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變化總比計劃來得快。韓信是個急性子,他一路上看到楚軍士兵不斷地開溜,甚至連軍官都開小差了,自己在漢王這邊的待遇沒有任何的改善,韓信終於熬不下去了。漢王的大軍剛抵達南鄭,韓信不見了。


    韓信跑了。


    丞相蕭何每天都查閱逃兵的名單,統計兵員數字。當他看到逃兵名單上赫然出現韓信兩個字時,不免大吃一驚。他再三確認治粟都尉韓信逃跑後,來不及報告漢王,騎上快馬當即衝出丞相府。


    幕僚見丞相神色慌張,騎馬匆匆外出,不知怎麽回事,也不敢多問,等到回過神來才趕緊向漢王報告。


    漢王收到丞相騎快馬匆匆外出時,還不覺得有什麽異常。到了晚上,沒有見到蕭何回來,第二天,還是沒有蕭何的任何消息,漢王不禁著急起來。難道蕭何也當了逃兵了?漢王怎麽都不相信,如果連丞相蕭何都留不住,那還有誰願意替自己賣命。漢王越想越著急,不免開口罵起娘來。


    幸好第三天蕭何回來了。漢王見到蕭何,恨不得一腳把他踹到漢江裏去:“怎麽連你也要跑路嗎?”


    蕭何向漢王鄭重地行了個大禮:“臣哪裏敢逃跑,隻不過去追那個逃跑的人罷了。”


    漢王不解:“你去追誰?”


    蕭何說:“韓信。”


    漢王又罵了起來:“你騙鬼哦,十幾位將軍逃跑都沒見你去追,你會去追什麽韓信。”


    蕭何一臉正色道:“那些逃跑的將軍們是非常容易得到的,但是像韓信這樣的人,可以算得上是天下奇才。大王如果隻是想做一個小小的漢中王,那就用不著韓信,如果大王想一統天下,除了韓信實在沒有誰可以幫助您成就大業,現在就看大王您的態度了。”


    漢王從鼻子裏哼了一聲:“我當然想向東進軍,怎麽會想長期悶在這裏呢。”


    蕭何點點頭:“大王既然想要向東發展,就應該重用韓信。這樣,韓信就會留下來為你所用。如果不肯重用他,他最終還是會逃跑的。”


    漢王愣愣地看著蕭何,自言自語道:“依丞相的意思,是要任命韓信為將嘍。”


    蕭何搖搖頭:“即便任命他為將,他也是不會留下來的。”


    漢王有些吃驚:“難道要任命他為大將?”


    蕭何馬上接口道:“太好了,這才是我漢國的大幸事啊!”


    漢王見蕭何如此重視韓信,不免覺得好奇。他對蕭何說:“你把韓信召來,我要拜他為大將。”


    蕭何看了漢王一眼,說道:“大王您對人向來傲慢無禮。如今要拜韓信為大將,卻像忽悠小孩一樣,這就是韓信逃跑的原因啊。大王如果您真的要拜韓信為大將,就應該挑選良辰吉時,齋戒沐浴後,在廣場上修築拜將壇,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這樣才能留住韓信。”


    漢王想了想說:“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設壇拜將)


    有了漢王的指令,蕭何便開始組織修築將壇。很快消息就傳開了,漢王築壇要拜大將了。這是一件既令人興奮又十分神秘的事情。漢王會拜誰為大將呢?從軍功來看,曹參、樊噲曆經百戰,無疑最具當選資格;夏侯嬰和周勃實力也很強。這幾個大都是漢王當遊俠時的難兄難弟。在漢王未正式拜大將前,人人都在猜測,將軍們個個抱有希望。大家都期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終於盼到了這一天,漢王沐浴齋戒後,身著朝服,在百官簇擁下,登上拜將壇。各路人馬戎裝整齊,刀光閃閃,劍氣逼人,在台下一排排整整齊齊地站列著。


    拜將壇上,一杆“將”字大旗,咧咧作響,四周布滿的紅旗迎風招展。


    蕭何是拜將儀式的主持人,他見漢王朝他點點頭,便揮手示意樂隊停止奏樂。隻見蕭何高聲喊道:“吉時已到,漢王拜將典禮開始。”


    禮官唱到:“漢王綬大將印。”


    台下所有人踮起腳尖,伸長了脖子,都想看看到底是誰接了將印。


    韓信邁著自信的步伐闊步走上拜將台。他鄭重地對漢王行跪拜禮,然後穩穩地接過將印。


    怎麽是個陌生人?這人是誰?台下頓時議論紛紛。


    樊噲等高級將領更是一頭霧水,這不是那個什麽“治粟都尉”嗎?搞的什麽鬼!漢王如此用人,怎能讓眾將官服氣。


    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又聽得禮官唱道:“漢王綬大將符節。”韓信再次跪拜後,接過漢王手中的符節。符是調兵用的信物,節是象征王親臨的手杖,見節如麵王。有了兵符,大將軍就能調動軍隊,手持節仗象征著漢王親自到來。


    台下沸騰起來了,這是漢王最隆重的一次拜將儀式,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陣仗,士兵們興奮得不行,與之相反的是漢王手下的一眾將官,個個耷拉著腦袋。搞個誰不行,搞個死刑犯,爬到自己頭上。隻有夏侯嬰沒有太多想法,他反而樂觀其成,畢竟自己為漢王找到了一個大將。


    禮官又唱起來了:“漢王綬大將斧鉞。”韓信又一次跪拜,一一從漢王手中接過金斧、銀鉞。他轉身麵下台下眾將士,高高托起斧鉞,台下頓時山呼海嘯般響起呼聲:“將軍威武,將軍威武,將軍威武。”


    斧鉞軍威、軍紀的象征,大將執斧鉞如同軍紀高懸,有先斬後奏的權利。韓信搞搞舉起斧鉞的用意很明顯,雖然我是破格提拔起來的,但大將軍是漢王授予的,我可是有斧鉞在身的,敢不聽將令,後果自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月當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金生並收藏漢月當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