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那些人的家人也沒了蹤影,這回陶範才覺得大事不妙。


    這幾人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做什麽的,隻有最親近的幾個人知道。


    陶範將親信叫了來一問,果然有一個親信沒來,陶範與其餘幾人大驚失色,尋了家中被江洋大盜掠過得理由,在城裏大肆搜查。


    賈赦知道陶範已經發覺了危險,手中動作也加快起來,所住的府衙也被禁軍死死看守起來,日夜戒備。


    那幾個被抓住的人,賈赦也不隻是利誘,而是讓白循上了手段,果然,不是每個人都對陶範死心塌地,堅貞不屈。


    一個人開口,其餘的人便好詐了,賈赦將他們各個擊破,果然又咬出不少東西來。


    尤其是那個陶範的親信吐出來的東西,更是讓賈赦憤怒不已。


    陶範此人不僅貪色斂財,他還與前朝逆黨有聯係,並且借助那些人清除異己。


    為了讓那些前朝餘孽聽從自己的號令,陶範還專門給他們一個村子,讓他們得以住在裏麵。


    而且,陶範給那些人提供了便利,那些人手中多有朝廷所製的好兵器。


    賈赦得知了這件事後,立刻命人將消息送出,隻是這次卻是命人走的山間小路。


    陶範滿城搜人未得,便知幾人是被賈赦扣住了,當即行動起來,竟是派了人去聯係那些前朝之人。


    所以這日夜裏,送夜香的老漢神色慌張地到了賈赦的屋裏。


    “大人,快跟我走,陶範他準備反了!”


    “什麽?”


    時而,白循正與賈赦在一處商議下一步該如何做,就被老漢的話驚到。


    “大人,我見著我家那邊來了好多陌生的人,買菜的時候,我瞧見他們籃子裏都有刀,便覺得事情不好。


    於是我就借著收夜香的機會,偷聽到了陶範,他和幾個人商議,要聯係那些前朝逆黨,進城刺殺大人。


    陶範說,連著死了兩任欽差,他也坐不了這個知州了,索性便反了自立為王,正好蒼暮州與海不遠,便是事情敗落乘船,那也有好島嶼安身。”


    老漢話說的明白,賈赦不得不信,他問老漢道。


    “你可聽說了他們什麽時候要動手?”


    老漢搖頭道:“我沒聽全,大人還是快些走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賈赦是經曆過一次叛亂的人,麵對這樣的事情,少了許多慌亂,他當機立下,將姚副將叫了過來,專門保護證明陶範罪名的證據。


    他則是召集了所有的禁軍,便要趁夜出城,幾個隨行官吏賈赦不耐與他們解釋,便都叫了人將他們打暈帶走。


    陶範已經叫了人來,不過為了不讓賈赦察覺,他的人還沒有對賈赦形成合圍之勢。


    就聽下人來報說賈赦帶著人徑直往城門處去了,陶範便知這件事怕是泄露了,當下也不掖著藏著了,叫了手下的人,前去追趕賈赦。


    賈赦得知消息較早,帶著禁軍已經到了城門,城門的守衛覺得奇怪,不過他沒接到陶範不讓賈赦出城的命令,便問道。


    “大人這是往何處去?”


    賈赦見後麵暫時還無人追趕,便對那守衛喊道。


    “本老爺接到線報,有刺殺嚴大人的山匪餘孽出現,本老爺要去剿匪,你快快開門,不要誤了本老爺擒拿匪徒的時機!”


    賈赦回答得中氣十足,禁軍們也都是整裝待發的模樣,那守衛信了,便將門打開。


    賈赦一馬當先,帶著身後禁軍蜂擁而出,直奔澄州史鼎所在的大營而去。


    陶範帶著人快馬趕到時,賈赦他們已經絕塵而去,陶範心中事情再無法挽回,隻得按照計劃起兵造反。


    賈赦他們派了人快馬趕去史鼎處報信,史鼎得知了消息之後,立刻親自率軍來迎,果見賈赦帶著五百禁軍趕來。


    二人相見,話不多說,賈赦將事情詳細告知,史鼎便有了決斷,調動了澄州麾下將士,密切注意著蒼暮州的情況。


    賈赦也派禁軍到其餘州府報信,隻是靠人報信自然是慢了,陶範第二日便掌握住了蒼暮州城,掛出了反對朝廷的旗號。


    賈赦與史鼎注意著蒼暮州的動向,在陶範掛出旗號後,立刻點燃了狼煙,警示各州。


    其餘州府在接到賈赦報信時,還將信將疑,這回見到了澄州燃起狼煙,無不大驚失色,各州大營都十分緊張。


    不過好在陶範知道蒼暮州實力如何,他隻是控製住府城,便派人去往琉球求援。


    琉球自前朝便不再與中土朝廷上貢,關係一直不好,在陶範看來,便是可以聯係的助力。


    而且,蒼暮州不是所有人都想跟著陶範謀反,陶範急於處理這些不聽話的人,無暇進攻。


    這麽一來,消息便傳到了京城,陶範謀反——這一消息震驚了文武百官。


    當今怒不可遏,下旨給澄州的史鼎,還有附近州府的幾個將軍,命他們務必攻下蒼暮州,捉住陶範。


    好在當今對蒼暮州的事情多有了解,在史鼎出發前,已經將虎符秘密授予。


    史鼎得到了聖旨,又有虎符在手,便指揮各州府的將士向蒼暮州發起進攻。


    陶範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亦組織人反擊,琉球見大徒境內出現內亂,又離他們如此近,也來分一杯羹。


    有了琉球的支持,史鼎一時攻不下府城,順寧親王本在青州,得知了戰事膠著,主動請纓,當今允他所請,加封他為一字並肩王,授征南大將軍之職,率舊部人馬趕往蒼暮州平叛。


    順寧親王最恨這等背叛之人,加急趕到,與史鼎兩軍匯合一處,順寧親王帶兵打仗極有天分,一來,便擊潰了散落在路上的琉球的一隊人馬。


    得知順寧親王取勝,頓時大營裏麵,士氣大漲,史鼎亦下令,讓將士們反攻。


    順寧親王在來的時候,到來了工部最新製造出來的長弩,蓋是隋時失傳的鮮卑族所用之兵器。


    這一次,琉球派來的人馬元氣大傷,無奈敗退,琉球見勢不妙,將人馬撤走,隻留陶範在此抵抗。


    然而,陶範那些人不過是烏合之眾,沒了琉球的人馬在後撐腰,很快便顯出頹勢來。


    陶範見攻勢凶猛,眼看便要抵擋不住,竟讓人將城中無辜百姓,趕至城外,讓他們走在後麵的兵士前麵。


    順寧親王見了他這等行為,直罵陶範是個卑鄙無恥之徒,他速來與人打仗,都是堂堂正正,不想遇見陶範這等小人。


    州府是一定要攻下的,可他又不想傷及這些百姓,賈赦見順寧親王隻一晚上嘴上便起了四五個燎泡,知道他著急上火。


    便也思考如何解決,總不能陶範每次將百姓趕出來,他們就休戰。


    他尋到史鼎商議,兩人想到便是攻城之時,隻要將攻城之車推至城下,那弓箭便奈何不了。


    反之,他們將人放近了再使用弓箭,便能攻擊到後麵真正的叛軍,兩人將想法與順寧親王一說,順寧親王便覺可行。


    即便是這種做法,也會傷亡一些百姓,不過隻要他們敢進攻,想來陶範便知此計策已經無用,下次便不會再將百姓頂在前麵。


    於是,在下次陶範故技重施之時,順寧親王將人放近後,命弓箭手萬箭齊發,果真射殺不少叛軍。


    叛軍頓時大亂,賈赦找好了擅長喊話的人,讓他們叫喊百姓跑過來,前麵的百姓們見叛軍不再威脅他們,便都往順寧親王這邊跑來。


    此戰,陶範大敗,這股叛軍殘餘被弓箭射殺大半,灰溜溜地跑回了蒼暮州府城。


    接下來,兩日,陶範都未曾再派兵出來應戰。


    不過,陶範不應戰,不代表順寧親王他們不進攻,陶範死守州城,他們幾人商議後便下令將火炮推出。


    順寧親王並史鼎以及另外兩個將軍各攻一門。


    蒼暮州的各城門處立時炮火連天。


    順寧親王自然攻的是正門,隻是那守門之人雖常年在此守門,可哪裏真的見過這等場麵,他眼看著那些不及躲避的人,被落下的炮火以及碎石砸到喪命。


    心中涼意頓起,此時城樓上叛軍傷亡慘重,隻需順寧親王再來一陣炮火,便可全軍覆沒。


    那前朝逆黨擔任的將軍已經被炸的不行了,他不想就這麽死在這,拖了一個跟著他一起躲避的人,兩人先將逆黨殺了。


    又扯了白布,在炮火暫停之時,向城外晃出。


    兩人不敢多待,跑到門閥處,將門打開,順寧親王見守門之人不堪炮火投降,便帶人攻入城中。


    此時,陶範正在府中焦急等待,他不懂兵法,便將打仗之事都交給了前朝那位逆黨,不想那人身亡,州城亦破。


    他慌張之下,便帶著幾個心腹喬裝逃跑,隻是兵荒馬亂,他手下叛軍被擊潰後成為一盤散沙。


    他跟著逃出不久,便被與史鼎在北門處的賈赦帶人擒獲,賈赦本意是剿除叛軍,不想竟意外抓住了潛逃的陶範。


    陶範既已經被捉,送至順寧親王麵前,順寧親王見了陶範憤怒不已,恨不得立時斬了他,隻是恐此時殺了他,背後還有別人,便立刻親自帶著人押著陶範趕回京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華灼灼不見青山並收藏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