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廣漢人,本地一直說的筷子。母親老家是鹽亭縣,小時候跟著父母去外公家,當地都把筷子稱作“柱子”(音)。


    長大後才知道,他們說的是“箸子”,這是“筷子”在川北岷江方言島片區的普遍稱謂。


    原來,“箸”是“筷子”的古稱。


    《說文》:箸,飯觭(ji)也。從竹,者聲。


    李白《行路難》: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南唐·靜筠二禪師《祖堂集》卷九《湧泉和尚》: “才具屍羅, 便尋祖道而參石霜,便問: ‘學人初入叢林,乞師指示個入路。’ 霜 雲: ‘我道三隻箸子拋不落。’”


    《荊楚歲時記》“正月十五日”記載:“今州裏風俗,望日祭門戶。其法先以楊枝插於左右門上,隨楊枝所指,仍以酒脯飲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


    《水滸傳》第六回: “智深隨即跟到裏麵,看時,見綠槐樹下放著一條桌子,鋪著些盤饌,三個盞子, 三雙箸子,當中坐著一個胖和尚。”


    《紅樓夢》第四十回: “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那裏夾的起來,滿碗裏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


    和筷子有關的著名故事,當屬《三國演義》曹操、劉備兩人“青梅煮酒論英雄”: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


    如今人們常用的“筷子”一詞,實際上是到了明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而它的誕生竟然還與當時社會所盛行的避諱習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呢!這背後隱藏著一段有趣的曆史故事哦~


    明·陸容《菽園雜記》:“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


    在中國古代的吳中地區,也就是現今的蘇南和上海一帶,那裏的漁民們對於避諱之事極其講究。在他們的心目中,最為懼怕的便是船“住”。所謂船“住”,即意味著船隻停滯不前,這不僅代表著潛在的危險,更直接預示著無法捕魚,進而失去經濟來源。正因為如此,漁民們在平日的言語交談中對“住”字避而不談,取而代之的則是“快”字。


    這樣一來,無論是在餐桌上還是在日常交流中,“快”這個字都成為了他們頻繁使用的詞匯,希望借此給自己帶來好運和豐收。這種獨特的語言習俗,無疑反映出了吳中地區漁民們的文化傳統以及他們對於平安順遂、豐衣足食生活的熱切期盼。


    明·李豫亨《推蓬寤語》也記載一些士大夫常常說筷子,以致於忘了箸的本名。


    明代民間將“箸”稱作“快”,後來又加上了竹字頭,有了“筷”字。這一民間稱呼未被官方認可,《康熙字典》就隻收錄“箸”,而未收“筷”字。但是“筷”還是流行開來。


    在四川,筷子還有籇杆的稱謂。這種說法來源於過去川東沿江謀生的船工,他們靠這東西吃飯,一語雙關:靠籇杆謀生活,用“籇杆”吃飯,並流傳到大部分四川地區。


    把筷子說“籇杆”這個說法如今已少見,現今一些60歲以上的人群偶爾會說起。筆者倒是從小就聽過的,但不習慣這樣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