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正直而正氣,內心強大而驕傲,根本不以被罷黜為辱
原文
《微子篇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華杉詳解
微子,是商紂王的庶兄,《呂氏春秋》說他和紂王是一母所生,但是媽媽在生下他時,還是帝乙的妾,後來立為妻,又生了紂,所以帝乙死後,紂以嫡子得立。箕子、比幹是紂的叔父。紂王無道,微子進諫不聽。微子擔心大禍將至,絕了殷商宗祠,就引身而去,回到自己封邑。箕子也進諫,紂還是不聽,他便披發裝瘋,被紂王降為奴隸。比幹則最為剛烈,直言極諫,犯紂之怒。紂王說:“你是聖人嗎?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把你的心剖開來看看是不是真的!”比幹被剖心而死。
孔子說,三人的行為有所不同,一個走了,一個不走,一個死了。但是,從他們的仁心來說,是一樣的。微子走了,不是不忠君,而是要為殷商存宗祠。箕子不死,忍辱裝瘋,保全自己,是以待天時,不是怕死。比幹剛烈而死,是以死相諫,希望紂王醒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逃遁、囚辱、殺身,是遭遇之不同,但他們的內心,是一樣的憂君愛國,不能說比幹仁,而逃遁的微子,或裝瘋的箕子,就不如比幹仁。
武王滅商後,封微子在宋國,保存了殷商宗族。封箕子在朝鮮,是今天朝鮮人的先祖。
原文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華杉詳解
“士師”,是典獄官、法官。柳下惠做法官,三次被罷黜。有人對他說:“道不合則當去,你怎麽不走呢?到別的國家,不是一樣做官嗎?”柳下惠說:“像我這樣,直道而行,不肯委屈自己,違背法律,而聽任上級幹預司法,到哪兒不也得惹惱上司,被罷黜呢?摘了我的烏紗帽,我就回家;需要我幹,我再來,無所謂。要想不被罷黜,上麵讓怎麽判就怎麽判就是,也不必離開父母之邦,去他國找機會。”
可見柳下惠正直而正氣,內心強大而驕傲,他根本不以被罷黜為辱。你讓我幹一天,我就秉公辦事。你攆我走,我就回家休息。啥時候想起來用我,我還是按自己的原則幹。屢次罷黜又如何,羞恥的是你們,不是我。
原文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華杉詳解
這是孔子去齊國的時候,《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大概在孔子三十五歲之後,四十歲之前。齊景公知道孔子是個大才,想用他治理齊國,還想封地給他。齊景公和群臣商量給孔子什麽待遇。以魯國的三卿做參照。魯國三卿,季氏是上卿,最尊貴,魯君對他禮遇最隆重。孟氏是下卿,也是重臣。齊景公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對待他,那太厚,我做不到。按孟氏的待遇呢,又薄了些,就在季孟之間吧!
但是齊景公用孔子的想法,遭到了齊國大夫們的強烈反對,包括齊國名臣晏嬰,都明確對孔子表示反感和否定,齊景公也就動搖了,對孔子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要實施孔子的主張,非一日之功,朝中又那麽多人反對,景公也沒有心氣去搞那麽大改革了。
齊國大夫們對孔子的敵意越來越重,甚至有消息說他們要謀害孔子,齊景公又明確表示不會再用他。孔子就離開了齊國。
原文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華杉詳解
孔子回到魯國,過了幾年,得到魯定公重用,孔子做司寇,三月而魯國大治。齊國害怕了,怕魯國在孔子治下強盛起來,要稱霸。就選了八十名美女,教之以歌舞,組成文工團,給魯君送來。魯定公果然中了齊國的美人計,和季桓子再三遊觀,高興地接受下來,三天都不上班,和美女文工團廝混作樂,對大夫們的禮儀也簡慢了。孔子一看,魯國也沒希望了,就帶著弟子們離開魯國,開始了他十幾年顛沛流離之路。
這齊景公、魯定公,一前一後,齊景公是倦怠懶政,對孔子認同,但不能用。魯定公呢,用了,又中途因為色欲而放棄,不能善始善終,所以齊魯兩國,都好不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我是個人呀!
原文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華杉詳解
“接輿”,是楚國狂士,隱居者。孔子到楚國,接輿從孔子車旁過,故意高歌給孔子聽:“鳳凰啊!鳳凰啊!”他是尊重孔子的,稱孔子為鳳凰,但是不讚成孔子的行為,“何德之衰”你的德也是如此般衰啊!瞎折騰啥呢?“往者不可諫”,已經過去的事,你勸諫也沒有用。“來者猶可追”,未來呢,你隻有改正自己還來得及,趕緊隱去,別折騰了,別以為自己能改正當權者,能改良社會。“已而已而”,算了吧!算了吧!今之從政者殆而,今天的當權者,哪一個不是危殆之人!怎麽能跟他們共事呢?
孔子聽到了,知道是個賢士,下車想跟他交流,接輿卻快步離去,避開孔子,不跟他說話。
接輿和孔子這段故事,莊子也有記載: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鳳凰啊!鳳凰啊!你也是個衰人!未來的世界,毫無希望;過去的時日,不可追回。天下有道,聖人還能成就事業;天下無道,聖人最多也就不過能保全性命。至於今天這個世道嘛,能免於刑戮,保住自己人身安全,就已經是大幸了!
接輿和孔子,誰的判斷正確呢?現在看起來,還是接輿判斷正確。當時楚昭王把孔子請去,很想用他,甚至想給他封地,把書社之地封給他。令尹子西阻止了楚王,他說:“當初咱們楚國的祖先,被周朝封爵位為子男,也就五十裏封地,今天發展到數千裏之廣。孔子講述三皇五帝的法律,弘揚周公召公的事業,您如果給他封地,他再得到一幫賢弟子的輔佐,那還有楚國嗎?周文王起家,也就百裏之地而已,怎麽能給孔子地盤呢?”楚昭王就不用孔子了。
在接輿看來,楚昭王不用孔子,對孔子倒是幸事,至少沒有人身安全問題了。若是得了那地,得了那位,自以為可以救天下嗎?不過是把自己置於家破人亡的危險中而已。楚昭王、子西,哪一個不是危殆之人?所有參與者,都沒有人身安全。所以接輿說,不要抱任何期望,不要以為自己能救中國。憂國憂民,就是找死,趕緊隱去吧!
孔子下車要找接輿交流交流,接輿知道他要說啥,也知道兩人說不到一塊,懶得說,走了。
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you)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wu)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華杉詳解
長沮、桀溺,兩個人都不是真名,路上遇見的兩個人,問路都沒問到,更不知道他們的名字,隻是他們都站在水邊——沮、溺,一個長——身材頎長,一個桀——高大健壯,所以分別用長沮、桀溺來代指他們。
也有人說,前麵的接輿也不是真名。輿就是車,他在孔子車前歌唱而過,所以用接輿來代指他。
“耦而耕”,就是兩個人一起耕地。孔子從旁邊過,讓子路去問路,問渡口在哪兒。這次對話,應該發生在孔子離開楚國回蔡國的路上,就是剛被接輿教訓過之後。
子路上前問渡口在哪。長沮並不回答,反問:“那個拿著韁繩的是誰?”
“是孔丘。”
“魯國那個孔丘嗎?”
“是的。”
“哦,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嘛!”
長沮什麽意思呢,他是諷刺孔子,你周遊天下,還有你不知道的麽?怎麽一個渡口還要問我呢?
子路沒辦法,又問桀溺。桀溺還是不答,又反問:“你是誰?”
子路說:“我是仲由。”
“就是那個孔丘的徒弟仲由嗎?”
“是。”
“天下壞事,浩浩滔滔,順之者昌,逆之則亡,世道已經亂極了,糟透了,誰能改變得了!你看你那師父,今天齊國,明天衛國,後天楚國,到處奔波,要躲避壞人,找到賢君明主,哪裏找得到!你與其跟著他做避人之人,不如跟著我們做避世之人,不用躲避壞人,也不指望遇到好人,幹脆整個世道我都避了,隱居起來吧!還找什麽渡口,這世界沒有渡口,你渡不了!”
桀溺一邊說著,手裏的農活也不停,繼續耰——翻土,播種,蓋土。
子路回來跟老師匯報。孔子憮然不樂,很不開心,說:“避世避世,又叫我避世,我不跟人在一起,跟鳥獸在一起麽?天下無道,我才要去改變。如果天下有道,我才真可以隱居呢,因為那就不需要我去改變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啥?就因為我是個人呀!
孟子的四種聖人論,和孔子的無可無不可,就是無我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華杉詳解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卻遠遠落在了後麵,路上遇見一個老人,用拐杖擔著鋤草的工具。蓧(diào),是古代一種竹編的耘田農具。子路就問:“老人家,您看見我的老師沒有?”
老人說:“我看你四體不勤,四肢不勞動,五穀不分,稻、黍、稷、麥、菽都分辨不清,誰知道是哪個老師把你教出來的呀?”說完,把拐杖立起來,拿著蓧在田間耘草,不再搭理子路。
子路一聽,知道遇見賢人,肅然起敬,拱手而立,就在田邊伺候著。老人一看,孺子可教,確實是老師教得不錯!對他有了好感,說:“天色也不早了,你又找不到老師,今晚就住在我家吧,明天再往前趕。”帶子路回家,殺了一隻雞,又煮黍米飯招待子路。又把兩個兒子叫出來,和子路相見。“黍”,是黃米,比當時的主食小米產量更小、更珍貴。所以老人家對子路的招待是相當好的了。
第二天,子路趕上老師,跟他講了老人的事。孔子一聽,說,這是隱士啊,你今天回去,給我帶幾句話去說給他聽。
子路趕回去,老人卻不在家。或者像前麵的接輿一樣,知道你要回來有話說,知道你要說啥,知道跟你說不到一塊兒,就故意避開你,不聽你說了。
老人不在家,子路沒辦法,就把師父的話,說給在家的兩個兒子聽:“不出來做官,是不對的。這人之大倫有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您一家人在一起,可見父子有親,我到您家來,您讓兩位兄弟和我相見,可見您也知道,長幼有序。這父子長幼之義,您都知道不可廢棄,為什麽君臣之義,就可以廢棄呢?您覺得隱居是潔身自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大義。君子做官,是行君臣大義,至於世道衰敗,明君難遇,我的主張,難以實現,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正是我的大義啊!”
前麵幾位隱士,接輿、長沮、桀溺、丈人,都是明哲保身,唯有孔子,勇往直前,雖然兩千多年後,他的理想還是沒有實現,但正因為他的失敗,給世人留下了宗教般的精神財富。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華杉詳解
“逸民”,是隱逸高尚的人。這裏,孔子評價了七個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伯夷、叔齊的故事,前麵講過多次了,孔子說他倆是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不降低自己的誌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是完全不妥協的。以至於餓死,也不降誌辱身。
柳下惠和少連呢,是能妥協的,能降誌辱身。柳下惠三次被罷黜,他也不在乎,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但是,他不放棄自己做事的原則,我來,就按我的原則來,不按我的原則,我就去。所以孔子說他出言必合乎倫理,行事必考慮恰當。但是,也不過如此吧!少連的事跡不太清楚,隻在《禮記?雜記》中出現過,孔子說:“少連、大連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東夷之子也。”
虞仲和夷逸呢,隱居放言,隱居起來,自然行不必中其慮,怎麽做都行;言不必中其倫,說什麽也無所謂。隱居,獨善其身,其然身中清,身體合乎清廉;廢中權,廢棄自己,也是他們的一種權衡。
虞仲和夷逸的事跡,不太清楚。有人說虞仲就是吳泰伯的弟弟仲雍,那是牽強附會,沒有證據。我們就不管他們是誰了,隱居自廢,無言無行,後人都不知道他什麽來頭,這更符合他們的形象吧。
孔子接著說自己:“我呀,我跟他們都不一樣,我是無可無不可,沒有什麽可以,也沒有什麽不可以。”
從前麵遇到四位無名隱士,接輿、長沮、桀溺、丈人;孔子再列舉七位先賢逸民,做了一個總結;也表明自己心跡,他們對世道的態度我懂,但是我跟他們不一樣,我是無可無不可。
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什麽意思呢?孔子沒往下說,不過,孟子有一個評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這是孟子的四種聖人論。
伯夷是聖之清者,一點也不妥協,既不同流合汙,也不和光同塵,都快趕上不共戴天了,所以餓死也不食周粟。
伊尹是聖之任者,以天下為己任,並且擔起了這個責任。孟子說他,一想到天下還有一個人沒有得到堯舜之道的德澤,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推進溝裏的一樣,一定要把他救出來,就是這麽強的責任心!
柳下惠是聖之和者,“和”,就是和光同塵。不辭小官,進不隱賢,有一點小機會,就做一點小貢獻;退而不怨,不給我機會,我自己回家待著,有機會還來!
孔子呢,周遊天下,顛沛流離,到處找機會,可以快點走,也可以慢點走,可以待下來就待下來,待的時間可以長,也可以短,可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無可無不可,咋的都行,這就是聖之時者。
孔子這是一種什麽狀態呢,我覺得,是一種“無我”的狀態,並不要非留一個什麽樣的聲名在身後,你說我是聖人也行,你說我是喪家犬也無所謂。就像他說的,斷絕“意必固我”四種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臆測心,無期必心,無固執心,無自我心。
這就是無可無不可。
忠厚的領導者,首先會照顧自己的親屬;然後用好手下每個人;第三他念舊;第四,對人不求全責備
原文
大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華杉詳解
這裏記載魯哀公時,禮崩樂壞,魯國樂官們紛紛都散了。
太師摯,是樂官之長。後麵的亞飯、三飯、四飯,都是樂官的官職,《白虎通?禮樂篇》記載,王者吃飯都要奏樂,為什麽要奏樂呢,是表示樂食天下太平,四海富饒。天子是至尊,非功不食,非聽不飽。肚子要吃飽,耳朵也要聽飽。天子一天吃四頓飯,寓意有四方之物,四時之功,平居中央,製禦四方。太師、亞飯、三飯、四飯,就是四頓飯負責的樂官了。
魯國是周公的後代,因為周公安邦定國的蓋世功勳,成王特賜可奏天子之樂。所以魯國有四飯的規製。但到了魯哀公時,規矩都壞了,樂也奏不起來,人心散了,隊伍也散了。太師摯去了齊國,亞飯樂官幹去了楚國,三飯樂官繚去了楚國,四飯樂官缺去了秦國。打鼓的方叔去了黃河之濱隱居。“播鞀(táo)”,“播”是搖,“鞀”是長柄搖鼓,兩旁係有小槌。掌“鞀”的樂官武去了漢水。少師,是太師的助手,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則浮海住到海島上去了。
原文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華杉詳解
魯公,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周公封在魯,按理周公是第一任魯公。但是周公當時在朝廷執政,就派伯禽就國,所以周公仍是周公,伯禽做了第一任魯公。伯禽臨行前,周公教導他治國之道,說立國以忠厚為本,怎麽個忠厚呢,首先親親,是對自己的親人忠厚,君子不施其親,這裏“施”就是弛,廢弛的意思,君子不會疏遠廢棄他的親屬,首先是對自己的親人好,讓他們富足,讓他們尊貴。
然後是任賢,“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就是用,不要讓大臣抱怨自己得不到任用。要給機會,長時間用,讓每個人發揮出來。
第三是錄舊,跟你時間長的人,隻要沒有什麽大的過錯,盡量用他們。老一輩去世了,他們的子孫,有才幹的,讓他做官,沒才幹的,也有相應待遇,都照顧好。
第四是用人,用人不要求全責備,人才各有短長,要因才施用,如果要個個都是全才,那你用才之路就狹窄了。
總結:忠厚的領導者,首先會照顧自己的親屬;然後能讓手下每個人都得到任用;第三呢,他念舊,對舊人,隻要沒有大錯,都不會廢棄;第四,對人不求全責備,用其長,不責其短。
原文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華杉詳解
周朝有八個賢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這八位是什麽人,已不可考,不知道了。
以上幾章,從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隱居不仕;又列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逸民七人;念叨魯國散失的樂官;追思周朝八士;世道在人,世衰而倍加思人,沒有人才啊!
原文
《微子篇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華杉詳解
微子,是商紂王的庶兄,《呂氏春秋》說他和紂王是一母所生,但是媽媽在生下他時,還是帝乙的妾,後來立為妻,又生了紂,所以帝乙死後,紂以嫡子得立。箕子、比幹是紂的叔父。紂王無道,微子進諫不聽。微子擔心大禍將至,絕了殷商宗祠,就引身而去,回到自己封邑。箕子也進諫,紂還是不聽,他便披發裝瘋,被紂王降為奴隸。比幹則最為剛烈,直言極諫,犯紂之怒。紂王說:“你是聖人嗎?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把你的心剖開來看看是不是真的!”比幹被剖心而死。
孔子說,三人的行為有所不同,一個走了,一個不走,一個死了。但是,從他們的仁心來說,是一樣的。微子走了,不是不忠君,而是要為殷商存宗祠。箕子不死,忍辱裝瘋,保全自己,是以待天時,不是怕死。比幹剛烈而死,是以死相諫,希望紂王醒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逃遁、囚辱、殺身,是遭遇之不同,但他們的內心,是一樣的憂君愛國,不能說比幹仁,而逃遁的微子,或裝瘋的箕子,就不如比幹仁。
武王滅商後,封微子在宋國,保存了殷商宗族。封箕子在朝鮮,是今天朝鮮人的先祖。
原文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華杉詳解
“士師”,是典獄官、法官。柳下惠做法官,三次被罷黜。有人對他說:“道不合則當去,你怎麽不走呢?到別的國家,不是一樣做官嗎?”柳下惠說:“像我這樣,直道而行,不肯委屈自己,違背法律,而聽任上級幹預司法,到哪兒不也得惹惱上司,被罷黜呢?摘了我的烏紗帽,我就回家;需要我幹,我再來,無所謂。要想不被罷黜,上麵讓怎麽判就怎麽判就是,也不必離開父母之邦,去他國找機會。”
可見柳下惠正直而正氣,內心強大而驕傲,他根本不以被罷黜為辱。你讓我幹一天,我就秉公辦事。你攆我走,我就回家休息。啥時候想起來用我,我還是按自己的原則幹。屢次罷黜又如何,羞恥的是你們,不是我。
原文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華杉詳解
這是孔子去齊國的時候,《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大概在孔子三十五歲之後,四十歲之前。齊景公知道孔子是個大才,想用他治理齊國,還想封地給他。齊景公和群臣商量給孔子什麽待遇。以魯國的三卿做參照。魯國三卿,季氏是上卿,最尊貴,魯君對他禮遇最隆重。孟氏是下卿,也是重臣。齊景公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對待他,那太厚,我做不到。按孟氏的待遇呢,又薄了些,就在季孟之間吧!
但是齊景公用孔子的想法,遭到了齊國大夫們的強烈反對,包括齊國名臣晏嬰,都明確對孔子表示反感和否定,齊景公也就動搖了,對孔子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要實施孔子的主張,非一日之功,朝中又那麽多人反對,景公也沒有心氣去搞那麽大改革了。
齊國大夫們對孔子的敵意越來越重,甚至有消息說他們要謀害孔子,齊景公又明確表示不會再用他。孔子就離開了齊國。
原文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華杉詳解
孔子回到魯國,過了幾年,得到魯定公重用,孔子做司寇,三月而魯國大治。齊國害怕了,怕魯國在孔子治下強盛起來,要稱霸。就選了八十名美女,教之以歌舞,組成文工團,給魯君送來。魯定公果然中了齊國的美人計,和季桓子再三遊觀,高興地接受下來,三天都不上班,和美女文工團廝混作樂,對大夫們的禮儀也簡慢了。孔子一看,魯國也沒希望了,就帶著弟子們離開魯國,開始了他十幾年顛沛流離之路。
這齊景公、魯定公,一前一後,齊景公是倦怠懶政,對孔子認同,但不能用。魯定公呢,用了,又中途因為色欲而放棄,不能善始善終,所以齊魯兩國,都好不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我是個人呀!
原文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華杉詳解
“接輿”,是楚國狂士,隱居者。孔子到楚國,接輿從孔子車旁過,故意高歌給孔子聽:“鳳凰啊!鳳凰啊!”他是尊重孔子的,稱孔子為鳳凰,但是不讚成孔子的行為,“何德之衰”你的德也是如此般衰啊!瞎折騰啥呢?“往者不可諫”,已經過去的事,你勸諫也沒有用。“來者猶可追”,未來呢,你隻有改正自己還來得及,趕緊隱去,別折騰了,別以為自己能改正當權者,能改良社會。“已而已而”,算了吧!算了吧!今之從政者殆而,今天的當權者,哪一個不是危殆之人!怎麽能跟他們共事呢?
孔子聽到了,知道是個賢士,下車想跟他交流,接輿卻快步離去,避開孔子,不跟他說話。
接輿和孔子這段故事,莊子也有記載: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鳳凰啊!鳳凰啊!你也是個衰人!未來的世界,毫無希望;過去的時日,不可追回。天下有道,聖人還能成就事業;天下無道,聖人最多也就不過能保全性命。至於今天這個世道嘛,能免於刑戮,保住自己人身安全,就已經是大幸了!
接輿和孔子,誰的判斷正確呢?現在看起來,還是接輿判斷正確。當時楚昭王把孔子請去,很想用他,甚至想給他封地,把書社之地封給他。令尹子西阻止了楚王,他說:“當初咱們楚國的祖先,被周朝封爵位為子男,也就五十裏封地,今天發展到數千裏之廣。孔子講述三皇五帝的法律,弘揚周公召公的事業,您如果給他封地,他再得到一幫賢弟子的輔佐,那還有楚國嗎?周文王起家,也就百裏之地而已,怎麽能給孔子地盤呢?”楚昭王就不用孔子了。
在接輿看來,楚昭王不用孔子,對孔子倒是幸事,至少沒有人身安全問題了。若是得了那地,得了那位,自以為可以救天下嗎?不過是把自己置於家破人亡的危險中而已。楚昭王、子西,哪一個不是危殆之人?所有參與者,都沒有人身安全。所以接輿說,不要抱任何期望,不要以為自己能救中國。憂國憂民,就是找死,趕緊隱去吧!
孔子下車要找接輿交流交流,接輿知道他要說啥,也知道兩人說不到一塊,懶得說,走了。
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you)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wu)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華杉詳解
長沮、桀溺,兩個人都不是真名,路上遇見的兩個人,問路都沒問到,更不知道他們的名字,隻是他們都站在水邊——沮、溺,一個長——身材頎長,一個桀——高大健壯,所以分別用長沮、桀溺來代指他們。
也有人說,前麵的接輿也不是真名。輿就是車,他在孔子車前歌唱而過,所以用接輿來代指他。
“耦而耕”,就是兩個人一起耕地。孔子從旁邊過,讓子路去問路,問渡口在哪兒。這次對話,應該發生在孔子離開楚國回蔡國的路上,就是剛被接輿教訓過之後。
子路上前問渡口在哪。長沮並不回答,反問:“那個拿著韁繩的是誰?”
“是孔丘。”
“魯國那個孔丘嗎?”
“是的。”
“哦,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嘛!”
長沮什麽意思呢,他是諷刺孔子,你周遊天下,還有你不知道的麽?怎麽一個渡口還要問我呢?
子路沒辦法,又問桀溺。桀溺還是不答,又反問:“你是誰?”
子路說:“我是仲由。”
“就是那個孔丘的徒弟仲由嗎?”
“是。”
“天下壞事,浩浩滔滔,順之者昌,逆之則亡,世道已經亂極了,糟透了,誰能改變得了!你看你那師父,今天齊國,明天衛國,後天楚國,到處奔波,要躲避壞人,找到賢君明主,哪裏找得到!你與其跟著他做避人之人,不如跟著我們做避世之人,不用躲避壞人,也不指望遇到好人,幹脆整個世道我都避了,隱居起來吧!還找什麽渡口,這世界沒有渡口,你渡不了!”
桀溺一邊說著,手裏的農活也不停,繼續耰——翻土,播種,蓋土。
子路回來跟老師匯報。孔子憮然不樂,很不開心,說:“避世避世,又叫我避世,我不跟人在一起,跟鳥獸在一起麽?天下無道,我才要去改變。如果天下有道,我才真可以隱居呢,因為那就不需要我去改變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啥?就因為我是個人呀!
孟子的四種聖人論,和孔子的無可無不可,就是無我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華杉詳解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卻遠遠落在了後麵,路上遇見一個老人,用拐杖擔著鋤草的工具。蓧(diào),是古代一種竹編的耘田農具。子路就問:“老人家,您看見我的老師沒有?”
老人說:“我看你四體不勤,四肢不勞動,五穀不分,稻、黍、稷、麥、菽都分辨不清,誰知道是哪個老師把你教出來的呀?”說完,把拐杖立起來,拿著蓧在田間耘草,不再搭理子路。
子路一聽,知道遇見賢人,肅然起敬,拱手而立,就在田邊伺候著。老人一看,孺子可教,確實是老師教得不錯!對他有了好感,說:“天色也不早了,你又找不到老師,今晚就住在我家吧,明天再往前趕。”帶子路回家,殺了一隻雞,又煮黍米飯招待子路。又把兩個兒子叫出來,和子路相見。“黍”,是黃米,比當時的主食小米產量更小、更珍貴。所以老人家對子路的招待是相當好的了。
第二天,子路趕上老師,跟他講了老人的事。孔子一聽,說,這是隱士啊,你今天回去,給我帶幾句話去說給他聽。
子路趕回去,老人卻不在家。或者像前麵的接輿一樣,知道你要回來有話說,知道你要說啥,知道跟你說不到一塊兒,就故意避開你,不聽你說了。
老人不在家,子路沒辦法,就把師父的話,說給在家的兩個兒子聽:“不出來做官,是不對的。這人之大倫有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您一家人在一起,可見父子有親,我到您家來,您讓兩位兄弟和我相見,可見您也知道,長幼有序。這父子長幼之義,您都知道不可廢棄,為什麽君臣之義,就可以廢棄呢?您覺得隱居是潔身自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大義。君子做官,是行君臣大義,至於世道衰敗,明君難遇,我的主張,難以實現,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正是我的大義啊!”
前麵幾位隱士,接輿、長沮、桀溺、丈人,都是明哲保身,唯有孔子,勇往直前,雖然兩千多年後,他的理想還是沒有實現,但正因為他的失敗,給世人留下了宗教般的精神財富。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華杉詳解
“逸民”,是隱逸高尚的人。這裏,孔子評價了七個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伯夷、叔齊的故事,前麵講過多次了,孔子說他倆是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不降低自己的誌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是完全不妥協的。以至於餓死,也不降誌辱身。
柳下惠和少連呢,是能妥協的,能降誌辱身。柳下惠三次被罷黜,他也不在乎,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但是,他不放棄自己做事的原則,我來,就按我的原則來,不按我的原則,我就去。所以孔子說他出言必合乎倫理,行事必考慮恰當。但是,也不過如此吧!少連的事跡不太清楚,隻在《禮記?雜記》中出現過,孔子說:“少連、大連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東夷之子也。”
虞仲和夷逸呢,隱居放言,隱居起來,自然行不必中其慮,怎麽做都行;言不必中其倫,說什麽也無所謂。隱居,獨善其身,其然身中清,身體合乎清廉;廢中權,廢棄自己,也是他們的一種權衡。
虞仲和夷逸的事跡,不太清楚。有人說虞仲就是吳泰伯的弟弟仲雍,那是牽強附會,沒有證據。我們就不管他們是誰了,隱居自廢,無言無行,後人都不知道他什麽來頭,這更符合他們的形象吧。
孔子接著說自己:“我呀,我跟他們都不一樣,我是無可無不可,沒有什麽可以,也沒有什麽不可以。”
從前麵遇到四位無名隱士,接輿、長沮、桀溺、丈人;孔子再列舉七位先賢逸民,做了一個總結;也表明自己心跡,他們對世道的態度我懂,但是我跟他們不一樣,我是無可無不可。
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什麽意思呢?孔子沒往下說,不過,孟子有一個評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這是孟子的四種聖人論。
伯夷是聖之清者,一點也不妥協,既不同流合汙,也不和光同塵,都快趕上不共戴天了,所以餓死也不食周粟。
伊尹是聖之任者,以天下為己任,並且擔起了這個責任。孟子說他,一想到天下還有一個人沒有得到堯舜之道的德澤,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推進溝裏的一樣,一定要把他救出來,就是這麽強的責任心!
柳下惠是聖之和者,“和”,就是和光同塵。不辭小官,進不隱賢,有一點小機會,就做一點小貢獻;退而不怨,不給我機會,我自己回家待著,有機會還來!
孔子呢,周遊天下,顛沛流離,到處找機會,可以快點走,也可以慢點走,可以待下來就待下來,待的時間可以長,也可以短,可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無可無不可,咋的都行,這就是聖之時者。
孔子這是一種什麽狀態呢,我覺得,是一種“無我”的狀態,並不要非留一個什麽樣的聲名在身後,你說我是聖人也行,你說我是喪家犬也無所謂。就像他說的,斷絕“意必固我”四種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臆測心,無期必心,無固執心,無自我心。
這就是無可無不可。
忠厚的領導者,首先會照顧自己的親屬;然後用好手下每個人;第三他念舊;第四,對人不求全責備
原文
大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華杉詳解
這裏記載魯哀公時,禮崩樂壞,魯國樂官們紛紛都散了。
太師摯,是樂官之長。後麵的亞飯、三飯、四飯,都是樂官的官職,《白虎通?禮樂篇》記載,王者吃飯都要奏樂,為什麽要奏樂呢,是表示樂食天下太平,四海富饒。天子是至尊,非功不食,非聽不飽。肚子要吃飽,耳朵也要聽飽。天子一天吃四頓飯,寓意有四方之物,四時之功,平居中央,製禦四方。太師、亞飯、三飯、四飯,就是四頓飯負責的樂官了。
魯國是周公的後代,因為周公安邦定國的蓋世功勳,成王特賜可奏天子之樂。所以魯國有四飯的規製。但到了魯哀公時,規矩都壞了,樂也奏不起來,人心散了,隊伍也散了。太師摯去了齊國,亞飯樂官幹去了楚國,三飯樂官繚去了楚國,四飯樂官缺去了秦國。打鼓的方叔去了黃河之濱隱居。“播鞀(táo)”,“播”是搖,“鞀”是長柄搖鼓,兩旁係有小槌。掌“鞀”的樂官武去了漢水。少師,是太師的助手,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則浮海住到海島上去了。
原文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華杉詳解
魯公,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周公封在魯,按理周公是第一任魯公。但是周公當時在朝廷執政,就派伯禽就國,所以周公仍是周公,伯禽做了第一任魯公。伯禽臨行前,周公教導他治國之道,說立國以忠厚為本,怎麽個忠厚呢,首先親親,是對自己的親人忠厚,君子不施其親,這裏“施”就是弛,廢弛的意思,君子不會疏遠廢棄他的親屬,首先是對自己的親人好,讓他們富足,讓他們尊貴。
然後是任賢,“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就是用,不要讓大臣抱怨自己得不到任用。要給機會,長時間用,讓每個人發揮出來。
第三是錄舊,跟你時間長的人,隻要沒有什麽大的過錯,盡量用他們。老一輩去世了,他們的子孫,有才幹的,讓他做官,沒才幹的,也有相應待遇,都照顧好。
第四是用人,用人不要求全責備,人才各有短長,要因才施用,如果要個個都是全才,那你用才之路就狹窄了。
總結:忠厚的領導者,首先會照顧自己的親屬;然後能讓手下每個人都得到任用;第三呢,他念舊,對舊人,隻要沒有大錯,都不會廢棄;第四,對人不求全責備,用其長,不責其短。
原文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華杉詳解
周朝有八個賢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這八位是什麽人,已不可考,不知道了。
以上幾章,從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隱居不仕;又列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逸民七人;念叨魯國散失的樂官;追思周朝八士;世道在人,世衰而倍加思人,沒有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