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尋找血盞,控製狗群的線索就在這幅圖畫裏,就在這些狗所食的飯菜之間。但我悟不透。所以我想請你還有別的有些本事的庖刀鬼來一起集思廣益,畢竟這吃上的學問隻有咱們能懂。”
“原來如此。我…………”
“哎呀,我姐也對古董感興趣了哈。早飯在這兒哈,您看出什麽了?”
“這圖畫裏的菜肴,紅紅綠綠的,有雞、鴨、魚,還有一些糕點或者水果。但具體到這到底是什麽菜品,其中又有什麽玄機,恐怕很難就此判定。“
田沫的話正是齊緣現在的難處,因為畢竟距離宴神圖所繪畫的時間已過了幾百年。繪畫又不是實物或者照片兒,很難隻通過一張圖畫將宴神圖裏的菜色複原出來。而不能複原菜色也就無從談起。控製野狗群,不能控製野狗,自然便不能找到血盞救人。
齊緣本以為結合田齊兩家的能力和學識,能夠對這幅畫有所突破,可是聽了田沫的話後,他開始失望。不過就在這個時候,田沫臉上卻突然泛起了一絲興奮的轉瞬即逝的微笑。
在那一抹微笑後,田沫突然又嚴肅的對齊緣講到,“齊緣,我知道一個人有大希望能夠破解你手中這宴神圖的秘密。我可以帶你去見他,但是作為回報和必須,你要幫我一個忙。”
“誰?”
“吳二口。他是庖刀鬼中天狗衛一派最後的傳人。”
天狗衛,齊緣有些耳聞,至少他聽周瑜說過,他們在古時候的宮廷裏專管帝後的食品安全。放在現在,那就是衛生局的質檢員呢。
“什麽是天狗衛。吳二口又是誰?”
“天狗衛是庖刀鬼裏的異類。他們不會做菜,一丁點兒都不會。這些人有的甚至一生都沒有拿過鍋碗瓢盆。”
“那他們為什麽還能當庖刀鬼?”
“因為他們會吃。這世界上沒有人比得上天狗衛會吃,就連皇上也不行。”
田沫訴說完天狗衛的本事後,又告訴齊緣說,這些天狗衛門人,起餘何朝何代已經無從考證。唯一知道的是他們在宮廷中一住百年,專門負責帝後飲食的安全工作。提起帝後飲食,平常人往往想到的是影視劇中的那些宮中太監。在皇帝吃飯前,拿著銀針、銀筷輪番試毒品吃,確保無誤後再端給皇帝。
“固有的印象,不能說錯,但僅僅是膚淺的表象而已。真正負責帝後飲食的安全技術,隻掌握在天狗衛手中,他們有一整套技術,專門用於驗毒和品評菜品的好壞。”
言及天狗衛的技術田沫又肅然起敬的告訴齊緣,古時候宮廷禦廚中天狗衛最難會,因為宮廷中爾虞我詐,權謀橫生。天狗衛要對付無數種奇奇怪怪的毒藥,這涉及化學方麵的知識。同時還要親自勘驗進貢食材的好壞、皇帝禦膳的好壞,以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四季五行、陰陽調和的玄理哲學。
久而久之下來,天狗衛的門人菜肴沒有學會製作幾樣,但是卻練就了一副好感聞。甚至他們看一眼菜肴或者聞一下味道,就能把一道菜肴的製作工序、用料多寡,甚至原料的產地猜測個八九不離十。
“論做菜,咱們賒刀匠和保德宮是遠勝天狗衛的。但是如論以菜逆推之術,天狗衛遠遠要淩駕於咱們之上。讓他們看看,說不定能搞出些門道。”
“唉,確實有道理。但我有點兒不太理解,為什麽他們叫這麽一個名字啊?天狗衛,聽著有點兒像罵人。”
“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隻賽狗的鼻子。天狗衛在宮裏給皇帝試菜的時候,不是靠吃,而是靠聞。菜品是否新鮮,有無毒性,他們一聞便知。”
“聞?光聞就能品出好壞。”
“要不怎麽說他們是天狗呢?況且古時的皇宮大內,等級森嚴,誰敢像電視裏那般搶在皇帝前頭去吃。那是大不敬的殺頭罪。”貫昶插言道。
“也對,你剛才說的吳二口,他還有祖宗這些本事嗎?”
“吳二口這個人還有這本事,也是唯一會這本事的人了。”
說起吳二口,田沫又如背書一般告訴齊緣。這位健在的天狗衛門人,今年五十多歲,家住北京城什刹海附近,屬混子一類,基本沒什麽正經活計,就靠著低保過活。
吳二口這個人在四九城裏名不見經傳,可是他爹吳廣品在民國年間卻是鼎鼎有名的大拿呀。全北平城公認最會吃的人,更是北平城裏唯一一位去館子吃飯不要錢,反而還要店主給他掏錢的主。
“倒貼錢讓他吃。為什麽?”
“因為此人能夠通過品嚐找出材料的好壞,並提出整改方案來。經他吃過並整改的菜都會賣的很好。”
說起吳廣品吃上的功夫,田沫向齊緣講了一件有關於保德宮的往事。說民國18年時,食通天為了給吳廣品的兒子慶滿月,在保德宮的正殿裏擺了一桌宴。那一日,高朋滿座,食通天四位掌刀和幾十位大師傅一起到場慶生,好不熱鬧。
可宴剛開局,吳廣品一見他麵前象征有子多福的紫菜豆腐湯後,就博然變了臉色。又語出驚人,直言齊緣的太爺齊振良家裏遭了賊。
而後又在眾人的麵麵相覷中指著那豆腐湯碗說,是此物所言。原來,吳廣品早知道保德宮做湯菜有個秘訣。那就是每日清晨要按照昔日宮裏的秘方,先殺50隻鮮雞,再以八角、茴香等調料為佐,熬製一鍋濃濃的湯底。待湯成則又以蒸籠布濾去雞骨雜質備用。
湯底成功後,保德宮每每有客人點湯菜時,便以所選原料外加那一鍋湯底裏的雞湯進行煲製。這樣做出的湯菜不管葷素都會有濃濃的鮮味兒,但卻又不會讓客人吃出雞骨碎渣之類,惹人反感。說完保德宮煲湯的秘訣兒吳廣品又告訴齊振良說,他先前聞湯時,突然察覺今日的湯底遠不如以前鮮嫩。應該是早晨煲湯的時候少放了一隻雞所致。
吳廣品知道保德宮重名輕利,自不會做這偷工減料之事。平白無故少了一隻雞的緣故,便隻能是雞場遭賊,所以才好言警告。
齊振良聽了吳廣品的話,臉色大變,當即命令手下人去數雞頭,須臾後有夥計報告說雞頭果然隻有49隻,並由此為線索,查出了一個堅守自盜的內賊。
經此一事,保德宮查肅清了門戶,吳廣品的品鑒之術大顯神通,也在庖刀鬼間傳為佳話。
“這事兒你可以去問問你爺。他應該也知道。吳二口是吳廣品的二兒子,他本事比他爹差,但也遠在你我之上,讓他探宴神神圖裏的秘密。我有信心,隻是這個人不為我用,我估計你去了也不會輕易聽你的話。”
“那怎麽辦?我知道你肯定有辦法。你直說吧。”
“人情從來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隻有合同和錢,齊緣,你以保德宮的身份和我聯合去一趟吳二口家,勸說讓他與我簽訂一份合同,把他約束住,這樣他就會幫你這個忙的。不幫咱們就告他。”
哦。齊緣一個點頭,徹底明白這位田小姐的算計。因為前日裏賴食宴,輸的一敗塗地,田沫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她吞並保德宮的目的,但這女人腦子是真強啊。
轉瞬間便又盯上了同為庖刀鬼的天狗衛,既能幫齊緣化解了危機,又能把天狗衛現今唯一的傳人攬入麾下,真可謂一箭雙雕。
齊緣自打接觸田沫第一天起便知道,在這位大姐處是找不到免費的午餐的。所以不需要過久的權衡,他便決定和田沫合作一回,也算是有來有往,公平交易。至此,齊緣一邊收拾畫卷一邊說道,
“要去就快點兒,我伯隻剩五天命了,拖不起。”
“咱們現在就走。”田沫衝齊緣會心一笑後,即刻起身。沒多久,兩個便坐著轎車往什刹海吳二口居住的地方去。
吳二口所居住的地方,位於什刹海的大金市,乃是一片古色古香且略帶破敗的老城區。雖然這一片的地名裏帶個大字,但道路卻小的可憐。以至於齊緣和田沫姐弟不得不在什刹海的河沿兒早早下車,沿著羊腸般的胡同巷裏步行。
在不知道拐了多少彎繞後。齊緣隨著田沫的腳步到了一處灰黑黑色的丁門古院前。此時那院門開著一條縫隙,從裏邊兒傳出一陣陣京劇的唱腔。
“春來桃李齊開放,夏至荷花滿池塘。”
唱京戲的人聲音嘹亮,自得其樂。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感覺。一旁的田沫卻在聽了之後,麵色凝重地告訴齊緣,
“這個唱本的就是吳二口,人不怎麽的,還十分能嘚瑟。我請了他好幾回,他也不願意出山。這次咱們兩家一起來,你得配合著我說。”
“明白,我就是墊腳的磚。”
齊緣擺明了自己的位置,隨後主動走過去,叩響了吳二口家的丁門。
一陣沉悶的叩門後,唱腔驟停,緊跟著門裏有人扯著京片子嘴衝門外喊道:“門又沒鎖,有腿的往裏邁。”
隨著那人呼喊,齊緣跟著田沫姐弟走了進去。三個人來到了門後的四合小院兒。隨後,田沫順著唱腔徑直走到院內的另一扇門,在當他將門簾打開的時候,一股熱風衝齊緣迎麵撲來。待齊緣頂著這一股熱風進到院子裏時,這才發現原來這處門裏是個溫室花棚,別看屋外天寒地凍,春雪未消,花棚裏卻是百花爭豔,蟲鳥爭鳴。
在這一片綠意盎然的小天地中,正有一個發福的光頭老人穿著秋衣褲彎腰澆花剪枝。
“原來如此。我…………”
“哎呀,我姐也對古董感興趣了哈。早飯在這兒哈,您看出什麽了?”
“這圖畫裏的菜肴,紅紅綠綠的,有雞、鴨、魚,還有一些糕點或者水果。但具體到這到底是什麽菜品,其中又有什麽玄機,恐怕很難就此判定。“
田沫的話正是齊緣現在的難處,因為畢竟距離宴神圖所繪畫的時間已過了幾百年。繪畫又不是實物或者照片兒,很難隻通過一張圖畫將宴神圖裏的菜色複原出來。而不能複原菜色也就無從談起。控製野狗群,不能控製野狗,自然便不能找到血盞救人。
齊緣本以為結合田齊兩家的能力和學識,能夠對這幅畫有所突破,可是聽了田沫的話後,他開始失望。不過就在這個時候,田沫臉上卻突然泛起了一絲興奮的轉瞬即逝的微笑。
在那一抹微笑後,田沫突然又嚴肅的對齊緣講到,“齊緣,我知道一個人有大希望能夠破解你手中這宴神圖的秘密。我可以帶你去見他,但是作為回報和必須,你要幫我一個忙。”
“誰?”
“吳二口。他是庖刀鬼中天狗衛一派最後的傳人。”
天狗衛,齊緣有些耳聞,至少他聽周瑜說過,他們在古時候的宮廷裏專管帝後的食品安全。放在現在,那就是衛生局的質檢員呢。
“什麽是天狗衛。吳二口又是誰?”
“天狗衛是庖刀鬼裏的異類。他們不會做菜,一丁點兒都不會。這些人有的甚至一生都沒有拿過鍋碗瓢盆。”
“那他們為什麽還能當庖刀鬼?”
“因為他們會吃。這世界上沒有人比得上天狗衛會吃,就連皇上也不行。”
田沫訴說完天狗衛的本事後,又告訴齊緣說,這些天狗衛門人,起餘何朝何代已經無從考證。唯一知道的是他們在宮廷中一住百年,專門負責帝後飲食的安全工作。提起帝後飲食,平常人往往想到的是影視劇中的那些宮中太監。在皇帝吃飯前,拿著銀針、銀筷輪番試毒品吃,確保無誤後再端給皇帝。
“固有的印象,不能說錯,但僅僅是膚淺的表象而已。真正負責帝後飲食的安全技術,隻掌握在天狗衛手中,他們有一整套技術,專門用於驗毒和品評菜品的好壞。”
言及天狗衛的技術田沫又肅然起敬的告訴齊緣,古時候宮廷禦廚中天狗衛最難會,因為宮廷中爾虞我詐,權謀橫生。天狗衛要對付無數種奇奇怪怪的毒藥,這涉及化學方麵的知識。同時還要親自勘驗進貢食材的好壞、皇帝禦膳的好壞,以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四季五行、陰陽調和的玄理哲學。
久而久之下來,天狗衛的門人菜肴沒有學會製作幾樣,但是卻練就了一副好感聞。甚至他們看一眼菜肴或者聞一下味道,就能把一道菜肴的製作工序、用料多寡,甚至原料的產地猜測個八九不離十。
“論做菜,咱們賒刀匠和保德宮是遠勝天狗衛的。但是如論以菜逆推之術,天狗衛遠遠要淩駕於咱們之上。讓他們看看,說不定能搞出些門道。”
“唉,確實有道理。但我有點兒不太理解,為什麽他們叫這麽一個名字啊?天狗衛,聽著有點兒像罵人。”
“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隻賽狗的鼻子。天狗衛在宮裏給皇帝試菜的時候,不是靠吃,而是靠聞。菜品是否新鮮,有無毒性,他們一聞便知。”
“聞?光聞就能品出好壞。”
“要不怎麽說他們是天狗呢?況且古時的皇宮大內,等級森嚴,誰敢像電視裏那般搶在皇帝前頭去吃。那是大不敬的殺頭罪。”貫昶插言道。
“也對,你剛才說的吳二口,他還有祖宗這些本事嗎?”
“吳二口這個人還有這本事,也是唯一會這本事的人了。”
說起吳二口,田沫又如背書一般告訴齊緣。這位健在的天狗衛門人,今年五十多歲,家住北京城什刹海附近,屬混子一類,基本沒什麽正經活計,就靠著低保過活。
吳二口這個人在四九城裏名不見經傳,可是他爹吳廣品在民國年間卻是鼎鼎有名的大拿呀。全北平城公認最會吃的人,更是北平城裏唯一一位去館子吃飯不要錢,反而還要店主給他掏錢的主。
“倒貼錢讓他吃。為什麽?”
“因為此人能夠通過品嚐找出材料的好壞,並提出整改方案來。經他吃過並整改的菜都會賣的很好。”
說起吳廣品吃上的功夫,田沫向齊緣講了一件有關於保德宮的往事。說民國18年時,食通天為了給吳廣品的兒子慶滿月,在保德宮的正殿裏擺了一桌宴。那一日,高朋滿座,食通天四位掌刀和幾十位大師傅一起到場慶生,好不熱鬧。
可宴剛開局,吳廣品一見他麵前象征有子多福的紫菜豆腐湯後,就博然變了臉色。又語出驚人,直言齊緣的太爺齊振良家裏遭了賊。
而後又在眾人的麵麵相覷中指著那豆腐湯碗說,是此物所言。原來,吳廣品早知道保德宮做湯菜有個秘訣。那就是每日清晨要按照昔日宮裏的秘方,先殺50隻鮮雞,再以八角、茴香等調料為佐,熬製一鍋濃濃的湯底。待湯成則又以蒸籠布濾去雞骨雜質備用。
湯底成功後,保德宮每每有客人點湯菜時,便以所選原料外加那一鍋湯底裏的雞湯進行煲製。這樣做出的湯菜不管葷素都會有濃濃的鮮味兒,但卻又不會讓客人吃出雞骨碎渣之類,惹人反感。說完保德宮煲湯的秘訣兒吳廣品又告訴齊振良說,他先前聞湯時,突然察覺今日的湯底遠不如以前鮮嫩。應該是早晨煲湯的時候少放了一隻雞所致。
吳廣品知道保德宮重名輕利,自不會做這偷工減料之事。平白無故少了一隻雞的緣故,便隻能是雞場遭賊,所以才好言警告。
齊振良聽了吳廣品的話,臉色大變,當即命令手下人去數雞頭,須臾後有夥計報告說雞頭果然隻有49隻,並由此為線索,查出了一個堅守自盜的內賊。
經此一事,保德宮查肅清了門戶,吳廣品的品鑒之術大顯神通,也在庖刀鬼間傳為佳話。
“這事兒你可以去問問你爺。他應該也知道。吳二口是吳廣品的二兒子,他本事比他爹差,但也遠在你我之上,讓他探宴神神圖裏的秘密。我有信心,隻是這個人不為我用,我估計你去了也不會輕易聽你的話。”
“那怎麽辦?我知道你肯定有辦法。你直說吧。”
“人情從來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隻有合同和錢,齊緣,你以保德宮的身份和我聯合去一趟吳二口家,勸說讓他與我簽訂一份合同,把他約束住,這樣他就會幫你這個忙的。不幫咱們就告他。”
哦。齊緣一個點頭,徹底明白這位田小姐的算計。因為前日裏賴食宴,輸的一敗塗地,田沫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她吞並保德宮的目的,但這女人腦子是真強啊。
轉瞬間便又盯上了同為庖刀鬼的天狗衛,既能幫齊緣化解了危機,又能把天狗衛現今唯一的傳人攬入麾下,真可謂一箭雙雕。
齊緣自打接觸田沫第一天起便知道,在這位大姐處是找不到免費的午餐的。所以不需要過久的權衡,他便決定和田沫合作一回,也算是有來有往,公平交易。至此,齊緣一邊收拾畫卷一邊說道,
“要去就快點兒,我伯隻剩五天命了,拖不起。”
“咱們現在就走。”田沫衝齊緣會心一笑後,即刻起身。沒多久,兩個便坐著轎車往什刹海吳二口居住的地方去。
吳二口所居住的地方,位於什刹海的大金市,乃是一片古色古香且略帶破敗的老城區。雖然這一片的地名裏帶個大字,但道路卻小的可憐。以至於齊緣和田沫姐弟不得不在什刹海的河沿兒早早下車,沿著羊腸般的胡同巷裏步行。
在不知道拐了多少彎繞後。齊緣隨著田沫的腳步到了一處灰黑黑色的丁門古院前。此時那院門開著一條縫隙,從裏邊兒傳出一陣陣京劇的唱腔。
“春來桃李齊開放,夏至荷花滿池塘。”
唱京戲的人聲音嘹亮,自得其樂。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感覺。一旁的田沫卻在聽了之後,麵色凝重地告訴齊緣,
“這個唱本的就是吳二口,人不怎麽的,還十分能嘚瑟。我請了他好幾回,他也不願意出山。這次咱們兩家一起來,你得配合著我說。”
“明白,我就是墊腳的磚。”
齊緣擺明了自己的位置,隨後主動走過去,叩響了吳二口家的丁門。
一陣沉悶的叩門後,唱腔驟停,緊跟著門裏有人扯著京片子嘴衝門外喊道:“門又沒鎖,有腿的往裏邁。”
隨著那人呼喊,齊緣跟著田沫姐弟走了進去。三個人來到了門後的四合小院兒。隨後,田沫順著唱腔徑直走到院內的另一扇門,在當他將門簾打開的時候,一股熱風衝齊緣迎麵撲來。待齊緣頂著這一股熱風進到院子裏時,這才發現原來這處門裏是個溫室花棚,別看屋外天寒地凍,春雪未消,花棚裏卻是百花爭豔,蟲鳥爭鳴。
在這一片綠意盎然的小天地中,正有一個發福的光頭老人穿著秋衣褲彎腰澆花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