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戲說四川方言特別的二字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 作者:巴蜀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漢語常用字,讀作èr,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兩極,後引申為一加一的和、排列順序中第二位的、不專一、不忠誠等。
普通話常見釋義 ∶1.數詞。一加一的和。2.表序數,第二。3.不專一。4.兩樣;不同。
四川方言中,“二”字使用頻繁,除了普通話的義項,還有著一些不同於義項和大量不同於普通話的詞匯。
一、性格古怪
如∶他那個人性格有點~,少和他打交道。
二、程度居中;中號
【二碗】這個可不是數量上兩碗的意思,大碗、二碗、小碗,二碗表示中號碗。
【二錘】中號錘子。
程度居中通常使用“二 a二a”的疊詞結構,這種結構有些有“倒a不a”或“似a非a”的意思。
【二醒二醒】辦事不認真,愛開玩笑。類似的如“醒二活三”。如:“看你二醒二醒(醒二活三)的,居然把這事弄好了,真是個奇跡!”
【二麻二麻】本指有點麻但不太麻,也指似醉非醉、醉眼惺忪的微醉狀態。如:“看你二麻二麻的樣子,還敢開車?”
【二暈二暈】義同‘二麻二麻''。
【二黃二黃】1表手藝不精、似通非通的樣子。如“看他二黃二黃的,一定會撮拐(做錯事、搞砸)。”2顏色倒黃不黃。
【二紅二紅】1淡紅色,淺紅色。2顏色倒紅不紅。
【二通二通】1似懂非懂的樣子,技藝不熟練。2倒堵塞不堵塞。如∶鼻子二通二通的。
【二昏二昏】1不太清醒的樣子。2指喝酒微醉的樣子。
【二流二流】有點流氓習氣的樣子。
“二”也可以與其它字組合成特定意思的詞,如二天、二回等,分述如下∶
【二天】口語,以後、改天、某一天的意思。
四川人送客、或碰到熟人、朋友,常客氣地說:“二天來耍哈!”這隻是一種客氣話,並不是確定的那天,千萬不要當真哦。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二《審豺狼》: “二天鄧大爺做閑事了,拿幾串錢,我保舉你當個光棍。”
劉師亮《成都青羊宮花市 竹枝詞》: “敬神多磕幾回頭,稟卦求簽莫亂抽。禍福分明評票上, 二天須上五斤油。”
【二話】1牢騷話。如:“他二話不說,就去幹分給他的任務。”2指不同的意見。如∶這事情這樣處理,大家都沒有二話說。
【二回】下回,下次,以後,與“二天”同義。如:這回弄得不好,二回再整過。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義虎祠》: “這個老婆 子,是個不識好的,有借無還,又愛說空話,二回快莫賞他的臉。”
劉師亮《成都青羊宮花市竹枝詞》:“怪道今天腳走擺,臨行錯穿橡 皮鞋。二回換個軟梆子,再與郎君逛大街。”
【農二哥】新中國成立後,工農兵學商,農民排在第二位,所以稱農二哥。也演化出“背二哥”等詞匯。背二哥,靠幫別人背東西賺點辛苦錢的農民,一般是丘陵或山區地區,交通不便,一些比較重的東西隻能靠人背。
【二娃】四川人常稱某家老二(男)為二娃,有時也是育成男童的代名詞。如兒歌:“二娃二娃,狗咬下巴。不吃稀飯,要吃??。”
【二婚嫂】指再嫁的女人。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 “我是二婚嫂, 我頭一嫁姓蔡,金娃子是他蔡家老子生的。”早期文獻亦作“二婚頭”。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 “天祥沒有兒女,楊氏是個二婚頭,初嫁時帶個女兒來,俗名叫做拖油瓶。”
【二婚親】再嫁的婦女或其婚事。
【二婚頭】再嫁的婦女。
【二架梁】喻指不上進的人,也指喜歡炫耀,沒有實在本領的人。
【二流芡】用澱粉調成稀糊狀,用於炒菜勾芡。
【二不掛五】不正規、不合規矩之意。如:“那是五星級賓館哦,你穿得二不掛五的,謹防進不了大門。”
【二杆子】不務正業的人。如:“看他說話繃的,一定是個二杆子娃娃。”
【二恍恍】不踏實、或不踏實的人。如:“做事不多想,定是個二恍恍。”
【二五子】指鬼。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三《雙冤報》: “背時鬼呀! 未必今天撞二五,回家就把我栽誣。” “撞二五”謂撞著鬼了。此為韻文,“二五” 為 “二五子” 的省說。
【拉二胡】鬼扯,也說扯二胡。
【二不兮兮】不正經。如:“看你二不兮兮的樣子,誰把你的話當真?”
【二甩甩】吊兒郎當。
【二五二六】橫眉豎眼。如:“看他二五二六的樣子,就像要把人吃了似的。”
【二麵黃】正反兩麵都烤或煎黃的糕餅等食物。
如:今天買的的豆腐,煎成二麵黃要得不?
【二尺五】喻指短得不合身的衣服。
【二熏熏】微醉酒的樣子。
【二輩子 】來世,來生。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節壽坊》: “既然如此,二輩子一路投胎就是姊妹了。”
又卷三《南山井》: “多蒙得大 老爺慈悲好善,小婦人二輩子結草銜環。”
唐樞《蜀籟》卷四: “這輩子比你老,二輩子總比你小。”
【二不棱登】不曉事; 做事或說話傻裏傻氣。
《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二回: “惟獨一個二不棱登的婦人,製服得你狗鬼聽提。” “服” 當作 “伏”。
齊魯書社本作“二不棱登”; 上海古籍本作“二不棱登”。黃肅秋注: “也作 ‘花不棱登’。指濃妝豔抹、作風不正派的人,
普通話常見釋義 ∶1.數詞。一加一的和。2.表序數,第二。3.不專一。4.兩樣;不同。
四川方言中,“二”字使用頻繁,除了普通話的義項,還有著一些不同於義項和大量不同於普通話的詞匯。
一、性格古怪
如∶他那個人性格有點~,少和他打交道。
二、程度居中;中號
【二碗】這個可不是數量上兩碗的意思,大碗、二碗、小碗,二碗表示中號碗。
【二錘】中號錘子。
程度居中通常使用“二 a二a”的疊詞結構,這種結構有些有“倒a不a”或“似a非a”的意思。
【二醒二醒】辦事不認真,愛開玩笑。類似的如“醒二活三”。如:“看你二醒二醒(醒二活三)的,居然把這事弄好了,真是個奇跡!”
【二麻二麻】本指有點麻但不太麻,也指似醉非醉、醉眼惺忪的微醉狀態。如:“看你二麻二麻的樣子,還敢開車?”
【二暈二暈】義同‘二麻二麻''。
【二黃二黃】1表手藝不精、似通非通的樣子。如“看他二黃二黃的,一定會撮拐(做錯事、搞砸)。”2顏色倒黃不黃。
【二紅二紅】1淡紅色,淺紅色。2顏色倒紅不紅。
【二通二通】1似懂非懂的樣子,技藝不熟練。2倒堵塞不堵塞。如∶鼻子二通二通的。
【二昏二昏】1不太清醒的樣子。2指喝酒微醉的樣子。
【二流二流】有點流氓習氣的樣子。
“二”也可以與其它字組合成特定意思的詞,如二天、二回等,分述如下∶
【二天】口語,以後、改天、某一天的意思。
四川人送客、或碰到熟人、朋友,常客氣地說:“二天來耍哈!”這隻是一種客氣話,並不是確定的那天,千萬不要當真哦。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二《審豺狼》: “二天鄧大爺做閑事了,拿幾串錢,我保舉你當個光棍。”
劉師亮《成都青羊宮花市 竹枝詞》: “敬神多磕幾回頭,稟卦求簽莫亂抽。禍福分明評票上, 二天須上五斤油。”
【二話】1牢騷話。如:“他二話不說,就去幹分給他的任務。”2指不同的意見。如∶這事情這樣處理,大家都沒有二話說。
【二回】下回,下次,以後,與“二天”同義。如:這回弄得不好,二回再整過。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義虎祠》: “這個老婆 子,是個不識好的,有借無還,又愛說空話,二回快莫賞他的臉。”
劉師亮《成都青羊宮花市竹枝詞》:“怪道今天腳走擺,臨行錯穿橡 皮鞋。二回換個軟梆子,再與郎君逛大街。”
【農二哥】新中國成立後,工農兵學商,農民排在第二位,所以稱農二哥。也演化出“背二哥”等詞匯。背二哥,靠幫別人背東西賺點辛苦錢的農民,一般是丘陵或山區地區,交通不便,一些比較重的東西隻能靠人背。
【二娃】四川人常稱某家老二(男)為二娃,有時也是育成男童的代名詞。如兒歌:“二娃二娃,狗咬下巴。不吃稀飯,要吃??。”
【二婚嫂】指再嫁的女人。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 “我是二婚嫂, 我頭一嫁姓蔡,金娃子是他蔡家老子生的。”早期文獻亦作“二婚頭”。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 “天祥沒有兒女,楊氏是個二婚頭,初嫁時帶個女兒來,俗名叫做拖油瓶。”
【二婚親】再嫁的婦女或其婚事。
【二婚頭】再嫁的婦女。
【二架梁】喻指不上進的人,也指喜歡炫耀,沒有實在本領的人。
【二流芡】用澱粉調成稀糊狀,用於炒菜勾芡。
【二不掛五】不正規、不合規矩之意。如:“那是五星級賓館哦,你穿得二不掛五的,謹防進不了大門。”
【二杆子】不務正業的人。如:“看他說話繃的,一定是個二杆子娃娃。”
【二恍恍】不踏實、或不踏實的人。如:“做事不多想,定是個二恍恍。”
【二五子】指鬼。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三《雙冤報》: “背時鬼呀! 未必今天撞二五,回家就把我栽誣。” “撞二五”謂撞著鬼了。此為韻文,“二五” 為 “二五子” 的省說。
【拉二胡】鬼扯,也說扯二胡。
【二不兮兮】不正經。如:“看你二不兮兮的樣子,誰把你的話當真?”
【二甩甩】吊兒郎當。
【二五二六】橫眉豎眼。如:“看他二五二六的樣子,就像要把人吃了似的。”
【二麵黃】正反兩麵都烤或煎黃的糕餅等食物。
如:今天買的的豆腐,煎成二麵黃要得不?
【二尺五】喻指短得不合身的衣服。
【二熏熏】微醉酒的樣子。
【二輩子 】來世,來生。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節壽坊》: “既然如此,二輩子一路投胎就是姊妹了。”
又卷三《南山井》: “多蒙得大 老爺慈悲好善,小婦人二輩子結草銜環。”
唐樞《蜀籟》卷四: “這輩子比你老,二輩子總比你小。”
【二不棱登】不曉事; 做事或說話傻裏傻氣。
《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二回: “惟獨一個二不棱登的婦人,製服得你狗鬼聽提。” “服” 當作 “伏”。
齊魯書社本作“二不棱登”; 上海古籍本作“二不棱登”。黃肅秋注: “也作 ‘花不棱登’。指濃妝豔抹、作風不正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