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步,就是無德


    原文


    《子張篇第十九》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華杉詳解


    這一章是記載孔子弟子們的言行。子張說,看人要看他的大節,一個士,大節就四項:見到危難時能挺身而出,不苟全性命;見到利益時能想一想自己該不該拿,不會“拿了再說”;祭祀的時候,思敬以追遠;居喪的時候,思哀以慎終。


    子張說這四條,都是孔子說過的。大概是孔子去世之後,子張再總結老師的教誨,來教導他的門人吧。


    見危致命,就是前麵《憲問》篇孔子說的見危授命。見得思義,就是孔子說的見利思義。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祭思敬”,孔子說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就在麵前一樣恭敬,不能認為儀式就是走過場,一定要莊嚴肅穆,因為你的敬愛在心裏。又說:“吾不與祭,如不祭。”一定要親自參加,不能讓別人替代,說:“麻煩你在爺爺墳前替我燒一炷香,敬一杯酒。”那不行,不管多遠,你自己要親自去。


    “喪思哀”。居喪不哀,是大罪。


    原文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華杉詳解


    “執德不弘”,“弘”,是擴大,弘揚。義理得之於心,就是德。“德有諸己,在於能執”,能執行,按那德的要求去做。執德的關鍵,在於擴充。我已有之德,已經做到的,隻是一個進步的基準,在這個基準上,持續進步,不斷擴充,這才是執德進步之道。如果隻有片善寸長,就自得自滿,覺得自己挺不錯,那就沒有進步機會了。這樣的人,也談不上有什麽德,因為修德是一輩子的事。不進步,本身就是無德。


    “信道不篤”。道,是理所當然,貴在能信。而信,貴在堅定。信就是信,篤實堅定地信,不要意念紛紜,把持不定,一遇到點事,或看到點利益,就守不住,就放棄原則,那還是不信,那道也會亡去了。


    “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就是說,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的人,庸人耳,有他不多,沒他不少!


    讀經典的順序


    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華杉詳解


    孔子去世了,他的學生們各自設教,各自帶一幫弟子。子夏的教育成就很高,他到魏國西河講學,連魏文侯也尊他為師,還培養出吳起、李克、李悝、田子方等一眾顯赫的學生。子張則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被韓非子列為儒門八派之首。《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各人性格不同,思想也有差別,這一段,就記載了子夏和子張對交友之道的不同態度。


    子夏的學生去請教子張交往朋友之道。子張反問:“你的老師子夏怎麽教你的呢?”回答說:“可以交的就交,不可以交的就拒絕他。”


    子張說:“哦!我聽說的道理不是這樣。君子尊敬賢人,也接納普通人。鼓勵好人,也同情扶助無能的人。如果我是一個大賢,我對別人有什麽不能包容的呢?如果我自己就沒有賢德,按子夏老師的道理,別人就已經先拒絕我了,哪裏輪得到我來拒絕別人呢?”


    兩人說得不一樣,或者說相反,但都是老師孔子教的道理。正所謂:“我死之後,你們中一些人,會拿我的一些話,去反對另一些人說的我的另一些話。”


    先講子夏的道理,孔子說過:“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為什麽呢,因為對提高我自己沒幫助。這句話呀,很難讓人接受,所以也有人解釋說,不如的意思是不同道,不是比不上,這種強製曲解,是自己發揮了。如果懷疑孔子的意思,孔子的偶像周公,也有一樣的話,《呂氏春秋》記載,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唯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這個意思很直白了,朋友是進步之師、良師益友,不是良師和益友,是良師才是益友。


    這個道理,初中的時候就困擾我了。我爸爸那時候教訓我:“不要和成績比你差的人裹在一起耍!”我那時候呢,每次都考第二名。每次考第一名的那位同學,他真的是成績好到沒朋友,從來不跟我們玩,還在初中一年級,他就總是一個人散步思考,能沿著公路走出縣城十裏地去,老師同學都知道他特立獨行。我反抗我爸說:“第一名也不跟我玩,我又不跟第三名玩,那誰也不用跟誰玩了!”無友不如己者的邏輯,就是這個結果。所以子張說,我還沒拒絕人,人已經拒絕了我,誰跟誰交朋友啊?


    不過,我爸爸並沒有真正禁止我和成績比我差的同學一起玩,相反,他對我的小夥伴們好得很。他是不讓我和那些不愛學習的、成天鬼混的、偷摸下河遊泳的、上山拿彈弓打鳥的同學玩。


    孔子的意思,應該跟我爸爸也差不多吧,他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呢!人沒有什麽絕對的你不如我、我不如你,各有長處而已。


    王陽明給弟子們解釋過這類問題。有弟子拿先賢大德們說的一些相互矛盾的話來問他。他說,那隻是從不同角度說一個事兒,也可能說的不是一個事兒,你自己切己體察,事上琢磨,自己吸收,糾結那“原意”誰對誰錯幹嗎?


    子張說的這個“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跟人家問的,子夏答的,就不是一個事兒。“君子尊賢而容眾”,那“眾”,不是你的朋友;“嘉善而矜不能”,那“不能”,也不是你的朋友,是你關心愛護幫助的對象,不等於是你一起切磋進步的好朋友啊!這不是一個事兒!


    這是個什麽事兒呢,《中庸》裏有,講治國:“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治國大綱有九條,一是修養自己,二是尊崇賢人,三是親愛親屬,四是敬重大臣,五是體恤百官,六是子愛百姓,七是吸引各種專業技術人才移民來我國安居樂業,八是懷柔遠方各國人民,九是恩威並重加之於諸侯各國。子張說的“嘉善而矜不能”,在《中庸》裏就是“柔遠人”的要點:“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嘉獎有才有德的,扶助能力差的,是我們懷柔遠方人民的方法,這和講交友進步之道,確實不是一個事兒。


    所以讀《論語》,要四書一起讀,《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是標準次序,都讀完了,能聯係起來,就能搞明白好多事。還有些朋友喜歡讀王陽明,也催我寫王陽明。王陽明的《傳習錄》,主要就是討論四書的內容,特別是《大學》,所以如果對四書不熟悉,王陽明實際上你是讀不了。要想學點儒家,一定把四書原著搞清楚,這是基礎。


    不退步就是最快的進步


    原文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華杉詳解


    “小道”,朱熹說是農圃醫卜之屬,楊時說是百家眾技。“泥”,是陷到泥沼裏,窒塞不通。子夏說,理無處不在,像百工技藝這樣的小術,也都有其道,有其可觀可取之處。但是這些具體的技藝,就一事一物而用是可以的,要推而極之,以達於天下國家之遠,它就窒塞難通了。所以領導者不研究這些具體事。


    君子有兩層含義,一是有德的君子,二是居上位的領導者。這裏主要是指領導者,領導者不用研究具體技術,就像馬雲不會寫軟件,鑽到寫軟件的技術裏,就不會去看戰略、看組織、看經營了。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華杉詳解


    子夏這句話,就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和“溫故而知新”的意思。


    “亡”,是無,日知其所亡,每天都學一點新東西,就是知新。重點在每天,日日不斷之功,曾子不是說每日三省嗎,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第三省就是老師教的知識複習了沒有。子夏這裏說的呢,你每天都要學習一點新東西,每天晚上想一下,今天學習了什麽新的知識,這個積累起來,進步很驚人的。


    “月無忘其所能”,每個月要複習檢查一下,這個月學會的東西,別忘了,這是溫故。什麽是進步,不退步就是最快的進步。你每學的一點都鞏固了,犯過的錯不再犯,想顏回那樣不二過,那進步就比火箭還快。我們不能進步,主要是因為每天都在退步,學過的又忘了,犯過的錯又再犯,所以學而時習之,時時注意檢查鞏固,每個月總結一下。溫故而知新,不是又溫故又知新,是不溫故,就無以知新。


    能養成這樣每天日日不斷知新、每月複習檢查總結鞏固的好習慣,那就真是好學了。


    有同學,才有學習


    原文


    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華杉詳解


    這句話,是學習的切身體會,什麽是學習?學習,不是好高騖遠,不是追新逐異“學新東西”,而是不斷地反複學習自己每天在做的事。篤近,是學習的關鍵精神。


    “博學而篤誌”,關鍵在篤誌,要廣泛地學習,但是要篤實於自己的誌向。學習第一是立誌,有誌向,才有學習的目標方向和範圍邊界,否則,學海無涯苦作舟,啥作舟也是無涯,無邊無際,你到底要學啥?得有個選擇,每學一點東西,都要有一個落實處,知行合一,《中庸》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一定是最後落到篤行上,用上了,做到了,這才算學到了。所以學什麽=做什麽,就是服務於自己的誌向。否則,就成了追新逐異,道聽而途說,學一些口耳之學,誇誇其談,務求人知,不是真學習。


    “切問而近思”。“切”,是切己體察,是關切義理;“近”,是別想得太遠,就放自己日用常行,手上正在做的事上去琢磨。這樣的學習,才是真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


    蘇東坡說:“博學而誌不篤,則大而無成;泛問遠思,則勞而無功。”今天我們各種學習的毛病也挺多的,學習沒有目標,沒有篤誌篤行,就是一種“知識焦慮症”,老覺得不學習不行啊,也不知道學啥,學點哲學吧!這沒有誌向的學哲學,他必不肯踏踏實實學正學、實學,一定是聽誰講得新鮮,誰講的沒聽過,有“新東西”,就趨之若鶩,學的那些新奇說法,哪一條切問、近思、篤誌、篤行了呢?一個字也沒有,隻是用於和朋友誇誇其談,這就是口耳之學,務求人知,偽學也!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華杉詳解


    “肆”,朱熹注解說,是官府造作之處,就是工坊。劉寶楠說,就是市肆之肆,是市場。在那工坊市集,百物俱集,工具在那兒,商品在那兒,原材料在那兒,配件在那兒,同行在那兒,上下遊產業鏈在那兒,顧客在那兒,什麽東西好,什麽東西不好,有什麽新技術、新信息、新時尚,顧客關注什麽,喜歡什麽,不關注什麽,不喜歡什麽,所有資源和信息都在那兒,所以工匠在市肆裏,就能成事。如果自己跑一個偏僻的地方待著,天大本事,也成不了事。


    君子學習呢,也一樣,一定要有同學,有同道,《國語》說:“士群萃而州處,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君子學以致其道,清儒趙佑說,這裏的“學”,不是學習,是學校,百工要居於市肆,君子要去學校。有同學,才有學習。學習,不要一個人關在家裏十年寒窗,要到學校去,否則,沒人跟你切磋,沒人跟你明辨,沒人和你一起琢磨,學不成!


    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華杉詳解


    小人有過,他一定會為自己辯護掩飾。朱熹說:“小人憚於改過,而不憚於自欺。故必文以重其過。”明明錯了,又要辯護掩飾,那就錯上加錯。


    這毛病啊,咱們人人都有,人家一批評,馬上就反擊,就是怕有過,怕改過,但不怕自欺欺人。而且別人還說不過你,所謂“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那是司馬遷說商紂王的,隋煬帝楊廣也是,都是聰明絕頂、文武雙全的人,但是不能認錯,不能改過,就成了亡國之君。


    所以要改這毛病,先把臉皮練厚,不怕有過,有過就認,不文過飾非。


    誠信是成事之本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華杉詳解


    這是講君子的氣質風度,有三種變化,開始時你看他,神色莊重儼然,好像不可接近。等你真跟他接近呢,又感受到他其實非常溫和,平易近人,好像怎麽著都行。當他說出話來,“厲”,朱熹說,是“辭之確”,說話非常準確到位,辭嚴義正,是非清晰,原則明確,一點委曲遷就的餘地都沒有,說話有水平,有力量,很厲害!


    程頤說,一般人望之儼然,即之就不溫,唯有孔子兩者皆全。


    謝良佐說,這三個變化,不是有意做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並行不悖,就像美玉一樣,溫潤而堅實。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華杉詳解


    這裏的“厲”,解為“病”,折磨,折騰。子夏說,君子無論是使喚下級,還是事奉上級,都要先取得信任。如果你還沒有取得人民的信任,就去使喚勞役他們,他們會認為你是在折磨他們,折騰人。如果你還沒有取得上級信任,就去進諫,上級會認為你是在誹謗他。


    那如何取得信任呢,張居正說,靠“積誠”,“君子欲有為於天下,非積誠以感動之,未有能濟者也”。因為無論你做什麽,大家都認為你是為自己,你別有用心,有個人目的。如何讓大家信任你呢,隻有靠你平時的、長期的表現,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人都知道你,一心為大家好。


    如果你要勞民動眾,一定是你平時對大家至誠惻怛(dá),大家都相信,知道你要讓幹的,一定是非幹不可的,為大家好的,所以都踴躍行動。


    如果你要規勸上級,你的話肯定是他不愛聽的,如果你平時忠心耿耿,至誠懇切,上級已經知道你的一份心了,你說出一番批評的話來,他自然信任而且重視,能虛心聽納。


    要成事,先積誠,誠信是成事的資本,積誠全是平日的功夫。《中庸》說至誠無息,就是一點也沒有停息,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是至誠待之,至誠無息,無息則博厚,厚德載物;無息則悠遠,永續經營;無息則高明,比誰都厲害,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華杉詳解


    “閑”,是欄杆,攔住不讓出入的。子夏說,人在重大節操上不能逾越界限,作風上的小節有點出入是可以的。


    子夏說這話,後麵的人不知道怎麽解了。吳棫(yu)說:“此章之言,不可無弊,學者詳之。”這一章不是孔子的話,是弟子們的話,不一定都對,讀者自己注意。


    張居正講解說,如果不先在大是大非上站穩,而去糾結一些小節,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小節不注意,最終大的也會出問題。子夏這個話,用來看別人是可以的,寬以待人嘛,用來要求自己可不行,必須嚴以律己!


    這個,自己把握吧!張居正的“小節”,出入也不小。


    學習之事無本末之分


    原文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華杉詳解


    子遊說,子夏的門人小子們,讓他們做些灑水掃地、言語應對、趨走進退之事,還是可以的,但這都是些細枝末節,沒有抓住根本,這怎麽行?


    子夏聽說後回應說,子遊這話啊,錯了!君子之道,哪些是先來傳給人的?哪些是放在後麵,厭倦了就不教了?人就像那田圃裏的草木一樣,有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習性,五穀果蔬分區栽種,對人也是因材施教。如果你不看學生的基礎,不加區別,不管他造詣之淺深、功夫之生熟,盡揀那高深的,要傳他所謂大道,說了他聽不懂,教了他學不會,“誣也”,那不是欺罔他嗎?能夠按照淺深次序,一步步來,從頭到尾,有始有終,讓學生大小淺深都學通的,大概隻有聖人吧!


    灑掃應對,古人是小學時時學的,朱熹寫的《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學。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接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節之所分也。”八歲上小學,學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十五歲上大學,學窮理正心,修己治人。


    程頤講解了五條:


    1.君子教人有序,先教小的近的,再教大的遠的。不是先教近小,不教遠大。


    2.灑掃應對,便是形而上者,是道,因為義理是不分大小的。


    3.聖人之道,沒有精粗之分,從灑掃應對,到精義入神,貫通隻是一理。雖灑掃應對,隻看所以然如何。


    4.凡物有本末,但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5.從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


    朱熹總結說,程頤老師的第一條,說的是子夏此章的本意。後麵四條呢,都是講精粗本末,表麵有區別,道理卻是一樣的。學者應該循序漸進,不可厭末而求本。並不是說末就是本,但學其末,本便在其中。


    這個問題啊,我體會很深,也有一番話說。因為我在公司,就在重新教大家練習灑掃應對之事。怎麽教呢,請了日本顧問老師,導入豐田5s管理,哪5s?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這基礎5s,基本都是灑掃之事,開始時,很多同事不理解。幹脆,全公司帶去日本學一個星期,去看了,就都理解了。其中有意思的是,湊巧看了一個叫東海神榮的電子公司,遇到金融危機,營業收入腰斬,最後靠搞清潔衛生走出困境的傳奇故事。先看看我們的遊學記錄吧:


    2015年11月11日下午,華與華日本經營管理研修團來到東海神榮電子公司。這是一家與之前參觀的豐田截然不同的工廠,規模不大,人數約240人,以生產配線基板為主。他們以“優秀的企業人,優秀的社會人,優秀的家庭人”為目標,是一家以“清掃”作為經營的基本活動而聞名的企業。曾經通過“清掃”改變公司的命運,從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中複活,更提出“清掃改變日本”,影響全國幾十萬人,吸引各國企業精英前來學習。


    他們的社長田中義人親自迎接我們,並進行關於經營理念的講座。他說到,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東海神榮曾經被經濟危機幾乎拖垮,當時銷售額突然減半,公司瀕臨倒閉。這時田中先生到處尋求解決辦法,結識了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這位企業家告訴田中先生,他成功的秘訣就是每天親自打掃公司廁所,連續三十年。田中先生很疑惑,但是他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姑且一試,但是不能立馬在公司實行,於是到住家附近的小神社,從掃廁所開始。那時神社是小朋友們遊戲的地方,破亂髒舊,他每天花30分鍾清掃廁所及院子的垃圾。半年後,到那裏玩的人不再亂丟垃圾,也有人給斑駁的欄杆重新刷漆,神社開始翻新修建。這一切,都是因他掃廁所而有了改變。


    於是他決定將“清掃”的觀念帶入公司,要求每個員工早上7:30—8:00徹底清掃公司和機械設備,然後再開始工作。當清掃工作成為員工的信條後,公司的設備都保持在最佳狀態,原本一台6年就要折舊的機器,到現在已經使用了25年,依然光潔如新,運轉良好。省下的錢用來購買新的機器,而且良品率不斷提高,獲得了新的訂單,從而恢複盈利,成為成功案例,吸引各國企業爭相觀摩。


    為什麽“清掃”能帶來這麽大變化?田中先生總結了關於“清掃”的精髓:


    1.環境決定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


    人們可以通過改變環境,而改變思考和行為,所以通過“清掃”,能創造整潔幹淨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對細節的關注,從而讓企業獲得重生。


    2.清掃不僅僅改變環境,而且具有從根本上革新組織的力量


    首先,一定是公司領導率先垂範,帶頭做清掃,這樣才能了解現場情況,發現現場的問題,同時增進與員工的交流。第二,一定是日日不斷,日日改善。田中先生在公司的清掃活動,已經做了25年,而且是每天都在做。第三,一定是全員參加,讓清掃成為每個員工的信條。


    3.清掃可以避免重大事故


    通過清掃,走進現場,了解現場的問題和隱患,可以防患於未然,避免重大事故,減少損失。而減少的損失就是利潤,可以投入到生產的研發中去,從而獲得技術提升的重大改善。


    4.清掃讓公司得到成長


    人不是消耗品,是最重要的資源,員工就是家人,清掃讓員工和設備發揮最大的活力。新增的利潤用來讓員工更加幸福,讓員工得到成長,公司才有可能發展,帶著這樣的目標去賺取利潤,讓公司和員工的利益保持一致。


    講座結束後,我發表了總結演說:


    我們來日本學習,實際上是向我們的祖先學習,因為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思想,傳到了日本,但我們自己這一百年來斷掉了,所以來到日本重新學回去。王陽明有句話叫作“聖人幾千年來傳下來的那一點點真骨血”,這點“骨血”,儒家思想在日本和西方的現代文明結合,產生了今天的日本文明,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來之前,我聽說日本有個公司,靠“清掃”帶來了革新,我也覺得這是個神話,但是今天來,我全聽懂了。


    1.隻有一把手率先垂範,才能成功


    首先我想起一件事,中國有個學校的校長,認為學生就應該自己打掃衛生,為什麽還需要清潔工呢?他宣布,從明天開始不要清潔工了,同學們要自己打掃。但是學生們從來沒打掃過,就罷課,老師也不支持,校長就失敗了。校長為什麽失敗?因為校長沒有自己帶頭做!如果校長像田中老師一樣,自己帶頭打掃廁所三個月,他就一定不會失敗。這就是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論要做多大的事,都是從修身開始。所以田中老師說,清掃改變日本!實際上我們現在需要“清掃改變中國”,中國街上現在這麽髒亂差,誰的責任?每個人都想到是“我”的責任。這是我們學到的第一點。


    2.一切“學習”都在現場


    為什麽清掃能帶來變革?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切答案都在現場,所以解決問題要到現場去。而大掃除,日日清掃,一個現場就變成一百個現場,每個人都熟悉現場的每一個角落,日日琢磨,就能發現問題,就能找到辦法。清掃達到每個角落,思考就達到每個角落。


    3.自己清淨了,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就有創造力。


    4.我們總嫌公司集體活動不夠,說一年組織一次集體旅遊吧?一個季度搞一次郊遊吧?搞一次拓展訓練吧?而清掃就是每天的集體活動,每天都在拓展,團隊時時刻刻都在磨合,都在配合,公司的士氣和戰鬥力完全不一樣!


    5.公司氛圍活躍化,創造力就迸發了。每天一到公司就一起做清潔,不會死氣沉沉。


    6.最終創造出自己獨自的世界,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7.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田中老師當聽到有企業家對他說,你清掃吧,清掃就可以帶來改變,田中老師將信將疑,但是他去做了。所以我們學任何一個東西,首先就是行動。因為你的行動會帶動其他人,會帶動所有人,激發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一定要發生什麽。中國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是先拿出一個態度,做出一些行動,讓大家行動起來,讓大家在行動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推進。過去經常講頂層設計這個詞,而今年是發動群眾的創新精神,要允許先行先試,要“發動”大家去行動,所以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學習,比舍本逐末更大的毛病,是舍末逐本。本在末的裏頭,不在末的另一頭。看不起末,永遠得不到本。得到了本,發現它都是末。往深了說,你一旦把修身學習之事分了本末,你就已經“末”了。


    中國還有一個思想,我比較討厭的,叫作“道、學、術”,意思是道是最高的,學次之,術,就等而下之了。說這話的人,一般沒什麽道。道都很簡單,聖人之道,簡易明白,缺的都是術。得道之人,都不關注道,大門口就是大道,路在腳下,往前走就是。高人關注的都是術,啥都有,就是技術水平還達不到,創意有了,手藝達不到,做不出來。反之,凡是瞧不起術的,都是無道之人,那叫神神叨叨。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幹點什麽偉大的事,就搞清潔衛生吧!你看看,中國每一個地方,城鄉各地,家家戶戶,都急需搞清潔衛生!


    仁者是平易近人的


    原文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華杉詳解


    “優”,是有餘力的意思。子夏說,當官任事有餘力,則繼續學習。學習有餘力,就可以去做官。


    按邏輯,先學習,才有能力出去做事。做事之餘,要繼續學習,應該“學而優則仕”放前麵才對。但子夏先說“仕而優則學”,想來是要強調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吧!


    今天我們更需要強調終身學習,因為學校學的東西,現在做事用得上的還有多少呢?隻有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東西都需要繼續學習。終身學習,首先是在事上學,學習每天手上做的事。另外,也要特別注意係統地學,要學哪一門,就要從哪一門的基礎知識、經典著作開始,有係統的時間計劃去學。不是用零碎的時間,零碎地接受信息刺激,如果隻是聽聽講座,逛逛論壇,刷刷手機屏,那都是道聽而途說,反而把自己搞亂了。


    原文


    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華杉詳解


    子遊說,親人去世,居喪行禮,抒發哀傷之情,盡哀傷之禮,就夠了。不要哀慟過度,以至於毀身滅性,把自己身體都搞垮了。


    子遊這話,似乎是有所針對。有的人,鼓勵孝順節烈,若有父母去世,似乎越是痛不欲生,越是自毀自殘,就越是孝順。子遊就說,止乎哀而已,每個人都會去世,難道活著的人都要跟著他去嗎?


    後世鼓吹的節烈,都不是孔子的思想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他自己與曾子對話時說過,吾道一以貫之,就是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父母去世,你自己不願意“哀毀不成人形”,就不要鼓吹那是孝順。配偶去世,如果你自己不願意終身不嫁不娶,就不要立貞節牌坊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


    原文


    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華杉詳解


    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啊,他也算是難能可貴,人所難能的了,但是啊,他還達不到仁的境界!


    曾子也說,子張啊,威儀堂堂,高攀不起啊,你沒法跟他一起進步仁德啊!


    兩位同學的話,把子張給定性了。《列子?仲尼篇》說子張:“師之莊,賢於丘也。”又說:“師能莊不能同。”就說這子張威儀風度,比老師還相貌堂堂,但是,不能跟大家接近,整不到一塊兒,所以他和同學們關係都不好,總有距離。


    劉寶楠《論語正義》說,弟子群居,修德講學,都是為了仁德。但仁者必須忠信篤敬,能夠照顧後進,關心下人,能跟大家親近,大家都能接受,才可以一起走向仁德。如果容貌威儀過於莊盛,別人都接近不了,那就是自愛自戀,別人沒法跟你一塊兒了,那怎麽仁呢?


    一句話,仁者是平易近人,不是清高自詡。


    千難萬難,“無我”最難


    原文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華杉詳解


    朱熹注:“致,盡其極也,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


    曾子講,我聽老師說,人的真實性情,總是掩藏起來,待人接物之時,總要克製自己,照顧場麵。什麽時候真情流露,不加克製,竭盡其極呢,隻有到了父母之喪的時候吧!


    人之性情,不能自盡其極,很多時候,也不應該自盡其極。但總有一些時候,你可以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感情,那就是父母之喪的時候吧。孔子有此感歎,曾子記之,也是於此時發現人心之良,執其善端,推而廣之。


    原文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華杉詳解


    孟莊子,是魯國大夫仲孫叔,他的父親獻子,是魯國著名賢臣國相。曾子說,我聽老師講過孟莊子的孝行。生事盡禮,死事盡哀,這個,別人也做得到。但是,他繼任之後,不改變父親任用的僚屬,也不改變父親的政策,這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了。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繼位,總是要提出自己的主張,用自己的人,實現自己的光榮與夢想。多數情況下,父親安排下的顧命大臣,關係很快疏遠甚至決裂了。像孟莊子這樣,能繼續留任父親的老臣,繼續父親的政策,是很少見的。在前麵《學而》篇裏,孔子曾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孟莊子,就是榜樣吧。這種孝,不僅繼承父親的遺誌,而且聽從父親的遺民,使用父親的老臣,發揚父親的政策,實現父親的政績,功名榮譽,都歸了父親。


    千難萬難,“無我”最難。前任的方針再好,因為不是“我的”,我就不要。我們在追悼會上,經常聽到說“我們將繼承您的遺誌”,大多是空話,能真正繼承遺誌,或者致這悼詞時,真有心繼承遺誌的,很少。孟莊子有個好爸爸,爸爸的政策和政治安排,一切都好,他就照單全收。其孝之“難能也”,難在“無我”,不要自己的光榮與夢想,以一份誠孝之心,做父親的忠實執行者。


    若是父親的安排不好,孔子也不會要你三年無改父之道。比如大禹的父親鯀,治水失敗,被舜處罰流放,死了。禹繼承父親的職責,但他馬上要改弦易轍,不能用父親的失敗方法,孔子能說他不孝嗎?


    象征永遠勝過事實,符號總會掩蓋人物


    原文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華杉詳解


    “陽膚”,是曾子的弟子。“士師”,是掌刑獄之官,相當於法官吧。


    孟氏任命陽膚做法官。陽膚來請教曾子,老師,我該注意些什麽呢?


    曾子說:刑獄的設立,是為了防民之奸。在上位的,做出表率,他卻不聽從;反複教導他,他也不聽,一定要作奸犯科,沒辦法,那就隻能用刑獄來處罰他,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今天呢,在上位的人,德教不修,不足以為人民之表率。政策法律呢,又沒有章法,或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或選擇性執法。人民不知道什麽能幹、什麽不能幹。所以呢,社會就亂了,人心也散了,亂七八糟的什麽都來了,一不小心就犯法了。這種情況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你去做法官,抓壞人,抓住了,審訊得了實情,他確實有罪,該判刑,也判他刑。但是,你心裏要知道同情他,保持惻隱之心。不要以為自己明察秋毫,還揚揚得意。有這份同情心,就是今天做法官的要點吧!


    曾子這一番話呀,震古爍今!真是仁者之言。這是典型的中國價值觀,不光是對刑獄,對戰爭有同樣的觀念,老子《道德經》說: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天下矣。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戰場殺敵,打了勝仗,敵軍屍橫遍野,這時候,一定不是慶祝的時候,而是同情的時候,勝軍之將,對那敵軍死者,一定有一番惻隱之心。殺你們,是我不得已。但死這麽多人,是哀痛之事,即使戰勝了,也要按凶喪的禮儀來處理。《三國演義》裏麵,諸葛亮火燒藤甲兵,他就覺得慘惻,殺人太多,要折自己的陽壽。


    原文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華杉詳解


    子貢說,紂王之惡,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厲害。所以君子憎恨被處於下流,一旦你被說成那個最惡的惡人,天下所有的惡事都歸到你身上了!


    列子也說過:“天下之美,歸之於舜、禹、周、孔;天下之惡,歸之於桀、紂。”好人好事全歸了舜帝、大禹、周公、孔子,他們是聖人。壞人壞事全在桀紂身上。這些人是什麽人呢?我把他們稱為“超級符號人物”,或者叫“原型人物”。原型人物,不是曆史學概念,是神話學概念,他們不是曆史原型人物,是神話原型人物。


    一個民族的曆史,差不多就是民族的神話,神話就有原型,越是遠古的曆史人物,就越具有神話原型的特征。他們的事跡、事實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其象征,是價值觀。堯舜禹湯、周公孔孟,就是聖人的原型,善的超級符號人物;桀紂呢,就是暴君的原型,惡的超級符號人物。


    塑造原型,塑造超級符號人物,是民族精神和價值觀教化的需要,把人物“提純”,提純成純善或純惡,把善惡集中到超級符號人物上,能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些原型符號人物,就成了“教具”。


    這些半人半神的人物,有一種宗教性質的特征,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為大家創造共同價值觀的聯係。堯舜禹湯有沒有那麽好,桀紂是不是真壞到那個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什麽是善、什麽是惡。


    所以子貢說,千萬不要成為壞典型,一旦你成了壞典型,你沒幹過的壞事也會堆到你身上,那是一定的,就因為大家圖個方便。


    你也沒什麽好冤的,曆史從來就是這樣寫的。為什麽說要滅其國,先滅其史,因為曆史就是一國人民之間的精神紐帶,把一國的史滅了,就割斷了一國的精神紐帶,就可以用新的紐帶來重新聯係。所以曆史學家說,曆史是活的,曆史會變,寫史的人變了,價值觀變了,曆史就變了。


    象征永遠勝過事實,符號總會掩蓋人物。


    君子不辯誣


    “君子不辯誣。”被冤枉了,隻要不是什麽原則性的,有法律責任的,也不辯,隨他去。人一輩子總得犯千八百回錯,其中有一回是被冤枉的,這重要嗎?被冤枉一回就跳起來,好像自己是聖人似的,有什麽意義?更何況“聖人守則”上寫的是“不辯”,不回應。


    原文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華杉詳解


    子貢說,君子的過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樣,他犯錯的時候,所有人都看見了。他改正錯誤的時候,所有人都仰望著。


    前麵子夏說了:“小人之過也必文。”小人犯了錯,一定想方設法掩飾。君子呢,一是自己不掩飾自己的過錯,也掩飾不了,因為你是大家關注的中心,像太陽月亮一樣高高掛在天上,缺了一塊,你怎麽掩飾啊?一點點的,大家都看見你錯了,一點點的,大家又都仰望著你改了,日食月食結束之後,一點也不損害日月的光輝。因為君子之心,如日月一樣,本來是光明的,犯了錯,不是他的本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算是聖賢,最多也就顏回那樣“不貳過”——同樣的錯不犯第二次——也不可能從來不犯錯。錯了就認,就改,沒人會因此否定你。但是,如果錯而不改,甚至錯而不認,要“文”,要掩飾,要辯解,那就是小人了。


    所以,不要怕犯錯,也不要緊張別人發現了你的錯,那不過是證明你還是個人。而如果你一犯錯,所有人都能看見,能指出來,那你就是高高在上的太陽、月亮了。


    古人還有一句話:“君子不辯誣。”被冤枉了,隻要不是什麽原則性的,有法律責任的,也不辯,隨他去。人一輩子總得犯千八百回錯,其中有一回是被冤枉的,這重要嗎?被冤枉一回就跳起來,好像自己是聖人似的,有什麽意義?更何況“聖人守則”上寫的是“不辯”,不回應。


    如果你擔心大家因此認為你是“壞人”了,那恭喜你,大家對你的要求自動調低了,你做人沒那麽累了。


    是什麽人,靠做什麽事,靠你對社會有什麽用,對大家有什麽貢獻,不靠“公關形象”,危機公關,是小人的思維。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小人之過也必文。”


    學習,是一種拚圖遊戲


    原文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華杉詳解


    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子貢:“你的老師對於天下事理,無論大小,無不周知,如此博大精深,他的學問從哪裏學來的啊?”


    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也常有,看一個高人,學問太大!懂得太多!真不知道他在哪兒學來的!我怎麽就沒學到呢?跟我透露透露在哪兒有得學,學費多少?我也去學學啊!


    子貢回答說:“文王武王之道,並沒有掉地裏不見了,全都還在人間,隻是散落了,成了碎片。有賢德出眾的人,識見宏遠,能記得一些大的綱領。那不賢的平常的人呢,識見淺近,但他卻記得一些小的末節。不管識見大小,根本綱領還是細枝末節,其中都有文武之道,無處不在。夫子的學問呢,就是到處訪求,就像舜聽到一句有益的話,就能豁然開朗,打開一個新世界;顏回呢,能聞一知十;夫子也是一樣,處處留心,無論遇到什麽,都是學習,文武大道,隨時就在眼前!為何一定要有固定的師承呢?”


    子貢此言,把學習的本質講透了!學習,是一種拚圖遊戲,是一種心理學現象,一種“孕婦效應”。處處留心皆學問,搜盡奇峰打草稿。三人同行有我師,人情練達即文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無時無刻不是學問,無人無物不是我師。舉一反三切己體察,聞一知十知行合一。你心裏有一個理念,有一個主線,有綱有目,有一張吸取知識的大網,所謂你遇到的信息,都會往你這張網上撞,全部一網打盡!這就是拚圖遊戲,你能把所有的碎片拚起來;這就是孕婦效應,所謂孕婦效應,就是你平時沒注意有多少人懷孕,但是當你懷孕了,或者你太太懷孕了,你一上街,就會發現滿大街都是孕婦!你的眼睛自動把她們篩查出來了。當你要學習某一樣學問,比如要學習文武之道,你就會豁然開了天眼,發現文武百官、販夫走卒身上,全是文武之道!時時留心,處處訪求,你就能把文武之道全拚接完整!別說在孔子的時代能拚接出來,在今天的時代,我們照樣能拚接出來。


    正所謂生活中並不缺少詩,隻是你有沒有一雙發現詩的眼睛。


    宗師的產品一是思想、二是弟子


    原文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華杉詳解


    叔孫武叔、子服景伯,都是魯國大夫。仞,是七尺。夫子,第一個夫子是指孔子,第二個夫子是指叔孫武叔。


    在朝堂上,叔孫武叔對眾大夫們說:“子貢之賢,超過孔子。”子服景伯把這個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人要見到道,深入其中,才可以討論評價。叔孫武叔呢,他是站在外麵看。就好像我是一片宮殿,我師父也是一片宮殿。叔孫武叔站在外麵看。我這宮殿呢,宮牆比較矮,因為我的造詣不深,識見有限,就隻有那麽高嘛,差不多到人肩膀那麽高,所以他一眼就能看見裏麵,覺得屋舍精美,一器一物都不錯,他也就覺得我這個人還不錯!


    “但是我師父呢,道德尊崇,仰之彌高,他的宮牆,有數仞之高。如果不得其門而入,站在外麵看,隻看見那牆,裏麵宗廟氣象之美,百官威儀之富,都看不見。


    “所以啊,夫子之道,深廣難窺如此!站在外麵看的人,覺得不過是些至理名言,道德教誨,心靈雞湯,能進得聖門,看見聖道之美富者,幾人能哉!叔孫武叔這樣說,也不足為怪。”


    子貢之言啊,又本質了!學習的本質,你要進去學,不是站在外麵看。就像我們學《論語》,也要進去學,不是站在外麵看。進去學和外麵看有什麽區別呢?區別首先在於態度。


    站在外麵看的人是什麽態度呢,以今人學《論語》為例,首先是口耳之學的態度,入之於耳,出之於口,道聽而途說,徒事講說,我要學點“國學”,讓別人認為自己有學問,但他其實並不是真正相信那學問,要踐行那學問。這些人說起孔子,尊敬得很,但不過是誇誇其談,帶有一種不自覺的表演性質。


    還有一種人,是居高臨下的態度,有勝心的態度,今人學《論語》,自以為現代人就一定勝過古人,兩千多年的老古董,看看他說些啥。這樣的人很多,還寫了很多書,市麵上都是,你看他書中評論孔子,或評論朱熹的注解,都是言語輕佻,居高臨下,臧否評判,那感覺到不是在牆外,倒像是站在牆頭上,對裏麵指指戳戳。


    進裏麵學的人,就大不一樣,首先是敬字當頭,用錢穆的話說,不認為現代人就一定比古人強,對民族的曆史,對祖先的智慧,有一種溫情和敬意,小心翼翼地走到裏麵去,一字一句地仔細體會,切己體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能體會到兩千五百年前顏淵之歎,深有共鳴:“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所以這學習啊,分為站在外麵看,和進到裏麵學。如果是站在外麵看,你就不要學了,那是口耳之學,道聽而途說,浪費時間。你願意進到哪個裏麵,你就去學哪個。否則,你就算表現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儒道釋引力波全懂,那門裏麵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根本沒入門,哪個門也沒入,不過是誇誇其談,以惑下愚。如果我們還趨之若鶩地去聽這種“老師”講課,不過就是做一回“下愚”罷了。


    再說說叔孫武叔為什麽認為子貢賢於仲尼,這還真不是他一個人的看法,魯國政壇,頗有一些人這麽看。為什麽呢,因為子貢實在是有本事,政治經濟外交,和自己做生意辦企業,他都成功,是孔門弟子中的大富豪。今天我們說儒商,他就是儒商的始祖。他的外交才能,還是後世蘇秦張儀之流那種縱橫捭闔的本事,能憑三寸不爛之舌,把各國君主玩得團團轉,以服務於魯國的利益。這些本事,都不是孔子有的,也不是孔子研究的領域。


    所以子貢的本事,確實是一目了然,人人都看得見。孔子之道,就不是大家能理解的了。認為子貢比老師厲害,是一種普遍的看法。但是,別人不明白,子貢自己心裏明白,自己這點雕蟲小技,哪能跟老師比!別人越是說他比老師強,他越是嚴肅認真地告訴對方自己連老師一根毛都比不上。他這樣的成功人士,都對老師畢恭畢敬,別人也就不敢不敬老師了。所以子貢對傳播夫子之道,是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和作用的。


    一代宗師的誕生,一定得有幾個了不起的徒弟。什麽叫宗師呢?宗師的產品有兩個,一是思想,二是徒弟。就像耶穌,他年紀輕輕就死了,如果沒有徒弟們,他如何能成為耶穌,又如何能有基督教呢?孔子也一樣,如果沒有徒弟們,《論語》這本書都不會有。


    不服高人有罪


    原文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華杉詳解


    叔孫武叔詆毀孔子。子貢訓斥他說:“你的詆毀是沒有用的。孔子之聖,非他人可比,你是詆毀不了的。其他的賢者,雖然也異於常人,但造詣還不夠高,就像丘陵一樣,在平地上看著雖高,還是能登上去,跨越他,就算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但隻要他是山,總還是能登上去的。孔子就不同了,孔子之道,冠絕群倫,高視千古,就如那日月一般,與天地同運,萬物都在他的照耀下,誰能逾越?


    “縱有那不肖之人,要自棄於聖人之教,甚至對聖人放肆毀謗,又哪裏傷得了聖人的道高德厚呢?就像你毀謗日月,能減一分日月的光輝嗎?你自絕於日月,隻是自不量力罷了。”


    叔孫武叔是三桓之一,魯國權貴,三個“常委”之一,子貢火力全開,訓他一點也不留情麵,說他自絕於日月,那比今天說誰自絕於人民還嚴重。子貢文治武功,在魯國也是安邦定國的超級名士,威望崇高,話語權很大的。人可以說他不服孔子,但沒人敢說他不服子貢。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來說,孔子是立德立言,而子貢對魯國有很大的立功。一般人對立功都沒有異議,但德和言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所以叔孫武叔敢非議孔子,子貢訓他,他卻不敢不服。


    俗話說,不服高人有罪,子貢指出了這罪,罪在自絕於日月,自絕於光明,自絕於進步。而人性的弱點,在於有勝心。你們要說某某是高人,我偏不服他,以為就顯得我厲害了。


    來之、富之、教之,能做到這三樣,就擁有了領導力


    假如你是一位領導者,是老板,是總經理,或者是部門經理,是小組長,你能不能讓你的部下因你而得立,三十而立的立,讓大家都能立起來?你能不能領導大家前進,你說往哪走,大家就往哪兒衝;而且讓你團隊之外的人,都想加入你,都想來跟著你幹?


    原文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華杉詳解


    陳子禽,也是孔門弟子,師兄弟中比較年輕的,他問子貢:“師兄您是恭讓師父吧?別看叔孫武叔他們那麽說,我也覺得師父真的不如您!”


    子貢訓斥他說:“兄弟啊!小心說話暴露智商!君子聽人一句話,就知道那人是明白人;聽人一句話,就知道那人是糊塗人;所以你說話要注意!


    “師父之不可超越,就像那蒼天,沒有天梯給你往上爬!


    “師父一生,沒有得到封國封邑,所以大家沒有看到他的事功。師父如果得一國一邑而治,我告訴你那會是什麽景象:


    “立之斯立,是能立人,民無信不立的立,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師父若能立國,便能立天下之人。


    “道之斯行,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走!道之,道之以德;己欲達而達人,走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綏之斯來,綏,是安,安其民而遠者聞風而來。這是近悅遠來之意,天下之人都想移民去他的邦國。


    “動之斯和,要動員役使人民,投身公共建設,而能鼓舞作興之,悅以使民,民忘其勞,高高興興,和睦奔赴去幹!


    “其生也榮,其死也哀。他活著的時候,人民都以他為驕傲,為他而自豪,與有榮焉,覺得能在他的領導下,自己也光榮!他死的時候,天地同悲,萬民齊哀!


    “師父這樣的人,是可以趕得上的嗎?”


    子貢一番話,太精彩!太精辟了!真是讓人對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們一起來向往一下吧:


    假如你是一位領導者,是老板,是總經理,或者是部門經理,是小組長,你能不能讓你的部下因你而得立,三十而立的立,讓大家都能立起來?你能不能領導大家前進,你說往哪走,大家就往哪兒衝;而且讓你團隊之外的人,都想加入你,都想來跟著你幹?所謂來之、富之、教之,近悅遠來,你能讓人人都想來,來了你能讓他們立,讓他們富,還能教導他們成人成仁?當需要做一些公共事業,不是每個人業務範圍的,沒有提成的,大家也不會往後躲,你一聲號召,就人人興高采烈,相互協作地去幹?人人都覺得,能跟著你,就是一種光榮!


    這種領導力,我們可以用來要求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杉講透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杉並收藏華杉講透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