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別人相信不相信假太子,反正東林黨人他們是相信了,他們毅然決然地摒棄了先輩們慣用的手段,轉而發動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兵諫。


    盡管在南京,他們在軍事力量上並不占優,但遠在武漢的左良玉對馬士英和江北四鎮霸占南京正統地位心懷不滿,同時自己手握號稱百萬的雄師,卻在政治舞台上碌碌無為,這讓他無法忍受。


    恰似東晉時期的王敦,左良玉與南京的東林黨迅速達成默契,左良玉以太子為名,數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浩浩蕩蕩地向南京進發,氣勢磅礴,殺意騰騰。


    和明朝許多職業軍人一樣,左良玉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家庭。他自幼失去了父母,由叔叔撫養長大,甚至不知道母親的姓氏。


    這樣的背景決定了他是一個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粗魯之人。然而,盡管缺乏文化知識,他卻非常懂得人情世故,並對這個動蕩時代的生存之道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能夠從社會最底層的\"草根\"逐漸攀升至明軍主將的地位,自然有其獨特的才能和手段。


    左良玉最初在遼東地區服役,當崇禎皇帝即位時,寧遠的士兵由於朝廷長期拖欠軍餉而發生嘩變,導致帶兵的巡撫畢自肅被迫上吊自盡。作為下級軍官的左良玉也因此受到牽連,被革除職務。但不久之後,由於朝廷正在進行戰爭,急需像左良玉這樣勇敢善戰的下級軍官,他很快又恢複了原職。


    在與入關的清軍交戰時,左良玉展現出了相當出色的戰鬥能力。那時,左良玉的上司是東林黨人侯恂,而侯恂對他頗為器重,將其提拔至副將一職。之後,左良玉不負所望,屢立戰功,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隨著農民軍勢力日益壯大,崇禎皇帝無奈之下,隻能從遼東前線調集軍隊回到內陸地區進行鎮壓。左良玉也位列其中,並接到了負責河南戰事的重要任務。


    自此之後,直到崇禎皇帝自縊身亡的十多年間,左良玉一直在河南、安徽、湖北和陝西等地與農民軍展開激烈的交鋒。對於他的戰績,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遇上\"張\"則勝,碰到\"李\"則敗。也就是說,左良玉多次擊敗張獻忠,但總是在麵對李自成時遭遇挫敗。


    崇禎十一年(公元 1638 年),張獻忠玩起了無間道,偽裝成朝廷官員準備偷襲南陽城。當他在南陽附近的南關安營紮寨時,恰好遇到了路過此地的左良玉。


    左良玉這人警覺性很高,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便派人將張獻忠叫來詢問情況。張獻忠哪有那個膽子去啊,直接嚇得撒腿就跑。左良玉見狀,立刻率領軍隊追擊。隻見他張弓搭箭,“嗖嗖”兩聲,兩支箭如閃電般射向張獻忠。其中一支箭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張獻忠的肩膀。幸好他的部下們拚死保護,才讓張獻忠僥幸逃脫。


    崇禎十三年(公元 1640 年)的瑪瑙山之戰,張獻忠原本占據著山頂的有利地形,但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竟然莫名其妙地輸掉了這場本應勝券在握的戰鬥。不僅如此,他手下的十幾位將領還被砍掉了腦袋,甚至連張獻忠的妻妾也成為了俘虜。


    然而,與打張獻忠時的輕鬆自如截然不同,左良玉在與李自成交手時卻遭受了不少挫折。後來,他對李自成產生了深深的恐懼,隻要有可能,他都會選擇避開李自成,盡量避免與之正麵交鋒。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率領大軍圍攻開封城,形勢危急。侯恂從監獄中被起用,出任督師一職,肩負起保衛開封的重任。此時,左良玉隸屬於侯恂麾下,與其他數支軍隊共同駐守在朱仙鎮。然而,左良玉在觀察到李自成軍隊強大且士氣高昂後,深知繼續戰鬥將會遭受巨大損失,不願意為了朝廷而冒險動用自己的精銳部隊,竟然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悄然拔營撤離。


    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引起了其他友軍的恐慌和效仿,導致整個防線崩潰,\"眾軍望見皆潰\"。李自成早已在左良玉撤退的路線上挖掘了一條長達上百裏的深溝,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當左良玉的軍隊開始逃竄時,李自成趁機發動追擊,左良玉的軍隊陷入混亂,紛紛下馬穿越深溝,場麵一片混亂。李自成趁勢發動攻擊,給左良玉的軍隊造成了重大打擊。這場戰役使得明朝軍隊遭受重創,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緊張和動蕩。


    這一場戰鬥下來,官軍可謂是慘敗至極,不僅丟失了上萬匹馬騾,還損失了無數的武器和帳篷。左良玉嚇得魂飛魄散,一路狂奔至襄陽。


    幸運的是,當時正值用人之際,崇禎皇帝罕見地沒有追究左良玉戰敗的責任,而是命令他立刻前往開封援助侯恂。然而,左良玉心中充滿了對李自成的恐懼,遲遲不願動身,一路上磨磨蹭蹭。最終,開封城被攻破,侯恂因此受到問責並被撤職。


    左良玉心裏跟明鏡兒似的,在這動蕩不安、人心惶惶的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專業的職業軍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竭盡全力地保住自己的實力!畢竟,隻有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才能在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中立足。至於那些所謂的“為國為君分憂”之類的高尚口號,也不過是朝廷下達的聖旨以及大臣們呈遞的奏章中的華麗辭藻而已。


    想當年,左良玉還隻是個中級官員時,他就已經將保存和發展自身的實力視為首要任務。那時,他負責駐守懷慶地區,但由於與上司之間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他便心生一計,故意放緩對敵軍的追擊速度,讓敵人得以喘息並逐漸壯大起來。這樣一來,他不僅能夠利用這些敵人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還可以招募更多的降兵以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


    此外,對於上司的調遣命令,如果有可能會損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那麽他就會選擇陽奉陰違。表麵上,他會表現出順從的態度,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按照指令行事。隻要有機會,他就會想盡辦法避免執行那些可能對自己不利的任務。總之,在左良玉眼中,保住自己的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在左良玉十幾年的軍旅生涯中,曾經有好幾次麵臨生死考驗。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甚至被朝廷下令戴罪立功或降級使用。而這一切的原因,竟然隻是因為他常常無視上司的命令,自行其是。


    每次接到調令,左良玉總是會選擇拖延或者幹脆拒絕執行。這種行為看似固執己見,但實際上卻是出於他個人的深思熟慮和戰略眼光。然而,這樣的舉動也讓原本掌握主動的官軍陷入了被動之中,給戰局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


    盡管如此,朝廷始終沒有判處左良玉死刑。這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層次的考量。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左良玉的確具備卓越的戰鬥能力。他在戰場上勇猛無畏,屢立戰功,成為了明朝軍隊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因此,對於朝廷來說,左良玉的存在就如同一把雙刃劍——既能殺敵破陣,又可能反噬自身。


    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左良玉的勢力日益壯大。他手下擁有一支龐大且精銳的部隊,這些士兵們對他忠心耿耿,視他如神明一般。如果朝廷真的對他嚴懲不貸,很有可能會激起左良玉及其部下的反抗情緒,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動亂。


    明末跟農民軍打仗的官軍,軍紀大多差得要命,而左良玉的軍紀那絕對是最差的。在關於他的記載裏,燒殺搶掠就跟吃飯睡覺一樣平常。左良玉被李自成從襄陽追到武昌的時候,跟楚王要二十萬人的糧餉,楚王沒答應,他就放縱士兵大肆搶掠,“火光把江都照亮了”。


    為了躲開左良玉的軍隊,武昌上到朱明宗室,下到普通百姓,都紛紛逃進山穀裏。左良玉在武昌待了二十來天,等他帶著部隊離開的時候,武昌人在蛇山上歡呼:左兵走啦!都覺得能逃過這一劫,就跟重獲新生似的。左良玉經常縱容甚至下令讓部下搶劫強奸,他覺得,這就算是給跟著他的兄弟們一點好處和回報,至於民間的憤恨和言官的激烈批評,在弱肉強食的世道麵前,那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南明建立之後,左良玉在長江上遊的武昌一帶那是混得風生水起,實力保存得相當不錯呢,手下有八十萬大軍,還號稱百萬呢!在南明倚為幹城的江北四鎮裏,數高傑最厲害,但跟左良玉比起來,那還是差得遠呢!


    不過呢,雖說江北四鎮都從南明明朝那裏得了不少好處,可左良玉是侯恂的人,侯恂又是東林黨的人,跟東林黨不對付的馬士英和阮大铖就看左良玉不順眼,各種打壓。這一打壓,可把左良玉給惹毛了,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檄文要去討伐馬士英,帶著大軍就順著長江往下遊去了。】


    “東林黨的後輩們真是墮落了,居然會跟左良玉這種人混在了一起,實在……”萬曆朝,一個老東林黨人氣憤地說道,但是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沉悶,仿佛有一口鮮血湧上心頭,卻又無法吐出。他不禁捫心自問,如果自己處於弘光朝的境地,是否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或許,情況並不會好太多。


    “哼,東林這幫偽君子,居然認為左良玉和他的軍隊能夠保衛國家,這簡直如同有人相信妓院裏全是貞潔烈女,官場上說的都是大實話一般可笑。這個所謂的‘平賊將軍’,實則比賊還要惡劣啊!”


    還隻是一個孩子的朱由檢暗自下定決心,隻要將來還有機會登上皇位,首要任務便是收拾魏忠賢(不過似乎他已經被太子爹朱常洛給打死了),其次就是要狠狠教訓東林那幫虛偽的家夥。


    在廣闊的天幕之下,徐達站在朱元璋身旁,目光深邃而堅定地說:“我打賭,這個左良玉絕對活不到南京!”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波瀾。因為左良玉所率領的軍隊規模龐大,讓人不禁想起當年陳友諒那號稱六十萬大軍的壯舉。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被這股壓力嚇倒,反而以一種堅毅的語氣回應道:“就算他真的殺到了南京,又能怎樣呢?難道還不如王敦那樣,最終被消滅嗎?”


    朱元璋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自信和決心,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深知,戰爭不僅僅取決於兵力的多寡,更在於戰略、智慧和勇氣的較量。他相信南明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擁有足夠的能力和策略來應對左良玉的挑戰,並將其擊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