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
水滸傳忠義的哲學意蘊 作者:ai重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律詩《〈水滸傳〉第二十六回:以周易哲學解析“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
《水滸回章繹易玄》
水滸風雲此一章,九叔偷骨暗存傷。
易理陰陽詮世事,哲學道義辨奸良。
武鬆怒祭兄頭恨,冤屈終昭惡勢亡。
變幻無常皆有定,乾坤浩渺道滄桑。
詮釋:
“水滸風雲此一章,九叔偷骨暗存傷”:描述了《水滸傳》第二十六回這一情節中所展現的風雲變幻,何九叔偷取武大郎骨殖時心中暗藏的傷痛。
“易理陰陽詮世事,哲學道義辨奸良”:指出運用周易的陰陽之理來詮釋世間萬事,通過哲學的思考來辨別奸惡與良善。
“武鬆怒祭兄頭恨,冤屈終昭惡勢亡”:講述了武鬆為兄長設祭,表達他的憤恨,最終冤屈得以昭雪,惡勢力走向滅亡。
“變幻無常皆有定,乾坤浩渺道滄桑”:強調世事變化無常但又有其必然規律,天地之間充滿著滄桑變化,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一、《〈水滸傳〉第二十六回:以周易哲學解析“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可謂是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的精彩篇章。通過運用周易哲學的視角來深度剖析這一回,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和人生哲理。
在這一回中,武大郎的悲慘命運成為了故事的導火索。武大郎無辜被害,其死亡揭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正如周易哲學中所說的“變易”,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而武大郎的命運也在一瞬間發生了劇變。他的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黑暗和不公的寫照。
何九叔在這一事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作為團頭,處於社會的底層,但卻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生存智慧。何九叔在麵對武大郎的死因時,既不敢公然違抗西門慶的勢力,又不想違背自己的良心,這種矛盾的心態體現了周易哲學中“陰陽”的相互作用。他在黑暗與光明、正義與邪惡之間徘徊,最終選擇了保存證據,為日後的真相揭示埋下了伏筆。
而武鬆,作為武大郎的弟弟,得知兄長遇害後,展現出了堅定的複仇決心。他的行為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剛健”的特質。武鬆不畏強權,不懼艱險,以自己的力量去追尋真相和正義。他的行動既是對兄長的深情厚誼,也是對社會不公的強烈反抗。
同時,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奸情和惡行也在這一回中被揭露無遺。他們的行為違背了道德倫理,是人性墮落的表現。在周易哲學中,這可以被視為“陰邪”的力量在作祟。他們的所作所為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慘下場,這也符合周易哲學中“因果報應”的思想。
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力量的相互作用和製衡。西門慶的權勢、何九叔的謹慎、武鬆的剛勇,以及社會的黑暗與正義的較量,都如同周易八卦中的陰陽爻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複雜而又生動的畫麵。
此外,“偷骨殖”和“供人頭”這兩個情節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偷骨殖象征著對真相的追尋和保護,而供人頭則代表著武鬆對兄長的祭奠和對正義的伸張。這兩個行為既是對過去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回還反映了人類在麵對困境和挑戰時的態度和選擇。何九叔的猶豫、武鬆的果斷,都是不同的應對方式。而最終的結果也告訴我們,隻有堅守正義、勇往直前,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總之,通過周易哲學的深度解析,我們更能理解“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這一回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人生智慧。它不僅展現了《水滸傳》這部經典作品的魅力,也讓我們對人性、命運、正義等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一回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啟示,讓我們在麵對困境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以智慧和勇氣去應對生活的種種考驗。
二、《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 正義與複仇:
武鬆得知兄長武大郎被潘金蓮和西門慶合謀毒害後,毅然決定為兄報仇。這展現了武鬆對親情的重視以及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在當時社會黑暗、官府腐敗、法律無法為普通百姓伸張正義的情況下,武鬆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討回公道,凸顯了個人的正義觀和複仇精神。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眾對正義的渴望和對惡勢力的反抗。
2. 社會黑暗與官場腐敗:
武鬆帶著證據證人到縣府告狀,但知縣的心腹之人早已收受西門慶的好處,對武鬆的告狀不予理會,草草結案。這深刻地揭示了當時官場的黑暗和腐敗,官員們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百姓的死活和冤屈,使得正義無法得到伸張。這種官場的醜惡現象是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人性的複雜:
何九叔作為一個團頭,在當地也算是有一定身份和見識的人。他深知西門慶的勢力,在麵對武大郎的死因時,起初不敢聲張,怕得罪西門慶。但他內心又有良知,所以偷偷收撿了武大郎的屍骨並保留了西門慶給的銀子作為證據,以便日後武鬆回來時能有個交代。這體現了何九叔人性中的矛盾和複雜,既想明哲保身,又不想違背自己的良心。
潘金蓮本是武大郎的妻子,卻不守婦道,與西門慶勾結,毒害親夫。她的行為表現出了人性的醜惡和貪婪,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不惜違背道德和倫理。
4. 因果報應:
回目中提到“偷骨殖”和“供人頭”,這一係列事件都暗示了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的思想。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惡行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被武鬆殺死。而武鬆雖然為兄報仇殺了人,但他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人們心中的正義觀念,所以最後也隻是被刺配孟州。這種因果報應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和當時民眾對道德和正義的追求。
5. 對底層人民生存狀態的關注:
此回中還描繪了鄆哥等底層人物的生活。鄆哥雖然年紀小,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賣梨。他因為告知武鬆武大郎的死因而卷入了這場紛爭,也體現了底層人民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下,為了生存不得不麵對各種危險和挑戰。同時,也反映了底層人民之間的互助和情誼,鄆哥願意幫助武鬆,也是出於對正義的支持和對朋友的關心。
三、《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名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以下是其詳細內容:
1. 何九叔的應對:
何九叔去給武大殮屍時,看到武大麵皮紫黑、七竅內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齒痕,認定武大是中毒身死。他深知此事與西門慶脫不了幹係,但又不敢得罪西門慶,因為西門慶在當地是個刁徒潑皮。西門慶請何九叔吃席並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在殮屍之事上遮蓋一二。
何九叔回家與老婆商量後,決定偷藏武大的骨頭並記下送喪人的名單等信息,以便日後武鬆回來詢問時有證據可依。後來武大出殯,何九叔按計行事,拿到了關鍵證據並妥善保存。
2. 潘金蓮與西門慶的行徑:
潘金蓮在武大死後,毫無悲痛之意,在家中設了靈牌、香案後,便每日與西門慶在樓上任意取樂,全然不顧及外人的看法。這條街上的人雖然都知道他們的醜事,但因懼怕西門慶,無人敢多管閑事。
3. 武鬆歸來:
三月初頭,武鬆從外地當差回來,發現哥哥已死。潘金蓮稱武大是害心疼病而死,武鬆不信,再三質問。武鬆沉吟半晌後,回縣衙披麻戴孝,叫士兵安排羹飯,為哥哥守孝。
到了三更時,武鬆似夢非夢間聽到哥哥喊冤,天亮後又向潘金蓮細問。之後他找到何九叔和賣梨的鄆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不禁大怒。
4. 武鬆報仇:
武鬆帶著證據證人到縣府告狀,但知縣的心腹之人早已收受西門慶的好處,以無證據草草結案。武鬆無奈之下,把街坊四鄰都召集過來,當著眾人的麵殺死了潘金蓮並取下人頭。接著他又將西門慶殺死於獅子橋下酒樓門口。
武鬆用兩人的人頭祭祀哥哥,之後便去自首。最終縣令讓師爺往輕處寫文書,武鬆被刺配孟州,王婆遭受淩遲處死之罪。
這一回充分展現了武鬆的重情重義、有勇有謀,以及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和百姓的無奈。其中的經典詩句為:“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因緣是惡因緣。癡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野草閑花休采折,貞姿勁質自安然。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此詩對章節內容有一定的隱喻和暗示,從側麵襯托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不正當行為所帶來的惡果。
四、《水滸傳》第二十六回中的經典詩句典故如下:
1. 回前詩:
“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因緣是惡因緣。癡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野草閑花休采折,貞姿勁質自安然。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
這首詩對章節內容有隱喻和暗示作用。表麵上看是在說一些關於情感和人生的感悟,但結合本回情節,實際暗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不正當關係所帶來的惡緣。“好因緣是惡因緣”可對應潘金蓮與西門慶的苟合,本以為是一段風流韻事,最終卻導致了殺身之禍。“野草閑花休采折”也警示人們不要貪戀不正當的感情,否則會自食惡果,這與潘金蓮不守婦道、紅杏出牆的行為相呼應。而“貞姿勁質自安然”則從側麵襯托出武鬆的正直和堅守正義,與潘金蓮、西門慶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2. 《鷓鴣天》詞:
“色膽如天不自由,情深意密兩綢繆。隻思當日同歡慶,豈想蕭牆有禍憂!貪快樂,恣優遊,英雄壯士報冤仇。請看褒姒幽王事,血染龍泉是盡頭。”
這首詞用來描述潘金蓮和西門慶的行為及下場。“色膽如天不自由,情深意密兩綢繆”生動地描繪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毫無顧忌地偷情取樂。“隻思當日同歡慶,豈想蕭牆有禍憂”則指出他們隻貪圖眼前的快樂,卻沒有想到會有災禍降臨,暗示了他們的行為必將遭到報應。“請看褒姒幽王事,血染龍泉是盡頭”用古代褒姒和周幽王的典故,暗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結局會像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而亡國一樣悲慘,這裏的“血染龍泉”也預示了武鬆會為兄報仇,手刃這對奸夫淫婦。
3. “樂極生悲,否極泰來”:
這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詩句,但在這一回中體現了一種情節發展的規律。潘金蓮和西門慶整日取樂,以為可以逍遙快活,卻不知武鬆即將歸來為兄報仇,這正是“樂極生悲”的體現。而對於武鬆來說,之前哥哥被害,自己告狀無門,看似陷入絕境,但他最終手刃仇人,也算是為哥哥報了仇,這又有“否極泰來”的意味。這一表述不僅是對情節的一種總結,也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此外,還有“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能全信”這樣的話語,雖不是詩句,但也具有一定的道理和啟示,提醒人們對所見所聞要保持懷疑和審慎的態度。
五、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麵對“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進行深度解析:
陰陽變化
在這一情節中,何九叔處於善惡之間的模糊地帶,他既有保存證據的善念,又有對西門慶勢力的忌憚,這體現了陰陽的相互轉化。而武鬆從得知兄長被害到複仇,經曆了從平靜到激烈的轉變,也反映了陰陽的變化。
因果循環
武大郎的死是因,何九叔偷藏骨殖、武鬆設祭報仇是果。西門慶等人的惡行導致了他們的悲慘下場,這符合因果循環的道理。
剛柔並濟
武鬆的剛強與何九叔的謹慎形成對比。武鬆以剛猛的方式追查真相、複仇,何九叔則以柔的方式應對局麵,兩者共同展現了剛柔並濟的特點。
動靜有常
事件的發展有其內在的節奏和規律,從武大郎遇害到武鬆複仇,一切都在變化中保持著一定的秩序,體現了動靜有常的哲學理念。
變易與不易
世事無常,武大郎的命運發生了劇變,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信念是不變的。何九叔在變易的環境中堅守了一些原則,這也是不易的體現。
六、用不同詞牌名來解析《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
《卜算子·義憤武二郎》
骨殖暗中偷,九叔心傷透。善惡昭彰義憤燃,怒向奸邪吼。
血債要償還,祭把兄魂佑。世道滄桑正義存,水滸風雲驟。
《浣溪沙·水滸冤情》
水滸回章故事長,偷骨送喪暗淒傷。冤情悲憤滿胸膛。
武二設祭情義重,奸邪終敗恨難央。乾坤道義永流芳。
《鷓鴣天·水滸義舉》
何九偷藏骨殖忙,武鬆悲憤祭兄長。冤仇必報奸人懼,義舉高懸正氣揚。
思往事,歎滄桑,風雲變幻世無常。梁山好漢傳奇在,水滸篇章永放光。
詮釋:
《卜算子·義憤武二郎》的詮釋:“骨殖暗中偷,九叔心傷透”描述了何九叔偷偷藏起武大郎骨殖時內心的痛苦與無奈。“善惡昭彰義憤燃,怒向奸邪吼”體現了武鬆得知真相後,對善惡分明的堅持以及對奸惡勢力的憤怒。“血債要償還,祭把兄魂佑”表達了武鬆為兄長報仇、祭奠兄長英靈的決心。“世道滄桑正義存,水滸風雲驟”則強調了盡管世間滄桑變化,但正義始終存在,《水滸傳》中風雲變幻的情節扣人心弦。
《浣溪沙·水滸冤情》的詮釋:“水滸回章故事長,偷骨送喪暗淒傷”展現了這一回故事的漫長和其中蘊含的悲傷。“冤情悲憤滿胸膛”突出了武鬆對兄長冤死的悲憤之情。“武二設祭情義重,奸邪終敗恨難央”表現了武鬆設祭時的重情重義,以及對奸邪最終失敗的欣慰和仇恨的難以釋懷。“乾坤道義永流芳”則強調了天地間的道義將永遠流傳。
《鷓鴣天·水滸義舉》的詮釋:“何九偷藏骨殖忙,武鬆悲憤祭兄長”敘述了何九叔的行為和武鬆的悲憤之情。“冤仇必報奸人懼,義舉高懸正氣揚”體現了武鬆報仇的堅決和義舉所展現的正氣。“思往事,歎滄桑,風雲變幻世無常”表達了對過去事情的感慨、對世事滄桑的歎息以及對世事無常的認識。“梁山好漢傳奇在,水滸篇章永放光”強調了梁山好漢的傳奇將永遠被銘記,《水滸傳》的篇章也將永遠閃耀光芒。
待續
《水滸回章繹易玄》
水滸風雲此一章,九叔偷骨暗存傷。
易理陰陽詮世事,哲學道義辨奸良。
武鬆怒祭兄頭恨,冤屈終昭惡勢亡。
變幻無常皆有定,乾坤浩渺道滄桑。
詮釋:
“水滸風雲此一章,九叔偷骨暗存傷”:描述了《水滸傳》第二十六回這一情節中所展現的風雲變幻,何九叔偷取武大郎骨殖時心中暗藏的傷痛。
“易理陰陽詮世事,哲學道義辨奸良”:指出運用周易的陰陽之理來詮釋世間萬事,通過哲學的思考來辨別奸惡與良善。
“武鬆怒祭兄頭恨,冤屈終昭惡勢亡”:講述了武鬆為兄長設祭,表達他的憤恨,最終冤屈得以昭雪,惡勢力走向滅亡。
“變幻無常皆有定,乾坤浩渺道滄桑”:強調世事變化無常但又有其必然規律,天地之間充滿著滄桑變化,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一、《〈水滸傳〉第二十六回:以周易哲學解析“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可謂是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的精彩篇章。通過運用周易哲學的視角來深度剖析這一回,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和人生哲理。
在這一回中,武大郎的悲慘命運成為了故事的導火索。武大郎無辜被害,其死亡揭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正如周易哲學中所說的“變易”,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而武大郎的命運也在一瞬間發生了劇變。他的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黑暗和不公的寫照。
何九叔在這一事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作為團頭,處於社會的底層,但卻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生存智慧。何九叔在麵對武大郎的死因時,既不敢公然違抗西門慶的勢力,又不想違背自己的良心,這種矛盾的心態體現了周易哲學中“陰陽”的相互作用。他在黑暗與光明、正義與邪惡之間徘徊,最終選擇了保存證據,為日後的真相揭示埋下了伏筆。
而武鬆,作為武大郎的弟弟,得知兄長遇害後,展現出了堅定的複仇決心。他的行為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剛健”的特質。武鬆不畏強權,不懼艱險,以自己的力量去追尋真相和正義。他的行動既是對兄長的深情厚誼,也是對社會不公的強烈反抗。
同時,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奸情和惡行也在這一回中被揭露無遺。他們的行為違背了道德倫理,是人性墮落的表現。在周易哲學中,這可以被視為“陰邪”的力量在作祟。他們的所作所為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慘下場,這也符合周易哲學中“因果報應”的思想。
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力量的相互作用和製衡。西門慶的權勢、何九叔的謹慎、武鬆的剛勇,以及社會的黑暗與正義的較量,都如同周易八卦中的陰陽爻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複雜而又生動的畫麵。
此外,“偷骨殖”和“供人頭”這兩個情節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偷骨殖象征著對真相的追尋和保護,而供人頭則代表著武鬆對兄長的祭奠和對正義的伸張。這兩個行為既是對過去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回還反映了人類在麵對困境和挑戰時的態度和選擇。何九叔的猶豫、武鬆的果斷,都是不同的應對方式。而最終的結果也告訴我們,隻有堅守正義、勇往直前,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總之,通過周易哲學的深度解析,我們更能理解“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這一回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人生智慧。它不僅展現了《水滸傳》這部經典作品的魅力,也讓我們對人性、命運、正義等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一回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啟示,讓我們在麵對困境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以智慧和勇氣去應對生活的種種考驗。
二、《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 正義與複仇:
武鬆得知兄長武大郎被潘金蓮和西門慶合謀毒害後,毅然決定為兄報仇。這展現了武鬆對親情的重視以及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在當時社會黑暗、官府腐敗、法律無法為普通百姓伸張正義的情況下,武鬆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討回公道,凸顯了個人的正義觀和複仇精神。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眾對正義的渴望和對惡勢力的反抗。
2. 社會黑暗與官場腐敗:
武鬆帶著證據證人到縣府告狀,但知縣的心腹之人早已收受西門慶的好處,對武鬆的告狀不予理會,草草結案。這深刻地揭示了當時官場的黑暗和腐敗,官員們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百姓的死活和冤屈,使得正義無法得到伸張。這種官場的醜惡現象是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人性的複雜:
何九叔作為一個團頭,在當地也算是有一定身份和見識的人。他深知西門慶的勢力,在麵對武大郎的死因時,起初不敢聲張,怕得罪西門慶。但他內心又有良知,所以偷偷收撿了武大郎的屍骨並保留了西門慶給的銀子作為證據,以便日後武鬆回來時能有個交代。這體現了何九叔人性中的矛盾和複雜,既想明哲保身,又不想違背自己的良心。
潘金蓮本是武大郎的妻子,卻不守婦道,與西門慶勾結,毒害親夫。她的行為表現出了人性的醜惡和貪婪,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不惜違背道德和倫理。
4. 因果報應:
回目中提到“偷骨殖”和“供人頭”,這一係列事件都暗示了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的思想。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惡行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被武鬆殺死。而武鬆雖然為兄報仇殺了人,但他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人們心中的正義觀念,所以最後也隻是被刺配孟州。這種因果報應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和當時民眾對道德和正義的追求。
5. 對底層人民生存狀態的關注:
此回中還描繪了鄆哥等底層人物的生活。鄆哥雖然年紀小,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賣梨。他因為告知武鬆武大郎的死因而卷入了這場紛爭,也體現了底層人民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下,為了生存不得不麵對各種危險和挑戰。同時,也反映了底層人民之間的互助和情誼,鄆哥願意幫助武鬆,也是出於對正義的支持和對朋友的關心。
三、《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名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以下是其詳細內容:
1. 何九叔的應對:
何九叔去給武大殮屍時,看到武大麵皮紫黑、七竅內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齒痕,認定武大是中毒身死。他深知此事與西門慶脫不了幹係,但又不敢得罪西門慶,因為西門慶在當地是個刁徒潑皮。西門慶請何九叔吃席並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在殮屍之事上遮蓋一二。
何九叔回家與老婆商量後,決定偷藏武大的骨頭並記下送喪人的名單等信息,以便日後武鬆回來詢問時有證據可依。後來武大出殯,何九叔按計行事,拿到了關鍵證據並妥善保存。
2. 潘金蓮與西門慶的行徑:
潘金蓮在武大死後,毫無悲痛之意,在家中設了靈牌、香案後,便每日與西門慶在樓上任意取樂,全然不顧及外人的看法。這條街上的人雖然都知道他們的醜事,但因懼怕西門慶,無人敢多管閑事。
3. 武鬆歸來:
三月初頭,武鬆從外地當差回來,發現哥哥已死。潘金蓮稱武大是害心疼病而死,武鬆不信,再三質問。武鬆沉吟半晌後,回縣衙披麻戴孝,叫士兵安排羹飯,為哥哥守孝。
到了三更時,武鬆似夢非夢間聽到哥哥喊冤,天亮後又向潘金蓮細問。之後他找到何九叔和賣梨的鄆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不禁大怒。
4. 武鬆報仇:
武鬆帶著證據證人到縣府告狀,但知縣的心腹之人早已收受西門慶的好處,以無證據草草結案。武鬆無奈之下,把街坊四鄰都召集過來,當著眾人的麵殺死了潘金蓮並取下人頭。接著他又將西門慶殺死於獅子橋下酒樓門口。
武鬆用兩人的人頭祭祀哥哥,之後便去自首。最終縣令讓師爺往輕處寫文書,武鬆被刺配孟州,王婆遭受淩遲處死之罪。
這一回充分展現了武鬆的重情重義、有勇有謀,以及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和百姓的無奈。其中的經典詩句為:“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因緣是惡因緣。癡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野草閑花休采折,貞姿勁質自安然。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此詩對章節內容有一定的隱喻和暗示,從側麵襯托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不正當行為所帶來的惡果。
四、《水滸傳》第二十六回中的經典詩句典故如下:
1. 回前詩:
“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因緣是惡因緣。癡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野草閑花休采折,貞姿勁質自安然。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
這首詩對章節內容有隱喻和暗示作用。表麵上看是在說一些關於情感和人生的感悟,但結合本回情節,實際暗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不正當關係所帶來的惡緣。“好因緣是惡因緣”可對應潘金蓮與西門慶的苟合,本以為是一段風流韻事,最終卻導致了殺身之禍。“野草閑花休采折”也警示人們不要貪戀不正當的感情,否則會自食惡果,這與潘金蓮不守婦道、紅杏出牆的行為相呼應。而“貞姿勁質自安然”則從側麵襯托出武鬆的正直和堅守正義,與潘金蓮、西門慶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2. 《鷓鴣天》詞:
“色膽如天不自由,情深意密兩綢繆。隻思當日同歡慶,豈想蕭牆有禍憂!貪快樂,恣優遊,英雄壯士報冤仇。請看褒姒幽王事,血染龍泉是盡頭。”
這首詞用來描述潘金蓮和西門慶的行為及下場。“色膽如天不自由,情深意密兩綢繆”生動地描繪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毫無顧忌地偷情取樂。“隻思當日同歡慶,豈想蕭牆有禍憂”則指出他們隻貪圖眼前的快樂,卻沒有想到會有災禍降臨,暗示了他們的行為必將遭到報應。“請看褒姒幽王事,血染龍泉是盡頭”用古代褒姒和周幽王的典故,暗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結局會像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而亡國一樣悲慘,這裏的“血染龍泉”也預示了武鬆會為兄報仇,手刃這對奸夫淫婦。
3. “樂極生悲,否極泰來”:
這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詩句,但在這一回中體現了一種情節發展的規律。潘金蓮和西門慶整日取樂,以為可以逍遙快活,卻不知武鬆即將歸來為兄報仇,這正是“樂極生悲”的體現。而對於武鬆來說,之前哥哥被害,自己告狀無門,看似陷入絕境,但他最終手刃仇人,也算是為哥哥報了仇,這又有“否極泰來”的意味。這一表述不僅是對情節的一種總結,也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此外,還有“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能全信”這樣的話語,雖不是詩句,但也具有一定的道理和啟示,提醒人們對所見所聞要保持懷疑和審慎的態度。
五、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麵對“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進行深度解析:
陰陽變化
在這一情節中,何九叔處於善惡之間的模糊地帶,他既有保存證據的善念,又有對西門慶勢力的忌憚,這體現了陰陽的相互轉化。而武鬆從得知兄長被害到複仇,經曆了從平靜到激烈的轉變,也反映了陰陽的變化。
因果循環
武大郎的死是因,何九叔偷藏骨殖、武鬆設祭報仇是果。西門慶等人的惡行導致了他們的悲慘下場,這符合因果循環的道理。
剛柔並濟
武鬆的剛強與何九叔的謹慎形成對比。武鬆以剛猛的方式追查真相、複仇,何九叔則以柔的方式應對局麵,兩者共同展現了剛柔並濟的特點。
動靜有常
事件的發展有其內在的節奏和規律,從武大郎遇害到武鬆複仇,一切都在變化中保持著一定的秩序,體現了動靜有常的哲學理念。
變易與不易
世事無常,武大郎的命運發生了劇變,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信念是不變的。何九叔在變易的環境中堅守了一些原則,這也是不易的體現。
六、用不同詞牌名來解析《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
《卜算子·義憤武二郎》
骨殖暗中偷,九叔心傷透。善惡昭彰義憤燃,怒向奸邪吼。
血債要償還,祭把兄魂佑。世道滄桑正義存,水滸風雲驟。
《浣溪沙·水滸冤情》
水滸回章故事長,偷骨送喪暗淒傷。冤情悲憤滿胸膛。
武二設祭情義重,奸邪終敗恨難央。乾坤道義永流芳。
《鷓鴣天·水滸義舉》
何九偷藏骨殖忙,武鬆悲憤祭兄長。冤仇必報奸人懼,義舉高懸正氣揚。
思往事,歎滄桑,風雲變幻世無常。梁山好漢傳奇在,水滸篇章永放光。
詮釋:
《卜算子·義憤武二郎》的詮釋:“骨殖暗中偷,九叔心傷透”描述了何九叔偷偷藏起武大郎骨殖時內心的痛苦與無奈。“善惡昭彰義憤燃,怒向奸邪吼”體現了武鬆得知真相後,對善惡分明的堅持以及對奸惡勢力的憤怒。“血債要償還,祭把兄魂佑”表達了武鬆為兄長報仇、祭奠兄長英靈的決心。“世道滄桑正義存,水滸風雲驟”則強調了盡管世間滄桑變化,但正義始終存在,《水滸傳》中風雲變幻的情節扣人心弦。
《浣溪沙·水滸冤情》的詮釋:“水滸回章故事長,偷骨送喪暗淒傷”展現了這一回故事的漫長和其中蘊含的悲傷。“冤情悲憤滿胸膛”突出了武鬆對兄長冤死的悲憤之情。“武二設祭情義重,奸邪終敗恨難央”表現了武鬆設祭時的重情重義,以及對奸邪最終失敗的欣慰和仇恨的難以釋懷。“乾坤道義永流芳”則強調了天地間的道義將永遠流傳。
《鷓鴣天·水滸義舉》的詮釋:“何九偷藏骨殖忙,武鬆悲憤祭兄長”敘述了何九叔的行為和武鬆的悲憤之情。“冤仇必報奸人懼,義舉高懸正氣揚”體現了武鬆報仇的堅決和義舉所展現的正氣。“思往事,歎滄桑,風雲變幻世無常”表達了對過去事情的感慨、對世事滄桑的歎息以及對世事無常的認識。“梁山好漢傳奇在,水滸篇章永放光”強調了梁山好漢的傳奇將永遠被銘記,《水滸傳》的篇章也將永遠閃耀光芒。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