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天命危機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朝的一群人表示對於五德終始說非常熟悉。
畢竟,他們如今同樣信奉這一理論,還將之付諸於實踐,與實際發生的事情相結合——以論證天命。
西漢確實非常在意天命,但是後來的大家同樣在意啊!
隻不過在遇到宣稱“天命不在”的論調的時候,選擇的方法有了些許變化而已。
【五德終始說,大約是在春秋戰國這一時期形成的,其大致內容就是曆史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個過程不斷運轉循環,即木克土,金克木……而王朝同樣如此。】
【簡單而言,這種理論可以被當做一種改朝換代、解釋王朝興替的理論。】
【當然,這種理論同樣認為,五德什麽時候運轉、什麽時候輪替,是天命決定的——王朝將興,必有祥瑞;王朝將亡,必有災禍。】
【當這樣的預兆出現的時候,就是五德將要輪替,帶動王朝興亡的時候了。】
【而既然這些都是天命所決定的,那麽——這就是人力所不能阻擋的。】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天命非人力所能阻擋,是漢哀帝後續行為的重要原因,也是後來新莽建立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漢的“德”經過了不止一次改變。】
【在建立西漢的時候,劉邦認為西漢應當是水德,尚黑,於是在西漢初期,一直是以水德自居;而到了武帝時期,在皇帝和眾大臣的建議下,以土克水,改為土德,尚黃;】
【而到了西漢後期,有一種新的理論興起,依舊是以五行為基礎,但是從相克變成了相生——由此,認為西漢應當為火德。】
【火德的理論,被漢哀帝采納了,他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但是從他的行為而講,他其實是承認了這一說法。】
雖然興起了五德相生的說法,但是五德相克的理論也並沒有就此斷絕,實際上在民間和朝堂,這種理論還是屬於主流思想。
“火德,天下現在原來是火德嗎?”一老媼喃喃道,她並不是本地人,而是從別的地方流落過來的,和自己的幾個兒孫一起。由於他們一家抵達當地的時間比較巧,為人也妥帖,倒是還算順利地融入了這個村子。
此時,看著“火德”的說法,老媼瞬間想起來了自己一家被迫離開故土的原因:“可是這些年到處都是洪水啊……”
若不是家鄉被洪水侵襲,變成了澤國,他們一家如何需要變作流民,拋家舍業,流落他鄉?
旁邊的村民聽到她的自語,也想起來了當初聽過的有關於這家人之所以來到他們村的事情。
是因為發了大水。
發大水啊!這樣的天災,任誰都無能為力,隻能自歎命苦。
——但是,天下乃是火德。
……水克火,這個相克理論大家可都明白。所以,這幾年來頻頻發生的洪水,難道是上蒼的示意?
難道,這是五德要進行新的更替的前兆嗎?
-
秦朝眾人則一陣茫然。
大秦乃水德,因為周為火德,水克火,因而皇帝將大秦定為了水德,尚黑。
但是按照這個理論推導下去,滅亡大秦的西漢不應該是土德嗎?啊?
畢竟,土克水啊!
可是這個西漢的開國皇帝,怎麽還把自己的王朝定為水德呢?
【在漢哀帝第一個年號建平的二年時,他見了一個名叫夏賀良的人。】
【夏賀良有一名老師,叫做甘忠可,是漢成帝時期的人。他宣稱天下已經到了更替天命的時候,更替的對象應當是火德。而夏賀良便繼承了這一說法。】
【見到漢哀帝之後,他直接表示:“漢曆中衰,當更受命”。西漢的天命已經到頭了,應該更改天命了!當年漢成帝不應天命,因此才絕嗣。如今陛下您屢屢生病,也是這個緣故。】
【那麽,方法是什麽呢?改元,易號。】
【漢哀帝真的這麽做了,他將年號改為太初,即太初元年;又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是更改了國號。】
【當然,在一個月後,漢哀帝發現自己的病情沒有好轉,就都又改了回去,並且處死了夏賀良。】
【但這並不是漢哀帝因為“天命”而做出的最後一件事情,其後,天命的理論依舊在他腦中盤桓,並未散去。】
【因此,便有了接下來著名的事情:漢哀帝想要禪位董賢。】
【他不止一次地當眾表達了這樣的想法,如在冊封董賢為大司馬的時候,使用了堯禪讓給舜時候說的話,“允執其中”;其後在宮中一次飲宴之時,他又表示,“吾欲效法堯舜”,你們覺得怎麽樣?】
【種種行為可以證明,漢哀帝不是什麽一時興起,也不是什麽玩笑之語,他是認真的。】
【而他又並非一個毫無權力的傀儡皇帝,在他在位時期,他手中的權力是實打實的。】
【所以,他為什麽要禪位董賢呢?不是因為什麽寵愛,還是因為天命。】
【或許大家覺得漢哀帝對天命也有點太過於篤信了,簡直像是失去了理智一樣——但是,天命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漢哀帝時期才出現的,其曆史悠久。】
【而正因為曆史悠久,所以才讓漢哀帝無比信任,甚至信任到打算用禪位的方法來處理天命的問題。】
【如果我們再深挖一點的話,天命的問題,其真正內核,是西漢的合法性問題。】
嬴政的眉毛抖了抖。
合法性問題啊……那可確實是一個再嚴重不過的問題了。
有了合法性,才有了統治天下的正當性,才能順利地治理整個天下,才能理所當然地宣稱自己是皇帝、朝廷是天下的朝廷。
而一旦出現了合法性問題,或者說,合法性危機,那這個朝廷離覆滅就不遠了。
合法性出現問題,那麽天下四野之中,就會不斷地湧現對政權的合法性進行質疑的人——他們或許是一心為了朝廷好,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許是一心為了天下萬民,想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也可能是對朝廷的統治不滿的人,如今總算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攻擊和指責朝廷。
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野心家,打算借著這樣的危機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總而言之,當麵對合法性危機的時候,西漢,確實是不長久了啊!
而漢哀帝必然也看到了這個可怕的發展,因此才不擇手段——且不說手段到底有沒有效果、是不是什麽好辦法吧——哪怕是禪位的方法,都被他想了出來。
-
起初,看到皇帝居然想要禪位給一個外人的時候,劉徹簡直是驚呆了。
他完全不能想象自己的後代居然會有人願意交出手中的權力。
而且,那還不隻是這一個皇帝的權力,那明明是老劉家全體的權力!那是高皇帝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江山,是先祖艱苦創業打下來的天下!
居然就要這麽輕輕鬆鬆地送出去?
而看到後來……
劉徹更震驚了,也難得感覺到了一絲不安:“合法性……天命?”這居然出問題了?!
大漢,怎麽會出現合法性的問題?!
大漢乃是高皇帝提刀策馬打下來的江山,滅亡秦朝,建立大漢,這樣的合法性能夠有什麽問題?
哦,天命——大家都是相信天命的,不管是五行相克,還是五行相生。
所以說,後來發生了什麽事情,能夠讓天下對大漢的天命產生質疑?要說是天災,大漢前期也並非沒有啊。
……難不成,天人感應的理論還在這方麵添了一點柴?
【政權的合法性,實際上就是該政權被多少民眾認同。如果大多數民眾認同該政權,也認同該政權的行為,那麽該政權就具有合法性,其統治就會比較順利,民眾會自動服從。】
【但如果其合法性遭到了質疑,出現了合法性危機的話,就極易引發政權的垮塌,和全麵的政治危機。】
【西漢的政權合法性危機,其實早在漢昭帝時期就有了那麽點苗頭。】
【為什麽在昭帝時期出現苗頭,到底是因為武帝時期各種政令造成的後果,還是昭帝年幼霍氏掌握大權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總歸,在昭帝時期,有人便表示,漢家天命已盡了。】
【我們知道,在西漢時期——其實還有後續的很多個王朝——天命存在與否,是與祥瑞和災異緊密聯係的。】
【因此,昭帝時期的一名官員就因為某個災異認為,劉氏天命將盡,要改朝換代了;而漢家乃是堯的後代,鑒於堯舜禪讓,那麽漢家應該禪位給舜的後代。】
【此言論一出,影響並不小,在朝野之間多有流傳。霍光見狀,認為此為妖言惑眾,直接處死了此人。】
【但人雖死,他的言論引發的危機卻並沒有就此消弭。】
【在其後的宣帝時期,為了解決這個合法性危機,將劉氏天命盡的言論壓製下去,開始頻頻出現祥瑞——當然,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是否有人為製造在其中。】
【不過不論如何,漢宣帝時期出現的祥瑞數量之多,遠超前代。】
【而在這樣的操作下,漢宣帝時期對於劉氏天命的質疑,確實被壓製下去了一部分。】
【但問題在於,宣帝壓製的方法,是依靠祥瑞,這就形成了一柄雙刃劍——固然天命問題被暫時隱藏,但是對於祥瑞災異的信奉,卻被進一步加深了。】
【民間也好,朝堂也罷,所有人對於災禍和祥瑞對天命的聯係,更加信任。】
【這就導致,在宣帝之後,被壓製一時的劉氏合法性的質疑愈演愈烈。】
【不少士人據此相信——是發自內心的相信,倒不是什麽野心之類的——漢家的天命終究快要結束,新的天命將會出現,這是上蒼的指示,是不可違逆的。】
【而這對民間百姓的影響,同樣巨大,本來就因為土地兼並、沉重賦稅徭役而活不下去,變成流民甚至起義軍的百姓們,更是深信自己代表了天命,堅信漢室已經不再是上蒼的選擇,是時候結束了!】
【由此,他們的作戰意誌和作戰勇氣,也更上一層樓。】
李世民歎息:“但是不論如何,祥瑞災異的影響還是不可斷絕。”
他旁邊的就是房玄齡等人。
早在登基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商量起關於繼位合法性,也算是政權合法性的問題。
最終他們決定,拋棄之前盛行的讖緯之說,而將重心放到民心上——這也算是民眾對政權的認可度了。
而這個選擇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不僅對自己的即位起到了幫助,也確實掃清了一部分在前代乃至南北朝時期盛行的昏亂神鬼讖緯學說,滌蕩了一波風氣。
但是,哪怕他們不斷宣傳民心,哪怕他們不斷盡可能地斬斷一部分讖緯象征,可終究還是不能就此讓天下之人不再看重祥瑞或者災異。
祥瑞,災異,依舊是牽動天下的存在,也是象征天子德行的存在。
而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李世民倒也不是不能理解漢哀帝的各種讓人詬病的舉措。
——或許,在那樣的人人都開始質疑漢室合法性,覺得漢室將亡的情況下,他已經想不出什麽方法了。
但是,李世民也因此更加對祥瑞或者災異感到忌憚了。
這些東西有著這樣大的影響力,大唐後來的皇帝不會也在這個上麵栽跟頭吧?甚至是因此像是西漢一樣,深陷合法性危機之中?
-
劉徹坐正了。
漢昭帝時期,竟然就出現了危機的苗頭了嗎?這麽早……
就在自己這個武帝之後——漢昭帝時期,究竟是什麽情況?
劉徹從自己浸淫權謀的角度思考,覺得在漢昭帝時候的那個質疑漢室天命的官員,大約與後來的那些堅信天命輪轉的士人不太一樣——既然當時是霍氏掌握大權,而那人又提出來什麽堯舜禪讓的時期……
他是不是想要鼓動霍氏篡位自立?
然後他就能夠作為功臣被奉為上賓?
但是既然這個質疑被提出來了,而且還被朝野流傳,那麽多多少少確實是有一些土壤的。這才是關鍵。
為什麽突然就會出現對大漢天命的質疑?
為什麽漢宣帝時期這個質疑也不曾消失?
畢竟,他們如今同樣信奉這一理論,還將之付諸於實踐,與實際發生的事情相結合——以論證天命。
西漢確實非常在意天命,但是後來的大家同樣在意啊!
隻不過在遇到宣稱“天命不在”的論調的時候,選擇的方法有了些許變化而已。
【五德終始說,大約是在春秋戰國這一時期形成的,其大致內容就是曆史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個過程不斷運轉循環,即木克土,金克木……而王朝同樣如此。】
【簡單而言,這種理論可以被當做一種改朝換代、解釋王朝興替的理論。】
【當然,這種理論同樣認為,五德什麽時候運轉、什麽時候輪替,是天命決定的——王朝將興,必有祥瑞;王朝將亡,必有災禍。】
【當這樣的預兆出現的時候,就是五德將要輪替,帶動王朝興亡的時候了。】
【而既然這些都是天命所決定的,那麽——這就是人力所不能阻擋的。】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天命非人力所能阻擋,是漢哀帝後續行為的重要原因,也是後來新莽建立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漢的“德”經過了不止一次改變。】
【在建立西漢的時候,劉邦認為西漢應當是水德,尚黑,於是在西漢初期,一直是以水德自居;而到了武帝時期,在皇帝和眾大臣的建議下,以土克水,改為土德,尚黃;】
【而到了西漢後期,有一種新的理論興起,依舊是以五行為基礎,但是從相克變成了相生——由此,認為西漢應當為火德。】
【火德的理論,被漢哀帝采納了,他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但是從他的行為而講,他其實是承認了這一說法。】
雖然興起了五德相生的說法,但是五德相克的理論也並沒有就此斷絕,實際上在民間和朝堂,這種理論還是屬於主流思想。
“火德,天下現在原來是火德嗎?”一老媼喃喃道,她並不是本地人,而是從別的地方流落過來的,和自己的幾個兒孫一起。由於他們一家抵達當地的時間比較巧,為人也妥帖,倒是還算順利地融入了這個村子。
此時,看著“火德”的說法,老媼瞬間想起來了自己一家被迫離開故土的原因:“可是這些年到處都是洪水啊……”
若不是家鄉被洪水侵襲,變成了澤國,他們一家如何需要變作流民,拋家舍業,流落他鄉?
旁邊的村民聽到她的自語,也想起來了當初聽過的有關於這家人之所以來到他們村的事情。
是因為發了大水。
發大水啊!這樣的天災,任誰都無能為力,隻能自歎命苦。
——但是,天下乃是火德。
……水克火,這個相克理論大家可都明白。所以,這幾年來頻頻發生的洪水,難道是上蒼的示意?
難道,這是五德要進行新的更替的前兆嗎?
-
秦朝眾人則一陣茫然。
大秦乃水德,因為周為火德,水克火,因而皇帝將大秦定為了水德,尚黑。
但是按照這個理論推導下去,滅亡大秦的西漢不應該是土德嗎?啊?
畢竟,土克水啊!
可是這個西漢的開國皇帝,怎麽還把自己的王朝定為水德呢?
【在漢哀帝第一個年號建平的二年時,他見了一個名叫夏賀良的人。】
【夏賀良有一名老師,叫做甘忠可,是漢成帝時期的人。他宣稱天下已經到了更替天命的時候,更替的對象應當是火德。而夏賀良便繼承了這一說法。】
【見到漢哀帝之後,他直接表示:“漢曆中衰,當更受命”。西漢的天命已經到頭了,應該更改天命了!當年漢成帝不應天命,因此才絕嗣。如今陛下您屢屢生病,也是這個緣故。】
【那麽,方法是什麽呢?改元,易號。】
【漢哀帝真的這麽做了,他將年號改為太初,即太初元年;又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是更改了國號。】
【當然,在一個月後,漢哀帝發現自己的病情沒有好轉,就都又改了回去,並且處死了夏賀良。】
【但這並不是漢哀帝因為“天命”而做出的最後一件事情,其後,天命的理論依舊在他腦中盤桓,並未散去。】
【因此,便有了接下來著名的事情:漢哀帝想要禪位董賢。】
【他不止一次地當眾表達了這樣的想法,如在冊封董賢為大司馬的時候,使用了堯禪讓給舜時候說的話,“允執其中”;其後在宮中一次飲宴之時,他又表示,“吾欲效法堯舜”,你們覺得怎麽樣?】
【種種行為可以證明,漢哀帝不是什麽一時興起,也不是什麽玩笑之語,他是認真的。】
【而他又並非一個毫無權力的傀儡皇帝,在他在位時期,他手中的權力是實打實的。】
【所以,他為什麽要禪位董賢呢?不是因為什麽寵愛,還是因為天命。】
【或許大家覺得漢哀帝對天命也有點太過於篤信了,簡直像是失去了理智一樣——但是,天命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漢哀帝時期才出現的,其曆史悠久。】
【而正因為曆史悠久,所以才讓漢哀帝無比信任,甚至信任到打算用禪位的方法來處理天命的問題。】
【如果我們再深挖一點的話,天命的問題,其真正內核,是西漢的合法性問題。】
嬴政的眉毛抖了抖。
合法性問題啊……那可確實是一個再嚴重不過的問題了。
有了合法性,才有了統治天下的正當性,才能順利地治理整個天下,才能理所當然地宣稱自己是皇帝、朝廷是天下的朝廷。
而一旦出現了合法性問題,或者說,合法性危機,那這個朝廷離覆滅就不遠了。
合法性出現問題,那麽天下四野之中,就會不斷地湧現對政權的合法性進行質疑的人——他們或許是一心為了朝廷好,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許是一心為了天下萬民,想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也可能是對朝廷的統治不滿的人,如今總算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攻擊和指責朝廷。
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野心家,打算借著這樣的危機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總而言之,當麵對合法性危機的時候,西漢,確實是不長久了啊!
而漢哀帝必然也看到了這個可怕的發展,因此才不擇手段——且不說手段到底有沒有效果、是不是什麽好辦法吧——哪怕是禪位的方法,都被他想了出來。
-
起初,看到皇帝居然想要禪位給一個外人的時候,劉徹簡直是驚呆了。
他完全不能想象自己的後代居然會有人願意交出手中的權力。
而且,那還不隻是這一個皇帝的權力,那明明是老劉家全體的權力!那是高皇帝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江山,是先祖艱苦創業打下來的天下!
居然就要這麽輕輕鬆鬆地送出去?
而看到後來……
劉徹更震驚了,也難得感覺到了一絲不安:“合法性……天命?”這居然出問題了?!
大漢,怎麽會出現合法性的問題?!
大漢乃是高皇帝提刀策馬打下來的江山,滅亡秦朝,建立大漢,這樣的合法性能夠有什麽問題?
哦,天命——大家都是相信天命的,不管是五行相克,還是五行相生。
所以說,後來發生了什麽事情,能夠讓天下對大漢的天命產生質疑?要說是天災,大漢前期也並非沒有啊。
……難不成,天人感應的理論還在這方麵添了一點柴?
【政權的合法性,實際上就是該政權被多少民眾認同。如果大多數民眾認同該政權,也認同該政權的行為,那麽該政權就具有合法性,其統治就會比較順利,民眾會自動服從。】
【但如果其合法性遭到了質疑,出現了合法性危機的話,就極易引發政權的垮塌,和全麵的政治危機。】
【西漢的政權合法性危機,其實早在漢昭帝時期就有了那麽點苗頭。】
【為什麽在昭帝時期出現苗頭,到底是因為武帝時期各種政令造成的後果,還是昭帝年幼霍氏掌握大權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總歸,在昭帝時期,有人便表示,漢家天命已盡了。】
【我們知道,在西漢時期——其實還有後續的很多個王朝——天命存在與否,是與祥瑞和災異緊密聯係的。】
【因此,昭帝時期的一名官員就因為某個災異認為,劉氏天命將盡,要改朝換代了;而漢家乃是堯的後代,鑒於堯舜禪讓,那麽漢家應該禪位給舜的後代。】
【此言論一出,影響並不小,在朝野之間多有流傳。霍光見狀,認為此為妖言惑眾,直接處死了此人。】
【但人雖死,他的言論引發的危機卻並沒有就此消弭。】
【在其後的宣帝時期,為了解決這個合法性危機,將劉氏天命盡的言論壓製下去,開始頻頻出現祥瑞——當然,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是否有人為製造在其中。】
【不過不論如何,漢宣帝時期出現的祥瑞數量之多,遠超前代。】
【而在這樣的操作下,漢宣帝時期對於劉氏天命的質疑,確實被壓製下去了一部分。】
【但問題在於,宣帝壓製的方法,是依靠祥瑞,這就形成了一柄雙刃劍——固然天命問題被暫時隱藏,但是對於祥瑞災異的信奉,卻被進一步加深了。】
【民間也好,朝堂也罷,所有人對於災禍和祥瑞對天命的聯係,更加信任。】
【這就導致,在宣帝之後,被壓製一時的劉氏合法性的質疑愈演愈烈。】
【不少士人據此相信——是發自內心的相信,倒不是什麽野心之類的——漢家的天命終究快要結束,新的天命將會出現,這是上蒼的指示,是不可違逆的。】
【而這對民間百姓的影響,同樣巨大,本來就因為土地兼並、沉重賦稅徭役而活不下去,變成流民甚至起義軍的百姓們,更是深信自己代表了天命,堅信漢室已經不再是上蒼的選擇,是時候結束了!】
【由此,他們的作戰意誌和作戰勇氣,也更上一層樓。】
李世民歎息:“但是不論如何,祥瑞災異的影響還是不可斷絕。”
他旁邊的就是房玄齡等人。
早在登基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商量起關於繼位合法性,也算是政權合法性的問題。
最終他們決定,拋棄之前盛行的讖緯之說,而將重心放到民心上——這也算是民眾對政權的認可度了。
而這個選擇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不僅對自己的即位起到了幫助,也確實掃清了一部分在前代乃至南北朝時期盛行的昏亂神鬼讖緯學說,滌蕩了一波風氣。
但是,哪怕他們不斷宣傳民心,哪怕他們不斷盡可能地斬斷一部分讖緯象征,可終究還是不能就此讓天下之人不再看重祥瑞或者災異。
祥瑞,災異,依舊是牽動天下的存在,也是象征天子德行的存在。
而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李世民倒也不是不能理解漢哀帝的各種讓人詬病的舉措。
——或許,在那樣的人人都開始質疑漢室合法性,覺得漢室將亡的情況下,他已經想不出什麽方法了。
但是,李世民也因此更加對祥瑞或者災異感到忌憚了。
這些東西有著這樣大的影響力,大唐後來的皇帝不會也在這個上麵栽跟頭吧?甚至是因此像是西漢一樣,深陷合法性危機之中?
-
劉徹坐正了。
漢昭帝時期,竟然就出現了危機的苗頭了嗎?這麽早……
就在自己這個武帝之後——漢昭帝時期,究竟是什麽情況?
劉徹從自己浸淫權謀的角度思考,覺得在漢昭帝時候的那個質疑漢室天命的官員,大約與後來的那些堅信天命輪轉的士人不太一樣——既然當時是霍氏掌握大權,而那人又提出來什麽堯舜禪讓的時期……
他是不是想要鼓動霍氏篡位自立?
然後他就能夠作為功臣被奉為上賓?
但是既然這個質疑被提出來了,而且還被朝野流傳,那麽多多少少確實是有一些土壤的。這才是關鍵。
為什麽突然就會出現對大漢天命的質疑?
為什麽漢宣帝時期這個質疑也不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