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張承業請李存賀劉守光之稱帝以驕之,唐高祖驕李密之故智也。密終降而授首,守光終虜而伏誅,所謂獸之搏也必蹲其足,禽之擊也必戢其翼,權謀之險術,王者所弗尚也。


    存勗聞守光之自尊,欲伐之矣。然則伐之為正乎?可伐之罪在彼已極,執言申討,師則有名矣。而徒恃其名以責人之逆,反之於己,既無天與人歸之實,亦無撥亂安民之誌,且於固本自彊之術未有得也,憑氣而爭,奚必勝之在己哉?


    王者以義興師,而四方攸服,非徒以其名也。唐高初定長安,殘隋未翦,怒李密之妄而挑之,密且扼關以困己,而內受劉武周、薛舉之逼,則唐高之事敗矣。


    李存勗孤處河東,鎮定之交未固,朱溫之勢方張,空國以與狂騃之豎子爭虛名於幽、薊,鎮定疑而河中起搗其虛,則存勗之亡必矣。


    繇是言之,推尊以驕之,非義之所許;憤怒而攻之,抑為謀之不臧;使王者而處此,將如之何哉?王者正己而不求於人者也。彼枵然自大者,何足比數乎?


    脃弱者必折,暴興者必萎,冥行者必躓,天怒人怨者必見絕於天人,知之既審,視之如蝡動之蟲,無待吾之爭而抑無容驕之也。其來也,以非禮加我而未甚也,姑應之以禮,而告之以正可也;其以非禮加我而不可忍也,閉關以絕其使命而已。


    欲犯我而我無啟釁之端,欲狎我而我居是非之外,秉義以自彊,固本以待時,飭邊陲之守,杜小利之爭,凝靜不撓,而飄風疾雨坐視其消散,或人亡之而為我驅除,或惡已窮而徐申吾天討,則兩者之失亡,而貞勝之理得矣。


    天下莫敢不服,後世無得而訿矣。張承業何足以及此哉?克用父子之終以詐力窮而不能混一區宇,國祚不延,與假義挑兵者均之失也。


    莊生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勇而悻怒,智而詐諼,皆流水之波也。稍靜以止,而得失昭然,豈難知哉?唐高姑以一紙報李密,差賢於存勗之往賀,雖非王者之道,而猶足以興,毫釐之差,亦相懸絕矣。


    九


    李存勗據河東與朱溫爭天下,亦已久矣。所任者皆搏擊之雄,無有人焉讚其大計為立國之規者也。


    其略用士人參帷幕者,自馮道始,沙陀之不永,四易姓而天下終裂,於此可知已。


    劉守光之凶虐,觸之必死,其攻易、定,犯疆晉,道諫之而係獄,然免於刀鋸,逸出而西奔者,何也?


    孫鶴之流,力爭得失,是以滅身;道之諫之也,其辭必遜,且脂韋之性,素為守光所狎,而左右宵人固與無猜,是以全也。守光囚父殺兄而道不言,其有言也,皆舍大以規小,留餘地以自全,而聊以避緘默之咎者也。


    豈徒於守光為然哉?其更事數姓也,李存勗之滅梁而驕,狎倡優、吝糧賜也,而道不言;忌郭崇韜,激蜀兵以複反,而道不言;李從珂挑石敬瑭以速禍,而道不言;石重貴不量力固本以亟與虜爭,而道不言;劉承祐狎群小、殺大臣,而道不言;數十年民之憔悴於虐政,流離死亡以瀕盡,而道不言;其或言也,則摘小疵以示直,聽則居功,不聽而終免於斥逐,視人國之存亡,若浮雲之聚散,真所謂讒諂麵諛之臣也。劉守光不能殺,而誰能殺之邪?克用父子經營天下數十年,僅得一士焉,則道也,其所議之帷帟而施之天下者,概可知矣。


    嗚呼!人知道之墮節以臣人,不知其挾小慧以媚主,國未亡而道已讎其賣主之術,非一日矣。此數主者,顛倒背亂於黼扆,道且屍位而待焉,不知其何以導諛也?然而不傳者,摘小過以炫直自飾而藏奸,世固未易察也。


    十


    篡弑以叨天位,操、懿以下,亦多有之,若夫惡極於無可加,而勢亦易於勦絕,無有如朱溫者,時無人焉,亟起而伸天討,誠可歎也。


    其弑兩君也,公然為之而無所揜飾;其篡大位也,咆哮急得而並廢虛文;其禽獸行徧諸子婦也,而以此為予奪;其嗜殺也,一言一笑而流血成渠;爾朱榮、高洋、安祿山之所不為者,溫皆為之而、無忌。


    乃以勢言之,而抑不足以雄也。西挫於李茂貞,東折於楊行密,王建在蜀,視之蔑如也;羅紹威、馬殷、錢鏐、高季昌,雖暫爾屈從,而一兵尺土粒米寸絲不為之用。其地,則西不至邠、岐,東不逾許、蔡,南不過宛、鄧,北不越宋、衛,自長安達兗、鄆,橫亙一線,界破天中,而四旁夾之者,皆擁堅城、率勁卒以相臨。


    其將帥,則楊師厚、劉、王彥章之流,皆血勇小慧,而不知用兵之略。其輔佐,則李振、敬翔,出賊殺,入諂諛,而不知建國之方;乃至以口腹而任段凝為心膂,授之兵柄,使抗大敵而不恤敗亡。取具君臣而統論之,貪食、漁色、樂殺、蔑倫,一盜而已矣。而既篡以後,日老以昏,亦祿山在東都、黃巢踞長安之勢也。


    於是時也,矯起而撲滅之,不再舉而功已就矣。所難者,猶未有內釁之可乘耳。未幾,而朱友珪梟獍之刃,已剸元惡之腹,兄弟尋兵,國內大亂,則乘而薄之,尤易於反掌。然而終無其人焉,故曰誠可歎也。


    李存勗方有事於幽、燕,而不遑速進,天討之稽,有自來矣。蓋存勗一將帥之才耳,平一海寓之略,討逆誅暴之義,非其所可勝任也。使能滅朱溫父子,定汴、雒,劉守光瑣瑣狂夫,坐窮於絕塞,將焉往哉?困吾力以與守光爭勝負,朱友貞乃複以寬緩收離散之眾,相持於河上,梁雖滅而存勗之精華已竭矣。


    嗚呼!楊行密不死於朱溫淫昏之前,可與有為者,其在淮南乎?乘彼自亡之機,掩孤雛於宛、雒,存勗弗能抗也。行密死,楊渥弑,隆演寄立人上,徐溫挾內奪之心,不能出睢、亳以行天討,尚誰望哉?


    行密者,尚知安民固本、任將錄賢,非存勗之僅以斬將搴旗為能者也。故天祐以後,天下無君,必欲與之,淮南而已。然而終弗能焉,故曰誠可歎也。


    十一


    夫人無一可恃者也,已恃之,人亦以名歸之,名之所歸,人之防之也深,禦之也力,而能終有其所恃者,無有。以勇名者,人以勇禦之,而死於勇;以謀名者,人以謀禦之,而死於謀;二者俱自亡之道也,而謀為甚。


    何也?勇者,一與一相當者也,萬刃林立,而所當者一二人,其他皆疏隔而不相及者也,故抑必以謀勝之,而不易以勇相禦。


    謀則退而揣之者,盡人可測也;合千萬人一得之慮,畫忖而夕度之,製之一朝,而非一朝之積也;一人有涯之機智,應無涯之事變,而欲以勝千萬人之忖度乎?


    夫惟明於大計者,其所熟審而見為然之理勢,皆可與人共知之而無所匿,持之甚堅,處之甚靜,小利不爭,小害不避,時或乘人之瑕,而因機以發,其謀雖奇,人且玩之而不覺,事竟功成,而人乃知其不可測也。


    此之謂善謀。若夫機變捷巧,自恃其智而以善謀名矣,目一瞬而人疑之,手一指而人猜之,知其靜者非靜而動者非動也,於是此謀方起,人之測之也已先,既已測之,無難相迎而相距,猶且自神其術曰,吾謀不可測也。其不敗也鮮矣。


    劉鄩與晉兵相距於魏,鄩乘虛潛去以襲晉,奇謀也。然使鄩素以持重行師,禦堂堂正正之眾,無諼詐出沒之智名,則晉人抑且與相忘,偶一用謀,而晉陽且入其彀中矣。乃鄩固以謀自恃,而人以善謀之名歸之也。


    存勗曰:“吾聞劉鄩一步百計。”嗚呼!斯名也,而詎可當哉!語亦人窺之,默亦人窺之,進亦人窺之,退亦人窺之,無所不用其窺,雖有九地九天之變計,無不在人心目中矣。無不見製於人,而遑足以製人乎?


    是以小勇者,大勇之所不用;小智者,大智之所不事;固吾本,養吾氣,立於不可勝之地,彼且自授我以勝,而我不勞,王者之用兵,無敵於天下,唯此也。


    故牧誓之戒眾也,唯申以步伐之法,作其赳桓之氣,而謀不與焉。夫豈但用兵為然哉?


    兵,險道也,而猶然;況乎君子之守身涉世,以出門而交天下,其可使人稱之曰此智士也乎?


    十二


    夷狄之疆也,以其法製之疏略,居處衣食之粗獷,養其駤悍之氣,弗改其俗,而大利存焉。


    然而中國亦因之以免於害。一旦革而以中國之道參之,則彼之利害相半矣。其利者,可漸以雄長於中國;而其害也,彼亦自此而弱矣。


    故曰:“魚相忘於江湖,人和忘於道術。”彼自安其逐水草、習射獵獵、忘君臣、略昏宦、馳突無恒之素,而中國莫能製之。乃不知有城郭之可守,墟市之可利,田土之可耕,賦稅之可納,昏姻仕進之可榮,則且視中國為不可安之叢棘;而中國之人被掠以役於彼者,亦怨苦而不為之用。兩相忘也,交相利也,此順天之紀,因人之情,各安其所之道也。


    中行衍說匈奴不貴漢之繪帛,而匈奴益彊,然其入寇之害,亦自此殺矣。單於雖有不逞之誌,而中國之玉帛子女,既為其俗之所不貴,城郭宮室,既為其居之所不安,則其名王大人至於部眾,鹹無所歆羨,而必不效死以為單於用。匈奴自彊,而漢亦以安,此相忘之利也。


    曹操遷匈奴餘眾於河西,婚宦寢食居處變其俗,而雜用中國之法,於是乎啟懷、湣之禍;然而劉、石、慕容、苻、姚、赫連之族,亦如朝菌之榮,未久而萎。其俗易,其利失,其本先弱也。


    韓延徽為劉守光所遣,入契丹,拘留不返,因教以建牙、築城、立市、墾田、分族類、辨昏姻、稱帝改元,契丹以是威服小夷,而契丹之俗變矣;阿保機之悍,亦自此而柔矣。非石敬瑭延而進之,莫能如中國何也。


    雜華夷而兩用之,其害天下也乃烈。中國有明君良將,則夷以之衰;無人焉,則導之以中國之可欲,而人思掠奪,則中國以亡。延徽雖曰:“我在此,契丹不南牧。”然其以貽毒中國者,不如中行衍之彊匈奴即以安漢也。


    女直之陷汴,張瑴、郭藥師之使之也;蒙古之滅宋,呂文煥、劉整之使之也。


    阿骨打、鐵木真、疆悍可息也,宋之叛臣以朝章國憲之輝煌赫奕者使之健羨,則彼且忘其所恃,奔欲以交靡。亂人之害,亦酷矣哉!又況許衡、虞集以聖人之道為沐猴之冠,而道喪於天下,尤可哀也夫!尤可哀也夫!


    十三


    劉嚴曰:“中國紛紛,孰為天子。”此唐亡以後五十餘年之定案也。嚴既已知之矣,而又擁海隅一曲之地,自號為帝。


    趙光裔、楊洞潛、李殷衡之瑣瑣者,冒宰輔之榮名。鄭綮曰:“歇後鄭五為宰相,時事可知矣。”而終就之,然後乞身而去,則亦歸田之相矣。自知之,自哂之,複自蹈之,苟徼一日之浮榮,為天下僇、為天下笑而已矣。


    嗚呼!人可不自念也哉?於人則智,自知則愚,事先則明,臨事而暗,隨世以遷流,則必與世而同其敗,人可不自念也哉!勿論世也,且先問諸己;勿徒問之己也,必有以異乎世。桀、紂方繼世以守禹、湯之明祀,而湯、武之革命不疑;周敬王方正位於成周,齊、晉且資其號令,而孔子作春秋,操南麵命討之權;夫豈問世哉?


    若其不可,則孫權勸進,而曹操猶知笑之;唐高祖推戴李密,而為光祿卿以死;皆夫人之炯鑒也。


    無德而欲為君,無道而欲為師,無勇而欲為將帥,無學而欲為文人,曰:天下紛紛,皆已然矣,吾亦為之,詎不可哉?始而慚,繼而疑,未幾而且自信,無患乎無人之相誘以相推也。鑒於流水者,固無定影也。


    童子見伎人之上竿而效之,或悲之,或笑之,雖有愛之者,莫能禁也。悲夫!


    十四


    湯纘禹服,武反商政,王道以相師而底於成。夫湯豈但師禹,武豈但師湯哉?必師禹者其祗台,必師湯者其聖敬也,德不可降也。若夫立法創製之善者,夏、殷之嗣王,不必其賢於我,而可師者皆師也。


    故曰“君子不以人廢言”。尚書錄秦穆之誓,春秋序齊桓之績,以為一得之賢,可以為萬世法也。必規規然守一先生之言,步之趨之,外此者皆曰不足法也,何其好善之量不弘,擇善之情不篤也。


    唐始置樞密使以司戎事,而以宦官為之,遂覆天下。夫以軍政任刑人,誠足以喪邦;而樞密之官有專司,固法之不可廢者也。王建割據西川,卑卑不足與於王霸之列。


    而因唐之製,置樞密使以授士人,則兵權有所統,軍機有所裁,人主大臣折衝於尊俎,酌唐之得失以歸於正,王者複起,不能易也。於是一時僭偽之主多效之,而宋因之,建其允為王者師矣。


    兵戎者,國之大事,汎然而寄之六卿一官之長,執其常不恤其變,變已極,猶恐不守其常,文書期會,煩苛瑣屑,以決呼吸之安危,兵無異於無兵,掌征伐者無異於未嚐掌矣。屬吏各持異議,胥史亦握樞機,奏報會議喧騰於廷,閑諜已輸於寇,於是天子有所欲為而不敢泄者,不得不寄之奄人。故曰無異於無兵,無異於無掌征伐者也。


    宋設樞密使而不救其弱喪者,童貫等擅之耳。高宗以後,懲貫之失,官雖設而權不歸。藉令建炎之世,有專任恢複之事者,為韓、嶽之宗主,而張俊、劉光世之儔,莫敢不聽命焉,秦檜、湯思退惡得持異議以沮之哉?


    宋季之虛設,猶不設也。自是以還,竟廢之,而以委之次登八座、株守其職之尚書,與新進無識之職方。


    將無曰此唐之敝政,王建之陋術,不足取法,而吾所師者,周官之王道也。


    以之箝天下言治者之口則足矣,弱中國,孤天子,皆所弗恤。石敬瑭廢之,而速亡於契丹,庸徒愈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史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