簾而問。


    簾外常璈回,“是柳家人。”


    其心下想,如今整個柳府家中,唯一對自己有些情誼的已死,他們還來這兒做什麽,竟是為了所謂情分不惜來求自己?


    那沈氏為柳崇繼室,柳明絻母生一女而亡,沈氏為妾時生柳升,後得以成嫡長子,一家之間從來以假麵假心相待,自然其中原委各自自知,如今卻不自知了,亦不想自知了。


    柳升妻關氏攜兒女,柳家父母子三人,隨行幾人,一輛馬車被驅出伯爵府去。


    幾人在府外候著,柳明絻不急不緩,正從園中走出,沈老嫗有求於人的嘴臉便立竿見影,柳升再見其妹已是事發之後,“大妹,你可安好?”


    柳升為人算朗直剛正,此些年世故人情也做得體麵了,至於多少兄妹之情的,日子照常過,安穩過的,心知肚明。


    “安好,兄長多慮。”


    柳父柳崇見其狀容安然,身體無損,便順勢脫口,“絻兒啊,此些年,爹娘未得過你什麽好處,你嫁予這李府,確是爹娘多有苛責,才稍怠了你…”語未畢,柳明絻且已招止,“父親言重了。”


    說的未得好處,有女嫁予國公府已然是積了族上三輩子榮光。


    彼此無言勝有聲,馬車驅駛之狀使柳家人駐足,畢竟虎落平陽莫遇犬,反倒徒增欺人勢。誰人願讓外人知曉柳府如今困境。


    細瞧馬車上下來的人,下頭三請四拜的,正是譚太夫人。


    那老沈氏一貫的恭維生澀用到她身上,上前便護攙著太夫人,先言道:“老姊妹,可還記得我?”


    譚太夫人舉止熱切得緊,眼神卻無一刻不在流轉,“說的哪兒的話,忘誰皆不能忘老親家…”


    老沈氏暫且相信也不得不信,別無選擇,柳崇、柳升等一一互敬,她卻尤為親近地將諸位請進府中。


    明堂貴麗寬敞,屋內擺設精細最是,二則景耀明華,令人望之欣然見之喜歡,連關氏此等見過世麵人家的小姐都不忍變得眼歎注目起來,眾人望得挪不開眼,令人一眼望不盡。


    譚太夫人身邊的夷章請人看茶呈點心,一家子拖家帶口地坐遍了整間房堂,座後的山水居圖屏風懸掛在牆兩麵,一動一靜左右相宜。


    夷章代為問及,“柳伯夫人,您可有事在尋?”譚太夫人自當置若罔聞,聽她作何解釋。


    老沈氏遲遲後說,“我…我們是來尋柳絻的,方才相見時,才遇見太夫人了。”


    其恍然一笑,“噢?那是我打擾了諸位相聚之興,實乃含歉了…”正當她坐時俯身作賠,柳關氏倒先出言複,“太夫人言重,本就是我們失禮在先,未能進府先行見過夫人…”


    柳升附和,柳伯爺也作賠,太夫人自稱不敢當,“伯爵爺怎向我一婦人賠禮,何況何來失禮?你我本是一家人,既是親友,有何過不過錯的…”


    “是,是…”老沈氏連連道。


    柳明絻卻一言不發,使無言時無所謂,無所不謂。


    “那麽汝等何事來尋柳娘啊?”


    柳家人皆不便說,便也無人再說,譚太夫人卻真真怪聲厲氣,“你瞧你瞧…方才還說一家人,怎的何事是我不能知的?莫非府中出了何事?”


    豈真願其一無所知,可惜世上本無無知之人,佯裝得好的叫仁智,自恃清高的叫無能。


    眾人無意陪笑…


    “額…太夫人,何急問此些,自那日壽宴之後,你我兩家便鮮少來往,今日正得好好一敘。”既其如此說,又有何話相阻得。


    兩方巧言令色,話語一通,那麵譚太夫人做盡人情,在府中尋了一所得以令其一家容身之處。


    那朝園,原是徐夫人養病修身之地,依而建得傍水清淨,臨一潭朝池水,房中左右各有廂房院室,住得下許多人。


    此時夷章在前頭引路,隨朝池廊道往西北麵行可通夫人住的繁堂,迂回成“回”字形築建,經過時中設東望亭,亭上微風徐徐,四季怡情。


    再看旁有小徑下涉,老沈氏邊喜邊奇,問回,原是往下可抵東角樓之徑,亦可通園外廊。


    亭上行時,愈發坡斜卻無階梯,令老沈氏哀哉不滿道,“此路怎如此難走?”


    旁眾人臉色似靜非靜,夷章一時回說,“老夫人莫怪,此乃我們夫人的養身之法。”


    老沈氏大抵不信,暗摒啐著嘴,冥冥地謂,“夫人的養身之法,當真不同於人。”


    幾人踏簷階才上繁堂後廊,廊過直穿繁堂正門,隻見其間侍女奴仆,穿金帶銀,花紅柳綠,有些手中忙活,有些持態立的,並坐在廊凳的,有些知規矩稍稍行禮,有些明知故犯得嫌。


    “都瞧見沒有?還不見過旁外祖夫人。”


    個個撇著嘴露著顏,要麽舉止投足皆靜,才知有這號人,從前隻知有外祖夫人,哪知何來旁外祖。


    處境中行去,才抵繁堂正央,未先領進門,隻聞夷章在外頭言先聲示,“夫人,奴領著旁外一家人這才給您請禮來。”


    即有人招手請她們進去,上來迎的是湘瑟,卻令諸等未見真大家風儀,隻瞧得其揚聲傳喚,待人冷清,麵無旁色。


    裏頭僅聽得一聲傳喚,早已有人在簾內俯身侯著,一行人漸行漸深,隻通內堂房道就已走了許久,房頂竟無紋飾篆刻四麵素淨一新,不如譚太夫人堂中雕梁畫棟,兩旁僅設展寶字畫幾幅,靠近堂中桌案前擺花束瓶壺,養著海棠,盛菊等花,正對陽而開,臨窗每間銜一玫花飾襯染幕。


    柳關氏尤羨,自對誌性高雅之人懷敬有感,早聞徐家小姐每位皆以絕塵不凡,禮致有佳,今日算是一識。


    “夫人。”婢子在內掀開錦簾,引進人,少刻見東麵架一瓊琴,堂上簾幅女子垂暮圖,形態栩栩,出神入化,畫中人手銜海棠,自居庭院,右掛一墨寶書卷,其上竟題書曰:


    人言大道本強名,畢竟名從有處生。昭氏鼓瑟誰解聽,亦無虧處亦無成。


    關氏未禮而尤先問:“夫人也喜幼安先生之作?”


    相互個個俯首請禮,對形而躬,他人見其首夫人徐華樊起身相待,一身水田清衣,麵無施粉卻不素,顏未展露而相怡。


    平平地謂,“夫人見笑,略懂一二。”


    那麵柳關氏淺笑,即表意好,“夫人性情如此清雅自謙,實屬令婦自愧不如。”


    “你可懂…其乃大家之儀,閨中典範。”老沈氏言雖不羈,卻是令人見怪不怪。


    隻見後人扶其來迎者,那人容淡神靜,還未及笄的姑娘,卻見其引人之處便是骨中淨透出的孤高冷寧,老沈氏方侃侃而談,此時他人皆已看呆神去...


    “六小姐!”“六小姐!”房內李家奴見來人,無一不躬身拘禮。


    神態如凝雪,淺目而傳神。


    當真是傳聞中的她。那旁已有人移開座椅,請她等落座,柳關氏才自知不敢,緊隨之下,先聲拘禮言道:“嫡小姐….”


    晃神過後,奴仆又請她等,幾人才堂室中齊坐其下,“徐夫人當真客氣,你我豈非初次來府…”老沈氏見此狀,恍惚地說。


    柳關氏麵潤輕舉,隻使其子女二人到身前來給徐華樊行禮,子柳溥年長些,稍知禮儀,二人躬身言敬作禮時,卻眼時不移,神忽亂遭,視已旁首那姑娘,便是李沐和。


    才見沐和也如同問禮,“旁外祖夫人,柳夫人好!”在眼中流連其容,柳溥不忍坐,與其對立,“徐夫人…嫡小姐好!”


    柳溥心意神往刹那,卻被其母一齊拉下,其妹柳舒正心下生奇。


    “嫡小姐不必拘禮,吾等打擾了。”柳關氏投去欣賞的眼色,言語滿是好感與恭敬。


    “好,好!”老沈氏複說,“夫人真客氣,來到此府中來,夫人已請了二次奴子至我院中,老身府中帶來的仆人已夠差使,何必多勞?”


    卻聞徐華樊道:“老夫人既住的舒心,且是我府待客之儀。”


    “上次壽宴一別,也難在見得夫人。”老沈氏麵中堆滿了笑,手中卻不休,伸手即要去撫沐和,旁觀則栗,便被顧婆在旁言止,“老夫人,六小姐此乃過時坐陪一會兒,這時要回閣中了。”


    聽罷她即脫口而出,行儀盡現,“這會兒,日未落的!…怎如此急著回去?”


    四下皆寂。


    洽時柳關氏解圍,“想是嫡小姐喜靜,尤為女兒家,母親您怎留得?”


    華樊正襟危坐視其時,老沈氏才如秋後季風,默不作聲,仆人那兒請沐和往外行,見過母親而去。


    那柳溥眸光神緒被她直引了去,此時心不在焉。


    倏忽沐和與人出門,醉心方才便想吐真言,這會總算有了機會,跟隨在其後的,漸漸往中水橋上走,“什麽柳伯夫人,莫名一山野村婦,竟要來牽涉我們小姐…”


    旁亦沁見言說,“其畢竟為二品伯爵夫人,你此番話可說不得。”


    醉心扭不過嘴,也不再說,隻得心頭明白,“倒是那柳家公子,看著小姐眼睛都挪不開了…”那麵下人又欣又喜,然而轉念過來,醉心不與她們嬉皮笑臉,“小姐一眼未瞧他,你們怎先喜….”


    醉心又忙說,“我非喜他愛慕我們小姐,喜的是我們小姐有的是人喜歡。”


    柳家搬至朝院居室,雖不比伯爵府邸自在,吃的用的皆以府中平常,甚遠比家府好的,何事不會何事須忙做的,再多仆人得伺候使喚,絕非一朝天上,一朝地下。可道山有窮時,水有盡,卻無例行節省,再貪圖不久,便坐等山虧了。


    主家吩咐的,下人們必然照辦,甚比往常愈加麻利些,十幾個奴子仆人,接連往合閣中搬扯東西,一會桌子椅子的,一會茶案書案,擺滿了整間房閣,錢管事身邊的霜子正同人說話,“易姑娘,六小姐房中的,都得換了,公爺特意吩咐,陳設得好些,新帝登基,本就普天同慶的事兒…”


    既已如此,大動幹戈,當真拾掇起來,中書房裏頭的,將舊書案繡櫃的,換上一坡鋪麵九魚圖紋圓平台案,豎置一鬆竹雕嵌玉四角楠木櫃。


    入內室前,霜子一來問過小姐意思,怎知其不在,隻好問過近侍大夥兒意思,合閣的仆子皆隨主人…


    “霜阿姑…”


    外頭是亦沁在喚,霜子俯身出來,極客氣地問著,“亦姑娘…你可有想法了。”


    “自是,房中的皆留下吧,小姐不喜亮色,太過裝飾則重了。”


    隱隱約約中,霜子答應了一聲挪步房裏去,原且褐紅木鏡台留在原處,正中桌椅等的一樣未動。隻在側旁添了正對房外的嵌琺琅座屏風,屏麵透紗清幕刺繡山水畫而成,可便人其後換裝。


    房外,入門端設漆雕鏤團花床榻一具,踩階上鋪繡絲錦墊,旁設簷柱間雕隔扇一麵,以隔內室與外閣,各鐵梨花木玫瑰椅兩具,高帽椅兩具。


    高懸人物詩思圖幅簾垂下,與兩側簷上清風藍淺繡幕相襯。


    身邊人一旁相陪,李沐和坐園中柳下秋千之上,明日今夕宛如與之無關緊要。


    “小姐,您說徐王妃明日是否便成皇後了?”


    她明知故問,卻有意如此問。


    “嗯。”沐和雙足輕著地,身後人推得秋千微微擺動懸空,“小姐你說,怎如此奇妙,徐王妃也定想不到,一朝能成為全天下之主…過著榮華無憂,萬人敬仰的生活。”


    她雖未豔羨,都也歎之。


    “是否真無憂..”沐和自語,何謂萬人之上且是承萬人之重,盡萬人之力罷,非誰都能站上峰顛,獨受孤寒。


    柳絮微涼矣,短短幾夕,便已是且月初夏。


    國子學院中,諸士子以候先生到來。


    見光世品貌端,緩緩而至,笑音皆出,“今日,吾等便以詩句為助興。”


    李二家二郎李旭問,“先生,何來助興法?”


    “如此…”其稍思片刻,諸位且皆凝神靜氣。


    聽他說來,提及文采便不由自己,“如此,諸位便以心愛之物作詩,為議詩。”


    話未止,那頭朱允熙又起,“先生,何為議詩之法?”


    “議詩,便以前人古者所作垂青名句來議題。”朱濟燁旁作提醒,光世且應。


    諸子始而思量,何為心愛之物?為何心愛?


    便是世間萬物,因何而生情,因何生愛。


    “先生,您這著實是為難我們,吾等哪知心愛之物,何況心愛獨獨一件,何來解釋?”李睿絞盡腦汁也想不通,才引大家嬉笑打諢,“檢生,你這哪是一件,當是許多件。”耿湛玩趣道。


    光世醒之,“心愛之物非獨物亦可為人,事。”


    李睿仍左思右想,眾人也隱隱心有所屬。


    “如此,誰先來。”


    即問即答,耿成起身一複,“先生,士所想,心愛之物為父母之愛。”眾人惑,光世且問,“如何父母之愛?”


    “古來孝仁為先,僅以孔夫子所雲‘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敬獻。”


    諸位歎,光世歎,“言穆當是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也。”


    後來者居上,朱濟燁一借放翁之詩,“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士子以為,天下萬物,唯有意氣才是吾所心愛吾所期望。”


    獨樹一幟,獨見其仁。


    李末休微立玉樹,眼光帶思,“子安曰: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況我身處鍾鼎世家,鍾常鳴而鼎常置,愈漸以誌為心中所向,時常自省。”


    諸子自愧而視,能以誌常自省,才得存誌高遠。


    “思齊果然懂得,何為詩書所授,授以高誌情宜,實屬大慧!”


    李末休自謙而坐,再寂。


    孟逸輕吟起,“向杜鵑聲裏,綠楊庭院,共尋紅豆,同結丁香。春已無多,隻愁風雨相妨。”


    眾人竟不知,他以西麓詞表所愛何物。


    莫是杜鵑,或是庭院春色,更是丁香綠楊呢。


    “乃紅豆。”


    其拘泥於俗物,實令眾人疑歎,“孟逸,你莫不是想念家中,母親做的紅豆羹,而分外心愛的?”李憲淺笑說,諸子倍感。


    非以春將盡而餘歎失心,卻是為紅豆而尋而覓才知心愛。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光世一詢,“世間可有萬物,唯心愛獨盛不衰,今問何為心愛?”


    諸子遲疑,曉而不諳世事,如春竹拔地而起之興,又如雨後清露未染風塵,諸子皆乃情竇初開,何知何為愛何為心。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為高風亮節,清廉忠正大愛,‘天涯海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為兒女情長,柔情蜜意…何愛何情皆因生而起,因心而動,則為心頭仁愛。曉凡俗而知大愛小愛,此為人之樂,亦為之人之悲矣!”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諸子豁然開朗。


    “先生一解,吾等頓悟…”濟燁卻再起一興,“諸位何不以‘愛’為名,題一首詩來…”


    其不怕事大的,李旭卻忙作嫌,“郡王真是好興致,不然你先作著,我們軸後…”


    朱濟燁不禁挑唆,揮起湘枝寥寥幾筆,諸子亦忙心中忖度,卻見幾時其撩卷而起,“平生誌多情寡,愧以仁義孝恭,敢當幾任大任,莫說何錯何宜。”


    李旭覺其感悟頗深,也不落後,“好,我也想好了,待我寫來。”


    挽袖一書,“空欲橫江難為泥,知情有情苦水深,若將彎舟駛上岸,從此天涯陌路人。”


    朱濟燁見,大呼,“俱生這是,要與我天涯陌路人?”


    那頭李憲替他圓,“非也,非也,其乃欲與你江中水與舟,泥與水呢…”


    眾人嘻樂,光世欣然所問,“潛生有何要作?”


    其思慮半晌,眾人也瞧他,未書而語。


    “將書筆難纏,異結為連理,縱使小兒情,何則知我意。”


    “俱生幼而深知,潛生長而深釋,濟燁別義為情…妙哉!妙哉!”光世從中頗多趣味。


    課下,諸子遊園逸玩。


    孟逸方走出三兩步,就見身後人跳噠出來,勾肩搭背,臉露笑道:“文懷言莫是杜鵑庭院,卻是那小小紅豆,意欲何為啊?”


    孟逸不理,隻往簷階下走,步入難池嫩蓮青葉旁,圓圍池水上廊,“怕是非以紅豆為由,而是有人…”


    “有人如何…”孟逸煩他暗藏玄機,“有人寄思!”


    忽地恍若刺穿了心思,又想到當時之景,孟逸竟徒敢虛空了,朱濟燁見他久久不睬,想來自己幾時的玩鬧皆不知意欲,也知無趣,恍恍歇下腳來,陪他在角廊上坐停。


    樹高及簷,透陽而入庭院,身處其中若能得半刻清閑亦是好是壞,卻未可知了。


    明日新帝登基,諸人便要中選國子生覲見朝拜,事事謹慎緊密,又有科舉多試在後,眾士子不可鬆懈半刻,時時都在溫書誦讀,從晨時起至昏時晝盡。


    晉王家朱濟熿卻已有幾日未在課上,皆以病出事休為由罷課不即堂,實令家人費解不寧。


    此時,其兄晉定王朱濟熺日上三竿去平陽王府請,卻未見其在屋內,問房中侍奴,眾人皆無知惘然,雖未被罰隻囑去尋,卻尋無果,內院管事進來回話,言其去了醚曳館,正與人其中喝酒押籌。


    “荒唐!”


    晉老王爺多有才貌,卻年逝幾載,嫡子僅有其二,七子尚幼方八歲,朱濟熺為嫡長,故負任其重。


    長兄當為父,弱弟承翼下。然朱濟熿頑劣,為年數有招惹是非,其皆一一容下。卻不想縱出膽大包天,肆意妄為,青天白日酗酒,令人聞所未聞。


    至醚曳館中,下人不識晉定王,且有冒犯發斥之意,不時請來掌館,才知大錯大罪,連忙賠禮作揖,朱濟熺性溫,不擅計較,便隻使人去尋平陽王朱濟熿來見。


    那生去而又回,卻道其不願前來,到底是不願前來,還是有恃無恐。


    晉定王身邊的小侍佑高再去請,方入房門,便被嚴聲拳腳驅逐,回來時滿腔不忿,“王爺,郡王實屬荒謬,竟將小的趕了出來。”


    接連去的回來亦是些‘無能為力’之語,若非為其人,堂堂晉王怎能入此地招攬滿身是非,朱濟熺知其執拗,再起爭執恐怕傷及弟兄之情,也惹人揣摩令其弟下不了台麵丟了臉。


    不時便遣人回府不問,那頭跟隨平陽王朱濟熿諸位的載笑載言,“郡王爺,看來,你的這位兄長,也拜倒在你摩下啊…”


    朱濟熿心氣更甚,愈發任意輕藐,“不然…莫非他能治得了我?借他幾世的膽量,也休要管我!再說,他何來的威儀…”


    世家公子堆裏卻有一個吐真言的,“奈何他為長,名位遠在你之上!”那人說說且罷,又動輒歪牙咧嘴,惹得朱濟熿一糟惱火,揪扯起其衣襟怒脅道,“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木為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木為林並收藏永樂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