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戲中茶席”升級版
粵味爭鋒:廚神係統崛起 作者:摸魚小郎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粵生的戲宴坊在港澳和曼穀試點成功後,品牌聲譽日益提升。與此同時,他對東南亞其他市場的興趣也日益濃厚。正好,新加坡華人餐飲協會發來邀請函,邀請他參加一場文化餐飲交流會,並順便考察當地市場。
“粵生,這次新加坡市場考察,你打算怎麽做?”臨行前,小雪整理資料時問道。
“我們需要找到差異化的切入點。新加坡的粵菜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大品牌多如牛毛。如果我們按常規套路進去,恐怕會被淹沒。”林粵生語氣堅決,“所以我想試試‘小而精’的路線,用文化賦能做突破口。”
抵達新加坡後,林粵生被這裏的多元文化氛圍深深吸引。從樟宜機場到牛車水,每一步都充滿了中西合璧的特色。特別是在牛車水的大街小巷,他發現了許多以粵菜為主打的餐館,既有高端酒樓,也有街頭小攤。
“粵生,這裏競爭真的很激烈。”阿華陪同考察時感慨道,“我們還能找到突破口嗎?”
“越是競爭激烈的地方,越能檢驗我們的模式。”林粵生充滿自信,“你看,那些高端餐館雖然裝潢豪華,但缺乏文化體驗。而那些街頭小攤雖然有煙火氣,卻無法滿足高端消費者的需求。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文化粵菜’這一獨特標簽打出來。”
第二天,林粵生參加了華人餐飲協會舉辦的交流會。這次會議吸引了新加坡本地許多知名餐飲品牌的代表。
會議上,一位粵籍華人企業家分享了他在新加坡推廣粵菜的經驗:“新加坡的粵菜消費者分為兩類。一類是老一輩華人,他們更喜歡傳統粵菜的味道;另一類是年輕一代,他們更追求創新和體驗。如果能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或許能打破目前的市場格局。”
林粵生聽完後,眼前一亮。他當即向係統發起了一個問詢任務:
【係統任務:市場策略評估】
目標:針對新加坡市場提出文化餐飲切入點建議。】
係統迅速給出了一份分析報告:
【係統分析】
市場特點:粵菜接受度高,市場競爭激烈。
切入點建議:打造“小而精”的文化主題餐廳,融入粵劇表演和文化元素。主打年輕一代市場,同時保留傳統味道,吸引老一輩顧客。】
“果然,係統和我的想法一致。”林粵生心中暗喜。
在接下來的幾天,林粵生走訪了新加坡幾家知名的粵菜餐廳。他發現,這些餐廳雖然各有特色,但幾乎都專注於菜品本身,忽略了文化體驗。
比如一家高端粵菜酒樓,雖然菜品精致,但用餐過程過於嚴肅,缺乏輕鬆的氛圍。而另一家以潮汕牛肉火鍋為主打的餐廳,則因為過於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內涵。
“他們要麽太傳統,要麽太現代。”林粵生總結道,“我們可以用文化體驗作為核心差異點,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
在考察過程中,林粵生突然靈光一現:“為什麽不把曼穀的‘戲中茶席’模式升級,直接搬到新加坡?我們可以推出一個更適合這裏的版本,比如融合粵劇、書法和茶道的文化主題餐廳。”
這個想法得到了團隊的一致認同,小雪還補充道:“我們可以邀請本地粵劇團合作,這樣既能節省人力,又能增強當地的認同感。”
尋找合作夥伴:突破本地市場壁壘
為了實現這個構想,林粵生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本地合作夥伴。在華人餐飲協會的介紹下,他結識了新加坡著名的餐飲集團負責人梁誌達。
梁誌達對林粵生的“文化粵菜”理念非常感興趣,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林先生,新加坡的餐飲市場已經被幾個大品牌占據了。如果你要進來,怎麽保證能搶到一席之地?”
林粵生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們不會走大規模擴張的路子,而是先開一個小型的試點店。通過高品質和差異化的服務,吸引高端顧客,然後逐步擴展。”
“聽起來很有意思。”梁誌達微微一笑,“如果你能拿出具體的計劃,我倒是願意投資試試。”
在回到酒店後,係統彈出了一個新的任務:
【係統任務:新加坡試點計劃】
目標:製定詳細的文化主題餐廳試點計劃,包含選址、裝修、菜單設計、市場推廣等內容。
獎勵:解鎖“東南亞文化融合”技能,菜譜‘海南雞飯升級版’。】
“海南雞飯升級版?”林粵生笑了,“係統這也太懂本地市場了吧!”
通過係統的數據分析和實地考察,林粵生最終將試點店的選址定在新加坡的克拉碼頭。這裏是著名的餐飲和夜生活區,遊客和本地人流量都很大,非常適合小型高端餐廳。
在裝修設計上,他決定采用中西結合的風格:店內布置以粵劇臉譜為主,同時加入新加坡本地的文化元素,比如雕花木窗和熱帶植物裝飾。
菜單方麵,他計劃在經典粵菜的基礎上,加入幾道東南亞風味的融合菜,比如“椰香牛腩煲”和“芒果糯米雞”。
隨著試點計劃的逐步完善,林粵生對新加坡市場的信心也越來越足。他知道,這將是戲宴坊國際化的重要一步,而一切才剛剛開始。
林粵生團隊的試點計劃推進得非常順利,選址最終敲定在克拉碼頭一個頗具特色的老建築中。這個建築原本是一家英式酒吧,紅磚外牆,複古拱門,具有濃厚的殖民地風情,與粵劇的傳統元素意外地相得益彰。
“粵生,這裏真的很有感覺!我們可以保留這些外觀特色,再在內部加上粵劇的文化元素。”小雪興奮地提出建議,“比如用一些傳統戲服和戲曲道具裝點牆麵。”
林粵生點頭:“沒錯,外觀上我們尊重原有風格,內部就徹底打造我們的文化特色。我還想把舞台設計得精致一些,劇場燈光和座位布局一定要用心。”
係統在這時彈出提示:
【係統提示】
任務完成進度:50%。
建議:餐廳內布局需突出參與感,可以加入互動體驗區域。】
“互動體驗?”林粵生眼睛一亮,迅速調整計劃:“那就加入一個體驗區,顧客可以在用餐前試穿戲服、學習簡單的粵劇動作或者畫個臉譜,這樣不僅能吸引更多客人,還能傳播我們的品牌文化。”
梁誌達聽完方案後非常讚賞:“林先生,我不得不說,你不僅了解粵菜,還非常懂得文化營銷。這種想法,我以前從沒見過。”
戲宴坊的菜單設計也是一大亮點。林粵生決定保留幾道港澳店的經典菜,同時融入新加坡特色。
例如“椰香牛腩煲”,融合了傳統粵式紅燒牛腩和新加坡風味的椰漿香氣,入口綿軟又帶著濃鬱的南洋風情;再如“芒果糯米雞”,用糯米雞的傳統手法搭配新鮮芒果肉,不僅色彩鮮豔,口感也更加清爽。
此外,林粵生還推出了一道“魚生薈”,借鑒新加坡華人春節撈魚生的習俗,將魚生盤設計成一幅粵劇臉譜,每個部位的食材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紅色的胡蘿卜絲象征喜慶,綠色的黃瓜絲代表健康,讓顧客在互動中體驗年味文化。
係統再度提示:
【係統獎勵觸發:新菜品“魚生薈”已解鎖,附帶推廣建議:以撈魚生互動吸引社交媒體宣傳效果,打造‘春節限定’爆款菜品。】
林粵生看到獎勵,心中暗喜:“係統真是太懂我了,看來這個‘魚生薈’可以成為我們的主打菜!”
幾周後,戲宴坊新加坡店終於完成了裝修和籌備工作,正式迎來了試營業的第一批客人。開業當天,餐廳門外排起了長隊,大部分都是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到新店的年輕人。
舞台上,一場以《白蛇傳》為主題的粵劇表演正在進行。台下的客人一邊品嚐椰香牛腩煲,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演員飄逸的水袖和優美的唱腔。
“這裏的氛圍真是絕了!”一位顧客拿著手機拍下表演,立刻上傳到社交媒體,配文道:“第一次在新加坡看到這麽有趣的粵菜餐廳,邊吃邊看戲,強烈推薦!”
然而,隨著顧客的增多,問題也隨之而來。
試營業的第一周,戲宴坊新加坡店的評價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一部分顧客非常喜歡這種“文化+餐飲”的模式,尤其是年輕人和對粵劇感興趣的文化愛好者,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熱烈分享,為餐廳吸引了更多關注。
但也有部分顧客,特別是年長的華人,對這種模式頗有微詞:“來這裏就是想吃一頓安安靜靜的飯,結果被表演吵得頭都大了。”
最嚴重的一次投訴甚至引發了小規模的社交媒體爭議。一位顧客在網上吐槽:“這家餐廳的表演完全破壞了用餐體驗,根本吃不下飯。”
林粵生得知後,第一時間召開團隊會議:“這個問題不能忽視,大家有什麽想法?”
梁誌達建議:“要不我們幹脆取消表演,專注菜品?”
小雪則反對:“取消表演等於放棄我們的特色,我們應該調整模式,而不是放棄!”
關鍵時刻,係統彈出了一個新的任務:
【係統任務:優化顧客體驗】
目標:調整表演與用餐模式,提升整體滿意度。
建議:采用分時段運營模式,白天以安靜的‘純用餐模式’為主,晚上則推出‘文化體驗模式’,滿足不同顧客需求。】
林粵生拍板:“那就按照係統的建議,白天安靜用餐,晚上加入表演。我們還可以提前告知客人,明確兩種模式的不同特點。”
第二周,戲宴坊推行了新的分時段運營模式,並在店門口豎起了一塊告示牌:
“白天:純粵菜用餐體驗(適合家庭聚餐、商務宴請)
晚上:文化粵菜體驗(粵劇表演+互動活動)”
這一調整很快見效。喜歡安靜的顧客紛紛選擇在白天來用餐,而追求體驗的年輕人和遊客則更傾向於晚上到場。
與此同時,餐廳因這一調整獲得了新加坡本地媒體的關注。一家報紙刊登了專題報道,標題是《戲宴坊:粵劇與粵菜的完美結合》。
文章寫道:“戲宴坊的新加坡分店不僅將粵菜的精髓帶到了獅城,還通過粵劇表演為用餐體驗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內涵。這種創新模式為新加坡的餐飲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林粵生看到報道,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來我們邁出的這一步,是對的。”
隨著試營業的逐步穩定,戲宴坊新加坡店的顧客滿意度和收入雙雙提升。而林粵生也開始著手下一步計劃:尋找更多東南亞市場的契機,將文化粵菜的旗幟插遍整個東南亞。
“東南亞才剛剛開始。”他望著窗外燈火輝煌的克拉碼頭,暗自下定決心,“接下來,就是把我們的文化粵菜做到全球!”
“粵生,這次新加坡市場考察,你打算怎麽做?”臨行前,小雪整理資料時問道。
“我們需要找到差異化的切入點。新加坡的粵菜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大品牌多如牛毛。如果我們按常規套路進去,恐怕會被淹沒。”林粵生語氣堅決,“所以我想試試‘小而精’的路線,用文化賦能做突破口。”
抵達新加坡後,林粵生被這裏的多元文化氛圍深深吸引。從樟宜機場到牛車水,每一步都充滿了中西合璧的特色。特別是在牛車水的大街小巷,他發現了許多以粵菜為主打的餐館,既有高端酒樓,也有街頭小攤。
“粵生,這裏競爭真的很激烈。”阿華陪同考察時感慨道,“我們還能找到突破口嗎?”
“越是競爭激烈的地方,越能檢驗我們的模式。”林粵生充滿自信,“你看,那些高端餐館雖然裝潢豪華,但缺乏文化體驗。而那些街頭小攤雖然有煙火氣,卻無法滿足高端消費者的需求。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文化粵菜’這一獨特標簽打出來。”
第二天,林粵生參加了華人餐飲協會舉辦的交流會。這次會議吸引了新加坡本地許多知名餐飲品牌的代表。
會議上,一位粵籍華人企業家分享了他在新加坡推廣粵菜的經驗:“新加坡的粵菜消費者分為兩類。一類是老一輩華人,他們更喜歡傳統粵菜的味道;另一類是年輕一代,他們更追求創新和體驗。如果能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或許能打破目前的市場格局。”
林粵生聽完後,眼前一亮。他當即向係統發起了一個問詢任務:
【係統任務:市場策略評估】
目標:針對新加坡市場提出文化餐飲切入點建議。】
係統迅速給出了一份分析報告:
【係統分析】
市場特點:粵菜接受度高,市場競爭激烈。
切入點建議:打造“小而精”的文化主題餐廳,融入粵劇表演和文化元素。主打年輕一代市場,同時保留傳統味道,吸引老一輩顧客。】
“果然,係統和我的想法一致。”林粵生心中暗喜。
在接下來的幾天,林粵生走訪了新加坡幾家知名的粵菜餐廳。他發現,這些餐廳雖然各有特色,但幾乎都專注於菜品本身,忽略了文化體驗。
比如一家高端粵菜酒樓,雖然菜品精致,但用餐過程過於嚴肅,缺乏輕鬆的氛圍。而另一家以潮汕牛肉火鍋為主打的餐廳,則因為過於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內涵。
“他們要麽太傳統,要麽太現代。”林粵生總結道,“我們可以用文化體驗作為核心差異點,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
在考察過程中,林粵生突然靈光一現:“為什麽不把曼穀的‘戲中茶席’模式升級,直接搬到新加坡?我們可以推出一個更適合這裏的版本,比如融合粵劇、書法和茶道的文化主題餐廳。”
這個想法得到了團隊的一致認同,小雪還補充道:“我們可以邀請本地粵劇團合作,這樣既能節省人力,又能增強當地的認同感。”
尋找合作夥伴:突破本地市場壁壘
為了實現這個構想,林粵生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本地合作夥伴。在華人餐飲協會的介紹下,他結識了新加坡著名的餐飲集團負責人梁誌達。
梁誌達對林粵生的“文化粵菜”理念非常感興趣,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林先生,新加坡的餐飲市場已經被幾個大品牌占據了。如果你要進來,怎麽保證能搶到一席之地?”
林粵生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們不會走大規模擴張的路子,而是先開一個小型的試點店。通過高品質和差異化的服務,吸引高端顧客,然後逐步擴展。”
“聽起來很有意思。”梁誌達微微一笑,“如果你能拿出具體的計劃,我倒是願意投資試試。”
在回到酒店後,係統彈出了一個新的任務:
【係統任務:新加坡試點計劃】
目標:製定詳細的文化主題餐廳試點計劃,包含選址、裝修、菜單設計、市場推廣等內容。
獎勵:解鎖“東南亞文化融合”技能,菜譜‘海南雞飯升級版’。】
“海南雞飯升級版?”林粵生笑了,“係統這也太懂本地市場了吧!”
通過係統的數據分析和實地考察,林粵生最終將試點店的選址定在新加坡的克拉碼頭。這裏是著名的餐飲和夜生活區,遊客和本地人流量都很大,非常適合小型高端餐廳。
在裝修設計上,他決定采用中西結合的風格:店內布置以粵劇臉譜為主,同時加入新加坡本地的文化元素,比如雕花木窗和熱帶植物裝飾。
菜單方麵,他計劃在經典粵菜的基礎上,加入幾道東南亞風味的融合菜,比如“椰香牛腩煲”和“芒果糯米雞”。
隨著試點計劃的逐步完善,林粵生對新加坡市場的信心也越來越足。他知道,這將是戲宴坊國際化的重要一步,而一切才剛剛開始。
林粵生團隊的試點計劃推進得非常順利,選址最終敲定在克拉碼頭一個頗具特色的老建築中。這個建築原本是一家英式酒吧,紅磚外牆,複古拱門,具有濃厚的殖民地風情,與粵劇的傳統元素意外地相得益彰。
“粵生,這裏真的很有感覺!我們可以保留這些外觀特色,再在內部加上粵劇的文化元素。”小雪興奮地提出建議,“比如用一些傳統戲服和戲曲道具裝點牆麵。”
林粵生點頭:“沒錯,外觀上我們尊重原有風格,內部就徹底打造我們的文化特色。我還想把舞台設計得精致一些,劇場燈光和座位布局一定要用心。”
係統在這時彈出提示:
【係統提示】
任務完成進度:50%。
建議:餐廳內布局需突出參與感,可以加入互動體驗區域。】
“互動體驗?”林粵生眼睛一亮,迅速調整計劃:“那就加入一個體驗區,顧客可以在用餐前試穿戲服、學習簡單的粵劇動作或者畫個臉譜,這樣不僅能吸引更多客人,還能傳播我們的品牌文化。”
梁誌達聽完方案後非常讚賞:“林先生,我不得不說,你不僅了解粵菜,還非常懂得文化營銷。這種想法,我以前從沒見過。”
戲宴坊的菜單設計也是一大亮點。林粵生決定保留幾道港澳店的經典菜,同時融入新加坡特色。
例如“椰香牛腩煲”,融合了傳統粵式紅燒牛腩和新加坡風味的椰漿香氣,入口綿軟又帶著濃鬱的南洋風情;再如“芒果糯米雞”,用糯米雞的傳統手法搭配新鮮芒果肉,不僅色彩鮮豔,口感也更加清爽。
此外,林粵生還推出了一道“魚生薈”,借鑒新加坡華人春節撈魚生的習俗,將魚生盤設計成一幅粵劇臉譜,每個部位的食材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紅色的胡蘿卜絲象征喜慶,綠色的黃瓜絲代表健康,讓顧客在互動中體驗年味文化。
係統再度提示:
【係統獎勵觸發:新菜品“魚生薈”已解鎖,附帶推廣建議:以撈魚生互動吸引社交媒體宣傳效果,打造‘春節限定’爆款菜品。】
林粵生看到獎勵,心中暗喜:“係統真是太懂我了,看來這個‘魚生薈’可以成為我們的主打菜!”
幾周後,戲宴坊新加坡店終於完成了裝修和籌備工作,正式迎來了試營業的第一批客人。開業當天,餐廳門外排起了長隊,大部分都是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到新店的年輕人。
舞台上,一場以《白蛇傳》為主題的粵劇表演正在進行。台下的客人一邊品嚐椰香牛腩煲,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演員飄逸的水袖和優美的唱腔。
“這裏的氛圍真是絕了!”一位顧客拿著手機拍下表演,立刻上傳到社交媒體,配文道:“第一次在新加坡看到這麽有趣的粵菜餐廳,邊吃邊看戲,強烈推薦!”
然而,隨著顧客的增多,問題也隨之而來。
試營業的第一周,戲宴坊新加坡店的評價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一部分顧客非常喜歡這種“文化+餐飲”的模式,尤其是年輕人和對粵劇感興趣的文化愛好者,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熱烈分享,為餐廳吸引了更多關注。
但也有部分顧客,特別是年長的華人,對這種模式頗有微詞:“來這裏就是想吃一頓安安靜靜的飯,結果被表演吵得頭都大了。”
最嚴重的一次投訴甚至引發了小規模的社交媒體爭議。一位顧客在網上吐槽:“這家餐廳的表演完全破壞了用餐體驗,根本吃不下飯。”
林粵生得知後,第一時間召開團隊會議:“這個問題不能忽視,大家有什麽想法?”
梁誌達建議:“要不我們幹脆取消表演,專注菜品?”
小雪則反對:“取消表演等於放棄我們的特色,我們應該調整模式,而不是放棄!”
關鍵時刻,係統彈出了一個新的任務:
【係統任務:優化顧客體驗】
目標:調整表演與用餐模式,提升整體滿意度。
建議:采用分時段運營模式,白天以安靜的‘純用餐模式’為主,晚上則推出‘文化體驗模式’,滿足不同顧客需求。】
林粵生拍板:“那就按照係統的建議,白天安靜用餐,晚上加入表演。我們還可以提前告知客人,明確兩種模式的不同特點。”
第二周,戲宴坊推行了新的分時段運營模式,並在店門口豎起了一塊告示牌:
“白天:純粵菜用餐體驗(適合家庭聚餐、商務宴請)
晚上:文化粵菜體驗(粵劇表演+互動活動)”
這一調整很快見效。喜歡安靜的顧客紛紛選擇在白天來用餐,而追求體驗的年輕人和遊客則更傾向於晚上到場。
與此同時,餐廳因這一調整獲得了新加坡本地媒體的關注。一家報紙刊登了專題報道,標題是《戲宴坊:粵劇與粵菜的完美結合》。
文章寫道:“戲宴坊的新加坡分店不僅將粵菜的精髓帶到了獅城,還通過粵劇表演為用餐體驗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內涵。這種創新模式為新加坡的餐飲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林粵生看到報道,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來我們邁出的這一步,是對的。”
隨著試營業的逐步穩定,戲宴坊新加坡店的顧客滿意度和收入雙雙提升。而林粵生也開始著手下一步計劃:尋找更多東南亞市場的契機,將文化粵菜的旗幟插遍整個東南亞。
“東南亞才剛剛開始。”他望著窗外燈火輝煌的克拉碼頭,暗自下定決心,“接下來,就是把我們的文化粵菜做到全球!”