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種業。


    當謝方林得知天禾還有60萬斤玉米種子要投入市場時,整個人都emo了。


    玉米種子可是沙洲種業的主營業務之一啊!


    60萬斤對沙洲種業來說雖然不多,但天禾就像是一根刺始終橫鯁在喉,讓謝方林難受不已。


    “天禾怎麽敢的啊,又是從哪裏冒出來的那麽多玉米種子?”


    在他對麵,五大三粗的老曹也鬱悶不已,


    “天禾這一年的大動作太多了,大夥都等著看天禾在辣椒種子上栽跟頭,忽視了近在咫尺的九泉良繁基地。”


    “良繁基地?”


    謝方林也反應了過來,沉默了良久。


    良繁基地他們當然知道,很早之前就派了人去打聽消息,可是天禾對良繁基地的保護措施很嚴密。


    幹活的工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再加上,天禾的辣甜椒示範基地、鹽堿地等項目鬧得沸沸揚揚,以至於他們的主意力都被分散了。


    謝方林怔怔的問道:“天禾就一點也不怕庫存積壓嗎?”


    “我也納悶呢,近幾年玉米種子嚴重過剩,種子公司損失慘重,天禾咋還一個勁的還裏擠呢。”


    “現在製種基地的爭奪也日趨激烈,成本越來越高。”


    謝方林皺著眉頭,對公司今年的業績依然不樂觀。


    但他也不看好天禾的玉米種子銷售。


    玉米種業早就是一片紅海,瀕臨破產邊緣的種子公司一抓一大把!


    而且隨著科研機構對育種的重視,新品種、好品種層出不窮,品種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


    如果一個好品種不能再2-3年內推廣開,審定2-3年後就會被市場淘汰。


    然而,天禾展開的宣傳攻勢再次給了沙中種業迎頭棒喝!


    誰tm這樣搞玉米種子宣傳的啊!


    天禾60萬斤玉米種子,也就幾萬畝地的種植麵積,需要這麽誇張麽!


    ……


    某處糧瓜菜綜合製種基地,


    基地麵積大約5萬畝,是南韓世農公司的專有生產基地。


    金勇順將一份報紙放下,電視上也在播放著時事新聞。


    不屑的笑了笑。


    報紙和電視上都在宣傳天椒1號助農增收、低投入高收益等種種新聞。


    金勇順因為懂華夏語言,便被總部派來華夏負責分公司的種子業務。


    西北地區極好的自然地理條件,廣袤的土地,低廉的人工費用,對土地資源貧乏的南韓來說就是一塊寶地。


    在華夏生產種子和各類蔬菜,然後將種子就地銷售或者是出口到其它地區,


    南韓種子慢慢的搶占了本地品種的生存空間。


    銷售種子的同時又將蔬菜運回國內,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幾年前就已經形成。


    而隨著針對本地氣候條件而培育的種子問世,金勇順仿佛看到了南韓的種子所向披靡的場景。


    尤其是辣椒等蔬菜育種,


    這可是南韓人引以為傲的領域。


    看著報紙上媒體吹噓的‘天椒1號’,金勇順很是不屑。


    信息誇大,不真實,時事新聞看著都像是在演戲,更不用說那些誇張的廣告。


    在他看來,華夏的蔬菜種子行業就如同一個蹣跚起步的小孩,誰都能欺負。


    辣椒領域更是如此,


    世農公司珍青係列羊角椒的問世給了金勇順莫大的信心。


    占領華夏市場,那是遲早的事。


    同樣的,小日子對‘天椒1號’也並不重視,麵對天禾鋪天蓋地的宣傳並沒有采取過多的措施。


    倒是歐美的種子公司對‘赤紅1號’產生了忌憚,


    進口甜椒種子本就價格高昂,甜椒也一般都是用作配料,主要是在壽光地區保護地或者瓊省和雲省冬季北運露地推廣基地應用。


    而且各地傳統消費習慣不一,一般菜農種植麵積很小。


    向天禾示範基地這樣大麵積搞是絕無僅有的,隴省甜椒的產地價隻有8毛錢每斤更是讓各大歐美種企恨得牙牙癢。


    直呼天禾擾亂市場!


    甜椒這時屬於高端蔬菜,價格高昂,一般都是用作配料使用。


    天禾種業突然搞這麽一出,甜椒價格直接觸底。


    還如此不計成本的宣傳,聖尼斯、先正達、瑞克斯旺等種企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天禾種業的宣傳還真是不計成本!


    各種廣告策劃和企業形象宣傳一直就沒有停過,


    電視廣告、宣傳單、條幅、牆體、光盤等,更是鋪天蓋地的深入農村百姓中間。


    尤其是電視廣告。


    現在是種子營銷淡季,沒有對手爭搶時間段,費用低不說,廣告信息還少。


    有的地方電視台,幹脆就反反複複的播種天禾種業的辣椒種子宣傳廣告。


    蘭市,


    陳老漢家裏。


    地裏的辣甜椒都已經采收完了,兩畝地收入超過了1萬元,讓老兩口整個秋天都是樂嗬嗬的。


    辣椒拉秧之後,老兩口又搶種了茬白菜。


    日子也漸漸的閑暇了起來,


    陳老漢依舊免不了每日的打牌娛樂活動,但每天晚上都會準時的出現在家裏的黑白電視機前。


    方言喜劇《快樂蘭市》老兩口都喜歡看,熟悉的語言讓人聽著倍感親切。


    這天,在節目要結束時。


    陳老漢想去趟廁所就回來睡覺,但黑白電視裏卻出現了兩個他熟悉的地方演員,在電視上演起了小品。


    駐足看了會兒,


    小品有點類似於他和趙明智的經曆,一戶人用了天禾的辣椒種子,另一戶人用了其它種子。


    投入和產量自然是大相徑庭。


    情節有趣,本地方言聽著也親切,陳老漢開懷大笑起來。


    “天椒1號種子,辣椒高產機器。”


    “投入減少,效益更好。”


    通俗易懂的廣告語傳來,陳老漢不禁跟著點了點頭。


    天禾的辣椒種子,真是誰用誰知道。


    與此同時,趙明智一家人也在看電視,前兩年他家掙了錢,老早就換成了彩色電視機。


    電視上正播放著另新聞,蘭市的辣椒種植示範戶現身說法。


    “今年我們合作社種了兩百多畝的甜椒,全是天禾提供的種苗。”


    “第一年種沒經驗,但有天禾的農業專家提供技術方案,講解作用機理,甜椒的生產很順利。”


    “合作社種了兩百畝赤紅1號甜椒,平均畝收益8000多元,賣了一百六十多萬。”


    屏幕前,不知多少人和趙明智一家人一樣心裏直癢癢。


    畝收益8000多元啊!


    那表情,就和看致富經時差不多,眼裏有光!


    天禾的宣傳直入人心。


    沒過兩天,


    簡潔樸素的條幅也懸掛在了村中顯眼的位置,字體色彩鮮亮,“赤紅1號甜椒,果好賣高價!”


    陳老漢和趙明智等農戶又相繼收到了天禾發放的‘宣傳單’,宣傳單製作精美,有些農村家庭當做‘畫’一樣的貼在家中。


    聖尼斯種業,


    九泉辦事處負責人邱劍青一言不發,臉上刻滿了擔憂,桌子上還擺放著赤紅1號的宣傳單和日曆。


    宣傳單+日曆,這玩意農民可以在家裏貼一年!


    但邱劍青的注意力卻關注著vcd光盤裏的內容,這是聖尼斯華夏公司在壽光等地區收集到的。


    相比西北,這些沿海地區農村vcd機更為普遍。


    關鍵農民也十分渴求新技術和新知識。


    邱劍青發出濃濃的感歎,


    “天禾種業真是布了好大的一場局啊!”


    坐在他旁邊觀看的業務員也感觸良多。


    電視上天禾的技術員還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著辣椒栽培的各種技術,


    從整地、育苗到植保管護,甚至如何選擇茬口期錯峰銷售,都有詳細的指導。


    “製作精美的宣傳單和日曆在農村的宣傳效果好,但成本高,也就不多說了。”


    “但將農業技術知識製作成專題片,向農民手中發放,效果好不說,成本也低。”


    邱劍青看到了業務員疑惑的神情,


    “自製光盤每張隻需要3-4元,總部也已經在製作了。”


    希望還能來得及。


    西北適合甜椒製種,但甜椒的種子市場卻主要是在沿海地區。


    老虎打了個盹兒,天禾已經悄然在沿海的高端蔬菜市場撕開了條裂縫,再不加以扼製,一塊肥肉可能就被天禾啃下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