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肥頭大耳官子弟孑然傲氣,也覺自己說的沒錯,便擰著脖子理直氣壯相駁,“怎麽?你怎得怕別人說…”
一頓風言風語,令朱濟熿怒目圓睜,衝上前揮拳左右開弓…誰想已有晉恭王身邊人留在此地之侍聽得了端倪,原是令其守著時刻稟容,眼下將起風波,侍子便即回府要稟。
侍子後踏入王府,正巧迎門撞見方從書院回來拜會之朱濟燁,通廊行走在中庭,其原不肯說出實情,確是朱濟燁異奇其兄近侍為何不在其身邊,鬼祟得要從後院歸府。
佑高不敢瞞,直說:“二郡王,王爺是派小的去看守三郡王了。”
他一語朱濟燁知曉大半,卻不知他如此隱秘行事為何,“二郡王,他與醚曳館中的官子打起來了,若再不去,那人恐要被打死了…”
朱濟燁大驚,平日其犯錯惹禍,卻不想從未意欲收手,如今要鬧出人命來…
“在哪?快帶我去!”朱濟燁幹人騎上馬直往城東奔去,這會已有人向晉恭王稟。
那子被打,嚇破了膽,也沒十足的勁再起頂撞,怎說他也是一郡王爺,得罪不起吃不了兜著走,一晃靈機轉性,挑他樂意的地兒恭維奉承道:“郡王莫急!息怒!息怒!…我,我說的,是奈何,奈何他為長,名位遠在你之上,諒他也不敢拿你怎麽樣!”
朱濟熿意消趣淺,興致全無,朱濟燁正入門,見他動扯那子衣襟,朱濟燁眼神怒極,抵到他等麵前,重打朱濟熿一記耳瓜子,“胡鬧!你愈發放肆了!”
朱濟熿兩麵受氣,神經竄得像隻猴子一般,從血液裏噴薄欲出,使他頭腦漲紅,他不明為何連自己親兄都對其如此殘忍,何況受那異母兄長挑唆。
終究乃因他為庶出,固皆乃比不上他晉定王。
“你立馬給我滾回家去,少在這丟人現眼!...你當真令我失望至極!”朱濟燁一如他心跌到穀底,自小其母衛側妃早逝,兄弟二人相依共存才得以如今。
無疑彼此皆是對方心中支柱,地位非淺。
朱濟熿見他遠去不顧,誌恍神惚,便失去了再作勢的意圖。
“王爺…”那頭晉定王備馬前來,將人接回府卻遭拒。
朱濟嬉與朱濟燁已許久未在院中靜心對弈,難得其幾旬歸來,卻被此事掃了興。
朱濟嬉仍勸,“你對濟熿過於苛責了。”朱濟燁卻想反問,“您對其莫非過分縱容了?”
二人對視,皆倚在湖庭邊欄柵上,冥冥而語,“從前我念他與你同年幼逝母,心中多有介懷,怕他憂悴心灰,便諸事任由他去…”
“他如今這副模樣,亦是為兄我之責…..”朱濟嬉一心將責往自己身上攬,令朱濟燁顧念,“他若可知,便不會如此作為。”
“今日我去尋他,是要他歸院備考,莫要他再惹出禍端。”朱濟燁原本回來之意便是如此,朱濟嬉卻詢,“他已多日未去上課?”
他竟惘然不知,看來平陽王府仆人對其多有戒心,多有隱瞞,諸事皆是無言無稟。
“是,他已有多日未去,本身在學院,非事不可外出。”
朱濟熺甚為其擾心,與朱濟燁懇談,“此事不可令旁人異傳,明日大典前皆不容半分閃失,莫不然賠上的,是整個晉王家。”
是日,早適時。
如日方升,日月重光,天景微現,午門正陽開,左右掖門啟,設祭禮祀桌,皇帝著親孝服,遣禮部官至太廟宗社,上告祖宗,下慰黎民。天曉通仙,地知通靈。
典前,司設監部陳禦九龍寶座於奉先正門,欽天監部設時定禮鼓,尚寶司呈上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諸事預備。
至時,鳴鍾鼓,層層滾起,大樂奏起,百官佇立,萬民矚目,帝著正黃袞龍袍親禦奉天門,通神鑄禱。
皇城外,百官渡金水橋,已隨鴻臚寺員引入,文東武西,分禦午門兩側,待帝從奉天門下,新修景輝奉天殿前穩座,文武百官依次按高低官階魚貫而入,錦衣衛鳴辮三徹響,眾臣俯身行五拜三叩頭大禮,為新帝上表道賀。
待鴻臚寺員奏請頒詔,翰林卿於詔書之上蓋頒大印,則百官出至承天門外,其官員奉詔書一路經奉天門,抵午門,放落雲輿至承天門,宣讀立君詔書:
“昔我父皇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汛掃區宇,東抵虞淵,西踰昆侖,南跨南交,北際瀚海。仁風義聲,震蕩六合,曶爽暗昧,鹹際光明。三十年間,九有寧謐,晏駕之日,萬方嗟悼。煌煌功業,恢於湯武,德澤廣布,至仁彌流。侄允炆以幼衝之資,嗣守大業,秉心不孝,更改憲章,戕害諸王,放黜師保,崇信奸回,大興土木。天變於上而不畏,地震於下而不懼,災延承天而文其過,飛蝗蔽天而不修德。益乃委政宦官,淫泆無度,禍機四發,將及於朕。朕為高皇帝嫡子,應天順人,天位不可以久虛,神器不可以無主,上章勸進。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輿情,已於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大禮既成,所有合行庶政並宜兼舉…於戲!文帝入漢,尚資恭儉之風;武王紹周,願廣至仁之化。布告天下,其體朕懷。”
建文以來祖宗成法有更改者,仍複舊製依大明刑律科斷。
更頒以下為奉天征討將士,數年以來從征,披堅執銳,忠義奮發,功德難表,宜速論功升賞,用酬前勞。
封燕臣丘福為淇國公,朱能為成國公,追封張玉、陳亨國公爵,張武、孟善、張信等正名侯爵,張輔、譚忠等襲伯爵,前朝舊臣論功者官複原職,增祿世襲。
文官卿派解縉、胡廣、楊榮、楊溥、楊文奇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設稱內閣。
廢免周、齊、湘、代、岷五府家族世人前朝罪責,官複原職,還籍承襲,大赦天下。
三鰥寡孤獨,有司依例存恤,毋令失所。
山林隱逸懷材抱德之士,有司詢訪以禮,敦請赴京,量才擢用…諸令。
至此,建文朝不複存在。
夜深已寂,天幕瞬沉。
坤寧宮中,王妃徐顏如試問,“殿下....陛下今可好?”安隼寂寥中說,“娘娘莫擔心,陛下,已安然入寢了。”
幾千恩重一白發,萬載青絲空垂頭。
何曾逝斯如歸衷,無念卻悲涼相送。
眾妃居於東西六宮,往各處亦經過此坤寧乾清門,過而不入,看來皇帝終究不願再見自己。
“王妃,奴婢為你更衣吧。”衣帶漸寬人消瘦,徐顏如脫去華袍無眠,隻餘窗前高燭燈昏暗,樹影飄浮,今日是登基大典,本應與其一同享此盛世之愉,卻怎奈彼此兩不相見彼此兩相厭...
學院課上,光世見朱濟熿多日未來擔憂,便在課下問其兄,朱濟燁難為情與其道,卻也無可奈何。
誰知昨日那事渡過登基典,卻仍難逃一劫。那受傷官子弟一紙訴狀將平陽王濟熿告到府衙門,波瀾四起,動靜非同小可。
朱濟熿以為怪,不明為何那子竟換了一副嘴臉,分明當日在其麵前百般求饒奉承,如今卻要控告其辱罵毆打,身旁駁安忿恨難平,此時朱濟熿卻謹,“嗟乎!此事不明蹊蹺,其告得突然,我們也百口莫辯。”
“王爺打算如何應事?”駁安眉蹙眼亂。
朱濟熿卻與之側耳暗明。
駁安奉令麵見應天府府尹,其人卻各式誣告變化口風,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府官詢,“堂下人可知事實?”
駁安即回,“府尹大人,我們郡王從未打傷過其人,其人乃惡意誣告!”
此言一出,其人多勢眾,眾口鑠金,紛紛指桑罵槐,七嘴八舌,屬丞叫停,他既知其主士為平陽王,必然牽涉晉王府,原來那上告人董建,即為三王府上門子,父為三王府右長史拜國子司業,董子莊。此事若處決不清不明,恐傷了府臣勢力,牽連眾多斐然,府尹不能決,卻聞屬丞傾耳細稟,王府派近侍前來說話。
潦草擱置,決明日出判,將駁安等人帶下扣問,卻在此時,衙門外進來一侍左乾,引入內房,其言晉定王爺有情要訴,府尹使其快說,左乾回王爺原話,“吾弟朱濟熿雖有過錯,卻不至於此,府尹當曉。”
府尹轉念而眼色洞察,趨炎附勢:“是,王爺所示,下官自當知曉。”
卻其躬身在身前明,“府尹大人,此事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您說呢?”府尹意味尚知,苟同迎合,實懇誠於人,“此事本就是尋常打鬧,既為民事,王爺又有何多慮,下官定會酌情慎重!”
左乾意笑,且看屬丞在旁接過手中重匣,打開一瞧,數盡錢錠金寶閃著明光,府尹即心領神會,讒詞令色留人,“侍頭何不在此喝下官一掛茶再走?”
左乾冥冥回說,“莫急,待府尹判了好案,左某定當請您去府中喝茶。”一說又與王府能再攀關係,府尹欣喜萬分,連連催下人好生相送。
兩麵,風口暗處,身立聲靜,“可都辦好了?”“事情可辦妥了?”
“是。”“是。”皆是伸手抬指,互兩侍仆即消失在夜色朦朦之中。
澧園內,李甄早已先行回府,經一日朝拜繁雜事宜已疲乏得很,然洗漱更衣素常,以待瞿轍母子到來,話說接風洗塵,言是疏絡情誼。
“那瞿母不比人慈善,些許挑剔事兒刺,可勿要怠慢了…”徐夫人聽聞,經曆諸多事已難往心上。倒是柳明絻熱切得很,招攬著事宜其俱可辦,望公爺安心。
譚太夫人都點了頭,也難不交由她,一應事前皆由其打點,如備食,院清,繁禮節等。
正逢其與公爺園中交代,柳家的偏閑出來湊湊熱鬧,老沈氏見李甄,連連道:“哎喲…我的賢婿,我的賢婿回來了,賢婿近來可好?”
李甄麵對全府人,本吝嗇的臉色稍緩,又疑其怎會出現於此,“旁母….”
不知身後多事,緊隨著柳氏一數家眷,李甄不勝重負,自覺臉麵盡失,自古娘親外戚闔家住進家門還是第一例,何況他們非正出。嫡戚稱外,庶戚稱旁。
如今纜上這樁子事倒想起自己家門,李甄心思縝密,柳明絻暗自揣度,心中甚是不奈。
“你們怎來了?”柳明絻問的,李甄著實想問。
兩方亦如,其人佯裝和善,柳關氏麵子極薄,想來這幾日住在人家中,李甄數日未歸時,也不好不屈身問切,“妹婿可知,麻煩與你了。”
李甄容慈笑說,“旁嫂客氣,你我本是一家人,既已來了,近日便使人好生照料著。”似又對柳明絻交代。
此“既”字,此話令人聽得宜嗔宜靜,老沈氏卻不知情似的又說,“我啊,領著你兄嫂的孩子溥兒,舒兒來向你問安來了。”
才見兩兒女站出來,端正恭順地拜著禮,“姨父安好!”
李甄嘴角間應,才如難為情道,“兒女皆如此大了…”
“誰說不是,你瞧你府三女兒個個亭立動人了…”她說得真不見外,亦見外極了,仿佛她卻隻是個旁人而已,也不知住進人家該不該。
柳明絻與柳關氏一人低頭,一人低眉,勢頭片冷得令人心慌,“既然如此,旁母何不攜闔家齊來,今日府中擺家宴。”
再無多解釋,才係其中嫌隙,老沈氏收了容斂著氣,隱隱地問:“為何家宴?是請了什麽人?”
先問未果,忙再問一旁的柳明絻,“怎啦?是請了什麽人?”
大抵挨不過麵子,又或不想再聽其絮叨不休,李甄才緩言說道,“請了瞿府家的公子。”
“旁母自處,兒婿告退。”其等明麵有禮退去,實則毫不客氣。
柳關氏扶人不禁勸,一行往陰蔽院中歸去,老沈氏聽則時怒時嗤鼻,“怎麽,我一伯爵夫人,連說話都說不得了?”“嗬!笑話!”
一會見她久不聽勸,柳關氏不得不警,“此時您可不是了。”其說得自然,卻使她聽出幾分脅迫意味,怔怔視之,嘖嘖叫怒,“好啊你,好啊你,都說虎落平陽被犬欺,你這是要騎到我頭上來啊?啊?”
說時甩開其挽,也不要眾人攙扶了,眾人相勸,“我再落難,也輪不到你來教!你何不把嘴給我閉上,勿要插手我等事!”
柳關氏隻忍屈在懷,不敢再問。
卻那時巳刻孟府獨女孟致已來,先行繁堂拜見夫人,言說其受末休所托,正要來告知。
徐華樊未明,其然解,“末休哥哥與我家兄長同習國子院,凡有事便銜於我帶傳,夫人,其自知當年科考,對父母未能敬孝身側,又對弟妹疏於照撫,便請諒,也為帶傳其於學院中一切安好,勿要擔憂。”
二人聽得,顧婆卻心生怪,往皆雖專侍回,其在院中一切情境皆需人難得探得,本就無尋常之時,公子怎如此體己客氣話兒都與孟家小姐說,何須專程說與。
一麵微笑以待,見孟致巧笑倩兮,“夫人,我既已受末休哥哥做事,可否也許孟致一求。”
“但說無妨。”榻下其釋而言,“因昨日遂見吾兄方從宮中朝見罷,便托我攜了此小食糕點,送至沐和妹妹閣中…我且不知其中是何,隻管沐和妹妹見喜呢…”
說時身側的婢子伴晨忙提了提竹籃以示,華樊見其欣喜而來,也知意願事,“既然如此,小姐便將此些攜去我家沐和處去。”
孟致淺笑,起身行了禮,身輕而去,她們二人見,顧婆道,“孟家小姐,確是惹人疼愛。”
覺其性情非同,雖自處高門深院,卻有尋常兒女般的闊達朗清,令人共處而憂散,見之欣然。
這會孟致已抵合閣,卻見如何別家小姐登門,眾人中尤以孟家小姐而喜,見之慕羨,性情俏麗者,令人見之如願。
院仆一時見來迎,來人問,“你家小姐可在房中?”
聞伴晨在問,醉心已從閣室出來,見她人,忙問過後往房裏請,於是眾仆在外頭侍立著,獨她們往閣中去,簾外亦沁也來迎,“孟小姐,我家姐兒在裏頭。”
她方入,旁人掀了簾,隻見沐和備以課作上書,正端在案桌前持筆寫字,此時孟致先聲問候,“我來瞧瞧,沐和妹妹正做什麽。”
裏頭沐和回,“無事,致阿姊請進。”
她便也無故去看,隻在榻前坐下,待末和出來,令伴晨將竹籃遞上,“六小姐,此是國子學院托帶來的。”
亦沁就此接著,沐和思,是何人送來,怎知她心微愉。卻見孟致仍說,“沐和妹妹,我家兄長知你喜這些,昨日正巧入宮便帶來予你。”
沐和道謝時,竟不知心中餘憾,不知為何而憾。
孟致不知她所思所想,說些孟逸托她之言,又說孟逸自愧未能照料家中,也說她既年長,叮囑其便想著時常幫襯。
“小侯爺當真仁孝。”亦沁誇讚道。
即謝過他的好意,沐和心思不露分毫。
閣中待了半會,別處便已有人來傳,是叫六小姐與孟家小姐一同前去會宴,此刻,瞿家公子夫人已至門府。
卻見公爺夫人一道去迎,馬車之上先步下之人乃瞿轍,肅肅如柳中玉,蕭蕭似鬆下風。先見而漸行,再見瞿母李氏逐步下來,彎結挽髻金釵飾頭,襴袖圓領團花錦簇長衣,深燕紋緞裙,麵如潤桃,言辭緊湊,“公爺夫人親自來迎,吾婦實屬受之有愧。”
李甄滿麵春風,笑說,“你我同姓李,夫人所言芥蒂客氣了。”
瞿母方執手與徐華樊兩相看,一麵歎言相誇,“夫人華貌,今日有幸一睹。”
幾人坦坦笑笑才入園去,後有侍子牽了馬入了院鎖了弦關了門,全已安置妥當。
漸行至中庭,瞿母尤歎,“便是不如國公家,兒女雙全,家室鼎盛,諸事無愁。”
華樊見道,“瞿夫人何來此言。”
“你我皆知,何須問矣,如今家中獨餘我兒一後人,俱以指望他了。”
說時滿麵愁苦狀,李甄方釋,“少郎大有可為,又有何愁?”
瞿轍心念其厚愛,此時作揖陪謝,瞿母展顏稍會,通廊那頭已有人來,想是太夫人園中侍子,“公爺夫人,太夫人請諸等往明園一去。”
少刻瞿母才冒出言來,侃侃而談,“你瞧我,竟忘了前去太夫人跟前拜見,當真失教!快,哪兒,領我且去…”
那侍子聞之,恭敬道,“誒,夫人往這頭來…”
一行人踏出中庭,朝西麵明園涉廊而去,尤遙遠便已有人佇立,漸行漸聲出恭迎,“夫人請!”
瞿轍身先入室,其後徐瞿兩夫人與國公李甄方入,互相見過,則客套話一開,無休無止了,“譚太夫人之福,豈非吾輩求得來的,想來此當是太夫人三世積的良善,才得此天倫。”
諸位神微,亦無人麵色不佳,隻藏隱心頭,方見譚太夫人回笑,“夫人謬愛,豈非我之善,乃是兒孫孝敬義至。”
更甚圓滑之言,“太夫人之善,豈非兒孫之善,全仰仗您了!”
譚太夫人一麵意歡,一麵聽得夷章傾耳回說,內院等人已在外候,此時已有侍婢在旁收茶換食直端回房外滾火熱沏,“讓她們進來吧。”
言罷,外頭引進人來,尤見柳娘子綰發髻嵌桃花插花簪,深紅玫瑰紋交領衫衣,下身團蝶青麵裙,攜二位女兒請禮作揖,環視一陣,譚太夫人明知確問,“怎不見枈兒啊?”
“嫡祖母,三妹正幽閉思過呢,未能出來。”
李甄忐忑未定,卻見她等一問一答好生假裝,竟不怕讓外人淨瞧笑話了。
其當頭未先言,瞿母確已感問,“莫非,此便是國公大女兒,府中大小姐吧…”
李未柔抬頭所見,卻先見其旁端立一子,英姿颯爽,星目朗目。李未柔虔意心誠時,端端往前行,“見過瞿夫人…瞿公子。”
瞿母瞧她模樣確是姣好不過,隻眸光鬥轉,話與另說,“早聞國公府中眾小姐,個個品貌傾城,今日所見不假…”
“不過…還未曾見過嫡出的六小姐,不知何時能見著?”來人皆以落座,柳明絻此時麵色不佳,隻因其言出於此,遲遲人方回,“瞿夫人見笑,小孫女兒自會來宴,此時正往這兒來…”太夫人叫得情真意切,親如蜜餞,“好,此便好了,六小姐來,便也妥了…”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眼下李未柔全心係於瞿轍,任誰無法擾,瞿轍坐時且怪,怎其時時暗中多看自己兩眼,心中也多留意分毫。
瞿母言淡且候,才顧得冷冷與柳明絻說起話來,“不知娘子到來矣,你如此顏好,才生得眾女兒如此…”
柳明絻已然賠笑,假亦真來真亦假,“夫人說的是,夫人何能無女兒伴側。”其早知瞿母無女,獨有三兒,且已死去兩人,便以此對付。
直戳李氏心府,其顏忿則道:“自是當然,不如娘子女兒多。”
此話一出,人皆膽顫,尤她不怕,再付一言,“娘子勿怪,可當真不得,我說說笑呢…”一陣嗤嗤作笑,惹得眾人麵麵相覷,竟不知該說什麽。
因前聞國公所說宴請乃瞿府家的公子,老沈氏又覺有親可攀,此時已至明園來,沒羞沒臊地攀談與人一通。
瞿母不識且知,那沈老婦口口聲聲搭了女兒的光,她女兒自然不過柳明絻。便回應時言語多褻瀆幾分,“柳伯夫人,怎住在國公家裏頭…”
更使有些人麵上掛不住,羞愧不安。
空晌多時,瞿母戲說,“看來是尋得好苗頭,知道今日有宴請不成?”
柳關氏忙笑假,替其回道:“瞿夫人風趣,我們從何可知呢。”
正眾人無話冷對時,她們已來,方入明園,門外已有人通傳:“六小姐與孟家小姐來了!”
瞿母才知將見,心中細想著,倏忽她們請進來,眾人先見孟家小姐如花似月,天生麗質,再見李沐和雙瞳剪水,見之忘俗。
瞿轍靜觀如引,隻待她們至堂中,“祖母!父親母親!”“太夫人!李叔公,叔母!”
“瞿夫人瞿公子!”“瞿夫人!瞿公子...”沐和與孟致問禮一前一後。
“起來,坐吧。”請人上茶,擺座。
瞿母看花了眼卻當真沒看錯眼,進來這幾位姑娘個個堪比神仙,確偏覺著李家嫡小姐最是落落大方。
“和兒,快到祖母這兒來。”往日怎沒見她如此熱切,沐和心境淡然,行到她跟前去,仍孤立時,“你啊,快去讓瞿府夫人好好瞧瞧,她可甚盼著你來呢…”
瞿母見如此說,怪不好意思地歎道:“老夫人您且說,見了如此之人,怎不令人喜歡呢…”
沐和正身稍低著頭,也見瞿母一會引來兒瞿轍向其作揖,“嫡小姐,我家轍兒你該稱聲兄長才是。”
瞿轍起身與其對望,一顧眸如清泉引人注視。
“沐和妹妹。”
“瞿公子。”
“額....喚我瞿公子也是好的,也是好的。”瞿轍模樣令瞿母心中暗喜,平日裏與女子說不上幾句的兒,遇見其竟如此靈動了。
隻悄悄背後嘀咕什麽,雙方回座。
柳家人旁觀,老沈氏又隱隱心中生事,隻待外頭婢子進來回,“太夫人,膳食已備好了。”
眾人起身來扶,皆往暉堂引進,瞿母前行,柳家來人頗為女眷,隻單單一柳溥,與瞿轍卻遲遲不走,隻挨著候著沐和其後走,兩人一左一右,直將孟致二人攜帶其中了。
孟致尤思,柳瞿這二人是否對沐和有意,又替兄不安,有意無意躲著避著,不讓他們接近沐和。
這會眾人皆上中水橋,且行且停,湖上碧波蕩漾,微風拂麵。
譚太夫人在前李甄相扶,身後緊隨上廊,每設點侍奴躬身問禮,直通暉堂庭院,眼見長桌初設,上有錦布娟秀,眾人左右道行,依此坐席。
堂上供鎏金佛像,兩側行聯垂下:華堂映暉興相照,子孫繁盛攜共明。
事事俱備。
夷章輕抬手,劉奴已抵到跟前,麵對座前人謂,“太夫人,可否開始了。”
譚太夫人偏點了頭,劉奴與柳明絻眼色相交,大門前左右兩行,一侍一婢,漸入佳境,道道新奇,味味鮮活。
瞿母這旁的,先是老沈氏,再是其與子瞿轍,柳關氏與其子女柳溥,柳舒。
對坐的夫人華樊之下是孟致,沐和,內院等人。
偏巧李未柔與瞿轍對坐,隻偏些,卻讓她瞧見其全神貫注望向沐和,旁坐的柳溥亦一如地。令她眼如釘芥蒂,憤恨藏心,麵無變幻。
“瞿夫人,您請盡興。”
“太夫人客氣,晚輩怎能讓您請?”說時拾塊肉入口,那側侍奴斟滿酒小盞,眾人攜杯對敬,瞿母讚不絕口,“怪不得國公府中養的如此佳人,單單食此肉竟可養的膚如凝脂,手如柔荑了?”
柳明絻此笑,“瞿夫人怎不知此南京板鴨又名琵琶鴨,自出金陵,皮滑肉嫩,食之酥香!”
眼見桌上炸油燒骨,柳蒸糟鰣魚,豬膂肉…
譚太夫人夾肉入嘴,嚼味幾時,“二娘,此皆是你安排的?”
“明絻隻叫她等弄些好食,自然不能薄待了客人。”李甄一麵吃完,落筷即有人上前盛湯安放請用,“娘子費心了。”
譚太夫人也誇,“二娘是個行事妥帖的。”
才見瞿母搶道:“既然太夫人喚娘子二娘,我也便喚你二娘,常稱娘子的倒煩擾客氣了。”
柳明絻微微俯了俯首,也同她極客氣說道:“瞿夫人欲怎喚柳娘便怎喚呢。”
“何故瑣碎著,嘴邊沒停的。”譚太夫人叮嚀人人吃菜,隻見瞿轍多次癡望,顧婆心中已大有會意,方對瞿母詢,“瞿公子,可婚配否?”
一頓風言風語,令朱濟熿怒目圓睜,衝上前揮拳左右開弓…誰想已有晉恭王身邊人留在此地之侍聽得了端倪,原是令其守著時刻稟容,眼下將起風波,侍子便即回府要稟。
侍子後踏入王府,正巧迎門撞見方從書院回來拜會之朱濟燁,通廊行走在中庭,其原不肯說出實情,確是朱濟燁異奇其兄近侍為何不在其身邊,鬼祟得要從後院歸府。
佑高不敢瞞,直說:“二郡王,王爺是派小的去看守三郡王了。”
他一語朱濟燁知曉大半,卻不知他如此隱秘行事為何,“二郡王,他與醚曳館中的官子打起來了,若再不去,那人恐要被打死了…”
朱濟燁大驚,平日其犯錯惹禍,卻不想從未意欲收手,如今要鬧出人命來…
“在哪?快帶我去!”朱濟燁幹人騎上馬直往城東奔去,這會已有人向晉恭王稟。
那子被打,嚇破了膽,也沒十足的勁再起頂撞,怎說他也是一郡王爺,得罪不起吃不了兜著走,一晃靈機轉性,挑他樂意的地兒恭維奉承道:“郡王莫急!息怒!息怒!…我,我說的,是奈何,奈何他為長,名位遠在你之上,諒他也不敢拿你怎麽樣!”
朱濟熿意消趣淺,興致全無,朱濟燁正入門,見他動扯那子衣襟,朱濟燁眼神怒極,抵到他等麵前,重打朱濟熿一記耳瓜子,“胡鬧!你愈發放肆了!”
朱濟熿兩麵受氣,神經竄得像隻猴子一般,從血液裏噴薄欲出,使他頭腦漲紅,他不明為何連自己親兄都對其如此殘忍,何況受那異母兄長挑唆。
終究乃因他為庶出,固皆乃比不上他晉定王。
“你立馬給我滾回家去,少在這丟人現眼!...你當真令我失望至極!”朱濟燁一如他心跌到穀底,自小其母衛側妃早逝,兄弟二人相依共存才得以如今。
無疑彼此皆是對方心中支柱,地位非淺。
朱濟熿見他遠去不顧,誌恍神惚,便失去了再作勢的意圖。
“王爺…”那頭晉定王備馬前來,將人接回府卻遭拒。
朱濟嬉與朱濟燁已許久未在院中靜心對弈,難得其幾旬歸來,卻被此事掃了興。
朱濟嬉仍勸,“你對濟熿過於苛責了。”朱濟燁卻想反問,“您對其莫非過分縱容了?”
二人對視,皆倚在湖庭邊欄柵上,冥冥而語,“從前我念他與你同年幼逝母,心中多有介懷,怕他憂悴心灰,便諸事任由他去…”
“他如今這副模樣,亦是為兄我之責…..”朱濟嬉一心將責往自己身上攬,令朱濟燁顧念,“他若可知,便不會如此作為。”
“今日我去尋他,是要他歸院備考,莫要他再惹出禍端。”朱濟燁原本回來之意便是如此,朱濟嬉卻詢,“他已多日未去上課?”
他竟惘然不知,看來平陽王府仆人對其多有戒心,多有隱瞞,諸事皆是無言無稟。
“是,他已有多日未去,本身在學院,非事不可外出。”
朱濟熺甚為其擾心,與朱濟燁懇談,“此事不可令旁人異傳,明日大典前皆不容半分閃失,莫不然賠上的,是整個晉王家。”
是日,早適時。
如日方升,日月重光,天景微現,午門正陽開,左右掖門啟,設祭禮祀桌,皇帝著親孝服,遣禮部官至太廟宗社,上告祖宗,下慰黎民。天曉通仙,地知通靈。
典前,司設監部陳禦九龍寶座於奉先正門,欽天監部設時定禮鼓,尚寶司呈上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諸事預備。
至時,鳴鍾鼓,層層滾起,大樂奏起,百官佇立,萬民矚目,帝著正黃袞龍袍親禦奉天門,通神鑄禱。
皇城外,百官渡金水橋,已隨鴻臚寺員引入,文東武西,分禦午門兩側,待帝從奉天門下,新修景輝奉天殿前穩座,文武百官依次按高低官階魚貫而入,錦衣衛鳴辮三徹響,眾臣俯身行五拜三叩頭大禮,為新帝上表道賀。
待鴻臚寺員奏請頒詔,翰林卿於詔書之上蓋頒大印,則百官出至承天門外,其官員奉詔書一路經奉天門,抵午門,放落雲輿至承天門,宣讀立君詔書:
“昔我父皇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汛掃區宇,東抵虞淵,西踰昆侖,南跨南交,北際瀚海。仁風義聲,震蕩六合,曶爽暗昧,鹹際光明。三十年間,九有寧謐,晏駕之日,萬方嗟悼。煌煌功業,恢於湯武,德澤廣布,至仁彌流。侄允炆以幼衝之資,嗣守大業,秉心不孝,更改憲章,戕害諸王,放黜師保,崇信奸回,大興土木。天變於上而不畏,地震於下而不懼,災延承天而文其過,飛蝗蔽天而不修德。益乃委政宦官,淫泆無度,禍機四發,將及於朕。朕為高皇帝嫡子,應天順人,天位不可以久虛,神器不可以無主,上章勸進。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輿情,已於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大禮既成,所有合行庶政並宜兼舉…於戲!文帝入漢,尚資恭儉之風;武王紹周,願廣至仁之化。布告天下,其體朕懷。”
建文以來祖宗成法有更改者,仍複舊製依大明刑律科斷。
更頒以下為奉天征討將士,數年以來從征,披堅執銳,忠義奮發,功德難表,宜速論功升賞,用酬前勞。
封燕臣丘福為淇國公,朱能為成國公,追封張玉、陳亨國公爵,張武、孟善、張信等正名侯爵,張輔、譚忠等襲伯爵,前朝舊臣論功者官複原職,增祿世襲。
文官卿派解縉、胡廣、楊榮、楊溥、楊文奇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設稱內閣。
廢免周、齊、湘、代、岷五府家族世人前朝罪責,官複原職,還籍承襲,大赦天下。
三鰥寡孤獨,有司依例存恤,毋令失所。
山林隱逸懷材抱德之士,有司詢訪以禮,敦請赴京,量才擢用…諸令。
至此,建文朝不複存在。
夜深已寂,天幕瞬沉。
坤寧宮中,王妃徐顏如試問,“殿下....陛下今可好?”安隼寂寥中說,“娘娘莫擔心,陛下,已安然入寢了。”
幾千恩重一白發,萬載青絲空垂頭。
何曾逝斯如歸衷,無念卻悲涼相送。
眾妃居於東西六宮,往各處亦經過此坤寧乾清門,過而不入,看來皇帝終究不願再見自己。
“王妃,奴婢為你更衣吧。”衣帶漸寬人消瘦,徐顏如脫去華袍無眠,隻餘窗前高燭燈昏暗,樹影飄浮,今日是登基大典,本應與其一同享此盛世之愉,卻怎奈彼此兩不相見彼此兩相厭...
學院課上,光世見朱濟熿多日未來擔憂,便在課下問其兄,朱濟燁難為情與其道,卻也無可奈何。
誰知昨日那事渡過登基典,卻仍難逃一劫。那受傷官子弟一紙訴狀將平陽王濟熿告到府衙門,波瀾四起,動靜非同小可。
朱濟熿以為怪,不明為何那子竟換了一副嘴臉,分明當日在其麵前百般求饒奉承,如今卻要控告其辱罵毆打,身旁駁安忿恨難平,此時朱濟熿卻謹,“嗟乎!此事不明蹊蹺,其告得突然,我們也百口莫辯。”
“王爺打算如何應事?”駁安眉蹙眼亂。
朱濟熿卻與之側耳暗明。
駁安奉令麵見應天府府尹,其人卻各式誣告變化口風,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府官詢,“堂下人可知事實?”
駁安即回,“府尹大人,我們郡王從未打傷過其人,其人乃惡意誣告!”
此言一出,其人多勢眾,眾口鑠金,紛紛指桑罵槐,七嘴八舌,屬丞叫停,他既知其主士為平陽王,必然牽涉晉王府,原來那上告人董建,即為三王府上門子,父為三王府右長史拜國子司業,董子莊。此事若處決不清不明,恐傷了府臣勢力,牽連眾多斐然,府尹不能決,卻聞屬丞傾耳細稟,王府派近侍前來說話。
潦草擱置,決明日出判,將駁安等人帶下扣問,卻在此時,衙門外進來一侍左乾,引入內房,其言晉定王爺有情要訴,府尹使其快說,左乾回王爺原話,“吾弟朱濟熿雖有過錯,卻不至於此,府尹當曉。”
府尹轉念而眼色洞察,趨炎附勢:“是,王爺所示,下官自當知曉。”
卻其躬身在身前明,“府尹大人,此事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您說呢?”府尹意味尚知,苟同迎合,實懇誠於人,“此事本就是尋常打鬧,既為民事,王爺又有何多慮,下官定會酌情慎重!”
左乾意笑,且看屬丞在旁接過手中重匣,打開一瞧,數盡錢錠金寶閃著明光,府尹即心領神會,讒詞令色留人,“侍頭何不在此喝下官一掛茶再走?”
左乾冥冥回說,“莫急,待府尹判了好案,左某定當請您去府中喝茶。”一說又與王府能再攀關係,府尹欣喜萬分,連連催下人好生相送。
兩麵,風口暗處,身立聲靜,“可都辦好了?”“事情可辦妥了?”
“是。”“是。”皆是伸手抬指,互兩侍仆即消失在夜色朦朦之中。
澧園內,李甄早已先行回府,經一日朝拜繁雜事宜已疲乏得很,然洗漱更衣素常,以待瞿轍母子到來,話說接風洗塵,言是疏絡情誼。
“那瞿母不比人慈善,些許挑剔事兒刺,可勿要怠慢了…”徐夫人聽聞,經曆諸多事已難往心上。倒是柳明絻熱切得很,招攬著事宜其俱可辦,望公爺安心。
譚太夫人都點了頭,也難不交由她,一應事前皆由其打點,如備食,院清,繁禮節等。
正逢其與公爺園中交代,柳家的偏閑出來湊湊熱鬧,老沈氏見李甄,連連道:“哎喲…我的賢婿,我的賢婿回來了,賢婿近來可好?”
李甄麵對全府人,本吝嗇的臉色稍緩,又疑其怎會出現於此,“旁母….”
不知身後多事,緊隨著柳氏一數家眷,李甄不勝重負,自覺臉麵盡失,自古娘親外戚闔家住進家門還是第一例,何況他們非正出。嫡戚稱外,庶戚稱旁。
如今纜上這樁子事倒想起自己家門,李甄心思縝密,柳明絻暗自揣度,心中甚是不奈。
“你們怎來了?”柳明絻問的,李甄著實想問。
兩方亦如,其人佯裝和善,柳關氏麵子極薄,想來這幾日住在人家中,李甄數日未歸時,也不好不屈身問切,“妹婿可知,麻煩與你了。”
李甄容慈笑說,“旁嫂客氣,你我本是一家人,既已來了,近日便使人好生照料著。”似又對柳明絻交代。
此“既”字,此話令人聽得宜嗔宜靜,老沈氏卻不知情似的又說,“我啊,領著你兄嫂的孩子溥兒,舒兒來向你問安來了。”
才見兩兒女站出來,端正恭順地拜著禮,“姨父安好!”
李甄嘴角間應,才如難為情道,“兒女皆如此大了…”
“誰說不是,你瞧你府三女兒個個亭立動人了…”她說得真不見外,亦見外極了,仿佛她卻隻是個旁人而已,也不知住進人家該不該。
柳明絻與柳關氏一人低頭,一人低眉,勢頭片冷得令人心慌,“既然如此,旁母何不攜闔家齊來,今日府中擺家宴。”
再無多解釋,才係其中嫌隙,老沈氏收了容斂著氣,隱隱地問:“為何家宴?是請了什麽人?”
先問未果,忙再問一旁的柳明絻,“怎啦?是請了什麽人?”
大抵挨不過麵子,又或不想再聽其絮叨不休,李甄才緩言說道,“請了瞿府家的公子。”
“旁母自處,兒婿告退。”其等明麵有禮退去,實則毫不客氣。
柳關氏扶人不禁勸,一行往陰蔽院中歸去,老沈氏聽則時怒時嗤鼻,“怎麽,我一伯爵夫人,連說話都說不得了?”“嗬!笑話!”
一會見她久不聽勸,柳關氏不得不警,“此時您可不是了。”其說得自然,卻使她聽出幾分脅迫意味,怔怔視之,嘖嘖叫怒,“好啊你,好啊你,都說虎落平陽被犬欺,你這是要騎到我頭上來啊?啊?”
說時甩開其挽,也不要眾人攙扶了,眾人相勸,“我再落難,也輪不到你來教!你何不把嘴給我閉上,勿要插手我等事!”
柳關氏隻忍屈在懷,不敢再問。
卻那時巳刻孟府獨女孟致已來,先行繁堂拜見夫人,言說其受末休所托,正要來告知。
徐華樊未明,其然解,“末休哥哥與我家兄長同習國子院,凡有事便銜於我帶傳,夫人,其自知當年科考,對父母未能敬孝身側,又對弟妹疏於照撫,便請諒,也為帶傳其於學院中一切安好,勿要擔憂。”
二人聽得,顧婆卻心生怪,往皆雖專侍回,其在院中一切情境皆需人難得探得,本就無尋常之時,公子怎如此體己客氣話兒都與孟家小姐說,何須專程說與。
一麵微笑以待,見孟致巧笑倩兮,“夫人,我既已受末休哥哥做事,可否也許孟致一求。”
“但說無妨。”榻下其釋而言,“因昨日遂見吾兄方從宮中朝見罷,便托我攜了此小食糕點,送至沐和妹妹閣中…我且不知其中是何,隻管沐和妹妹見喜呢…”
說時身側的婢子伴晨忙提了提竹籃以示,華樊見其欣喜而來,也知意願事,“既然如此,小姐便將此些攜去我家沐和處去。”
孟致淺笑,起身行了禮,身輕而去,她們二人見,顧婆道,“孟家小姐,確是惹人疼愛。”
覺其性情非同,雖自處高門深院,卻有尋常兒女般的闊達朗清,令人共處而憂散,見之欣然。
這會孟致已抵合閣,卻見如何別家小姐登門,眾人中尤以孟家小姐而喜,見之慕羨,性情俏麗者,令人見之如願。
院仆一時見來迎,來人問,“你家小姐可在房中?”
聞伴晨在問,醉心已從閣室出來,見她人,忙問過後往房裏請,於是眾仆在外頭侍立著,獨她們往閣中去,簾外亦沁也來迎,“孟小姐,我家姐兒在裏頭。”
她方入,旁人掀了簾,隻見沐和備以課作上書,正端在案桌前持筆寫字,此時孟致先聲問候,“我來瞧瞧,沐和妹妹正做什麽。”
裏頭沐和回,“無事,致阿姊請進。”
她便也無故去看,隻在榻前坐下,待末和出來,令伴晨將竹籃遞上,“六小姐,此是國子學院托帶來的。”
亦沁就此接著,沐和思,是何人送來,怎知她心微愉。卻見孟致仍說,“沐和妹妹,我家兄長知你喜這些,昨日正巧入宮便帶來予你。”
沐和道謝時,竟不知心中餘憾,不知為何而憾。
孟致不知她所思所想,說些孟逸托她之言,又說孟逸自愧未能照料家中,也說她既年長,叮囑其便想著時常幫襯。
“小侯爺當真仁孝。”亦沁誇讚道。
即謝過他的好意,沐和心思不露分毫。
閣中待了半會,別處便已有人來傳,是叫六小姐與孟家小姐一同前去會宴,此刻,瞿家公子夫人已至門府。
卻見公爺夫人一道去迎,馬車之上先步下之人乃瞿轍,肅肅如柳中玉,蕭蕭似鬆下風。先見而漸行,再見瞿母李氏逐步下來,彎結挽髻金釵飾頭,襴袖圓領團花錦簇長衣,深燕紋緞裙,麵如潤桃,言辭緊湊,“公爺夫人親自來迎,吾婦實屬受之有愧。”
李甄滿麵春風,笑說,“你我同姓李,夫人所言芥蒂客氣了。”
瞿母方執手與徐華樊兩相看,一麵歎言相誇,“夫人華貌,今日有幸一睹。”
幾人坦坦笑笑才入園去,後有侍子牽了馬入了院鎖了弦關了門,全已安置妥當。
漸行至中庭,瞿母尤歎,“便是不如國公家,兒女雙全,家室鼎盛,諸事無愁。”
華樊見道,“瞿夫人何來此言。”
“你我皆知,何須問矣,如今家中獨餘我兒一後人,俱以指望他了。”
說時滿麵愁苦狀,李甄方釋,“少郎大有可為,又有何愁?”
瞿轍心念其厚愛,此時作揖陪謝,瞿母展顏稍會,通廊那頭已有人來,想是太夫人園中侍子,“公爺夫人,太夫人請諸等往明園一去。”
少刻瞿母才冒出言來,侃侃而談,“你瞧我,竟忘了前去太夫人跟前拜見,當真失教!快,哪兒,領我且去…”
那侍子聞之,恭敬道,“誒,夫人往這頭來…”
一行人踏出中庭,朝西麵明園涉廊而去,尤遙遠便已有人佇立,漸行漸聲出恭迎,“夫人請!”
瞿轍身先入室,其後徐瞿兩夫人與國公李甄方入,互相見過,則客套話一開,無休無止了,“譚太夫人之福,豈非吾輩求得來的,想來此當是太夫人三世積的良善,才得此天倫。”
諸位神微,亦無人麵色不佳,隻藏隱心頭,方見譚太夫人回笑,“夫人謬愛,豈非我之善,乃是兒孫孝敬義至。”
更甚圓滑之言,“太夫人之善,豈非兒孫之善,全仰仗您了!”
譚太夫人一麵意歡,一麵聽得夷章傾耳回說,內院等人已在外候,此時已有侍婢在旁收茶換食直端回房外滾火熱沏,“讓她們進來吧。”
言罷,外頭引進人來,尤見柳娘子綰發髻嵌桃花插花簪,深紅玫瑰紋交領衫衣,下身團蝶青麵裙,攜二位女兒請禮作揖,環視一陣,譚太夫人明知確問,“怎不見枈兒啊?”
“嫡祖母,三妹正幽閉思過呢,未能出來。”
李甄忐忑未定,卻見她等一問一答好生假裝,竟不怕讓外人淨瞧笑話了。
其當頭未先言,瞿母確已感問,“莫非,此便是國公大女兒,府中大小姐吧…”
李未柔抬頭所見,卻先見其旁端立一子,英姿颯爽,星目朗目。李未柔虔意心誠時,端端往前行,“見過瞿夫人…瞿公子。”
瞿母瞧她模樣確是姣好不過,隻眸光鬥轉,話與另說,“早聞國公府中眾小姐,個個品貌傾城,今日所見不假…”
“不過…還未曾見過嫡出的六小姐,不知何時能見著?”來人皆以落座,柳明絻此時麵色不佳,隻因其言出於此,遲遲人方回,“瞿夫人見笑,小孫女兒自會來宴,此時正往這兒來…”太夫人叫得情真意切,親如蜜餞,“好,此便好了,六小姐來,便也妥了…”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眼下李未柔全心係於瞿轍,任誰無法擾,瞿轍坐時且怪,怎其時時暗中多看自己兩眼,心中也多留意分毫。
瞿母言淡且候,才顧得冷冷與柳明絻說起話來,“不知娘子到來矣,你如此顏好,才生得眾女兒如此…”
柳明絻已然賠笑,假亦真來真亦假,“夫人說的是,夫人何能無女兒伴側。”其早知瞿母無女,獨有三兒,且已死去兩人,便以此對付。
直戳李氏心府,其顏忿則道:“自是當然,不如娘子女兒多。”
此話一出,人皆膽顫,尤她不怕,再付一言,“娘子勿怪,可當真不得,我說說笑呢…”一陣嗤嗤作笑,惹得眾人麵麵相覷,竟不知該說什麽。
因前聞國公所說宴請乃瞿府家的公子,老沈氏又覺有親可攀,此時已至明園來,沒羞沒臊地攀談與人一通。
瞿母不識且知,那沈老婦口口聲聲搭了女兒的光,她女兒自然不過柳明絻。便回應時言語多褻瀆幾分,“柳伯夫人,怎住在國公家裏頭…”
更使有些人麵上掛不住,羞愧不安。
空晌多時,瞿母戲說,“看來是尋得好苗頭,知道今日有宴請不成?”
柳關氏忙笑假,替其回道:“瞿夫人風趣,我們從何可知呢。”
正眾人無話冷對時,她們已來,方入明園,門外已有人通傳:“六小姐與孟家小姐來了!”
瞿母才知將見,心中細想著,倏忽她們請進來,眾人先見孟家小姐如花似月,天生麗質,再見李沐和雙瞳剪水,見之忘俗。
瞿轍靜觀如引,隻待她們至堂中,“祖母!父親母親!”“太夫人!李叔公,叔母!”
“瞿夫人瞿公子!”“瞿夫人!瞿公子...”沐和與孟致問禮一前一後。
“起來,坐吧。”請人上茶,擺座。
瞿母看花了眼卻當真沒看錯眼,進來這幾位姑娘個個堪比神仙,確偏覺著李家嫡小姐最是落落大方。
“和兒,快到祖母這兒來。”往日怎沒見她如此熱切,沐和心境淡然,行到她跟前去,仍孤立時,“你啊,快去讓瞿府夫人好好瞧瞧,她可甚盼著你來呢…”
瞿母見如此說,怪不好意思地歎道:“老夫人您且說,見了如此之人,怎不令人喜歡呢…”
沐和正身稍低著頭,也見瞿母一會引來兒瞿轍向其作揖,“嫡小姐,我家轍兒你該稱聲兄長才是。”
瞿轍起身與其對望,一顧眸如清泉引人注視。
“沐和妹妹。”
“瞿公子。”
“額....喚我瞿公子也是好的,也是好的。”瞿轍模樣令瞿母心中暗喜,平日裏與女子說不上幾句的兒,遇見其竟如此靈動了。
隻悄悄背後嘀咕什麽,雙方回座。
柳家人旁觀,老沈氏又隱隱心中生事,隻待外頭婢子進來回,“太夫人,膳食已備好了。”
眾人起身來扶,皆往暉堂引進,瞿母前行,柳家來人頗為女眷,隻單單一柳溥,與瞿轍卻遲遲不走,隻挨著候著沐和其後走,兩人一左一右,直將孟致二人攜帶其中了。
孟致尤思,柳瞿這二人是否對沐和有意,又替兄不安,有意無意躲著避著,不讓他們接近沐和。
這會眾人皆上中水橋,且行且停,湖上碧波蕩漾,微風拂麵。
譚太夫人在前李甄相扶,身後緊隨上廊,每設點侍奴躬身問禮,直通暉堂庭院,眼見長桌初設,上有錦布娟秀,眾人左右道行,依此坐席。
堂上供鎏金佛像,兩側行聯垂下:華堂映暉興相照,子孫繁盛攜共明。
事事俱備。
夷章輕抬手,劉奴已抵到跟前,麵對座前人謂,“太夫人,可否開始了。”
譚太夫人偏點了頭,劉奴與柳明絻眼色相交,大門前左右兩行,一侍一婢,漸入佳境,道道新奇,味味鮮活。
瞿母這旁的,先是老沈氏,再是其與子瞿轍,柳關氏與其子女柳溥,柳舒。
對坐的夫人華樊之下是孟致,沐和,內院等人。
偏巧李未柔與瞿轍對坐,隻偏些,卻讓她瞧見其全神貫注望向沐和,旁坐的柳溥亦一如地。令她眼如釘芥蒂,憤恨藏心,麵無變幻。
“瞿夫人,您請盡興。”
“太夫人客氣,晚輩怎能讓您請?”說時拾塊肉入口,那側侍奴斟滿酒小盞,眾人攜杯對敬,瞿母讚不絕口,“怪不得國公府中養的如此佳人,單單食此肉竟可養的膚如凝脂,手如柔荑了?”
柳明絻此笑,“瞿夫人怎不知此南京板鴨又名琵琶鴨,自出金陵,皮滑肉嫩,食之酥香!”
眼見桌上炸油燒骨,柳蒸糟鰣魚,豬膂肉…
譚太夫人夾肉入嘴,嚼味幾時,“二娘,此皆是你安排的?”
“明絻隻叫她等弄些好食,自然不能薄待了客人。”李甄一麵吃完,落筷即有人上前盛湯安放請用,“娘子費心了。”
譚太夫人也誇,“二娘是個行事妥帖的。”
才見瞿母搶道:“既然太夫人喚娘子二娘,我也便喚你二娘,常稱娘子的倒煩擾客氣了。”
柳明絻微微俯了俯首,也同她極客氣說道:“瞿夫人欲怎喚柳娘便怎喚呢。”
“何故瑣碎著,嘴邊沒停的。”譚太夫人叮嚀人人吃菜,隻見瞿轍多次癡望,顧婆心中已大有會意,方對瞿母詢,“瞿公子,可婚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