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閉嘴!”餘沉沉,不!現在應該叫做儀清法師,她的話顯然比什麽話都更具有效力,令人立時閉上嘴巴,唯獨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會那麽決絕,一下就直擊到心裏,讓人口不能言。
副校長站起來,拍著桌子,她身上的嚴厲完全的反映了她外柔內剛的一麵,“讓學校學生出家當和尚是絕對不可能的,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講過,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佛寺要考慮我們的目的。”她這話是衝著大淨慈寺主持靜慈說的。
“阿彌陀佛,貧尼曉得。”淨慈寺主持靜慈說話的時候,臉上不免有慚愧之情,臉色暗暗的。
餘沉沉身披著袈裟,那是一種鮮紅加金黃的顏色,袈裟上麵的格子熠熠發光,卻怎麽也不能遏製住她悲戚顏色,更為重要的是她心中的神佛和道士已經鬥爭了不知多長時間。
和尚的禪杖威力甚大,所到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誰人能敵?那禪杖使得出千鈞之力來,排山的浪襲過來,道士自然也不示弱,他那桃木劍雖是木質的,卻很是玄妙,在他的手中使的出神入化,或斬,或劈,或劍雨從天而降,或有神助般。
一劍打過去,劈波斬浪,把拔地而起的江水劈成兩半,迎著和尚奔過去,禪杖與桃木劍交匯處,火花四濺,縈繞在二人身上的氣息碰擊在一起,紫氣和金光纏繞在一起,從江麵直上,兩股逆反的氣流縈繞糾纏在一起,氣勢衝天,和尚掄起拳頭揍過去。
道士早有防備,急轉直下,踩著江水,隻兩步,便退出去數十丈遠,轟咚一聲,像是平日裏炸魚的動靜一般,和尚那一拳砸在江水中間,圓滾滾的伴隨著浩大動靜。
道士伸展開來,已經準備施法,巨大圓盤八卦以和尚為中心展開,一下圈了進去,似能吞天包地,江流倒流,白茫茫霧水從江心升騰起來,鑲在八卦陽極上,和尚臉上很顯然慌張許多,似乎被困住不能動彈,此不是一般招式,遠遠看起來,是一種陣法,激起此陣威力的恰是道士的道法。
他淩空而上,一躍至中心,懸空倒立著身子,拂塵自上而下縹緲下墜,那陰極的黑色逐漸變得濃重起來,直到完滿。
末了,他懸在八卦的東頭,整個圓盤開始轉動,且速度越來越快,道士看準時機,正是和尚對著八卦陣的死門之時,劍鋒所指,名曰紫氣東來,一股劍氣擊殺過去。
千鈞一發時刻,和尚似乎逃離了束縛,從從容容的放下禪杖,盤腿坐下來,他身邊便金光閃閃,暗流湧動,江水開始折返,逆流江水便開始順流。
“禿驢,都道你禪功不一般,倒是確實有幾分手段!”老和尚閉眼,那雙手合在胸前,慢慢下沉,金光下墜,那劍氣瞬間撲了空,正是唯一的必殺技落了空,老和尚安安穩穩的坐在江流上,兀自漂流。
道士以桃木劍為法器施展開來,似乎由於方才將法術使盡了一般,現在任他出何種招式,都讓和尚化了去。
老和尚指著東邊,咒語刺耳,指尖發了一擊,直奔老道士,未及他反應過來,胸口直覺得一陣疼痛,便被打將出去。
和尚和道士之戰,以道士戰敗為結局。至此,餘沉沉的心中也就有答案——現實主義終歸要向理想主義讓路。
青山薄暮,江上的清風吹進港灣,吹到山上的寺裏,遠遠的看到江上打漁小船飄蕩著。
山門外,一行人出了門,走到最後的是餘沉沉,她仍舊是那一身華麗衣裝,李姑珍斷然是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她的女兒從此遁入空門,鄭良扶著她,他好像沒有太多感觸,一邊安慰道:“我再想想辦法,再想想辦法。”
李姑珍不忍離去,哭著要去抱餘沉沉,我一步三回頭,吳大哥摟著我肩膀,生怕我不看路,在階梯上踩空,那一刻,真是舍不得,斷然是舍不得的,她就在那裏,可她的心已走遠,現實的、肉體的距離是有限的,可那精神上的、靈魂上的距離卻是差著時空的。
“兄弟,走吧,我看這事兒還沒完,你相信,人家最終還是會回來的。”即便他說得都是些安慰人的話,卻很受用。
餘沉沉隻送我們到山門,她都沒有出門檻,站在山門的中央,身上的袈裟格外顯眼,在圓場上,近視眼的話,一眼看上去,頓時覺得她老了很多。
總之,這一行人,一開始是懷著怎樣低迷心情來的,現在就是懷著如何低迷的心緒離開的。
基本是被吳大哥推上車的,那種觸手可及的不舍真是很激動,引得心裏頭發酸發痛。
車開了,副校長她們一行走在前麵,吳大哥跟在後麵一段距離,他的豐田車內飾很講究,也很幹淨,裏麵很寬敞,很安靜,他準備打開音樂的,轉眼一看我,便作罷。
“大老爺們兒,你哭個什麽!這有什麽嘛,這不得是你青春曆程中間很重要的一課嘛。”像一隻可憐的、等待救助的土狗一樣,呆呆的,仿佛是經過了一場撕咬,敗下陣來,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課程太難了,怎麽學都沒學透。”我癡癡的看著窗外。吳大哥又安慰一番,並且說了等下次他來大淨慈寺的時候再帶上我,“聽說過熬鷹嘛?鷹多麽凶悍,隻要下定決心,有毅力,終有一天,你可以將她征服。”
就這樣到縣城車站,坐上了回家的班車,至於還去不去大淨慈寺,未曾給吳大哥答複,一貫很繁忙的車站在晚上的這個時候,人變得稀稀疏疏,三三兩兩,偶爾有出站的客車打開閃亮的前燈,伴隨著發動機轟鳴聲。
拎著包,坐到座位上,很安靜,車裏隻有我和另外一個人,這是今天去梅鎮的最後一班車,車內的燈沒有打開,隻是能看到他手上的手機光亮,我坐在靠前位置,司機上來收了車費,車子就啟動,離站。
這個時候,才看看華燈初上的縣城,整個縣城都很明亮,出了縣城,車子就轉入山道中,就變得暗了起來。山上的民居星火點點,萬家燈火,竟無一家是我家。
朝著車窗外,因為對於這條回去的路相對來說十分熟悉,哪裏有一處山坳,哪裏有一條小溪,那裏有一處殷實人家,房子修得富麗堂皇,哪裏比較涼,哪裏比較陰森,心中都有數,等車沿著盤山公路爬到山頂,就能勉強看到大淨慈寺的方向,寺裏的燈火朦朧了,隻能模糊看到燈光,汽車一轉彎,便就看也看不見。
到西山山穀的時候,車窗開了一條小縫,冷風從外麵灌進來,那風中夾雜著來自幽深穀地的陰冷晦暗氣息,很容易就能辨別出來,前幾次去西山穀地之時,不管是跟著餘沉沉去,還是去尋找餘沉沉,現在回想起來,穀底的溝壑縱橫,小路和大石頭都能看得清楚,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十分清楚的,似乎就是現在隨著餘沉沉又把西山山穀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好像,她就站在馬路邊上,正要往下走,衝著路上招手,像是在邀請,汽車轟隆隆的聲音格外的清晰刺耳,頓時又清醒些許,後排那人的手機光亮依舊亮著,是空蕩車廂裏麵唯一的光芒,車司機時不時傳來咳嗽聲音,看起來像是鼻炎犯了。
車在一處小山前停下,車中間的氣動門打開,門上是有一個小燈的,把後排座位照亮。
“道長。您到地方了,下車吧。”司機師傅操著嗡嗡的鼻音轉過頭來朝後排講話。
一個穿著紫金道袍的老道士,手裏托著一柄下垂的拂塵,起身應道感謝,快步下車,砰的一聲,氣動門就關上了。
汽車漸行漸遠,定著神,頭轉過去看,透過車窗玻璃,還是看不清楚,出現夢幻的一幕,那道士竟然是飄著下車的,下車後又看不到蹤跡。
接著心中便有些慌張起來,直覺得後背發涼,站起來問司機師傅,“師傅,最近的地方也沒有道觀啊。
司機沒有回我話,直覺得十分可怖,車上暗暗的,手機的光微微亮,十分看不清楚。
“我哪裏知道?人說在這兒下車,就在這兒下車,至於人家是幹什麽的,我並不關心。”司機冷冷的回答道,“其實,我也很好奇,四周除了深山老林什麽都沒有,這道士在這個地方,也是挺玄乎的。”他長歎一口氣,聽得出來他歎息聲之中的顫音,我意識到他也在害怕。
山路並不十分好走,尤其是在晚間,突如其來的急轉彎將人從座位上推向彎道外沿的方向,等到再一次看到燈火的時候,看到山下的燈火那麽繁密,那麽燦爛,就像是天上的星子落了下來,散落遍地點點光亮一樣。
梅鎮大河上那座橋上的光亮格外匯成一條十分明亮的光帶,遠遠的、遠遠的像是發光的飄帶將那大山連接起來。回家,還是去大埡村,很糾結,很想去大埡村一趟,就當是假設此時此刻餘沉沉已經在家,或許她端著碗咀嚼著今夏嬌嫩的小脆果,或許她搖著那把陳舊的蒲扇坐在門外石板上遙遙望月,或許她邁著輕盈的步子在草地上小心翼翼捕捉那晶瑩的螢火……
我可以去見她,看到最她歡樂的樣子,那樣,我會手足無措,躊躇不定的吧。
夜空,是一個充滿浪漫情懷的空間,充斥著詭異和黑色的留白,布滿了遐想和虛無的幻象。
總之,平日裏頭所思所想盡情的在夜空中如星光一般撒落下來,美妙的願望在黑色涼涼的半空中懸浮著,令人產生錯覺——直讓人覺得你的願望觸手可及,讓人可以美美享受一番願望達成的歡喜。
虛擬的夢幻世界帶給人的,把煩惱縮到最小,即便是有,那亦是出於對美好的襯托,就像是浸泡在溫水裏麵一樣,被溫暖包圍起來,即便是幻象,那也足夠了,沉溺在夢幻的幸福中間,那種唯美確乎十分吸引人。
與其它的,諸如煙癮、酒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總會有一個轉機讓你回到現實的。
我被扔到路邊上,對,在我看來就是被扔下了,車子在夜裏馬路上轟隆隆開向梅鎮的車站。
借著天光,勉強能看見四周的事物,背著背包,沿著馬路,馬路上撒了砂石料,走慣了城市的路,偶然的走山村修的馬路,會生分的硌腳。
到家裏的時候,堂屋中間還亮著燈光,昏黃的燈,從中間房梁上垂下來一根電線,末端掛著一顆50瓦的燈泡。屋子裏麵空蕩蕩的,院壩草叢裏麵的知了和夏蟲鳴叫著,蟬聲在枝頭鳴叫,越發的顯得寂靜。
老爹靠在山牆邊上,嘴裏叼著煙,還未走近,就已經能聞到濃重的酒味,煙灰積攢的長了,掉下去半截,好像是我的心,見到這番場景,就亮了半截子一樣。
不遠的竹林邊上,一個圓圓的、矮小的黑影緩慢的往家門這邊移動,放下包,走過去,母親背著一捆豬草,又沒有手電,摸著黑在路上往前走,她的步子很慢,弓著腰,背簍將她壓下去,喘著氣——是背得過重了,又看得不大清楚。
“媽!”
此時,她才吃力的抬起頭來,看著我,母親的眼睛看了兩眼,在那兒站住,兩腿打顫,確實壓得太重,“我來吧。”
“你回來啦,放假了是不?”我點點頭,“那進屋,進屋弄飯吃,弄飯吃……”她很高興,即便是重擔在肩,依然艱難的加快了步子,我去扶她,她直道:“你別管我,我習慣了嘞,嗯嗯,習慣了嘞。”她笑著往前挪步。
回到屋裏麵,雖然從竹林那邊走到房子,也就不足兩百米距離,可我覺得好漫長,可那竟然會是母親的日常,直覺得生活太苦,原先就是相信人有命運這一說,但是就在這短短的、不足二百米的距離上,陡然覺得人是有命運這一說的。富貴命嚐不到苦命的難處,雖是你我都是紅塵悲傷客,莫笑誰是可憐人。但命運的不同,差之毫厘,落到現實,卻是荒謬到不止十萬八千裏。
火坑裏麵的火已經熄滅掉,隻發著微微的光,老爹靠著牆在睡覺,呼嚕聲在起起伏伏。
母親從裏屋拿著什麽東西遞到我的手上,冰涼的,“這是那天你嬸子送來的蘋果,我放在水缸旁邊冰著呢,可甜,解暑呢,你吃嘛。”她轉身進了廚房,鍋碗瓢盆稀稀拉拉響動起來。
於命運貧瘠處,總有人想著你,念著你,其曰無依?豈不見高堂護佑之心天地昭然;其曰無情?豈不見慈母在上溫柔如斯……
副校長站起來,拍著桌子,她身上的嚴厲完全的反映了她外柔內剛的一麵,“讓學校學生出家當和尚是絕對不可能的,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講過,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佛寺要考慮我們的目的。”她這話是衝著大淨慈寺主持靜慈說的。
“阿彌陀佛,貧尼曉得。”淨慈寺主持靜慈說話的時候,臉上不免有慚愧之情,臉色暗暗的。
餘沉沉身披著袈裟,那是一種鮮紅加金黃的顏色,袈裟上麵的格子熠熠發光,卻怎麽也不能遏製住她悲戚顏色,更為重要的是她心中的神佛和道士已經鬥爭了不知多長時間。
和尚的禪杖威力甚大,所到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誰人能敵?那禪杖使得出千鈞之力來,排山的浪襲過來,道士自然也不示弱,他那桃木劍雖是木質的,卻很是玄妙,在他的手中使的出神入化,或斬,或劈,或劍雨從天而降,或有神助般。
一劍打過去,劈波斬浪,把拔地而起的江水劈成兩半,迎著和尚奔過去,禪杖與桃木劍交匯處,火花四濺,縈繞在二人身上的氣息碰擊在一起,紫氣和金光纏繞在一起,從江麵直上,兩股逆反的氣流縈繞糾纏在一起,氣勢衝天,和尚掄起拳頭揍過去。
道士早有防備,急轉直下,踩著江水,隻兩步,便退出去數十丈遠,轟咚一聲,像是平日裏炸魚的動靜一般,和尚那一拳砸在江水中間,圓滾滾的伴隨著浩大動靜。
道士伸展開來,已經準備施法,巨大圓盤八卦以和尚為中心展開,一下圈了進去,似能吞天包地,江流倒流,白茫茫霧水從江心升騰起來,鑲在八卦陽極上,和尚臉上很顯然慌張許多,似乎被困住不能動彈,此不是一般招式,遠遠看起來,是一種陣法,激起此陣威力的恰是道士的道法。
他淩空而上,一躍至中心,懸空倒立著身子,拂塵自上而下縹緲下墜,那陰極的黑色逐漸變得濃重起來,直到完滿。
末了,他懸在八卦的東頭,整個圓盤開始轉動,且速度越來越快,道士看準時機,正是和尚對著八卦陣的死門之時,劍鋒所指,名曰紫氣東來,一股劍氣擊殺過去。
千鈞一發時刻,和尚似乎逃離了束縛,從從容容的放下禪杖,盤腿坐下來,他身邊便金光閃閃,暗流湧動,江水開始折返,逆流江水便開始順流。
“禿驢,都道你禪功不一般,倒是確實有幾分手段!”老和尚閉眼,那雙手合在胸前,慢慢下沉,金光下墜,那劍氣瞬間撲了空,正是唯一的必殺技落了空,老和尚安安穩穩的坐在江流上,兀自漂流。
道士以桃木劍為法器施展開來,似乎由於方才將法術使盡了一般,現在任他出何種招式,都讓和尚化了去。
老和尚指著東邊,咒語刺耳,指尖發了一擊,直奔老道士,未及他反應過來,胸口直覺得一陣疼痛,便被打將出去。
和尚和道士之戰,以道士戰敗為結局。至此,餘沉沉的心中也就有答案——現實主義終歸要向理想主義讓路。
青山薄暮,江上的清風吹進港灣,吹到山上的寺裏,遠遠的看到江上打漁小船飄蕩著。
山門外,一行人出了門,走到最後的是餘沉沉,她仍舊是那一身華麗衣裝,李姑珍斷然是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她的女兒從此遁入空門,鄭良扶著她,他好像沒有太多感觸,一邊安慰道:“我再想想辦法,再想想辦法。”
李姑珍不忍離去,哭著要去抱餘沉沉,我一步三回頭,吳大哥摟著我肩膀,生怕我不看路,在階梯上踩空,那一刻,真是舍不得,斷然是舍不得的,她就在那裏,可她的心已走遠,現實的、肉體的距離是有限的,可那精神上的、靈魂上的距離卻是差著時空的。
“兄弟,走吧,我看這事兒還沒完,你相信,人家最終還是會回來的。”即便他說得都是些安慰人的話,卻很受用。
餘沉沉隻送我們到山門,她都沒有出門檻,站在山門的中央,身上的袈裟格外顯眼,在圓場上,近視眼的話,一眼看上去,頓時覺得她老了很多。
總之,這一行人,一開始是懷著怎樣低迷心情來的,現在就是懷著如何低迷的心緒離開的。
基本是被吳大哥推上車的,那種觸手可及的不舍真是很激動,引得心裏頭發酸發痛。
車開了,副校長她們一行走在前麵,吳大哥跟在後麵一段距離,他的豐田車內飾很講究,也很幹淨,裏麵很寬敞,很安靜,他準備打開音樂的,轉眼一看我,便作罷。
“大老爺們兒,你哭個什麽!這有什麽嘛,這不得是你青春曆程中間很重要的一課嘛。”像一隻可憐的、等待救助的土狗一樣,呆呆的,仿佛是經過了一場撕咬,敗下陣來,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課程太難了,怎麽學都沒學透。”我癡癡的看著窗外。吳大哥又安慰一番,並且說了等下次他來大淨慈寺的時候再帶上我,“聽說過熬鷹嘛?鷹多麽凶悍,隻要下定決心,有毅力,終有一天,你可以將她征服。”
就這樣到縣城車站,坐上了回家的班車,至於還去不去大淨慈寺,未曾給吳大哥答複,一貫很繁忙的車站在晚上的這個時候,人變得稀稀疏疏,三三兩兩,偶爾有出站的客車打開閃亮的前燈,伴隨著發動機轟鳴聲。
拎著包,坐到座位上,很安靜,車裏隻有我和另外一個人,這是今天去梅鎮的最後一班車,車內的燈沒有打開,隻是能看到他手上的手機光亮,我坐在靠前位置,司機上來收了車費,車子就啟動,離站。
這個時候,才看看華燈初上的縣城,整個縣城都很明亮,出了縣城,車子就轉入山道中,就變得暗了起來。山上的民居星火點點,萬家燈火,竟無一家是我家。
朝著車窗外,因為對於這條回去的路相對來說十分熟悉,哪裏有一處山坳,哪裏有一條小溪,那裏有一處殷實人家,房子修得富麗堂皇,哪裏比較涼,哪裏比較陰森,心中都有數,等車沿著盤山公路爬到山頂,就能勉強看到大淨慈寺的方向,寺裏的燈火朦朧了,隻能模糊看到燈光,汽車一轉彎,便就看也看不見。
到西山山穀的時候,車窗開了一條小縫,冷風從外麵灌進來,那風中夾雜著來自幽深穀地的陰冷晦暗氣息,很容易就能辨別出來,前幾次去西山穀地之時,不管是跟著餘沉沉去,還是去尋找餘沉沉,現在回想起來,穀底的溝壑縱橫,小路和大石頭都能看得清楚,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十分清楚的,似乎就是現在隨著餘沉沉又把西山山穀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好像,她就站在馬路邊上,正要往下走,衝著路上招手,像是在邀請,汽車轟隆隆的聲音格外的清晰刺耳,頓時又清醒些許,後排那人的手機光亮依舊亮著,是空蕩車廂裏麵唯一的光芒,車司機時不時傳來咳嗽聲音,看起來像是鼻炎犯了。
車在一處小山前停下,車中間的氣動門打開,門上是有一個小燈的,把後排座位照亮。
“道長。您到地方了,下車吧。”司機師傅操著嗡嗡的鼻音轉過頭來朝後排講話。
一個穿著紫金道袍的老道士,手裏托著一柄下垂的拂塵,起身應道感謝,快步下車,砰的一聲,氣動門就關上了。
汽車漸行漸遠,定著神,頭轉過去看,透過車窗玻璃,還是看不清楚,出現夢幻的一幕,那道士竟然是飄著下車的,下車後又看不到蹤跡。
接著心中便有些慌張起來,直覺得後背發涼,站起來問司機師傅,“師傅,最近的地方也沒有道觀啊。
司機沒有回我話,直覺得十分可怖,車上暗暗的,手機的光微微亮,十分看不清楚。
“我哪裏知道?人說在這兒下車,就在這兒下車,至於人家是幹什麽的,我並不關心。”司機冷冷的回答道,“其實,我也很好奇,四周除了深山老林什麽都沒有,這道士在這個地方,也是挺玄乎的。”他長歎一口氣,聽得出來他歎息聲之中的顫音,我意識到他也在害怕。
山路並不十分好走,尤其是在晚間,突如其來的急轉彎將人從座位上推向彎道外沿的方向,等到再一次看到燈火的時候,看到山下的燈火那麽繁密,那麽燦爛,就像是天上的星子落了下來,散落遍地點點光亮一樣。
梅鎮大河上那座橋上的光亮格外匯成一條十分明亮的光帶,遠遠的、遠遠的像是發光的飄帶將那大山連接起來。回家,還是去大埡村,很糾結,很想去大埡村一趟,就當是假設此時此刻餘沉沉已經在家,或許她端著碗咀嚼著今夏嬌嫩的小脆果,或許她搖著那把陳舊的蒲扇坐在門外石板上遙遙望月,或許她邁著輕盈的步子在草地上小心翼翼捕捉那晶瑩的螢火……
我可以去見她,看到最她歡樂的樣子,那樣,我會手足無措,躊躇不定的吧。
夜空,是一個充滿浪漫情懷的空間,充斥著詭異和黑色的留白,布滿了遐想和虛無的幻象。
總之,平日裏頭所思所想盡情的在夜空中如星光一般撒落下來,美妙的願望在黑色涼涼的半空中懸浮著,令人產生錯覺——直讓人覺得你的願望觸手可及,讓人可以美美享受一番願望達成的歡喜。
虛擬的夢幻世界帶給人的,把煩惱縮到最小,即便是有,那亦是出於對美好的襯托,就像是浸泡在溫水裏麵一樣,被溫暖包圍起來,即便是幻象,那也足夠了,沉溺在夢幻的幸福中間,那種唯美確乎十分吸引人。
與其它的,諸如煙癮、酒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總會有一個轉機讓你回到現實的。
我被扔到路邊上,對,在我看來就是被扔下了,車子在夜裏馬路上轟隆隆開向梅鎮的車站。
借著天光,勉強能看見四周的事物,背著背包,沿著馬路,馬路上撒了砂石料,走慣了城市的路,偶然的走山村修的馬路,會生分的硌腳。
到家裏的時候,堂屋中間還亮著燈光,昏黃的燈,從中間房梁上垂下來一根電線,末端掛著一顆50瓦的燈泡。屋子裏麵空蕩蕩的,院壩草叢裏麵的知了和夏蟲鳴叫著,蟬聲在枝頭鳴叫,越發的顯得寂靜。
老爹靠在山牆邊上,嘴裏叼著煙,還未走近,就已經能聞到濃重的酒味,煙灰積攢的長了,掉下去半截,好像是我的心,見到這番場景,就亮了半截子一樣。
不遠的竹林邊上,一個圓圓的、矮小的黑影緩慢的往家門這邊移動,放下包,走過去,母親背著一捆豬草,又沒有手電,摸著黑在路上往前走,她的步子很慢,弓著腰,背簍將她壓下去,喘著氣——是背得過重了,又看得不大清楚。
“媽!”
此時,她才吃力的抬起頭來,看著我,母親的眼睛看了兩眼,在那兒站住,兩腿打顫,確實壓得太重,“我來吧。”
“你回來啦,放假了是不?”我點點頭,“那進屋,進屋弄飯吃,弄飯吃……”她很高興,即便是重擔在肩,依然艱難的加快了步子,我去扶她,她直道:“你別管我,我習慣了嘞,嗯嗯,習慣了嘞。”她笑著往前挪步。
回到屋裏麵,雖然從竹林那邊走到房子,也就不足兩百米距離,可我覺得好漫長,可那竟然會是母親的日常,直覺得生活太苦,原先就是相信人有命運這一說,但是就在這短短的、不足二百米的距離上,陡然覺得人是有命運這一說的。富貴命嚐不到苦命的難處,雖是你我都是紅塵悲傷客,莫笑誰是可憐人。但命運的不同,差之毫厘,落到現實,卻是荒謬到不止十萬八千裏。
火坑裏麵的火已經熄滅掉,隻發著微微的光,老爹靠著牆在睡覺,呼嚕聲在起起伏伏。
母親從裏屋拿著什麽東西遞到我的手上,冰涼的,“這是那天你嬸子送來的蘋果,我放在水缸旁邊冰著呢,可甜,解暑呢,你吃嘛。”她轉身進了廚房,鍋碗瓢盆稀稀拉拉響動起來。
於命運貧瘠處,總有人想著你,念著你,其曰無依?豈不見高堂護佑之心天地昭然;其曰無情?豈不見慈母在上溫柔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